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张娟

关键词:早期护理, 脑梗死, 语言、肢体功能,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促进脑梗死患者肢体、语言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配,60例为对照组,60例为试验组;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试验组选用早期护理;针对两组患者肢体、语言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考察.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肢体、语言功能评分均有所上升,但是试验组患者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语言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恢复;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肺叶切除术后迟发性乳糜胸1例

    肺癌肺叶切除术后很少发生乳糜胸,但是一旦并发乳糜胸会在很大程度上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本研究就我院发生的1例肺癌肺叶切除术后迟发性乳糜胸患者进行具体阐述,旨在分析肺癌肺叶切除术后迟发性乳糜胸的产生原因、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T的检查结果,为肺癌肺叶切除术后迟发性乳糜胸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振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预防性护理措施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目的:观察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将14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n=70)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n=70),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依从程度,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护理依从率(97.14%)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4.29%)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试验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降低和预防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雷秀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效控制患者的负性情绪,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张霜;杨帆;韦惺;严庆岚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肩关节镜带线锚钉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脱位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带线锚钉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48例复发性肩关节脱位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24例患者给予肩关节镜带线锚钉内固定术,对照组24例患者给予闭合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程度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试验组患者术后视觉疼痛评分标准(VAS)为2.3(s=0.3),试验组术后肩关节功能评价得分明显高出对照组.结论:肩关节镜下应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能有效缓解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疼痛,恢复患者肩关节功能.

    作者:贺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舒适护理在全麻下俯卧位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全麻下俯卧位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将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300例全麻下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编号后随机分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疼痛反应发生率、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反应发生率(41.33%)、压疮发生率(13.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80.67%、4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全麻下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和提高护理满意度的重要措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桢;何晓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茵栀黄口服液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作用.方法:接收在我院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患者一共有78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治疗的基础之上采取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程度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转氨酶与血清总胆红素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转氨酶与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采取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可以使其相关症状得到明显好转,治疗效果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晨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血管内介入疗法在内镜下止血失败的动脉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血管内介入疗法在内镜下止血失败的动脉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内镜辅助止血失败后消化道出血的患者44例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血管动脉造影后,有38例呈现阳性特征(外溢现象34例+间接性出血征象4例),且随访期间无消化道再次出血症状;6例患者经血管造影未显示出血征象,其中4例术后并发便血症状,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有持续性出血症状,终休克死亡;1个月内复发率为2.27%.结论:对内镜下止血失败后动脉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止血效果较好,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付曼荣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超短节段经伤椎置钉固定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采用超短节段经伤椎置钉固定术,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间来我院入院治疗的64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的手术进行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超短节段经伤椎置钉固定术,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恢复效果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有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脊柱Cobb角及伤椎椎体楔形变角明显减小(P<0.05);与对照组比,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采用超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植骨置钉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恢复伤椎高度、脊柱生理曲度以及增加脊柱稳定性,创伤小、恢复快,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尽快痊愈.

    作者:赵礼干;罗紫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肠道益生菌相关性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肝从字面上理解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一种慢性肝脏疾病,肝脏细胞逐渐的脂肪化是其主要表现特征.在我国这种疾病已经存在很多,其发病机制也极其复杂.由相关研究成果可知,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以及发展中肠道中的一些益生菌对其具有一定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肠道黏膜的屏障,同时还能降低肠道内的毒素水平,以此减轻因炎症反应等,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所起到预防和改善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肠道益生菌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杨彦强;陈文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输血科在临床合理用血中的职能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输血科在临床合理用血中的职能作用并分析,为提供其应用价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院输血科在2015年1月开始加强输血科临床合理用血的监督管理力度,临床医生和输血人员一起都严格了解和掌握输血适应证.科室人员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执行,掌握输血的适应证.于2015年上半年在我院展开用血情况的调查研究,同时对我院2014年同期的用血情况进行调查,并从中各选出60例输血患者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输血患者的外科临床用血情况,并统计期间不合理用血的事件率.结果:经对比分析发现,时照组患者产生的不合理用血事件率为45.00%,而试验组患者产生的不合理用血事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为11.67%,两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输血科在临床合理用血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明显降低临床用血不合理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值得各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邓伟;艾比拜·尼牙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95%)高于对照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咽癌患者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刘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对减少鼻咽癌放疗副作用的影响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减少鼻咽癌放疗副作用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96例,分为M组(n=48)和N组(n=48).N组进行常规护理,M组在N组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的副作用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相对于N组的生活质量评分,M组的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N组的副作用发生率,M组的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显著降低鼻咽癌患者放疗时的副作用,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和支持.

    作者:李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妊娠高血压早期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早期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妊娠高血压早期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且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8%,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7.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早期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小静;李会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分析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分析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术式和ESWL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治疗时间、治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对比,研究组的各项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SWL在治疗泌尿系结石中起到重要作用,能缓解临床不良炎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小平;曹明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诱导化疗联合放疗在上中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中晚期鼻咽癌治疗中应用诱导化疗联合放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放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诱导化疗联合放疗,对比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5.94%明显高于对照组64.06% (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晚期鼻咽癌治疗中采用诱导化疗联合放疗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胡秋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乙肝肝硬化患者以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乙肝肝硬化治疗的94例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合用)以及对照组(恩替卡韦),每组47例,对比两组乙肝病毒基因(HBV-DNA)转阴、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学转换情况,评估患者肝功能分级情况.结果:用药1个月和3个月后观察组HBV-DNA转阴、HBeAg血清学转换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观察组肝功能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临床以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抗病毒效果良好,能改善患者肝功能,延缓病情发展.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快速康复理念结合激光治疗在胆囊腹腔镜切除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激光治疗在胆囊腹腔镜切除术(LC)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9至10月份随机抽取50例行LC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在同一时段随机抽取50例LC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的医疗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的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激光治疗的医疗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术前禁食时间短、术后进食时间早、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住院床日缩短、患者输液瓶数减少、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更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快速康复理念结合激光治疗对LC围术期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黄春艳;邱华兰;周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拔除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拔除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72例,依据患者修复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接受牙齿残根保存修复的36例患者为研究组,接受拔除后种植修复的36例患者为参照组,后对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经不同方法修复后,研究组患者的修复治疗成功率(94.4%)与参照组(72.2%)相比明显较高,治疗满意度经计算后分别为(97.3%)、(80.6%),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予以牙齿残根保存修复具有较高的治疗成功率和满意度,可在临床上优先选择.

    作者:付汉斌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研究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健康知识知晓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实施健康教育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其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会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92例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抗感染、抗病毒等综合治疗,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接受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78.26%)相比,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5.65%)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的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小儿肺炎患儿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常规治疗,能较快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李启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