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晶;苏少强
目的::对门冬氨酸钾镁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黄疸新生儿90例,并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而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门冬氨酸钾镁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长于试验组,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6%,远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见效快,副作用少,治疗有效率高,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阿不都尼比·阿不都吉力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镇痛、镇静护理。方法:通过对重症先心患儿术后疼痛干预,减少因术后疼痛引起的并发症。结果:对16例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入监护室给予镇痛、镇静治疗,观察镇痛期间患者血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患儿躁动变化,并行呼吸道管理,评估疼痛控制效果等护理措施。结论:对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入ICU实施有效镇痛、镇静期间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作者:马清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刺激性护理干预对创伤性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醒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治疗的64例创伤性脑损伤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刺激性护理干预。护理3个月后,通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从而比较两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清醒程度等。结果:对照组平均清醒时间长于观察组,对照组较观察组更容易出现压疮和系统感染,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激性护理干预对创伤性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有显著效果,可使患者及早苏醒,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秀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总结围术期咽喉癌全喉全食管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咽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拟行全喉全食管切除术。对照组予以咽喉癌全喉全食管切除术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咽喉癌全喉全食管切除术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咽喉癌全喉全食管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南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率分别为93.33%、66.66%,观察组掌握率较高( 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6.66%、66.66%,观察组护理满意率较高(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干预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作者:赵跃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足月妊娠临界性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5例足月妊娠临界性羊水过少的孕妇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分娩的75例羊水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经统计,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胎盘钙化、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及胎粪Ⅱ~Ⅲ度污染的发生率,以及羊水污染、胎儿窘迫等胎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当孕妇出现羊水过少的情况时,会提高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母婴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因此,临床应加大对孕妇的产前检查力度,在恰当的时机选取合适的分娩方式,防止羊水过少情况的发生,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白翠颖;秀琴;刘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常规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控制血糖、管理血压、减轻脑水肿、改善脑代谢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2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李铁东;贺歆彦;陈华向;蒋茂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中医情志护理法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采用随机数字抽签法,选取102例肛肠手术患者为本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51例患者。常规组均给予一般护理,试验组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疼痛体验、焦虑、抑郁、消极等负面情绪显著少于常规组,配合人数多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肛肠手术患者,术后及时给予科学的中医情志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配合度,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建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盆底康复训练联合雌雄激素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诊断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采用盆底康复训练治疗的对照组(60例)和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雌雄激素治疗的观察组(60例),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0%),观察组的盆底综合肌力正常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51.67%,P均<0.05)。结论:在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采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雌雄激素的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周末艾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比动力加压髋螺钉(DHS)与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两种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索这两种内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FNA方法治疗的患者20例,采用DHS方法治疗的患者23例,对其治疗的结果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均能达到完全愈合,且无并发症,但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 PFNA组均显著优于DH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PFNA 和 DHS 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方面均有良好效果,PFNA总体效果较DHS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艾尔肯·玉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探讨常见感染性疾病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病原因及护理治疗过程,予以常见预防护理措施。结果:在对患者进行全方位预防护理措施后,感染性疾病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加快患者康复速度。结论:预防性护理措施可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小静;崔鹤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用文拉法辛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阿立哌唑合并文拉法辛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阿立哌唑治疗,共治疗8周。全部病例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WAIS-RC)、韦氏记忆量表( 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ST)进行疗效评定,应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 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联用文拉法辛或单独应用阿立哌唑均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治疗第8周末两组与基线时比较,除即刻记忆评分外,各项认知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文拉法辛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有增效作用。
作者:陈黎升;李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比卡鲁胺间歇性给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86例慢性前列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间歇性给予比卡鲁胺治疗,对比疗效。结果:两组观察指标对比中,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前列腺体积( PV)、大尿流速( Qmax )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76.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疾病行比卡鲁胺间歇性给药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王作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将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殷敏信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45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于肺部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取材成功,取材成功率为100%,恶性肿瘤34例,占75.6%,良性肿瘤10例,占22.2%,1例穿刺病理检查提示为炎性细胞浸润,术后病理证实为鳞癌,本研究中经皮肺穿刺活检的确诊率为97.8%。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损伤小、安全性高、操作方便、确诊率高的检查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建中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混合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对全麻下鼻内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90例,将患者分为A、B、C 3组。 A组以含有1∶20万肾上腺素的1%利多卡因4ml进行局部浸润麻醉;B组以含有1∶10万肾上腺素的1%利多卡因4ml进行局部浸润麻醉;C组患者以不含肾上腺素的1%利多卡因4ml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对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影响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与基础值比较,A、B两组患者在浸润麻醉开始后2min时平均动脉压( MAP)下降,心率( HR)增快,外周血管阻力指数( SVRI)下降,心脏指数(CI),加速度指数(ACI)上升,至6min后未恢复。与B组相比,A组患者在浸润麻醉开始后的3min时MAP下降,至2.5min时CI下降。与C组对比,A、B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情况发生率较低。结论:含有较低浓度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即可对血流动力学造成一定的影响,并可达到减少术中出血的情况。
作者:王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后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80例,按照所实行的不同术法来分组:研究组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的患者40例,对照组行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的患者4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颅压降低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率。结果:研究组治疗结果、颅压降低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率均要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 P<0.05)。结论:标准开颅手术可以更好地降低颅压,对术后并发症有预防作用,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结局。
作者:秦洪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在临床中,甲硝唑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药物,可应用于腹腔、盆腔及口腔等位置的感染,其不良反应通常比较轻微,但仍应进行研究,以提升患者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对1例服用甲硝唑导致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对此类患者应及时确诊,并予以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颖华;闫再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噻托溴铵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4%,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等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显著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联合使用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作者:董继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脑梗死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于我院的12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4例,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64例,单纯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2.19%优于对照组的84.37%(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结论:临床治疗脑梗死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