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半乳糖凝集素-3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朱玉洁;杨军;仲琳

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 半乳糖凝集素-3, 诊断, 急性冠脉综合征
摘要: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3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我科接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6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前者纳入A组,后者纳入B组.两组病例入院后都检测半乳糖凝集素-3等指标,分析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A组半乳糖凝集素-3与血清B型脑钠肽前体(Pro-BNP)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来说,其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显著升高,而Pro-BNP水平则能直接反应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另外,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施以半乳糖凝集素-3联合Pro-BNP检测,可显著提高其诊断的敏感性.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共72例.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硝唑凝胶,观察治疗后的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异显著.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在治疗慢性牙周炎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孙文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负压封闭引流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6例的负压组治疗中施予负压封闭引流术,34例的传统组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性结果:负压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2%,明显较传统组的79.4%高,且负压组平均痊愈时间明显较传统组短(P<0.05).结论:予骨外科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术,临床效果显著,推荐选用.

    作者:王郑钢;黄新锋;肖湘君;刘昌雄;黄雄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全面术后护理在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惠者66例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平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惠者实施术后全面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较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不良情绪发生率明显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护理中予以术后全面护理干预具有确切的护理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1].

    作者:李芳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手术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过6个月的随访,发现术后6周所有患者均可负重行走;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优为61.5%,有32足恢复很好;良为34.6%,有18足为良;可3.8%,有2足为恢复情况尚可.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行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手术,复位好、固定牢固、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大限度恢复患者足行走功能.

    作者:申忠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胃镜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及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胃镜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胃镜检查确诊的8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喷洒止血治疗,研究组经胃镜注射止血药物后再行喷洒止血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所有入选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者经胃镜检查明确病因者占93.75% (75/80),各病因类型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镜检查可较好地明确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在其辅助下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蒋良君;吴清;傅念;曹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介入超声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彩色超声仪引导下对患者进行肝脏穿刺活检,对穿刺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全部穿刺成功,获取278份组织标本,肝硬化60例,弥漫性肝炎12例,10例脂肪肝,肝癌8例,肝囊肿和肝大分别是2例,脾大3例,肝脏颗粒增粗3例,肝脏血管瘤和肝内小钙化点分别是2例,肝内胆汁淤积3例,胆管炎3例,8例为不明原因的慢性肝炎,诊断的正确率93.22% (110/118).结论: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可以明确病变的原因,为肝脏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依据.

    作者:杨莹美;杨富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低分子量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在有重度先兆子痫史孕妇中的预防性应用效果及母婴结局.方法:11例有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史(前次妊娠孕周<34周出现重度先兆子痫)的孕妇,本次妊娠时给予低分子量肝素及阿司匹林,定期监测孕妇血压、血常规、尿蛋白、凝血功能、血小板、血小板压积、肝肾功能变化,孕产期并发并发症及母儿结局.结果:低分子量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后,10例孕妇定期监测血压、血常规、尿蛋白、凝血功能、血小板、血小板压积、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基本良好,定期检查眼底、宫高、腹围、体重及胎儿宫内情况监护基本正常,治疗后无不良症状及并发症,孕妇产后出血量正常,母儿结局良好,其中1例孕妇妊娠晚期时因胎膜早破自然流产.1例孕妇产后因高血小板血症血液科会诊后诊断为Ⅴ-617F突变,转入血液科治疗.结论:低分子量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可有效预防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的复发,并能较好改善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孕妇血压、尿蛋白、凝血功能、血小板、血小板压积、肝肾功能,应用中暂无并发症发生,不增加孕妇产后出血风险.

    作者:刘琴;杨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3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镇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淋巴结清扫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1%,对照组为28.26%,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较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陈功华;夏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月龄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阳性率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月龄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阳性率及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并分析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与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和在我院分娩的0~3岁的300例婴幼儿,将维生素D缺乏组婴幼儿设为观察组,将维生素D不足组设为对照1组,将正常纽婴幼儿设为对照2组,比较3组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结果:0 ~2月龄、3~6月龄组婴幼儿的维生素D缺乏阳性率及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其他月龄组高;观察组婴幼儿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对照1组、对照2组婴幼儿高,差异显著(P<0.05);对照1组婴幼儿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对照2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随着婴幼儿月龄的增加,其维生素D缺乏阳性率、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逐渐下降,维生素D缺乏是诱发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封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脑梗死治疗中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5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在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醒脑注射液能够收获显著的疗效,并能降低神经功能损伤、血液黏稠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翠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与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注射液与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及血浆置换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后1周指标的反弹情况以及入院治疗1个月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浆置换后1周指标反弹情况低于对照组,入院治疗1个月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可减少血浆置换后短期内指标反弹并提高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雷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文关怀在肾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应用于肾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肾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基于患者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伴随着国际经济、科技水平的进步,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神经病理性疼痛这个名词已经被1994年国际头痛学会给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即起源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因原发性损坏或功能障碍引起的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或者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导致神经递质释放过度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疼痛,随着病情的发展,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药物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主要方法.本文主要叙述了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药物的特点及药理机制,并对药物治疗的研发进行了展望.

    作者:郑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治疗

    目的:分析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及探讨治疗方法和疗效. 方法:对自2012年12月到2015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4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为研究对象,对4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主要检查指标值均恢复正常,体征情况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检查应进行多项内容检查,以区别于相似症状的其他病症;在治疗时采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及色甘酸钠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并需对因食物因素加重病情的加以食物控制.

    作者:郭丽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椎管内麻醉用于妊娠伴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分娩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

    目的:探究妊娠伴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分娩中实施椎管内麻醉对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血小板计数< 100× 109/L,其中30例产妇血小板计数<50×109/L,实施全身麻醉,将其作为对照组;38例产妇血小板计数≥50×109/L,实施椎管内麻醉,将其作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3.33% (4/30),试验组为2.63%(1/38),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娠伴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分娩中实施椎管内麻醉,可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雪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胸腔积液中糖类抗原125和腺苷脱氨酶检测对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糖类抗原125 (CA125)和腺苷脱氨酶(ADA)含量检测诊断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12例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恶性胸腔积液3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76例.测定胸腔积液CA125和ADA含量,分析CA125和ADA检测在渗出性胸膜炎诊断中的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的CA125和ADA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和ADA含量检测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88.9%和91.7%(P>0.05),检测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100.0%和89.5%(P<0.05).结论:在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中,胸腔积液CA125和ADA含量的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确诊率的提高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刘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清胱抑素C对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究血清胱抑素C对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61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单纯心力衰竭患者61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射血分数(EF)等实验室指标和患者的预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ysC、Scr、BUN和E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cr、BUN和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3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8%,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对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的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会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对产妇分娩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应用于产妇分娩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在分娩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分娩中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以及转剖宫产率分别为5.26%、0,对照组为18.42%、13.16%.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产妇分娩护理中能够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官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本文就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4例结肠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试验组予以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参照组予以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局部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术中输血量少于参照组,淋巴结清扫数多于参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应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效果理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不易复发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王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对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研究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对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住院部收治的23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115例;其中试验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麻醉后的镇痛效果、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第一产程平均为2.157分(s=1.07)、第二产程平均为2.25(s=1.65)]、产后出血量[平均出血量为215.01ml(s=101.2)]、新生儿窒息情况(轻度1例、中度0例、重度0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明显,能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赵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