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敏信
目的::分析标本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并总结预防溶血的措施。方法:随机选择200例于我院进行身体检查的群体并进行空腹抽血,分别对溶血前和溶血后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溶血前的检测值与溶血后的检测值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若血液样本产生溶血现象会对其生化检测指标结果有着重大影响,在血液样本的采集、保存运送和检测时尽量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
作者:孙春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来我院实习的120名大专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20例学员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学员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学员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教学模式,对两组学员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学员理论知识评分、实践操作评分、沟通技能评分均显著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提高学员的业务水平,改善带教教学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李喜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的异位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白血病PICC置管患儿,对导管异位发生部位、处理方法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6例发生导管异位,发生率为10.88%。头静脉置管异位发生率明显高于贵要静脉( P<0.01)和正中静脉( P<0.05)。16例导管异位患儿根据异位情况采取不同纠正方法,14例到达上腔静脉,2例失败后重新置管。结论:白血病患儿PICC置管首选贵要静脉,降低导管异位发生率,出现导管异位应及时耐心科学正位。
作者:权小香;杜冰;朱燕双;陈惜遂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紫杉醇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采取氟尿嘧啶+顺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紫杉醇,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癌细胞凋亡率、增殖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7.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5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晚期胃癌患者采取紫杉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措施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有效率。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为85%,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结合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小儿治疗依从性,增加临床有效率,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夏小嵘;李玲;孙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子宫脱垂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68例子宫脱垂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围术期一般护理,研究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是97.1%,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是76.5%,研究组护理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子宫脱垂患者围术期的常规护理中实施全面的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认知,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电针理疗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电针理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将研究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电针理疗与康复训练有效率为98.4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2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时,通过电针理疗结合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治疗患者病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日洋姑;杨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妊娠的影响因素与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256例羊水过少妊娠女性,另外选取我院同期1200例非羊水过少妊娠女性,对羊水过少妊娠的病因、并发症、治疗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羊水过少妊娠的影响因素包括过期妊娠、胎儿畸形、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IUGR)、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两组差异显著(P<0.05)。1256例羊水过少妊娠患者中,治愈1138例,118例患者病情比较严重终止妊娠。其中胎儿出生后轻度窒息8例,胎儿畸形1例,通过抢救转入儿科,无死亡发生。结论:对羊水过少妊娠患者需要及时寻找病因,并积极纠正羊水过少现象,在必要的时候终止妊娠,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东军;阮红英;秀琴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本研究采用羊肠线穴位埋植治疗124例长期便秘患者疗效较好,患者近期疗效(30d内)和远期疗效(>30d)均比较理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表明通过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弱刺激作用,可增强肠道平滑肌的张力及兴奋性,促进肠蠕动,进而改善患者的便秘。
作者:陈宏平;马华朝;张志军;花学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瘢痕妊娠( CSP)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CSP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SP患者接受的护理对策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的46例CSP患者接受的护理对策为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的45例CSP患者接受的护理对策为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CSP患者的护理疗效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7.83%)高于对照组(71.11%)( P<0.05)。结论:对CSP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护理疗效,提高CSP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顺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不典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2015年收治的72例不典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将7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综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观察两组心功能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 LVEF)及左室舒末内径( LVEDD)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cTn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临床总有效率则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在不典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居热提·克热木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Hp感染的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序贯治疗组和传统三联治疗组。序贯治疗组30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5 d,后以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替硝唑治疗5d。传统三联治疗组30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14d。停药4周后进行尿素酶呼气试验判断疗效,统计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结果:序贯治疗组的治愈率为50.00%,传统三联治疗组仅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两组分别93.33%和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新型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愈率和总的有效率明显优于传统三联药物治疗。随访4周后,其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较高,并且药物使用安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谭彩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自制舒肝化瘀汤用于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2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自制汤药“舒肝化瘀汤”,对照组应用曲匹布通片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7%。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舒肝化瘀汤治疗慢性胆囊炎比单纯应用西药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谢迪;刘立群;孟宪冬;张贵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胱抑素C(Cys-C)与高血压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肾脏损害患者(观察组)和50例高血压无肾脏损害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hsCRP和Cys-C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hsCRP和Cys-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6.770~8.250,P<0.05);血清hsCRP和Cys-C含量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r为-0.412、-0.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6~3.132,P<0.05)。结论:hsCRP和Cys-C含量在高血压肾脏损害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肾脏损害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苑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人全髋置换术术后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于我院行全髋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麻醉恢复质量。结果: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率(22.73%)高于观察组(4.55%);对照组患者的呼吸、睁眼、拔管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长于观察组;对照组的T2、T3的平均血压、心率均高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低于观察组,以上几组数据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全髋置换术术后麻醉恢复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周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人脐血干细胞治疗小儿脑瘫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3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蛛网膜下腔注射人脐血干细胞进行治疗,对所有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23例患儿的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在对脑瘫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人脐血干细胞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可对患儿的各项指标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夏木西努尔·提衣甫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蛋白C( PC)在川崎病( KD)患儿体内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确诊为KD的患儿46例,另以健康儿童20例为对照组。结果:KD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P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3组PC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 KD急性期的PC水平低于恢复期及对照组,两组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恢复期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D患儿血浆PC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的损伤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包春玲;卞相丽;汪菲;李夏茹;王超;朱长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脑梗死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于我院的12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4例,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64例,单纯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2.19%优于对照组的84.37%(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结论:临床治疗脑梗死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新生儿转运中血糖的监测及处理对住院血糖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入住本院的1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转运途中完成其分组的工作,对照组不进行血糖的监测和处理,试验组在入院前进行血糖的监测以及处理工作,对比两组患儿高、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并对血糖的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试验组患儿高、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低,在恢复时间上也明显快于对照组患儿。结论:在新生儿转运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血糖的监测和处理,有利于降低新生儿血糖异常的发生率,缩短血糖异常的恢复时间,对新生儿的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张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单味柴胡对高脂饲料饲养大鼠降脂作用。方法:6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高脂血症组)、阳性对照组[非诺贝特0.05g/(kg·d)]、柴胡高剂量组[5.4g/(kg·d)]、中剂量组[2.7g/(kg·d)]、低剂量组[1.35g/(kg·d)],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造模,并给药30d后,观察对大鼠血液流变学、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 LDL)含量,肝脏中血清TC、TG含量的影响。结果:柴胡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高脂饲料饲养大鼠的全血第1秒、第5秒切变率和血浆黏度,降低血液中TC、TG、LDL的含量,显著升高HDL的含量,降低肝脏中TC、TG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单味柴胡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作者:俞云;卞勇;许立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