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妇科千金胶囊和缩宫素、环丙沙星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效果

蒋巧玲

关键词:妇科千金胶囊, 环丙沙星, 缩宫素, 阴道出血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妇科千金胶囊和缩宫素、环丙沙星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药物流产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环丙沙星并注射缩宫素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增加妇科千金胶囊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1%)远远高于对照组(8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采用西药缩宫素和环丙沙星而言,采用中药妇科千金胶囊和西药环丙沙星、缩宫素治疗药物流产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治疗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腺素E1治疗急性肾衰竭4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接诊的急性肾衰竭病例88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44例接受以抗感染、对症处理等为主的常规治疗,治疗组44例接受常规治疗+前列腺素 E1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及肾功能恢复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9%、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少尿总时间、血肌酐及尿素氮恢复时间等肾功能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素E1治疗急性肾衰竭,疗效显著,当推广应用。

    作者:周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程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理健康度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理健康度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行常规护理的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将行全程优质护理的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进行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社会功能、角色功能、心理功能、活动功能、心理健康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8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玉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80例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6.25%(P<0.05);腹痛缓解率95.00%、反酸缓解率91.25%、呃逆缓解率97.50%、黑便缓解率88.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能有效改善消化道症状,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权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腹腔镜是带有微型摄像头的临床医疗器械,能够深入患者体内探查病灶,确定发病严重程度。将腹腔镜运用在妇科手术中,可以通过数字摄像技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诊治。但是随着妇科手术种类不断增多,难度不断增加,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也逐渐增多。本文就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邢艳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80例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实施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80例,按照不同用药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氨氯地平片治疗)、试验组(氨氯地平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各40例,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降压有效37例(92.5%),高于对照组的30例(75.0%);经治疗后患者TC、TG、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采用氨氯地平片、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用药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控制血压、血脂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保全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析抗菌药物实行“量价挂钩、带量采购”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

    目的:通过我院抗菌药物实行“量价挂钩、带量采购”前后数据调查,分析评价抗菌药物实行“量价挂钩、带量采购”对临床合理应用的作用。方法:统计抗菌药物实行“量价挂钩、带量采购”前后的各项控制指标,评价抗菌药物实行“量价挂钩、带量采购”后的效果。结果:抗菌药物实行“量价挂钩、带量采购”,能有效降低抗菌药物在药品销售总金额中的所占比例,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等。结论:抗菌药物实行“量价挂钩、带量采购”,能有效降低抗菌药物在药品销售总金额中的所占比例,能切实降低药品的虚高价格,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作者:程全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对老年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64例老年脑梗塞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康复训练、健康教育、用药护理、病情观察等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下采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71.78%,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87%,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脑梗塞患者极易出现焦虑、不安、烦躁等现象,一旦出现这类现象,就会造成患者的康复效果大打折扣,无论是对身体健康还是对疾病的康复都会造成较为恶劣的影响,而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焦虑的心理,对患者的恢复有极大效果,同时也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孙学军;牟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伤椎置钉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所诊治的14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本组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治疗组的患者应用伤椎置钉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手术前与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在伤椎椎体高度及Coob角方面没有巨大差异(p>0.05),在手术后12个月内及将内固定取出是,治疗组患者的伤椎椎体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Coob角度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伤椎置钉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显著,远期Coob角与伤椎椎体高度恢复更稳定,内固定失败率更低。

    作者:李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清前白蛋白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在儿童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感染性疾病患儿72例为观察组,同期随机抽取非感染性疾病患者48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PA和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的PA值低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CRP值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 细菌感染诊断的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85.00%。CRP 细菌感染诊断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83.75%。细菌感染组经抗生素治疗后,PA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检测可以用于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动态变化可用于患者的病情监测和用药指导。

    作者:龚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包皮套扎术与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的术后护理效价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包皮套扎术和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的术后护理效价。方法:对53例包皮套扎术患者及50例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及随访,比较其护理效价。结果:包皮套扎术较包皮环切术术后痊愈时间长(p<0.01)、术后切口疼痛程度高(p<0.01)、护理难度大(p<0.01)、手术费用高(p<0.0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大(p<0.01),术后外观满意度无差异(p>0.05)。结论:包皮套扎术术后护理较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的术后护理效价低,无护理优势。

    作者:杨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信息技术在医院门诊服务的应用研究

    目的:通过对医院传统门诊流程弊端的研究,探讨基于医院信息技术的门诊流程改造,提高门诊服务效率。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对现有门诊流程进行重组、再造,减少环节、分流高峰病人,构建方便、快捷、优质、高效、低耗的门诊新流程。讨论:根据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作者:王凌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子宫穿孔的发生原因诊断处理和预防方法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子宫穿孔的发生原因诊断处理和预防方法;方法:我院于2010年~2015年1月共行宫腔镜电切术2015例次,术中给予腹腔镜或(和)B超监护,术前1晚在阴道后穹窿放置200μg米索前列醇或者放置宫颈扩张棒,根据具体的手术目的和指征来进行手术操作;结果:手术共有11例患者发生子宫穿孔,子宫穿孔发生率为0.55%,放置器械引起的6例(其中扩宫时穿孔4例,置镜时穿孔2例),电切电极导致的穿孔5例。11例子宫穿孔患者均为术中发现,其中腹腔镜监护发现子宫穿孔3例,B超监护发现子宫穿孔4例,宫腔镜先于B超监护发现子宫穿孔3例,患者先发生临床症状,之后经过B超检查发现子宫穿孔1例。完全子宫穿孔患者8例,子宫不全穿孔3例。宫腔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和宫腔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并没有发生子宫穿孔;而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发生子宫穿孔3例,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发生子宫穿孔1例,宫腔镜子宫粘连切除术发生子宫穿孔4例,宫腔镜宫腔异物取出术发生子宫穿孔3例。结论:在宫腔镜电切术的操作中,应该对扩宫进行有效控制,并在直视下进行置镜;手术类型和临床术者的经验会直接影响子宫穿孔的发生。术中给予腹腔镜、B超监护能有效预防子宫穿孔,然而却不能对子宫穿孔进行完全防止。

    作者:杨淑敏;杨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68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效果,探讨甲氨喋呤与米非司酮联合用药治疗异位妊娠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我院自2012年到2014年收治的符合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条件的68例患者,采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连续5日用药保守治疗。结果:治愈66例,占97%,所有病人用药一个疗程,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约是9±3天;血HCG恢复正常时间约是14±3天;B超包块消失时间约120±20天。结论: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用于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高效、安全。在保守治疗中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熊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应用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选取临床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妇科内分泌门诊确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36例伴胰岛素抵抗的2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用药期间22例患者月经恢复,占86.5%。结论:对于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是安全、有效的,体外研究无致畸作用。可单独使用,也可与促排卵药物联合使用,近期可促排卵及妊娠,远期可改善糖、脂代谢紊乱,预防或减少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张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影响肠造口术后病人学习造口护理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肠造口术后病人学习造口护理需求特点,分析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方法:对53例登记在案可随访造口患者,进行深入访谈,问卷调查,引导患者说出护理需求,进行聚类分析,归纳需求维度,就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生活习惯适应70例次、自我护理造口28例次、问题应对98例次、社交36例次、情绪53例次、社会支持27例次;女性情绪相关需求例次率高于男性,造口时间<1年者生活习惯适应、自我护理造口、问题应对需求例次率高于造口时间≥1年者,结肠造口问题应对、情绪护理需求例次率高于回肠造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对生活习惯适应、自我护理造口护理学习需求属普通技术性需求,不受性别、造口部位影响,而问题应对、情绪护理、社交开始增多;这与原发病性质、造口需求有关;应建立系统性的自我护理群共享,针对不同人群,做好针对性指导工作,有预见性制定、落实指导计划,化被动为主动。

    作者:徐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产后出血早期识别及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早期识别及治疗。方法:将我院于2009年3月-2014年3月接收产后出血产妇30例自作为调查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出血原因、治疗方法。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异常等。分娩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准确判断,一旦存在出血征兆,需立即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如:子宫按摩、宫腔填塞纱布、预防性药物的使用等。结论:识别并重视产后出血的危险性因素,重视其出血症状,并认真分析,及时行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对于降低产妇死亡、改善预后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周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应用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的效果与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3例)行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34例)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焦虑、不适症状情况。结果: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组间数据对比p<0.05;2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焦虑情况,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适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结论: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患者行舒适护理能够显著增加患者生理与心理上的舒适感,对患者预后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应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11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和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为74.5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应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作者:曹晓娜;高卿;杨豪宁;周树玲;姜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慢性肺心病的辨证体会

    慢性肺心病主要是由于肺部疾病长期反复发作所引起的脉动脉高血,导致右心室肥厚、扩大,后右心代偿不全,引起右心衰竭,缺氧代谢障碍的全身疾患。从临床来看,主要表现喘咳不能平卧,胸闷、气短、口唇紫绀,水肿,尿少,甚则昏迷并嗜睡、狂躁等症,为中年和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于祖国医学的痰饮,喘咳,水肿,心悸范围。

    作者:王雨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

    目的:研究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均行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及血管造影等相关检查,分别采用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cTnT、aPTT、血小板聚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全面的临床检查检查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危险程度分级,并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黄兰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