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管内栓塞和开颅夹闭治疗急性期低级别破裂大脑中动脉瘤的效果比较

梅敏;向鹏;樊天禹;黄云峰

关键词:血管内栓塞术, 开颅夹闭, 急性期低级别破裂大脑中动脉瘤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和开颅夹闭治疗急性期低级别破裂大脑中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试验选择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期低级别破裂大脑中动脉瘤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察B组,各20例.给予A组患者血管内栓塞术,B组患者开颅夹闭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试验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以不同方式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接近;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血管内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方式治疗急性期低级别破裂大脑中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临床应用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这两种方式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必要时可将其结合使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探究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干预及效果进行探究与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44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剖宫产术,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2例,其中参照组患者在术中采取全麻麻醉方式,研究组患者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施麻醉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率(HR)明显低于参照组,胎儿取出后SBP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麻醉前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与参照组患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进行剖宫产术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志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轻比重腰椎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行轻比重腰椎麻醉与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行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意愿分为不同麻醉组:对照组(全身麻醉)、研究组(丁哌卡因轻比重腰椎麻醉),评定总体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行丁哌卡因轻比重腰椎麻醉效果显著,可预防并发症,减少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董文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对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在肾病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5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本院同期体检的健康者5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IgE,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IgA、IgM、IgG、补体C3,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gE、Ig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gG、C3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Ig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在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应用.

    作者:张健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聚桂醇泡沫注射治疗静脉畸形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聚桂醇泡沫注射治疗静脉畸形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我科采用聚桂醇泡沫注射治疗420例静脉畸形(治疗组),并选取420例患者作对照(常规组),以平阳霉素进行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经半年以上随访,治疗组中,治愈320例,占76.19%,有效90例,占21.43%,总有效率为97.62%.常规组中,治愈257例,占61.19%,有效37例,占8.81%,总有效率为70.00%(r=118.054 8,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420例病例治疗后局部均出现不同程度肿胀,12例出现皮肤色素沉着,8例出现皮肤局部坏死,5例出现明显疼痛,1例出现头昏、视觉障碍,1例出现干咳、胸闷,发生率6.43%(27/420);常规组25例出现皮肤色素沉着,13例出现皮肤局部坏死,8例出现明显疼痛,3例出现头昏、视觉障碍,3例出现干咳、胸闷,发生率11.56% (52/420)(x2=8.732 7,P<0.05).结论:由于聚桂醇泡沫注射治疗具有门诊手术和可重复性,并避免了较大风险.治疗时药物剂量较传统硬化剂更好控制且具有良好的局部耐受性和全身耐受性,可用于治疗全身局限性或弥漫性静脉畸形.对术后出现的头昏、视觉障碍、干咳、胸闷等并发症还需进一步寻找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对其治疗后的远期疗效评估还需更深入的临床观察和病例积累.

    作者:熊志超;王彦;徐胜利;熊宗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应用于老年人严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老年人严重股骨转子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参与研究的100例老年严重股骨转子骨折患者为我院2012-2014年确诊收治,将其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髓内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仅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严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人工股骨头置换的疗效显著,应广泛推广.

    作者:王志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心理支持护理对改善癌症化疗患者心理负担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心理支持护理对改善癌症化疗患者心理负担的临床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行化疗的各类癌症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化疗期间临床配合处置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联用心理支持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诊治护理组),各42例,分析应用措施效果,指导临床癌症化疗患者护理实践.结果:联用心理支持护理组的化疗患者在睡眠质量、抑郁情况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癌症是一种恶性消耗性疾病,恐惧的心理需要特殊的心理关怀,心理支持护理有利于促进化疗患者心理状态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自我感受的良性发展,值得应用.

    作者:黄琼;王月秋;刘海琴;刘燕;许海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胆舒胶囊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胆舒胶囊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接收治疗的6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E组30例,F组30例.其中E组患者采用消炎利胆片进行治疗,F组应用胆舒胶囊治疗,比较两组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E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67%;F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33%,F组临床治疗疗效优于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取胆舒胶囊治疗,疗效颇为显著,用药的安全性较高,能大幅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使用.

    作者:王德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探究

    目的:探究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随机化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单一使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治疗肾结石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阮殿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的价值及临床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的价值及临床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以及34例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超声诊断.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探讨超声声像图特点 结果:甲状腺腺瘤超声表现为圆形或者椭圆形肿块、边界清晰、内部低回声;甲状腺癌表现为肿瘤周围边界模糊、形状不规则,存在沙砾样的钙化灶.甲状腺腺瘤患者的收缩期血流大流速(Vmax)以及阻力指数(RI)均具有较大的差异,差异显著(P<0.05);甲状腺腺瘤患者的血流分级大多为1级和2级,甲状腺癌则主要为2级和3级,差异显著(P<0.05) 结论:通过超声能够较好的诊断甲状腺腺瘤,并与甲状腺癌区分开来,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淑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来我院就诊的6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3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6%,与对照组的19.76%相比,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明显要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术后呕吐、术后进全奶时间等明显比对照组显著,数据对比差异(P<0.05);而研究组的住院总费用要比对照组高,数据对比差异(P<0.05).结论: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显著.

    作者:韦成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02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TAE)治疗,治疗组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于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多于治疗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肝血管瘤效果确切,但其术后并发症还有待商榷,临床可根据惠者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范东旭;薛金枝;王瀚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方法:调查病例随机筛选自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接收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20例,根据根管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对照组(多次性根管治疗),各6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疼痛发生率为11.7%,对照组的疼痛发生率为10%,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90%,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根管治疗临床疗效相当,且术后疼痛相差不大,但其治疗周期较短,值得推荐.

    作者:顾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冻胚移植术前薄型子宫内膜的临床分析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调用治疗联合雌激素治疗对冻胚移植术前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7例雌激素治疗后子宫内膜仍菲薄且待行体外受精(IVF-ET)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对照组28例,试验组给予2个周期的中药调周治疗及雌激素治疗,对照组近给予雌激素治疗,对比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结果:中药调周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增加,A型内膜比例增加,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雌激素治疗可有效改善冻胚移植术前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

    作者:樊艺;刘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功能性胃肠病伴焦虑、抑郁状态及其与胃肠道症状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功能性胃肠病伴焦虑、抑郁状态及其与胃肠道症状积分的相关性研究分析.方法:本文分别选取100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分组对照研究,两组全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相关指标评分测定,对其不良情绪状态和胃肠道症状积分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伴发焦虑抑郁状态患者、肠易激综合征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功能性便秘伴发焦虑、抑郁状态患者三种不同类型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不低于50分)检出率大小分别是37.50%、40.00%、40.00%,同时患者的抑郁量表评分(不低于53分)检出率大小分别是42.50%、37.50%、45.00%,和对照组对应的焦虑量表评分(不低于50分)、抑郁量表评分(不低于53分)的检出率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和功能性胃肠疾病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能够通过心理干预等多方面工作开展,有效预测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及时开展护理干预工作.

    作者:樊荣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临床路径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提供相对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案.方法:从我院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6),其中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如并发症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明显降低、住院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较高,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所掌握的健康知识程度也较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方式,对于头颈部肿瘤患者帮助更为明显,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影响,同时能够改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维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7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每组38例,按不同用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复方肾炎片治疗,观察组采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采用雷公藤总甙片可取得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对延缓肾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匹多莫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匹多莫德临床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收取的51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以上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治疗,对其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51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显效35例,显效率为68.63%,有效13例,有效为25.49%,无效3例,无效率为5.88%,治疗总有效率高达48例(94.12%);经过治疗后,TNF-αt、IL-12水平明显上升,而IL-4、IL-5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匹多莫德通过纠正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浓度来提高治疗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故该种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马少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皿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处理对策及护理措施,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6例,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2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规范化护理,对比两组的低血压发生率,并分析发生原因,总结护理对策.结果:护理组的低血压率(4.36%)明显低于对照组(26.10%),且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相对更高,两组间的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透析过程中给予规范化护理有利于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蒙爱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干预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围术期采用干预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80例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围术期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40例患者采用干预护理作为干预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35.0%),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两组相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围术期实施干预护理,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芙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奥扎格雷进行治疗,试验组4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急性脑出血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95%)与试验组(16.28%)差异不大(P>0.05);但两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存在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血栓患者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帅;蔡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