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负压封闭引流术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

王郑钢;黄新锋;肖湘君;刘昌雄;黄雄杰

关键词:骨外科, 创伤软组织缺损, 负压封闭引流术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负压封闭引流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6例的负压组治疗中施予负压封闭引流术,34例的传统组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性结果:负压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2%,明显较传统组的79.4%高,且负压组平均痊愈时间明显较传统组短(P<0.05).结论:予骨外科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术,临床效果显著,推荐选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优质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优质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原发性不孕症接受促性腺激素进行排卵诱导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文化程度中学、大专、本科等;分为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和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腹水量、卵巢大直径,以及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前腹水量、卵巢大直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腹水量、卵巢大直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护理前焦虑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减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腹水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杨芝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裂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裂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为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本院肛裂患者总共67例,经数字法分组.对照组30例,实施肛裂切除术;研究组37例,实施中医挂线疗法.治疗后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纽出血量少,愈合时间短,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裂效果显著,患者出血少,恢复快,疼痛较轻,值得广泛运用.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梗阻性结直肠癌经肛门导管减压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探究经肛门肠梗阻导管减压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40例入院后行导管减压治疗,术后5~ 7d均行腹腔镜Ⅰ期根治切除吻合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肠道梗阻缓解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Ⅰ期切除吻合率为7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门肠梗阻导管减压后,能解除直肠癌导致的急性梗阻,大部分患者可以如期进行一期手术,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作者:王文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在江门新会新希望眼科医院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24例患者(24眼)术后并发症常见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术后随访1周至12个月,术后早期的主要并发症为前房积血2眼(8.3%)、前房形成迟缓8眼(33.3%)、引流管堵塞3眼(12.5%)等.术后晚期并发症为引流盘包裹继发高眼压5眼(20.8%).结论: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并发症复杂多发,但经过及时妥善的处理仍可达到理想的疗效.

    作者:唐聪;钟景贤;陈贞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神经内科住院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加银杏达莫,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加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并就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周、2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62%、87.50%;对照组治疗后1周、2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7.50%、53.1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周、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66分(s=4.33)、6.18分(s=3.45),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26分(s=5.27)、10.88分(s=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恢复非常有益.

    作者:肖功伟;杨光尧;彭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儿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分析

    目的:探究小儿肾小球疾病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50例小儿肾小球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疾病实施检查并治疗,观察病理检查结果与治疗效果.结果:原发性疾病16例,占32.0%,剩余为继发性疾病,占68.0%;完全康复出院46例,占92.0%,剩余4例2周治疗后病情好转,占8.0%.结论:对惠儿进行合理诊断与病理检查,有利于掌握病变情况,及时有效治疗,取得显著治疗效果.

    作者:赵巍;黄伟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与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讨论与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和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3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复苏抢救和护理,查看护理效果.结果:23例中复苏成功22例,95.7%的复苏成功率,死于胎粪吸入综合征的1例重度窒息患儿.复苏过程中Apgar评分5min正常20例(47.8%),10min评分正常22例(95.7%).结论:使用及时抢救与有效护理方法,是提升抢救成功的重点[1].

    作者:单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原因及护理.方法:将自2014年12月到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方法进行治疗并采取低血糖方法措施的护理干预,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进行护理干预患者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3.75%,显著优于未进行护理干预患者的15.00%,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护理应用价值.为此我们进行本文内容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鑫;薛碧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脑梗死后免疫和炎症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是血栓或栓子引起的脑血管闭塞所致的.脑梗死后炎症和免疫反应会产生有害的影响,但同时会通过刺激产生预处理状态和修复实质损伤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本文介绍了脑动脉闭塞后发生的免疫炎症过程.

    作者:李清元;李晓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实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及残留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子宫肌瘤类型、手术方式、随访情况.结果:术后子宫肌瘤复发及残留的关键因素为肌瘤数目,肌瘤数目每增加1个,残留率会增加2%.88例子宫肌瘤患者中子宫肌瘤术后复发患者20例,复发率为22.72%.患者出现复发的时间一般是在术后12 ~40个月,平均复发时间为29.35个月(s=5.32);子宫肌瘤大小、子宫肌瘤类型等都是复发及残留的关键因素.结论:子宫肌瘤数目及子宫肌瘤类型是临床主要危险因素,依据危险因素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残留及复发率.

    作者:罗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婴幼儿肺炎与维生素D缺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和分析婴幼儿肺炎与维生素D缺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婴幼儿肺炎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50例健康婴幼儿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婴幼儿肺炎与维生素D缺乏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年龄较小患儿的维生素D水平显著高于年龄较大患儿,夏秋季节患儿发病时的维生素D水平显著高于春冬季节(P<0.05);性别]不同患儿的维生素D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婴幼儿肺炎发病的概率与维生素D水平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婴幼儿肺炎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维生素D缺乏,且该病与发病患儿的维生素D水平、年龄及所处的季节具有直接关系,而有效地补充维生素D能够增强婴幼儿的机体免疫功能,并减少肺炎的发生.

    作者:李爱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结肠癌围术期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结肠癌围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92例结肠癌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分别采取一般护理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排便恢复时间、排气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52%与2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围术期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可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贺朝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表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探究

    目的;探索浅表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关系,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浅表性胃炎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倒,给予对照组维生素B1片治疗,给予观察组抑酸剂和促动力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许发现,观察组显效33例,显效率55%,无效13例(21.7%),总有效率78.3%,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浅表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上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等同关系,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方案有助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疾病.

    作者:刘汉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与防护措施分析

    目的:总结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各类风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抽选9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例的基本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时间进行分组;观察组(45例)提供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45例)提供常规护理管理,统计两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出现率和风险因素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组1例(2.22%),对照组有4例(8.89%),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投诉率、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投诉率更低,而满意度则相对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很多因素均可能诱发护理风险;通过分析具体的风险因素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出现率和投诉率.

    作者:柴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神经外科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实施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了我院2015年1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6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试验数据.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延续性护理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周昌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4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袁法分为试验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治疗,试验组采用黄体酮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保胎成功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76.19%;试验组患者腰酸、腹痛、阴道出血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黄体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采用黄体酮胶囊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保胎率,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三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胸腰椎骨折后顽固性腹胀的中医护理

    目的:探讨中医适宜技术护理在治疗胸腰椎骨折后顽固性腹胀患者的疗效.方法:对因胸腰椎骨折致腹胀患者行中医护理技术如腹部穴位按摩、艾灸、保留灌肠、耳穴埋豆、肛管排气等观察其疗效.结果:1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经腹部穴位按摩、饮食调护、艾灸、情志护理等中医护理措施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结论:及早对腹胀患者进行中医适宜技术的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韩淑亭;张新双;张金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脑梗死治疗中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5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在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醒脑注射液能够收获显著的疗效,并能降低神经功能损伤、血液黏稠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翠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诊腹部手术后并发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诊治对策

    目的:探究腹部手术后并发肠梗阻危险因素与诊治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200倒腹部手术患者,对腹部手术术后并发症梗阻危险因素分析,制定诊治对策.结果:急诊腹部手术患者并发肠梗阻发生率为7.6%;在年龄、手术时间、麻醉方法、术后白细胞计数对比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麻醉方法、术后白细胞计数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部手术术后并发肠梗阻与手术时间、年龄、麻醉方法等有关,需进一步明确梗阻类型,将手术时间缩短,合理使用麻醉药物,才能将术后并发肠梗阻率降低.

    作者:赵玉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155例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5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给予传统治疗加甘露醇注射液治疗的患儿70例,作为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甘油果糖治疗的患儿85例,作为试验组,并观察两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总好转率.结果:试验组的皮疹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分别平均为2.25d(s=1.48)、3.02d(s=1.38)、1.70d(s=1.41),总好转率为94.1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应用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治疗可缩短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提高其临床疗效,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作者:盛曲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