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王义梅;刘桂昌;曹婉燕

关键词:充血性, 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卡托普利
摘要:目的评价卡托普利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63例CHF患者(男48例、女15例)平均年龄58岁,心功能Ⅱ-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45%,从小剂量18.75mg/d开始使用只要能耐受尽可能递增到150mg/d,治疗中严密监测各项相关指标.结果平均随访时间近10周,随访期间死亡5例,其中心性死亡4例,非心性死亡1例,2例因心力衰竭加重而再次住院.治疗后心功能和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改善,[(2.04±-0.66)比(3.05±0.65)和(310.29±-180.14)m比(200.87±175.97)m,P<0.001],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室舒张半径(LVEDD)和收缩半径(LVESD)减少[(61.17±-9.90)mm比(63.86±10.20)mm和(47.24±11.02)mm比(51.49±11.07)mm,P<0.001],LVEF明显增加[(34.82±8.14)%比(43.78±10.37)%,P<0.001].本组患者治疗后血压略有下降,血钾略有升高.但均在正常范围内,血肌酐无明显变化.非缺血性心脏病组与缺血性心脏病组比较,LVESD变化率和LVEF变化率差异有显著性[(9.13±12.75)%比(4.38±10.39)%和(39.69±42.11)%比(20.97±22.84)%,P<0.05和0.01].结论应用卡托普利治疗心衰是安全的,并且能明显提高患者活动耐量改善心功能,增加LVEF.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脑红蛋白的研究进展

    氧是机体新陈代谢和维持生存的必要因素,脊椎动物中作为氧载体的蛋白质为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血红蛋白包含在血红细胞中,在血液中起着氧载体的作用,主要功能在于实现血氧向组织的运输[1].在高耗氧的肌组织中,肌红蛋白则能够促进氧向肌细胞线粒体中的转移,并且能够储备氧以满足应激状态下的氧需求[2].

    作者:冉建华;孙善全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卡托普利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63例CHF患者(男48例、女15例)平均年龄58岁,心功能Ⅱ-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45%,从小剂量18.75mg/d开始使用只要能耐受尽可能递增到150mg/d,治疗中严密监测各项相关指标.结果平均随访时间近10周,随访期间死亡5例,其中心性死亡4例,非心性死亡1例,2例因心力衰竭加重而再次住院.治疗后心功能和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改善,[(2.04±-0.66)比(3.05±0.65)和(310.29±-180.14)m比(200.87±175.97)m,P<0.001],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室舒张半径(LVEDD)和收缩半径(LVESD)减少[(61.17±-9.90)mm比(63.86±10.20)mm和(47.24±11.02)mm比(51.49±11.07)mm,P<0.001],LVEF明显增加[(34.82±8.14)%比(43.78±10.37)%,P<0.001].本组患者治疗后血压略有下降,血钾略有升高.但均在正常范围内,血肌酐无明显变化.非缺血性心脏病组与缺血性心脏病组比较,LVESD变化率和LVEF变化率差异有显著性[(9.13±12.75)%比(4.38±10.39)%和(39.69±42.11)%比(20.97±22.84)%,P<0.05和0.01].结论应用卡托普利治疗心衰是安全的,并且能明显提高患者活动耐量改善心功能,增加LVEF.

    作者:王义梅;刘桂昌;曹婉燕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术后的体位指导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严重创伤,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高龄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仍是较有效的治疗手段.由于病人知识缺乏而对术后保持一定的体位重视不够,常导致假体移位和脱出等并发症.2000年1月-2003年1月,我们对收治的3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术后病人进行了系统的体位指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萍;张丽;刘秀芝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骨科病人便秘原因分析及对策

    便秘是指个体正常的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于干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排便时困难.排泄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之一,而肠道排泄又是人体主要的排泄途径,一旦发生障碍,将直接影响生理机能的正常进行.术后卧床便秘较为常见,病人常常食欲不振、腹胀、腹痛,为了有效地治疗和预防便秘,维持排泄功能,确保生理平衡,促进病人康复.现就便秘原因分析及对策如下.

    作者:卿素兰;黄江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贮水控制释放消毒技术现状与展望

    贮水的消毒保质十分重要.从类型、机制、动力学模型、应用、意义等方面对控制释放消毒剂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控制释放消毒剂适应了饮水消毒的发展趋势和现代人对水质的本质需求,科学、方便、前景诱人.

    作者:陈永红;刘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常见肿瘤标记物及临床应用

    肿瘤标记物在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复发、预后的判定等方面有较大的价值.本文主要介绍甲胎蛋白等临床常用肿瘤标记物及其在常见恶性肿瘤联合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夏慧明;孙芳卿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加味瓜蒌薤白汤对心肌缺血大鼠作用的机理研究

    目的研究加味瓜蒌薤白汤抗心肌缺血大鼠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心肌缺血大鼠模型,观察加味瓜萎薤白汤对心肌缺血大鼠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心尖肌病理组织学的影响.结果加味瓜蒌薤白汤能降低心肌缺血大鼠血浆ET水平、提高心肌缺血大鼠血浆及心肌组织NO的含量,减轻异丙肾上腺素对心肌组织的损害,降低心肌组织坏死率.结论加味瓜蒌薤白汤能减轻心肌缺血程度,降低心肌组织坏死率.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ET释放及促进NO的合成与释放,调节了ET和N0的平衡,使血管平滑肌舒张,降低血小板聚集,从而减轻心肌细胞的缺血性损害.

    作者:吴启端;方永奇;陈奕芝;匡忠生;王淑英;何玉萍;林双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电子处方的审查系统

    电子处方是医师用计算机输入处方,程序自动划价并将药品下帐,由网络将处方传送至药房,药房配送中心及时将药送到病房或患者的一种作业方式.电子处方将逐渐在医院中推行,完善电子处方审查系统显得十分重要.电子处方审查系统十分繁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处方内容逐项设计审查项目及每个项目的审查内容,做到科学、严谨、全面、合理,才能把好处方关,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刘欣云;陈益华;许萌芽;王昌富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穴位封闭致神经麻痹性角膜炎1例形态学分析

    1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右侧下面部针刺样疼痛3个月,加重半个月,以右侧三叉神经痛而收住院.给以95%7醇0.376ml及奴夫卡因注射液0.4ml封闭右侧卵圆孔,病人感到头昏、恶心、术后呈现右侧颜面部浮肿,痛觉消失,头晕加重,吃饭时感觉右侧隐藏感,口唇起泡,颜面及额部麻木,口向左侧偏斜,右眼视物不清,眼睑不能闭合,给予25%氯霉素点眼、无好转,转入眼科病房.查体:右侧额纹消失右眼睑不能闭合,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左侧偏斜,伸舌右偏,张口受限,舌感觉障碍,右侧咀嚼肌运动障碍.眼部检查:视力右眼Fc150cm,左眼1.0;眼压OuTn,右结膜混合充血(+++)水肿,角膜表面无光泽灰白色混浊,以睑裂部为重,角膜反射消失,荧光素染色(+),眼内组织结构不清,右眼无流泪.CT检查未见右脑区损伤.诊断:①右眼暴露性角膜炎;②右侧面神经麻痹.

    作者:马建军;杨培学;许连本;李国兴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甘露醇治疗肺性脑病33例疗效观察

    1998年1月-2003年1月,我院呼吸内科共收治了67例肺性脑病患者,前34例患者采取常规综合治疗,后3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露醇治疗,发现甘露醇在肺性脑病抢救中助苏醒有明显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陈锦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480例胸腔积液的临床分析

    胸腔积液是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形成的原因很多且经常又是主病的初表现.本文报道我院480例胸腔积液住院患者(均经X线检查及超声波检查证实)的临床资料分析及结合文献在胸腔积液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上谈几点体会.

    作者:桂尤胜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梗阻性黄疸合并顽固性低钾血症12例治疗体会

    目的报告12例梗阻性黄疽合并顽固性低钾血症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总结1998年1月-2003年1月严重梗阻性黄疸合并顽固性低钾血症12例,男4例,女8例,其中恶性肿瘤5例,手术治疗11例(91.7%),给予抗感染、补充电解质、TPN等综合治疗.非手术治疗1例(8.3%).治愈或好转10例(83.3%),死亡2例(16.7%).结论梗阻性黄疸合并低血钾易合并非少尿型肾功能衰竭,低镁血症、低蛋白血症致病死率高.临床应高度重视,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补钾、补镁、护肾、抗感染、TPN支持等综合治疗,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童传明;熊莉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小儿核磁共振(MRI)增强检查的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磁共振(MRI)增强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小儿磁共振增强检查患者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个月-9岁,头部检查26例,腹部检查4例.检查前给患儿口服10%水合氯醛糖浆,静脉穿刺并保留针头.结果30例行检查的患儿中,成功完成检查的28例,增强扫描效果良好;2例因药量不够,不能满意入睡而未能成功完成检查.结论检查前给息儿口服10%水合氯醛糖浆并静脉保留针头,能满意完成MRI的增强扫描.

    作者:陈曼琼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数字化造影在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数字化下肢静脉造影在诊断和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中的价值.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我院经手术证实的38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病人,其数字化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及经股静脉插管造影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髂静脉受压综合征33例发生于左侧,5例发生于右侧;数字化静脉造影主要表现为血管受压、侧支循环形成及造影剂排空延迟.结论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发生有其解剖学因素,症状及体征无特征性.数字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是诊断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直观、可靠的方法,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陈仲武;陈益光;张金池;吴凯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大剂量注射用水+顺铂治疗癌性胸腔积液72例

    癌性胸腔积液以生成快、难消除为特点,严重的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均不理想,自1995年始,我们用灭菌注射用水+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腔积液7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向阳;常善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胃动素、生长抑素与胆囊收缩素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胃肠激素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其检测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0例老年FD患者和20例对照者空腹血浆生长抑素、胆囊收缩素、胃动素含量并分别与老年FD患者症状积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老年FD患者空腹血浆生长抑索62.84±11.75pg/ml较对照组46.12±6.22pg/m1明显增高(P<0.01);空腹血浆胆囊收缩素51.61±11.89pg/ml较对照组35.40±7.04pg/m1显著增高(P<0.01);空腹血浆胃动素371.64±69.13pg/ml较对照组468.40±53.21pg/ml显著降低(P<0.01).老年FD患者与血浆生长抑素、胆囊收缩素、胃动素含量密切相关.结论老年FD患者与血浆胃动素降低,生长抑素和胆囊收缩素增高密切相关,推测胃肠激素在老年FD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作者:杜伟华;李曙平;张振书;张万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新生儿肠闭锁18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肠闭锁是较少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我科于1994年-2002年共行手术治疗新生儿18例.

    作者:周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7例残疾及智障病人尿道阴道瘘的治疗体会

    1998年3月-2003年7月收治7例残疾及智力障碍病人尿道阴道瘘,病史7个月到3年,检查后确诊为单纯性尿道阴道瘘,经手术治疗治愈.4例随访9-18个月,2例出现尿道狭窄,经定期尿道扩张治愈.女性泌尿道阴道瘘的处理是临床上较棘手的一个问题,在国内主要因分娩损伤所致,约占88%,且多见于农村妇女[1],随着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孕产妇保健的普及,分娩所致的尿道阴道瘘已逐年减少,但针对残疾及智力障碍人群的孕产妇保健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何刚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两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本文采用甲硝唑+洛赛克+阿莫西林与庆大霉素+洛赛克+阿莫西林方案比较,观察其根除Hp感染的疗效.

    作者:黄莉馨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社区居民心理卫生服务需求初探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心理卫生服务的需求,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开展心理卫生服务提供参考性的意见.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随机抽取社区的居民进行调查,对收集的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85.26%的人愿意接受心理卫生服务,并且有75.7%的人认为需要心理卫生服务,47%的人选择了心理咨询为心理卫生服务的内容.约67%的人希望社区开展专家咨询和定期讲座.结论社区居民对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需求比较迫切,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应积极开展心理卫生服务,满足居民的需求.

    作者:吴均林;周指明;陈智聪;何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