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

孙爱娟

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 吸入麻醉, 老年患者, 术后认知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不同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进行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吸入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后认知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后60min与180min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老年患者全凭静脉麻醉的术后认知功能好于吸入麻醉,且全凭静脉麻醉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ICU谵妄患者的护理体会

    ICU病房中谵妄现象严重且普遍存在。根据发生原因及患者病情积极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密切观察病情、控制诱发因素、预防并发症、提供舒适环境及心理支持等。及早发现谵妄患者,并使其得到充分的治疗和护理,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春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红外线照射中药溻渍疗法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红外线照射中药溻渍疗法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8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红外线照射中药溻渍疗法)和对照组(口服胆康胶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红外线照射中药溻渍疗法治疗慢性胆囊炎具有显著的疗效,与口服药物治疗相比,红外线照射中药溻渍疗法更加安全、便捷、有效,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董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中应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为胆囊息肉病变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息肉病变患者1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后病理进行确诊,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相关资料,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本组160例患者超声诊断150例,符合率为93.8%,包括:病理诊断单纯腺瘤26例,超声诊断24例;病理诊断胆固醇息肉114例,超声诊断110例;病理诊断炎性息肉13例,超声诊断11例;病理诊断腺癌4例,超声诊断3例;病理诊断腺瘤并局部不典型增生3例,超声诊断2例。结论: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具有较好的符合率,且操作简单方便、患者无痛苦,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特别是对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吴平;韩智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盆底康复训练联合雌雄激素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

    目的::探究盆底康复训练联合雌雄激素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诊断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采用盆底康复训练治疗的对照组(60例)和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雌雄激素治疗的观察组(60例),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0%),观察组的盆底综合肌力正常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51.67%,P均<0.05)。结论:在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采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雌雄激素的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周末艾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贵阳地区孕期妇女TORCH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贵阳地区孕期妇女TORCH感染筛查结果的分析,了解贵阳地区孕期妇女TORCH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方法,对贵阳地区2014年4月13日至2016年3月11日648例孕妇采集血清,对弓形虫( TOX)、风疹病毒( RV)、巨细胞( CMV)、单纯疱疹病毒Ⅰ和Ⅱ型( HSV-Ⅰ和HSV-Ⅱ) I gG抗体和IgM 抗体以及巨细胞病毒和弓形虫IgG抗体亲和力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贵阳地区CMV、RV 、TOX特异性抗体IgM在妊娠状态下的阳性率分别为:1.7%、1.4%、1.17%,CMV、RV 、HSV-Ⅰ、HSV-Ⅱ和TOX的IgG阳性率分别为96.26%、87.17%、88.64%、13.21%、15.78,CMV IgG抗体高亲和力占CMV IgG阳性的95%左右,TOX 高亲和力仅占TOX IgG阳性的15%。结论:贵阳地区孕妇TORCH感染总体阳性率较高,CMV IgG阳性孕妇主要为远期感染,TOX IgG阳性孕妇3个月内感染占有较高比例,必须引起重视。加强孕前及孕期TORCH检查工作,做好育龄期妇女优生优育保健指导,减少出生缺陷。

    作者:李伟;张景;任凌雁;骆姝琳;陈琨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青光眼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青光眼( GCA)患者应用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84例GC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试验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而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相应住院天数状况。结果:试验组经过良好优质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为97.6%(41/42),住院平均实际天数6.2d;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为80.9%(34/42),住院平均实际天数9.7d,两组护理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A患者予以围术期护理能够起到较好护理效果。

    作者:黄宜珍;李小易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改良前外侧入路钢板前置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钢板前置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被诊断为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50例,根据自愿原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前外侧入路钢板前置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愈效果以及临床疗效等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患者显效23例(92%),有效1例(4%),无效1例(4%),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患者显效17例(68%),有效1例(4%),无效7例(28%),总有效率为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4.2d(s=1.9)、手术时间为1.21h(s=0.8)、康复时间为7.21d (s=1.3);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0.7d(s=1.6)、手术时间为2.1h(s=0.5)、康复时间为10.41d(s=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改良前外侧入路钢板前置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与常规治疗相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向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基本药物制度对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理用药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HSC)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NEDS)后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抽取CHSC中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的324张处方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的324张处方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处方平均药费、抗生素处方率、基本药物使用率等。结果:观察组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处方平均药费、抗生素处方率、基本药物使用率、处方不规范率及处方用药不适宜率依次为3.25种( s=0.68)、78.28元(s=6.31)、19.44%、95.89%、4.01%、2.78%,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HSC实施NEDS能纠正居民和患者不良用药习惯,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晶晶;苏少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模式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实验课是解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主义理论对解剖学的实践起到指导作用,本研究借鉴五年制医学本科班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改革解剖实验课的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用于专科实验教学实践,进一步完善该理论对解剖教学模式的探讨应用,从而加深学生对学习解剖学的兴趣。

    作者:易志勇;黄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5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而试验组除了与对照组一样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外,还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并于3个月试验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都有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血糖下降更为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具有良好的临床作用,能够较大程度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糖分摄入量,还能够有效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江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核素及放射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核素及放射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其中89 SrCl2治疗( A组)的患者30例,放射治疗( B组)的患者30例,89 SrCl2联合放射治疗( C组)的患者40例,三组患者治疗前无显著差异,比较治疗后三组患者的差异。结果:C组患者总体恢复情况优于A、B两组,其疼痛缓解情况优于其他两组。结论:采用89 SrCl2联合放射治疗方式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其临床疗效较单独实施核素或放射治疗的效果更值得肯定,此类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李冬娟;顾凯凯;严春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儿童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X线诊断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儿童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X线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18例消化性溃疡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普利德多用途数字化胃肠X线诊断机对其进行胃肠道双重造影,通过对数字点片的实时图像采用Easy Vision处理为每个患儿找到好的4~6个X线片。结果:18例消化性溃疡患儿的X线片都发现了明显的龛影,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15例,胃溃疡有3例。结论:幽门螺杆菌在球部黏膜发生了快速的繁殖,终导致黏膜溃破和黏膜炎等疾病,O型血人群更容易发生消化性溃疡。

    作者:吴杰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进一步探究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接收的1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所得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试验组中,50例患者有46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2%,远远高于对照组的62%,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0%,远远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显著(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赛媚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诊断脑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面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共72例,所有患者均行多层面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多层面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结果:多层面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技术诊断的患者中有71例的结果符合临床病理学诊断标准,1例患者漏诊,临床检测的确诊率为9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面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能够较为清楚地显示脑动脉瘤的具体形态及其与周围血管的毗邻关系。结论:多层面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对于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十分显著,临床诊断符合率高,创伤性小,且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曾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扩散加权MRI定性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研究

    目的::研究扩散加权MRI定性诊断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行扩散加权MRI检查肝脏局灶性病变的68例患者,计算并测量各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 ADC值),并对患者进行多期动态增强MRI检查,观察各种类型的局灶性病变各个时期的强化模式。结果:①在动态增强扫描时,76.2%的胆管细胞癌、38.2%的肝细胞癌及40.6%的肝转移癌可见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②三种恶性结节的ADC值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恶性病变的ADC值显著低于血管瘤及囊肿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瘤与肝囊肿之间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扩散加权MR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汪滨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不典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不典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2015年收治的72例不典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将7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综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观察两组心功能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 LVEF)及左室舒末内径( LVEDD)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cTn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临床总有效率则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在不典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居热提·克热木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糖化血红蛋白与肾小球滤过率在糖尿病性肾病诊治中的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在糖尿病性肾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98例糖尿病患者同一天的HbA1c及eGFR检测结果,根据年龄随机分为4组(30~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70岁组),比较各组间的eGFR差异;同时根据HbA1c值随机分为5组(<5.7组,5.8~7.0组,7.1~9.0组,9.1~11.0组,>11.0组),比较各组间的eGFR差异,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年龄组间的HbA1c无明显差异(P>0.05), eGFR值差异显著(P<0.05);HbA1c不同区间的 eGFR值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越大, eGFR越小;HbA1c越大,eGFR越小。因此,定期进行HbA1c检测对糖尿病性肾病的预防和良好的预后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尤其对老年人更应加强此类监测。

    作者:杨阳;崔智威;黄鑫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认知干预对围术期结肠直肠癌患者心理痛苦程度效果的研究

    目的::调查了解围术期结肠直肠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并进行短期的心理认知干预,通过心理痛苦筛查工具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化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82例结肠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1例,所有患者入院和出院时均需填写心理痛苦温度计( DT )和问题列表( PL)、焦虑量表( SAS)、抑郁量表( SDS)。住院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从入院至出院给予4个阶段的心理认知干预,从而得出两组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焦虑及抑郁心理状况;使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得分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心理痛苦得分、焦虑及抑郁的得分与出院时比较均下降,干预组出院时的心理痛苦得分、焦虑及抑郁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结肠直肠癌围术期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痛苦发生率高,认知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心理痛苦,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

    作者:林剑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改善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产科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分娩的4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值、体重、黄疸消退时间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值,减低病理性黄疸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家琼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床旁心脏超声检查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床旁心脏超声检查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手术前对其实施床旁心脏超声检查,然后按照检查结果对其实施封堵手术治疗,术后进行复查。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较好的效果,其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及肺动脉内径均取得显著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所有患者均封堵成功。结论:对需实施封堵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床旁心脏超声检查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