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静脉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病人的护理

熊晓云

关键词:ICD, 静脉, 心脏植入,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经静脉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reter defibrillator ICD)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6例ICD植入术病人术前行心理护理、良好的病人准备及环境准备,术中娴熟配合、关心病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用药观察、调节饮食,详细做好出院指导和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结果6例患者均成功植入ICD,随访1.83年,未出现并发症,效果良好.结论围手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加强随访及出院指导,及时调整参数,是使ICD发挥佳作用的重要保证.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舒心络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临床观察

    笔者自拟舒心络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6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和法;邹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一种新的手术中HBV传染源监控方法的防护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一种新的手术中HBV传染源监控方法的防护效果.方法在与现行HBV传染源监控方法比较的基础上,从HBV传染源控制费用、控制效果和防护意识三方面评价新方法的防护效果.结果现行方法以HBsAg为传染源监测指标有80.8%的HBsAg携带者防护过度,14.7%防护无效,无效者的传染性可高出感染阈值103倍.新方法仍以HBsAg为指标,防护过度率高达99.4%,若以HBeAg为指标防护过度率下降到19.2%,无效防护为零.新方法的防护过度率和防护无效率均非常显著地低于现行方法.结论新方法在节省防护费用80.2%的同时使外科医生感染HBV的危险性下降为零,并可提高对其它血源病毒感染的防范意识,是当前手术中理想的监控方法.

    作者:孙佩;杨双旺;肖蔚;石海明;宫丽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电台心理咨询师的常见心理障碍分析

    本文论述了电台心理咨询师的常见心理障碍,主要为心理枯竭、人格不完整及违反心理咨询伦理原则.本文对心理咨询师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朱晓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儿童神经性尿频的治疗体会

    神经性尿频好发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尤以4-5岁为多见,其原因是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差,在受惊吓、精神紧张时易使神经功能失调而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每天排尿次数增加而尿量不增加,排尿次数可从每天6-8次增加至20-30次,甚至每小时1O多次,每次尿量少,有时仅几滴,睡眠后则无尿频.神经性尿频的诊断须慎重,要排除泌尿系统或其他疾病所致的病理性尿频.

    作者:穆莉芳;姜德春;任尚申;李晶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的护理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是以高血糖酮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特征的急性并发症,血糖可高达16.7-33.3mmo1/L,若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则可致死亡[1].我科于2003年9月初收入1例糖尿病急性酮症酸中毒的患者,经过正确及时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症状改善、病情稳定好转出院,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0例新生儿窒息与一氧化氮、血栓调节蛋白的变化和意义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血栓调节蛋白的变化与新生儿窒息症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窒息症分别采用Griess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一氧化氮(NO)、血栓调节蛋白(TM)的水平测定、并作比较.结果新生儿窒息症的NO及TM的均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由此可见新生儿窒息与NO、TM有密切关系,是判定病情的辅助指标.

    作者:王永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对照原则在护理科研设计中的应用

    结合护理科研论文投稿中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阐述了3大科研设计基本原则之一的对照原则的定义、意义和应用.分析了适合设立对照和不适合设立对照的情况,论述了6大常用对照类型:空白对照、实验对照、相互对照、标准对照、历史对照和自身对照的具体方法与内容.认为:缺乏对照意识和对照组间不均衡可比是护理科研设计中对照原则应用时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作者:袁长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做好新入院病人的心理护理

    目前心理护理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面对我们服务的对象-病人,疾病会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一个新入院的病人,因为对医院的环境不适应,生活不习惯或疼痛的困扰以及对疾病知识不够了解,必然会产生心理上的担忧,从而影响食欲、睡眠等.尤其产科病人,对分娩过程的知识缺乏,害怕疼痛及阴道出血而紧张、恐惧.因此我们对新入院病人的心理要了解、观察、沟通,因人施护,使病人在入院时心态达到佳状态.具体方法如下.

    作者:张银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体的处方因素和制备工艺对其活力的影响

    目的考察SOD脂质体制备过程中的超声时间、缓冲液的pH值、磷脂浓度和TritonX-100对酶活力的影响.方法用反相蒸发法制备脂质体;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间歇超声12min以内,酶的活力为104.5%±1.5%-99.8%±3.4%;连续超声6min以内,酶的活力为104.7%±3.8%-98.0%±2.8%以上;SOD在pH值为5.09至9.67范围内的缓冲液中,酶的活力为97.4%±2.0%-104.1%±2.9%;TritonX-100的浓度在0.0020ml Triton/ml PBS以下时,酶活力为101.0%±2.5%-105.0%±1.7%;磷脂浓度在0.03mg/mll至0.80mg/ml之间时,酶活力为96.4%±4.6%-99.2±2.4%.结论在实验所选定的条件下进行SOD脂质体的制备和活性的测定,基本上对SOD酶活力无影响.

    作者:张云龙;王会娟;袁泉;谢英;刘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内镜诊疗大肠肿物491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大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关系;评估内镜治疗大肠息肉的效果.方法对491例大肠肿物内镜诊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5例随访病人中只有11例再发息肉,未发现癌变病例.结论内镜治疗大肠息肉是一种有效、安全和受欢迎的治疗方法.

    作者:文宗全;王少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8例右心室心肌梗死的治疗体会

    单纯右心室心肌梗死极少见,常伴左心室下壁心肌梗死,治疗上与一般心肌梗死有所不同.自2000年3月-2003年8月我院共收治8例,报告如下.

    作者:雷生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形势下医疗纠纷特点及防范处理对策

    目的探讨医疗纠纷的特点,减少和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制定相应的医疗纠纷处理对策.方法完善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结果建立有效的医疗纠纷管理网络,正确选择处理纠纷的方式,严格把握纠纷处理的关键环节.结论落实制度,重视服务质量,增强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正确处理医疗纠纷,使医疗纠纷减少、处理合理化.

    作者:严健;蒋文荣;张合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顺铂治疗恶性腹水32例临床观察

    肿瘤并发腹腔积液称癌性腹水,又称腹水或恶性腹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科自1999年8月以来应用顺铂(DDP)腹腔注射治疗恶性腹水32例,临床效果较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英;段慧玲;刘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电台心理咨询师的选拔与交流原则

    本文论述了电台心理咨询师的选拔条件,指出现行部分电台心理咨询师与听众交流中使用道德原则的缺陷,提出了正确的与听众交流的心理咨询原则.

    作者:朱晓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关于LC术并发周围脏器损伤预防的讨论

    随着医学高科技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异军突起.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始,现在已发展到运用腹腔镜做多种手术,并取得了成功.充分发挥了其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微创外科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腹腔镜手术也给临床医学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就LC手术造成胆道损伤、十二指肠损伤、胃损伤时有报道.据报道LC手术造成周围脏器损伤的发生率为0.5%,较开腹手术的损伤率为高.如何预防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微创外科应该探讨的问题.

    作者:张志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粒细胞减少症疗效观察

    我科自1999年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粒细胞减少症,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俏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止痛泵的临床应用

    长期以来,医务人员对病人手术后的剧烈疼痛及癌症晚期的持续性疼痛一直没有非常好的解决方法.近几年我们科给病人使用了止痛泵,其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深受病人喜欢.现就其临床应用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黄美凤;赵洪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联合血管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切除肠系膜上静脉和/或门静脉血管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一些技术问题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切除率.方法回顾我院2001年8月-9月3例行联合血管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结果3例病人中2例肿瘤位于胰头,有阻塞性黄疸,1例肿瘤同时占据胰头和钩突,无明显黄疸.手术均先切断胰腺,从肠系膜上动脉后解剖分离出钩突,后切断肠系膜上静脉和/或门静脉,整块取除标本,行肠系膜上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端端吻合.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长度分别为5cm、6cm和7cm.肠系膜上静脉切除6cm和7cm的病例均切断肝镰状韧带和冠状韧带游离肝周韧带使肝脏下移,降低吻合口张力.血管阻断时间分别为17min、15min和20min.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均采用半胃切除,Child法重建胰肠、胆肠和胃肠吻合,胰肠吻合为捆绑式吻合.1例病人肿瘤侵犯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汇合处,脾脏轻度肿大,同时行脾脏切除术.术后病理2例为胰头管状腺癌,1例为胰头和钩突纤维肉瘤,3例肿瘤均侵犯肠系膜上静脉壁.术后均无胰漏和胆漏发生.术后生存时间分别为6个月、22个月和14个月.结论3例病人均先切断胰腺,从肠系膜上动脉后分离出钩突,后切断肠系膜上静脉和/或门静脉,血管阻断时间相当于血管吻合时间,阻断时间明显缩短,对小肠和肝脏循环影响较小.血管切除较长时切断肝镰状韧带和冠状韧带游离肝周韧带使肝脏下移能降低血管吻合张力.

    作者:徐琳;吴志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经静脉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静脉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reter defibrillator ICD)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6例ICD植入术病人术前行心理护理、良好的病人准备及环境准备,术中娴熟配合、关心病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用药观察、调节饮食,详细做好出院指导和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结果6例患者均成功植入ICD,随访1.83年,未出现并发症,效果良好.结论围手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加强随访及出院指导,及时调整参数,是使ICD发挥佳作用的重要保证.

    作者:熊晓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流行性腮腺炎75例临床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儿童多见.临床上以发热、腮腺肿胀、疼痛为特征.我院自2002年1月-2003年6月共收治流行性腮腺炎75例.应用青霉素,病毒唑,清开灵综合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少军;张艳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