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在鉴别慢性乙型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马晓洁;应丽美;陈颖基;朱葛丽;王磊;施军平

关键词:肝炎, 乙型, 慢性, 脂肪肝, 中性白细胞, 淋巴细胞
摘要:目的 比较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Iymphocyte ratio,NLR),探讨中性粒细胞在鉴别CHB及NAFLD所致肝损伤性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325例CHB患者和402例NAFLD患者血常规和生化学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绝对值以及NLR;同时比较两组ALT升高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及NLR.结果 CHB患者Neu、Lym低于NAFLD患者,而NLR高于NAFL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ALT升高的患者中,CHB患者Neu、Lym值低于NAFLD患者(P<0.01);Neu、Lym预测NAFLD及CHB肝损伤的曲线下面积(ROC)分别为0.694、0.731,高于NLR曲线下面积0.454.结论 Neu、Lym对鉴别NAFLD和CHB所致的肝损伤性质具有一定价值.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库蚊黄病毒的研究进展

    库蚊黄病毒(Culex flavivirus,CxFV)是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的单股正链RNA病毒.2003年,日本开展的一次全国性蚊虫传播病毒分布调查中发现一种新黄病毒,由于该病毒在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和其他库蚊中分离到,故命名为库蚊黄病毒[1].CxFV虽然对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致病性尚不清楚,但由于与其他具有明确致病性的黄病毒成员如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圣路易脑炎病毒(St Louis encephalitis virus)、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和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virus,YFV)等在生态学和遗传学上存在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2].

    作者:梁文凯;荆春霞;王环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深圳市儿童呼吸道腺病毒4型暴发流行的病原学研究

    目的 探讨深圳市某幼儿园一起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的流行特征及病因.方法 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采集的17份患儿咽拭子进行流感样病例筛查,筛查后的阴性样本进一步进行呼吸道腺病毒核酸检测,对检测出的5份腺病毒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感染Hep-2受体细胞后共获得4份ADV稳定细胞毒株,用腺病毒六邻体基因作为靶基因进行序列扩增及测定,测序结果在GenBank上进行序列比较,确定其病毒亚型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17份咽拭子中5份为腺病毒PCR阳性,阳性率5/7,用分型引物检测并分析序列确定均为腺病毒4型.结论 本次急性呼吸道病毒疫情暴发由腺病毒4型引起.

    作者:刘滕颖子;吕星;黄达娜;房师松;吴春利;阳帆;王昕;伍伟华;彭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脑性瘫痪的临床特征

    目的 对临床证实由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所致的脑性瘫痪的患儿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方法 对51例明确由CMV感染的脑性瘫痪进行相关临床症状分析,找出其特性,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结果 在CMV感染所致的脑性瘫痪的临床症状与其他原因所致的脑瘫相似,但其他原因所致的脑瘫临床症状比较重;CMV感染的脑瘫有37.25%伴有肝功能损害;发育商测定CMV感染的脑瘫90.20%有中重度缺陷,而其他原因所致的脑瘫发育商中重度占52.6%,二者有明显区别(P<0.05);CMV感染的脑瘫患儿有88.23%运动功能为Ⅱ-Ⅲ级,以中轻度受损为主.结论 人巨细胞病毒所致的脑性瘫痪其运动功能大都是中轻度受损,智力发育则明显以中重度缺陷为主,表现出智力受损程度远远大于运动功能受损程度,而其他类型的脑瘫,运动功能受损程度往往大于智力受损程度.同时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脑瘫患儿易伴有肝功能损害等多脏器损伤.

    作者:陈星;陈见南;杨路;陈春花;邱纪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巨细胞病毒性肝衰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38例巨细胞病毒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年龄在2个月~ 75岁,成人12例(31.58%),除外各种诱因后仍有6例发病前为健康成人(15.79%).临床分型以急性、亚急性为主(76.32%),症状以纳差(60.53%)、发热多见(57.89%),生化指标恶化组患者白蛋白、胆碱酯酶低于改善组,总胆红素高于改善组(P<0.05),而凝血酶原活动度间无明显差异.并发症以肝性脑病、腹水、上呼吸道感染为主.经治疗总体改善率31.58%,其中成人患者的改善率仅为16.67%.患者的年龄、肝性脑病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巨细胞病毒性肝衰竭以急性、亚急性为主,年龄不同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健康成人感染巨细胞病毒后可进展为肝衰竭,预后差.患者的年龄、肝性脑病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臧红;严福明;游绍莉;朱冰;刘婉姝;万志红;刘鸿凌;李晨;貌盼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2010年湖北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原鉴定及基因进化分析

    目的 鉴定引起2010年湖北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AHC)疫情的病原体,并对其进行基因进化分析.方法 采集20份门诊AHC患者眼结膜拭子,对其进行病毒分离,随后通过PCR方法分别检测阳性分离物中肠道病毒70型(human enterovirus D-70,EV-D70)和柯萨奇A24变异株(Coxsackievirus A24 variant,CV-A24v).对CV-A24v分离株进行VP1区和3C区全序列测定,分析其与全球流行CV-A24v的基因进化关系.结果 20份标本中有11份病毒分离阳性,PCR检测表明这11份病毒分离物为CV-A24v.基于3C区和VP1区构建的基因进化树表明湖北CV-A24v属于GenotypeⅣ基因型的Cluster 3(GⅣ-C3),而且在GⅣ-C3内湖北CV-A24v分属于A和B两个传播链.结论 本研究表明2010年至少有两个CV-A24v传播链在湖北同时流行.

    作者:严冬梅;杨朝晖;张勇;祝双利;王东艳;朱晖;李晓嫘;许文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人源抗狂犬病毒P蛋白基因工程抗体的研究

    目的 筛选针对狂犬病毒人源基因工程抗体.方法 采集狂犬疫苗免疫人群外周血并分离淋巴细胞,构建抗狂犬病毒Fab噬菌体抗体库,用纯化狂犬病毒CTN株富集筛选,ELISA初步鉴定阳性克隆,测序确定抗体轻重链型别,构建IgG全抗表达载体,转染293T细胞并纯化IgG抗体,采用竞争ELISA、Western Blot和IFA鉴定抗体功能.结果 筛选出1株抗狂犬病毒的人源Fab抗体并表达纯化IgG全抗体,IFA结果显示抗体特异针对狂犬病毒,竞争性ELISA,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新筛抗体针对磷蛋白.结论 首次通过Fab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获得针对狂犬病毒磷蛋白人源抗体,为磷蛋白功能机制研究和狂犬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抗体.

    作者:刘洋;孙丽娜;李川;梁米芳;李德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深圳某接种点国产轮状病毒疫苗使用现况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国产轮状病毒口服活疫苗的接种比例及实际接种程序,评价该疫苗使用的接种程序是否合理. 方法 对深圳市宝安区某接种点登记在册的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轮状病毒口服活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接种比例,接种年龄,接种季节.与深圳市轮状病毒流行的年龄分布进行比较分析疫苗接种程序的合理性.结果 深圳的接种比例为25.2%.首剂接种高峰年龄为10月龄及12月龄,在18月龄后基本不进行首剂的接种.接种无明显高峰季节.结论 结合轮状病毒哨点监测资料分析,不支持目前的免疫程序,需要根据我国轮状病毒流行特点及我国其他疫苗使用程序进行修改.

    作者:刘娜;马智超;李苑;段招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糖脂代谢异常对肝硬化患者疾病进展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血糖和血脂水平变化以及糖尿病对肝硬化患者疾病恶化的影响.方法 对2010-2014年,宁波慈溪市人民医院收治268例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评分标准分为三组,比较三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以及糖尿病的发生率,并进一步观察糖尿病对肝硬化患者肝肾功能以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Child B级和C级肝硬化患者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hild A级,P=0.004,而三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819;Child B级和C级肝硬化患者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要低于Child A级,P<0.01;而三组空腹血糖、甘油三脂(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58,0.169.合并糖尿病的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明显低于无糖尿病的患者,P=0.009;合并糖尿病的肝硬化患者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的患者,P <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更高,且合并的糖尿病会促进肝硬化的恶化.

    作者:岑光力;岑柏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云南省大理地区丙型肝炎病毒E1/E2基因序列分析

    目的 了解云南省大理地区HCV基因分型及主要流行基因型6n和3a HCV E基因遗传进化和分子特征.方法 2014年1-5月在大理州人民医院收集临床诊断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提取,RT-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 收集到HCV患者血清24份,21份HCV 5UTR基因扩增阳性,其中HCV基因3型15例(3a4例,3b 11例)和HCV基因6型6例(6k 4例,6n 2例).2株HCV(10和4)E1/E2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与3a型HCV同源性高,87.98%±3.07和87.97%±2.82,10病毒与6n型HCV同源性高,90.30±1.87和90.54±1.53;2株病毒E1/E2基因均存在10个潜在糖基化位点;与其他病毒相比,2株病毒仅有5个T细胞抗原表位预测分值发生变化,其余37个抗原表位预测分值变化不大.结论 大理地区目前以基因3型(3a、3b)和基因6型(6k、6n)为主要流行HCV基因型或基因亚型,大理地区流行的3a和6n型HCV的致病性、免疫学等生物学特性未发生明显变化.

    作者:王佳丽;王静林;杨红樱;钟国梁;马顺高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石家庄市体检人群Epstein-Barr病毒流行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EBV在本地区体检人群中的流行情况.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EBV四种标志性抗体的阳性率并分析各项指标与临床诊断的关联性.结果 总共筛查198例EBV受检者,其中EBVCA-IgG阳性率高,其次是EBNA-IgG和EBEA-IgG,阳性率低为EBVCA-IgM,本地区未成年人感染EBV高于成年人,秋冬季高于其他季节,病例追踪发现EBVCA-IgG阳性和EBNA-IgG阳性与鼻咽癌密切相关.结论 EBV感染在人群中广泛存在,发生与地域、季节、年龄、自身免疫力有关,定期体检有助于相关疾病及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韩兰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生儿脐血NK细胞亚群分布及功能研究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血中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亚群分布和功能.方法 收集2013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地坛医院妇产科分娩的HBV DNA阴性(<500拷贝/ml)孕妇所生新生儿脐带血以及正常成人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全血中NK细胞不同亚群频数及分布以及pDC频数和表面分子(CD80、CD83、CD86)的表达;采用Luminex技术检测两组血清中IFN-r、IFN-a、IL-10、IL-6水平.结果 新生儿CD16+ CD56+ NK细胞频数显著低于成人组(19.36±11.41,44.30±9.79,P=0.000),其中CD16+ CD56dim NK阳性率显著低于成人组(20.01 ±11.47,43.77±9.72,P=0.000),但CD16-CD56bright NK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pDC频数及其表面CD80、CD83、CD86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成人组(P=0.000);脐血中细胞因子IFN-r含量显著低于成人组(P=0.003),但IFN-a、IL-6和IL-10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NK细胞和pDC的频数低于成人.

    作者:陈晓雪;李明慧;刘梦;张丹;张璐;路遥;华文浩;宋淑静;谢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永生化MRC-5细胞方法的建立

    目的 通过携带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慢病毒颗粒转染法,制备可用于人巨细胞病毒(HCMV)培养的永生化MRC-5细胞.方法 以携带hTERT基因的质粒pLXSN-hTERT为分子基础,通过PCR构建慢病毒载体质粒pLVX-EFl a-hTERT.pLVX-EF1 a-hTERT质粒与Lenti-X HTXPackaging Mix2混合后转染293T细胞,并经Real-time PCR定量所获得的慢病毒颗粒,在慢病毒原液感染MRC-5细胞后连续传代获得永生化的MRC-5T细胞,并观察HCMV在MRC-5T细胞中的感染特性.结果 获得了表达hTERT基因的慢病毒颗粒LVX-EF1a-hTERT,制备了可用于HCMV培养的永生化MRC-5细胞.结论 建立了人端粒酶逆转录酶永生化MRC-5细胞的方法,为永生化原代细胞等其他种类细胞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物质基础.

    作者:吴萌;殷建忠;朱武洋;鲁茁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我国实验室确诊狂犬病输入病例诊断及感染来源分析

    目的 诊断刚入境以色列患者是否患狂犬病,并确定其传染来源.方法 对患者唾液及脑脊液标本进行RT-PCR检测,检测阳性标本进行病毒N基因序列测定,并通过种系发生分析确定毒株来源.结果 患者唾液标本为狂犬病病毒阳性,病毒N基因序列种系发生分析显示,患者感染病毒株与印度野生动物狂犬病毒亲缘关系近.结论 该以色列患者为我国首例实验室确诊的狂犬病输入病例,感染来源为印度.

    作者:李浩;陶晓燕;朱武洋;吕新军;申辛欣;王力华;于鹏程;唐青;刘宏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北京地区儿童EBV感染疾病中EBER基因变异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IM、EBV-HLH、CAEBV中EBV EBER基因特征,探讨EBV变异株与EBV感染疾病临床表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方法扩增288例IM、52例EBV-HLH和9例CAEBV全血标本的EBNA3C和EBER基因,根据EBNA3C扩增产物的大小进行EBV分型;EBER基因扩增产物经测序后应用BioEdit 7.0.9和Mega4.0.2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分析不同EBV亚型和EBER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结果 349例标本EBNA3C基因扩增阳性,EBV-Ⅰ/II型的检出率分别为98.6%和1.4%,共检测到EB-6m、EB-8m和EB-7m等3种EBER基因型,其检出率分别为96%、2.9%和1.1%,不同EBER基因型在IM、EBV-HLH、CAEBV中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EBV感染疾病中EBV以EBV-Ⅰ型为主,EB-6m基因型是EBER基因型中的优势基因型.

    作者:鲁伟峰;艾军红;刘亚丽;刘春艳;谢正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重组质粒pVR-S与重组腺病毒rAdV-S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研究

    目的 研究表达HBsAg的重组质粒pVR-S与表达HBsAg的重组腺病毒rAdV-S在不同免疫策略下的免疫效果.方法 使用BALB/c小鼠,在比较电击与肌注两种方法后,分别单独免疫pVR-S和rAdV-S,使用ELISA和Elispot方法分别检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然后采用联合免疫pVR-S和rAdV-S,比较联合免疫与单独免疫对小鼠产生免疫应答的不同影响.结果 与肌内注射相比较,电击注射pVR-S能更快诱导较高的HBsAb抗体水平.当pVR-S和rAdV-S分别单独免疫时,pVR-S引起体液免疫应答的速度较慢,而rAdV-S可在第2周迅速诱导产生体液免疫应答,rAdV-S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均高于pVR-S;联合免疫pVR-S和rAdV-S时,联合免疫产生的细胞免疫应答是单独免疫的2~3倍,同时还可诱导出相同或更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应答.结论 rAdV-S的单独免疫效果高于pVR-S,联合免疫可比单独免疫诱导产生更强的免疫应答,有助于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

    作者:王颖慧;陈国敏;毕胜利;曾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戊型肝炎病毒ORF2的构建表达和纯化

    目的 获取有免疫原性的戊肝抗原蛋白,探讨其作为诊断试剂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密码了优化后人工合成戊型肝炎病毒(HEV) HEV-ORF2(aa 368-607)基因,克隆入表达载体pET43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43a-HEV并进行原核表达;经阴离子交换纯化后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ELISA鉴定该蛋白.结果 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均显示表达质粒构建正确;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该蛋白与预期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一致;Western Blotting和ELISA结果显示该蛋白能与戊肝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 成功获取了纯度很高且有生物活性的戊肝抗原蛋白,为研制新型检测试剂盒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案.

    作者:高燕;邱丰;苏秋东;卢学新;伊瑶;贾志远;赵晓敏;毕胜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病毒非经典阿德福韦耐药相关突变rtN238T的临床分析与表型鉴定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阿德福韦(ADV)非经典耐药相关突变的临床流行特点和表型耐药特征.方法 选取1741例慢性HBV感染者,PCR直序法检测7种非经典ADV耐药突变.对rtN238T突变患者进行动态克隆测序;构建rtN238T、rtA181V和rtA181V+ rtN238T突变株的pTriEx-HBV 1.1重组载体,瞬时转染HepG2细胞,评价各病毒株的表型耐药特性.结果 rtN238T突变在应用ADV治疗患者中的检出率高于未治疗患者和其他核苷类药物治疗患者(X2=17.10,P<0.01).随访患者在接受ADV治疗47个月后发生病毒学反弹和生化学突破,并检出rtN238T+ A181V和rtN238T克隆株;随后应用ETV治疗33个月,病毒载量和ALT恢复正常,患者体内病毒全部转变为野生株.rtN238T+ A181V病毒株复制力显著高于rtA181V(t=9.54,P<0.01).与野生株相比,rtN238T+ A181V突变株对ADV敏感性下降.结论 rtN238T突变可以增加ADV经典耐药突变株rtA181V的复制力,是一种ADV耐药相关的复制力补偿突变.

    作者:李晓东;秦雅群;武晶晶;李梵;廖浩;陈容娟;徐东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季节性流感疫苗株制备技术平台的建立

    目的 在国家流感中心建立经典重配技术平台,使我国具备制备季节性流感疫苗株的能力.方法 我国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代表毒株A/四川/1/2009与母本毒株X157重配,经3轮血清筛选以获得鸡胚高产疫苗候选株.结果 经鉴定,重配毒株的表面基因HA和NA均来自野毒株,内部基因M和NP来自母本毒株.重配株的血凝效价为1024,抗原性分析表明重配株与野毒株无抗原性差异.结论 重配毒株为鸡胚高产株,为我国自主研发季节性流感疫苗株奠定了基础.

    作者:辛丽;鲁健;陈永坤;唐静;郭俊峰;王大燕;舒跃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在鉴别慢性乙型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比较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Iymphocyte ratio,NLR),探讨中性粒细胞在鉴别CHB及NAFLD所致肝损伤性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325例CHB患者和402例NAFLD患者血常规和生化学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绝对值以及NLR;同时比较两组ALT升高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及NLR.结果 CHB患者Neu、Lym低于NAFLD患者,而NLR高于NAFL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ALT升高的患者中,CHB患者Neu、Lym值低于NAFLD患者(P<0.01);Neu、Lym预测NAFLD及CHB肝损伤的曲线下面积(ROC)分别为0.694、0.731,高于NLR曲线下面积0.454.结论 Neu、Lym对鉴别NAFLD和CHB所致的肝损伤性质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马晓洁;应丽美;陈颖基;朱葛丽;王磊;施军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比较评价三种实验室检测方法在登革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评价2种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试剂和1种核酸检测试剂在登革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为登革热实验室检测试剂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登革病毒感染发病早期患者血清278份,非登革热患者血清100份,对3种检测试剂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发病5d内患者血清样本,PCR-荧光探针法敏感性为98.9% (180/182),ELISA法为97.8% (178/182),胶体金法为81.9%(149/182),发病后6~7d的血清样本,敏感性均有所下降,NS1 ELISA法相对恒定,三种检测试剂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 实时荧光RT-PCR法核酸检测试剂在发病早期敏感性高,ELISA法检测NS1抗原法与核酸检测一致性强,胶体金法敏感性略差,但更简便快捷,适合基层和现场使用,NS1抗原检测可用于我国登革热病例的监测与检测.

    作者:李建东;张全福;张硕;李阿茜;李川;曲靖;梁米芳;李德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主管: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