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纤维支气管镜给予立复欣治疗支气管结核疗效观察

李志惠;张广宇;齐玉平;曹金凤

关键词:
摘要:支气管结核(EBTB)在肺结核病人中不少见,然而全身化疗伴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疗效欠佳,我们观察辅以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局部给予立复欣加全身化疗,治疗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用阿魏酸钠治疗,对照组70例,用丹参治疗,均治疗两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结果显示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建军;马倩;刘菊侠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非注射性青霉素过敏反应(附4例报告)

    青霉素过敏反应临床常见,非注射性(接触性)青霉素过敏反应,如呼吸道吸入、皮肤黏膜接触性过敏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者报道罕见.现将笔者遇到的4例报告总结,以期增加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王炳旭;刘风玲;王维宝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40例乳腺癌仿根治术Ⅰ期假体安置观察与体会

    现代女性对于自身美的追求日益增长,但因乳腺疾病所导致的胸部美的缺矢正成为多数女性患者所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乳腺癌这一传统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破坏了女性引以为自豪的曲线美.所以在新的医疗发展的时代,为解决手术给乳腺癌患者带来的痛苦和烦恼,我院普外科有针对性地为40例乳腺癌病人实施乳腺癌仿根治术Ⅰ期安置假体.现对手术中、手术后治疗及随访观察的结果做一简要总结,从中得到一些自我体会陈述如下.

    作者:张苑珑;李璠;解松林;孙晓光;宋辐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精神科心理护理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己由以前单纯的疾病护理,发展至今日的对病人生理,心理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就日益体现出来.精神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赵红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玻璃酸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玻璃酸的性质、生理作用以及生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对其在临床医学和化妆品、保健食品等领域的应用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作者:王彦厚;龙希云;贾雷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异搏定治疗室上速现状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是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通常由折返激动所致.病人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心悸、胸闷、乏力等,心室率在160-220次/分,常需紧急处理.临床个别病人通过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如压迫颈动脉窦和眼球)得到缓解,但绝大多数需要药物治疗,如洋地黄、心律平、ATP和异搏定[1],实验表明异搏定与ATP明显优于心律平,但相比之下,ATP副作用较多[2].故异搏定作为治疗室上速的首选药物[3].关于异搏定治疗室上速我们综述如下.

    作者:王志强;王俊娥;梁广玉;刘艳芬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脑梗死病人血脂分析的临床意义

    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AS).在形成AS的各种因素中,血脂代谢异常起着关键作用.近年研究证明ApoAI、ApoB、LDL-C、LP(a)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度的指标.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0月住院的85例脑梗死患者的ApoAI、ApoB、LDL-C、LP(a)与89例正常人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任孔建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综合疗法治疗尖锐湿疣32例

    目前治疗尖锐湿疣(CA)的方法很多,患者在亚临床期均有一定的复发率.我们从2002年1月-2003年7月对32例尖锐湿疣患者采用综合疗法,大大提高了治愈率及有效降低了复发,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永涛;杨亚萍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洗涤红细胞的临床应用

    目的为了探讨洗涤红细胞在输注过程中和输注后的反应状况及输注疗效.方法A组(采用手工洗涤法):对120袋全血(每袋=200m1)进行洗涤,洗涤红细胞共计120U(IU=200m1)与B组(对照组):全血24000ml(1袋=200m1)进行输注前后疗效评价,同时对输注全血有2次以上反应的15例患者(1例迟发型溶血反应、6例发热、8例过敏)改用洗涤红细胞输注.结果A、B两组输注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t检验).15例发生反应的患者改用洗涤红细胞后仅有1例发生轻微输血反应.结论洗涤红细胞不仅有效的降低输血反应,减少疾病的传播,而且具有与全血一样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作用.

    作者:路国强;何有云;申红英;胡建红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头孢曲松钠过量误用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1例

    患者,男性,68岁.于2003年11月2日晚间来我院就诊.主诉:咳嗽、咳痰1周,近日加重,伴喘,发热3天.患者于1周前着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为黄色痰,自服感冒药及止咳药,无明显好转,近两日上述症状加重,伴喘息发热,体温在38°C以上,为不规则热,到社区医院静滴安塞隆每日4.0g,使用2天,自觉无好转,上述病情加重.

    作者:马力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23例胰腺损伤有关护理诊断及护理对策

    由于胰腺位于腹膜后,位置深,且多合并周围脏器损伤,病情复杂,其诊断和治疗容易被延误,处理困难,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近15年,我院收治23例胰腺损伤患者,现将有关护理诊断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张曦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心力衰竭病人的抗凝治疗

    既往研究表明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可能与心衰时导致的血小板活性增强有关.但我们观察到临床上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并无明显的增加.本文就临床上心力衰竭病人的血栓形成以及抗凝药物的治疗作用探讨如下.

    作者:朱华强;朱初麟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胜利油田社区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糖尿病(DM)是内分泌代谢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

    作者:张泉成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1术前心理护理择期手术病人入院以后,一般均有一段时间进行手术准备,护理人员应利用每一时机,切实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1.1术前心理状态由于病人对疾病和即将施行的手术缺乏认识,因此恐惧和焦虑是手术前病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病人主要害怕和担心.怕的是痛、出血、怕发生麻醉意外,担心手术是否顺利,以及手术后有何并发症和后遗症.手术病人入院后.就盼着早日手术,而一旦安排了手术日,就会恐慌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心理波动很大,进而造成了生理上的变化.

    作者:康永翠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15例肿瘤骨转移放疗止痛的观察

    恶性肿瘤晚期常发生骨转移,表现为局部剧烈疼痛和功能障碍,患者难以忍受.通过对15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行放射止痛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郭颖;李志强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药源性低血糖偏瘫1例报告

    患者女,42岁,因乏力,出汗,肢体抖动2天,左侧肢体偏瘫2h入院.既往体健,6天前因眼睑浮肿在外院查尿常规尿糖(+)、空腹血糖9.2mmol/L,诊断为糖尿病,并服用达美康80mg,每日2次;二甲双胍500mg,每日三次.服药2天后出现乏力,出汗,两手抖动,一天前(即服药第3天),感到左侧肢体麻木,抖动,下肢走路不灵活.入院当晨,左侧肢体瘫痪2h入院.查体:BP110/70mmHg,神清语明,心肺腹(一),左上下肢肌力0级,左巴氏征(+).头颅CT未见异常.急查血糖1.1mmol/L,即予葡萄糖静滴,1h后血糖2.8mmol/L,4h后肢体瘫痪有好转,8h后血糖达12mmol/L,第2天偏瘫明显好转,第3天活动自如.诊断:低血糖偏瘫.

    作者:郝成栋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病进展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是由谷氨酸,半胱胺酸和甘胺酸组成的三肽,为人类细胞中自然合成的肽类,广泛存在于机体各器官内,是一种重要是细胞内代谢调节物质,在维持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抗损伤及各器官代谢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GSH能提供活性疏基(-SH),是其发挥主要功能的基团,是细胞内自然抗氧化剂,能与亲电子基、氧自由基等有害物质结合,使细胞免受损害.并参与体内r-谷氨酸循环转甲基及转丙基反应,促进能量代谢,保护肝细胞.同时还具有抗炎、抗血栓、抗癫痫及血管保护等多种作用.GSH在药物性肝损害、急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急性肾功能损害、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急性中毒及感染性休克等急危重症的治疗中已得到广泛使用[1].近年临床应用于各种肝病,药物性肝损害及酒精中毒性肝病等方面均有很好疗效.

    作者:廖名龙;林瑶;蒋婷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麻醉用于小儿手术中的体会

    目的研究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肌注或口服用于小儿基础麻醉的可能性.方法80例1-8岁、ASA Ⅰ-Ⅱ级的患儿随机等分成四组:A组,肌注氯胺酮6mg/kg;B组,肌注氯胺酮4mg/kg+肌注咪唑安定0.2mg/kg;C组,口服氯胺酮5mg/kg+咪唑安定0.5mg/kg;D组,口服咪唑安定0.7mg/kg.观察各组麻醉诱导效果、循环呼吸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①B组与A组相比,起效更快,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而麻醉诱导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②C组与A组相比,小儿更为合作(P<0.01),HR增加不明显(P>0.05),但起效更慢(P<0.05),镇静程度不如后者(P<0.05),但80%的患儿尚能与父母分离.结论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肌注用于小儿麻醉诱导要优于单纯肌注氯胺酮,而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口服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诱导方法.

    作者:王文浩;吴桂英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给予立复欣治疗支气管结核疗效观察

    支气管结核(EBTB)在肺结核病人中不少见,然而全身化疗伴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疗效欠佳,我们观察辅以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局部给予立复欣加全身化疗,治疗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惠;张广宇;齐玉平;曹金凤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Ziehl-Neelsn抗酸染色方法的改良

    显示抗酸染色的传统方法有Ziehl-Neelsn法,其后Wade-Fite等在此法基础上进一步改良.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用松节油脱蜡,在石碳酸品红液染色前,用10%过碘酸水溶液进行氧化后再染复红.所染切片颜色鲜艳,对比清晰.因此10%过碘酸水溶液对抗酸染色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梁颜笑 刊期: 2004年第1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