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裂的效果研究

张小红

关键词:肛裂, 中医挂线疗法, 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裂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为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本院肛裂患者总共67例,经数字法分组.对照组30例,实施肛裂切除术;研究组37例,实施中医挂线疗法.治疗后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纽出血量少,愈合时间短,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裂效果显著,患者出血少,恢复快,疼痛较轻,值得广泛运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共1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症状缓解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有效61例(74.39%),试验组治疗后有效77例(93.90%),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退热、退疹时间、精神状态缓解时间和头痛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9%;试验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α-1b,能有效提高患儿的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丽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孟鲁斯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孟鲁斯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进行治疗,而观察组采用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采用布地奈德进行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明英;吴琼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婴幼儿肺炎与维生素D缺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和分析婴幼儿肺炎与维生素D缺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婴幼儿肺炎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50例健康婴幼儿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婴幼儿肺炎与维生素D缺乏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年龄较小患儿的维生素D水平显著高于年龄较大患儿,夏秋季节患儿发病时的维生素D水平显著高于春冬季节(P<0.05);性别]不同患儿的维生素D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婴幼儿肺炎发病的概率与维生素D水平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婴幼儿肺炎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维生素D缺乏,且该病与发病患儿的维生素D水平、年龄及所处的季节具有直接关系,而有效地补充维生素D能够增强婴幼儿的机体免疫功能,并减少肺炎的发生.

    作者:李爱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光学设计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发展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不同光学设计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发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150例(150眼)在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低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以及个人意愿给予患者不同的光学设计角膜塑形镜,并按照角膜塑形镜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B、C三组,随访1年,比较不同光学设计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发展的临床效果.结果:相较于佩戴前,佩戴1年后,三组患者眼轴距离均明显缩短且低中度近视患者眼轴变化幅度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眼轴改善幅度明显,其次为B组、C组患者,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光学设计角膜塑形镜对于近视发展的控制作用无显著差异,为确保实现优效果,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做出合理选择.

    作者:费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川加皮药材中刺五加苷E的含量研究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川加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色谱柱,DAD检测器,以乙腈-0.05%磷酸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07nm,进样量10μl.结果:5组川加皮的刺五加苷E含量为0.122%、0.038%、0.097%、0.068%、0.107%.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川加皮中刺五加苷E含量,为更好地控制河北川加皮的质量并评价其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评定

    目的:评定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乳腺癌根治术,观察组实施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比较两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总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患者的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用时、术后拔管时间、住院天数更短(P<0.05),术中出血量、总引流量更少(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治疗早期乳腺癌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何雯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行小切口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进行小切口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50例52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在完成手术之后对这些患者的眼压、视力、滤过泡情况进行观察,并随访这些患者半年时间. 结果:经过手术之后,这些患者的视力要比手术前的视力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提高,其中小于0.02.有6眼,占11.54%,大于0.02且小于0.60的有31眼,占59.62%,超过0.60的有15眼,占28.85%.正常眼压的有43眼,占82.69%,手术后有9眼眼压在27mmHg前后,其中39眼(75.00%)形成弥散扁平的功能性滤过泡,7眼为局限性滤过泡,6眼无明显滤过泡结论:小切口联合手术治疗这类患者能够时其眼压进行有效的控制,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的视力,操作安全,费用不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三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整体护理中的作用

    为了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各方面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通过及时向患者提供有关疾病方面的知识,如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减少由于疾病认知缺乏而产生的想象性恐惧或焦虑,达到治疗的效果.通过医患之间的语言沟通,体现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在治疗护理中有效的配合工作,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作者:丁会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共72例.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硝唑凝胶,观察治疗后的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异显著.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在治疗慢性牙周炎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孙文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全凭静脉麻醉术催醒应用氟马西尼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氟马西尼应用在全凭静脉麻醉术催醒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50例择期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按照手术先后的时间分为两组即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对其应用氟马西尼拮抗,而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拮抗,对比两组患者清醒时间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等.结果:对照组苏醒时间和气管拔除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氟马西尼应用在全凭静脉麻醉术中具有显著的催醒功效,对保障患者在麻醉苏醒时间内的安全起到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艳;王光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DCA循环管理在麻醉恢复期患者躁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PDCA循环管理在麻醉恢复期患者躁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不同时段接受治疗的麻醉恢复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时象,一组为对照组40例(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另一组为观察组40例(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于2015年10月开始实施PDCA循环管理,对比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麻醉恢复期患者的躁动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恢复期患者的躁动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处于麻醉恢复期的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有利于减少躁动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能促进护理安全性的提高.

    作者:邓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妊娠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与胎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究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与胎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进行孕检的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健康孕妇40例)和观察组(妊娠糖尿病患者40例),分别对两组孕妇进行空腹血糖检验、口服葡萄糖耐糖量检验及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对比两组患者3项检验的结果,并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糖量及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结果异常率较高,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种检验方法中,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符合率(90.00%)、灵敏度(87.65%)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检验方式(空腹血糖检验符合率、灵敏度分别为70.00%、47.50%;口服葡萄糖耐糖量检验的符合率、灵敏度分别为77.50%、65.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95.00%)与其他两种检验方式(空腹血糖检验特异性为92.50%,口服葡萄糖耐糖量检验特异性为90.00%)均较高,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孕妇,且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较高;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符合率、特异性和灵敏度,可用于妊娠糖尿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吴国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ERCP技术在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性胰胆营造影术(ERCP)技术在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ERCP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记录结果,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黄疸褪去时间情况、第一次取石、取石率、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黄疸褪去时间明显更低,观察组患者第一次取石率为76.67%,并发症发生率为10%相比于对照组的100%和30%,观察组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取石率为93.33%相比于对照组的1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技术在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了有效改善,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微创行、预后效果等均更佳,临床上ERCP技术可以当作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首先治疗方案.

    作者:高飞;张迪龙;马合木提江·库尔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治疗

    目的:分析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及探讨治疗方法和疗效. 方法:对自2012年12月到2015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4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为研究对象,对4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主要检查指标值均恢复正常,体征情况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检查应进行多项内容检查,以区别于相似症状的其他病症;在治疗时采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及色甘酸钠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并需对因食物因素加重病情的加以食物控制.

    作者:郭丽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至今到我院就诊的6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观察组采取全面的腹部超声检查.对比两组的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的诊断结果相符合率及诊断时间.结果:观察组诊断结果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诊断时间比较,观察组检查时间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腹症的诊断中,全面超声检查虽然用时较长,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吴乃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对单纯性肛瘘患者实施隧道式拖线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单纯性肛瘘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倒对照组患者实施挂线疗法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隧道式拖线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结果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单纯性肛瘘患者实施隧道式拖线术治疗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张仁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心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Meyer评价、巴塞尔(Barthel)指人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能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金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郴州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苯丙酮尿症筛查分析

    目的:筛查郴州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与苯丙酮尿症(PUK)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郴州市出生的新生儿共58 160例,于出生72h且哺乳不低于8次后,取新生儿足跟血进行标本分析,方法为茚三酮荧光法与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DELFIA),对新生儿苯丙氨酸浓度(Phe)及促甲状腺激素(TSH)进行测定,发现可疑阳性予以复查确诊.结果:在本次筛查的郴州市58 160例新生儿中,CH患儿确诊42例,PKU患儿确诊3例,蚕豆病确诊700例,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确诊1例.结论:患儿经早期筛查确诊和积极治疗可有效降低CH与PKU患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导致体格、智力严重障碍的概率,具有推广于临床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作者:唐文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胸腔积液中糖类抗原125和腺苷脱氨酶检测对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糖类抗原125 (CA125)和腺苷脱氨酶(ADA)含量检测诊断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12例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恶性胸腔积液3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76例.测定胸腔积液CA125和ADA含量,分析CA125和ADA检测在渗出性胸膜炎诊断中的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的CA125和ADA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和ADA含量检测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88.9%和91.7%(P>0.05),检测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100.0%和89.5%(P<0.05).结论:在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中,胸腔积液CA125和ADA含量的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确诊率的提高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刘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方案,对照组加用丁苯肽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卒中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8.1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8.89%,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巴氏(Barthel)指数评分无明显差异,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更加显著,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翟红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