廖军;郭辉;李玉友;李华斌;王东;何俊;刘燕
1资料患者,男,71岁,汉族,住院号3275,以睡眠差、多疑、嫉妒30余年之主诉,2003年3月9日入院.患者平素性格固执、内向,30余年前渐起睡眠差,坚信妻子有外遇,争吵、跟踪,不许妻子接触异性,独自外出时锁门.由于争闹逐步升级而入院.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生命体征正常,体格检查:心肺(-),神经系统(-),精神检查,意识清,定向力全,未查及幻觉,嫉妒妄想明显.情感相对协调,智能记忆可,无自知力.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胸片:心肺隔未见异常征象.心电图:窦性心律、B超、肝胆脾肾正常影像.血气分析、肝动、肾功、尿十项均在正常范围.诊断:偏执性精神病.予氯氮平片25mg,一日二次口服治疗,至14日日服氯氮平片125mg,未再加量.16日患者血压24.1/12.3kpa,未处理,观察.18日脉搏45次/分,复查心电图示:房颤伴缓慢心室率(43次/分),长QT间期.即停用氯氮平片口服,给予能量合剂静点及口服硫酸阿托品片0.6mg一日二次,治疗一周,心率波动化45-68次/分之间,于25日出院.
作者:周慧;任伯华;罗书恒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细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耐药菌的种类越来越多、耐药率越来越高、耐药程度不断增强、耐药菌传播程度越来越广、成为全国卫生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葡萄球菌(MRSA),超广谱β-丙酰胺酶肠杆菌(ESBLs),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耐药菌株.我们将我院分离的五种共464株主要菌株对二十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记录如下,供临床医生参考.
作者:马芹;李鹏;周宜兰;何晓雯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提到金融保险,手表制造业、巧克力、阿尔卑斯山、莱茵河人们马上就会想到那有花园之国美称的瑞士.其实教育也一直是瑞士政府和人民重视的产业之一,尤其是金融财会、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生化医疗、环境保护和生态等领域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笔者有幸在瑞士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巴塞尔大学亲身体验了一回堪称世界一流的教育,在两年多的学习班中,亲身感受到瑞士的高等教育模式中的人性化和高品质.
作者:吴杰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长期家庭氧疗对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动脉高压和血浆的内皮素-1的作用.方法 50例慢性阻塞性疾病并有肺动脉压和血浆内皮素-1增高的患者,分为氧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一年后分别测定超声心动图、血浆内皮素和血浆粘度,Hct,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氧疗组用双侧鼻导管家庭氧疗,氧流量0.25-2.5L/min,每日吸氧时间至少15h.结果氧疗一年后超声心动图显示,氧疗组PVPEP/AT较治疗前下降(P<0.002),血浆内皮素-1、血浆粘度、Hct一年后均有明显变化(P<0.01-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5).结论长期家庭氧疗确实降低肺动脉压力,内浆内皮素-1和血浆粘度,改善病人生命质量.
作者:车洪柱;庞剑;王扬 刊期: 2004年第19期
胃大部切除术自Biuroth创用,经过不断总结改进,延用至今已230年.但术后胆石形成不乏其例,有些病人不得不施胆囊切除.虽然胆石形成原因较多,但减少其病因之一既可降低其术后发病率.
作者:苏鸿晨;刘生 刊期: 2004年第19期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是一种主要累及桥脑基底部的致命性脱髓鞘疾病,临床较少见,其病因及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清楚,近年来由于MRI的逐渐普及及广大医务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重视,对该疾病的报道越来越多.本文搜集了近几年来资料相对较全面的文献关于该病病例报道28例,对其进行总结,旨在探讨该疾病的病因,为临床防治服务.
作者:蒋克春;饶亚平;庞春梅;王爱萍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分析20例糖尿病的护理,通过了解糖尿病足的发生机理、危险因素;对糖尿病足的评估和全面护理,防止患者足受伤等方面来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随着现代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护理取得了重大进展.
作者:贺增喜;马艳萍;冯伟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B超联合应用难取或断裂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方法常规取IUD失败60例,先采用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对IUD准确定位、定形,经阴道取器.结果 60例中59例经阴道取环成功.一例异位于膀胱的开腹取器.结论宫腔镜与B超联合应用,不仅可对难取或断裂IUD精确定位、定形,选择取器途径和方法,又可提高困难取器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作者:赵敏;杜晓华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桡骨远端骨折为一常见骨折,临床上以Colles骨折Smith骨折为多见,在我院多以闭合手法复位单纯夹板固定为主要治疗手段.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少部分粉碎骨折,尤其累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的粉碎骨折,Frykman分型Ⅲ型以上的骨折或AO分型为C型的骨折,虽经手法达到解剖或近解剖复位,但复位后的位置难以维持、往往出现短缩畸形,且下尺桡关节处于脱位状况,严重者出现正中神经卡压症状、创伤性关节炎,并需手术纠正畸形、融合等,为此,我们采用单臂外固定器固定的方法治疗9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锡翔;吴英华;杨明富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及医疗保健水平的重要标志.调查分析孕产妇的死亡原因对有效提高医疗保健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解博乐市孕产妇死亡情况,同时反映边远地区的预防保健、医疗卫生状况.本文对1989年-2003年间的25例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主要差异进行了分析总结.
作者:韩英;黄新芳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根据专家估计,截止到2002年底,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100余万.在我国,艾滋病传播以经血途径为主,主要是吸毒,占63.7%(25828例):经性途径占8.1%(3292例):经采血(浆)途径占9.3%(3776例).因此,临床艾滋病的诊断和相应的治疗已经取显得非常重要.在非洲,由于受到医疗条件的限制,当地医务人员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有关实验室表现及世界卫生组织的积分方法诊断临床艾滋病.现介绍几种临床艾滋病的诊断及相关治疗方法.
作者:李国慧;宋淑芳;周秀琴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开颅术后并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在有外伤史时多是因为存在颅骨骨折、脑挫裂伤或术中减压过快,血管损伤或血管调节功能障碍所导致,而在肿瘤切除术后并发远隔部位血肿,其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就近年来行后颅窝肿瘤切除术485例,对其中并发幕上血肿15例作一分析,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
作者:许刚柱;贺晓生;章翔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加强全员防护意识,确保工作人员安全;方法加强环境、物品及人员的管理.做好院内宣传,加强各环节的防护,形成一整套的防护模式,取得各科室、各部门及院领导的支持.结果提高了全员防护意识、认识、确保了消毒供应室人员身心走上良性轨道,有效的降低了院内感染率.
作者:白巧玲 刊期: 2004年第19期
静脉穿刺术是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基本的实践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操作,掌握好此基技术,既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还可以在抢救过程中赢得宝贵的时间,通过10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以下7点心得体会.
作者:李祺;张晓影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据报道,儿童及青少年发生率逐年增多,呈现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乡镇的趋势.为了解肥胖对城市儿童及青少年患者血脂状况的影响,我们对门诊肥胖儿童、青少年进行营养状况调查及血脂水平测定.
作者:李响;谢岚 刊期: 2004年第19期
通过对487例婴幼儿进行电生理检测的护理操作体会,对检查的方法进行了介绍,提出小儿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和视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VEP)检查过程中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作者:刘彩娇;龙时先;胡穗曦;吴德正;文峰;梁炯基;江福钿;关天芹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我县属于偏远山区,也是结核病发病率高发区.我院自1992年-2002年10年收治颈淋巴结核36例,以结核杆菌微生物的特性来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尼卡地平、艾司洛尔预防高血压病人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方法 30例Ⅱ期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二组:Ⅰ组15例,Ⅱ组(对照组)15例,两组病人均静注芬太尼5 μ g/kg、维库溴铵0.1mg/kg、咪唑安定0.1mg/kg、异丙酚1mg/kg,诱导后气管内插管,Ⅰ组在诱导前先静脉注射尼卡地平0.02mg/kg、艾司洛尔1mg/kg、.监测麻醉诱导前、后,气管插管后0、2、5分钟SBP、DBP、HR、CEG、SPO2并计算RPP.结果诱导前后两组的SBP、DBP无显著性差异,Ⅰ组HR、RPP与Ⅱ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Ⅰ组插管后0、2、5分钟SBP、DBP、HR、RPP均显著低于Ⅱ组(P<0.01),ECG、SPO2无差异.结论 0.02mg/kg尼卡地平、1mg/kg艾司洛尔可有效地抑制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
作者:易洪章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通过观察消风止痒汤对急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作用、对豚鼠局部注射磷酸组胺瘙痒模型的影响及对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探讨消风止痒汤治疗急性荨麻疹的部分作用.方法实验研究:设消风止痒汤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扑尔敏对照组.①用磷酸组胺在豚鼠创伤处涂抹,观察豚鼠出现瘙痒反应,记录组胺的累积用量.②用磷酸组胺皮内注射小鼠形成小皮丘,30分钟后,记录皮损处的光密度值.临床研究:按病人就诊序号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共选择病例72例,其中,西替利嗪组34例,消风止痒汤组3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用药前积分等方面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10mg,每日1次口服;试验组给予消风止瘁汤200ml,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连续服7天后,停药评定疗效.结果实验研究:消风止痒汤高、中剂量组均能提高豚鼠的痒阈值(P<0.05),均可降低小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P<0.01);临床研究:消风止痒汤显效率为52.63%,有效率为89.47%,西替利嗪对照组显效率为44.12%,有效率为82.35%.两组采取Ridit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验研究证实,消风止痒汤具有良好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止痒作用;临床研究表明,消风止痒汤治疗急性荨麻疹起效快,疗效好,且副作用轻微,副反应小,本研究为消风止痒汤的临床推广运用提供了部分实验及临床依据.
作者:高子平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病例:患者,男,28岁,诉胸痛1周.患者缘于2003年11月6日肌注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1针(1.0ml,浙江天元产),1周后无其它明确诱因晨起出现胸闷、胸胀痛、无放射、尤以深吸气时明显,无发热、盗汗、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返酸、嗳气,无心慌、呼吸困难.午后症状逐渐减轻,次日晨起再次出现胸痛.此上述症状反复出现,无外伤史、吸烟史、无结核史、无胸骨、肋软骨炎史、无心脏病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神清,咽无充血,扁桃核不大、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异常、心、肺、腹未见阳性体征.化验血象正常,查抗核抗体、抗链0、抗dsDNA、CRP等免疫学标志物均未见异常,胸片及CT均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腹部B超未见异常.经局部温水热敷、配合微波治疗,20日胸痛症状消失,11月22日肌注第二针,肌注局部出现硬结、肿胀、疼痛,25日肌注部位硬结、肿痛自行消退,再次出现上述胸痛症状,经局部贴伤湿止痛膏3天,症状无明显改善.后进行温水热敷,配合微波治疗,胸痛逐渐好转,12月7日胸痛症状完全消失.
作者:程科传 刊期: 200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