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腹腔镜联合膀胱电切镜治疗肾盂癌(附23例报告)

卜宏民;王连渠;闫拥军;焦志灵;徐国良

关键词:腹腔镜, 肾孟, 癌
摘要: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联合膀胱电切镜治疗肾盂癌的疗效.方法 应用后腹腔镜联合膀胱电切术对23例肾盂癌行根治性切除术.结果 2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160~300min,平均210min;术中出血量80~320mL.平均176mL;引流量50~200mL/d,平均113mL/d;术后24~48 h拔除引流管;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6~48 h,术后住院天数为6~10 d,平均8 d;术后病理检查23例均为肾盂移行细胞癌;术中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随访3~36个月,平均21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联合膀胱电切术行肾盂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与传统开放手术和其他术式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116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适应证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年4月~2007年7月116例胆囊良性病变合并有急慢性阑尾炎施行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31~85 min,平均49 min.术后住院2~7 d,平均3.5 d.并发症3例,胆总管横断伤1例,阑尾动脉出血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例.结论 胆囊良性病变合并急慢性阑尾炎为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的适应证,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伍贤能;罗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通管复元汤对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复通术后妊娠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配合术后中药通管复元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效果.方法 双侧输卵管阻塞的62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2例,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配合术后中药通管复元汤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术后两组均给抗生素预防性治疗3个月.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术中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96.9%、9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宫内妊娠率,研究组84.4%.对照组43.3%,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配合术后中药通管复元汤能有效防治榆卵管阻塞再通术后粘连,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妊娠率.

    作者:王永宏;刘文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术后重症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内镜分析

    目的 分析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术后并发中、重度结肠炎内镜、病理特征及治疗情况.方法 分析总结12例接受骨髓移植术后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患者的内镜下表现资料.结果 4例患者分别于移植后的1~57 d并发不同程度中、重度结肠炎,肠镜和病理活检示结肠黏膜充血水肿或上皮层坏死脱落,肠腔正常结构消失,直、结肠多发性溃疡,见较多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未见巨细胞病毒(CMV)包涵体和巨细胞,诊断为结肠aGVHD.予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治疗,其中3例予FK506、抗CD3单克隆抗体治疗.2例出现血CMV抗原血症,给予更昔洛韦/磷甲酸钠治疗.1例治疗无效死亡,其余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并发aGVHD所致结肠炎,诊断有赖于肠镜和病理活栓并为正确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李楠;沙立娜;朱建华;黄俊;施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微创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膀胱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3年12月~2006年12月该院45例BPH并膀胱结石患者,分别采用大力碎石钳+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TURP、耻骨上小切口取石+TUKP治疗.结果 45例均1次手术成功,手术时间50~120min,平均80min,无电切综合征和膀胱穿孔.术后留置导尿管5~7 d,排尿通畅.随访1~3年,IPSS由术前(26.7±5.6)下降至(6.3±0.5),大尿流率15mL/s.结论 针对不同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采用合适的微创手术方法,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侯岩松;蒋振华;俞增福;杨林斌;何屹;王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整形修复时机选择与临床处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整形修复时机选择与临床处理.方法 分析采用胆道整形修复手术治疗的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病例资料.右肝管裂伤3例,右后叶肝管横断1例,左右肝管汇合部完全切除2例,肝总管损伤后狭窄3例.结果 9例患者均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长8年,短13个月.术后恢复均良好,无黄疸,无胆管感染等征象发生.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的处理手术中应尽可能保持胆管生理功能的完整,而不要轻易放弃有功能的Oddi括约肌和可利用的胆管,采用因人而异,就地取材个体化治疗方案.对维持胆管生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樊华;贺强;陈大志;谢德红;李鹏;秦建民;李立新;寇建涛;金中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

    目的 探讨诊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KCP)及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的方法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十二指肠乳头的关系及其对ERCP成功率、EST及其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该组48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占所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60%(48/80).EKCP造影成功率97.9%(47/48),47例患者中45例(95.7%)成功施行EST取石.2例EST失败,1例因结石太大网篮圈套困难,另1例因十二指肠变形,内镜难以达到理想位置取石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该组EST术中创口出血者4例均经局部内镜止血成功,术中及术后无十二指肠穿孔、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 胆道结石发生率与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发生有关.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对ERCP及EST治疗胆管结石的影响是有限的,只要操作者耐心、细心,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管结石经内镜下取石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许君望;王淑英;宋政军;张素红;孟如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食管癌患者置入食管支架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置入食管支架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30例成功置入食管支架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骨后疼痛不适症状,其中6例疼痛较剧烈,9例患者出现反酸、烧心症状,10例患者少量出血,经有效干预后症状均得到改善和控制,本组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了解食管癌患者置入食管支架并发症发生原因,加强并发症的防治,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吴莉君;聂占国;雷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术后胆管镜的应用体会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 通过总结胆管镜治疗胆管术后残石的经验,分析胆管镜治疗过程中并发症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986例胆管探查术后留有T管患者采用PENTAX纤维胆管镜及PENTAX ECN-1530电子胆管镜处理,其中76例患者仅行胆管镜检查,910例患者进行取石治疗.结果 取石时间10 min~2 h不等,取石次数1~11次,平均取石1.2次.等离子碎石后取石68例.由于结石位于末梢胆管内且近端胆管明显狭窄导致结石取不出28例,无死亡病例.取石中出现的并发症包括:窦道断裂、胆汁性腹膜炎、窦道成形不全、还纳T管后脱出导致瘘道闭塞、胆管出血、网篮嵌顿、肠瘘等,共13例.无急性重症胰腺炎及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发生.结石取净率96.3%.结论 随着胆管镜的普及,胆管镜在治疗肝胆管结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明显降低了残石率和再手术率,进一步提高取石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关键问题.

    作者:孔静;吴硕东;咸国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可弯曲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结核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可弯曲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电子支气管镜,简称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结核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92例经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确诊和治疗的支气管结核(EBTB)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2例患者均经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支气管结核(EBTB),并通过全身抗结核药物化疗联合可弯曲支气管镜下气道病变部位灌注药物和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等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结论 支气管结核临床上容易漏诊和误诊,确诊依赖于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下抗结核药灌注联合球囊扩张等介入治疗在支气管结核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多;郑俊兰;刘丹;秦碧媛;熊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后路椎间盘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比较

    目的 比较后路椎间盘镜(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常规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优缺点、近期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采用ME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53例,常规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64例,将两者的手术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ED组患者平均失血量、镇痛药使用、平均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日、平均恢复工作时间均少于常规手术组,而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疗效评定标准按NAKAI评定标准,优良率:MED组优良率92.4%(49/53);常规手术组优良率93.7%(60/64),两组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MED与常规手术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状疗效相当,各有优缺点,两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作者:曾宪明;陈强;漆海如;陈亚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宫颈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宫颈电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4年12月~2007年12月在该院妇科因阴道镜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CINⅢ行宫颈锥切术的203例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其中,167例患者为宫腔镜电切组,36例宫颈冷刀锥切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治疗后3、6、12、24和36个月行宫颈液基细胞涂片(TCT)、阴道镜活检、HPV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以判断两组疗效.结果 宫腔镜电切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冷刀锥切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症、病理结果及随诊各项观察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对于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也是宫颈原住癌患者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但需长期随访.

    作者:韩英;程建云;丁岩;陈志芳;艾星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的临床应用及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乙状结肠代阴道手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的可行性、效果及其操作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7年7月行腹腔镜乙状结肠代阴道手术的6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临床资料,年龄18~25岁,平均20.7岁,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讨论手术操作要点及腹腔镜手术特点.结果 6例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3~6 h,术中失血量150~35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0 d.无肠吻合口漏,无移植段乙状结肠缺血坏死发生.1例术后肠道重建的吻合口少量出血,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痛苦小、出血少、恢复快、瘢痕小等诸多微创特点,应用其代替开腹手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苏洋;吴硕东;孔静;田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儿童胃镜73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儿童胃镜对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检出率及儿童胃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方法 对临床疑似上消化道疾病738例小儿进行胃镜检查,同时取胃黏膜做HP感染检测.结果 浅表性胃炎372例,占50.4%;浅表性胃窦炎285例,占38.6%,其中伴局部糜烂117例,局部萎缩42例,伴胆汁反流50例;糜烂性胃炎67例,占9.1%;反流性食管炎105例,占14.2%;十二指肠球炎151例,占20.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1例,占12.3%;球后溃疡4例;幽门管口溃疡3例;胃溃疡5例.结论 儿童胃病中浅表性胃炎检出率高,HP感染是小儿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儿童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作者:兰允昌;王教常;杨祖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鼻内镜鼻窦术后鼻中隔穿孔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迟发鼻中隔穿孔的可能原因.方法 对9例鼻窦手术迟发鼻中隔穿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9例患者均出院后复诊发现鼻中隔有较多结痂,鼻腔脓性分泌物较多.在随后的复诊中逐渐发现鼻中隔软骨部分坏死,变黑至穿孔,随着鼻腔脓性分泌物的减少,穿孔周围黏膜炎症消退,穿孔不再扩大.结论 鼻中隔穿孔是鼻内镜鼻窦手术过程中多因素综合损伤的病理结果.

    作者:孙亚男;孙艳;郑岩;韦钧;徐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胃镜引导下治疗胃石症的方法探讨和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胃镜引导下治疗胃石症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器械、不同方法诊治的胃石症患者158例.结果 不同时期、不同器械、不同方法治疗胃石症的成功率分别为33.3%、97.5%及100%.结论 胃镜引导下圈套切割碎石效果较好,切割用力和圈套开幅是制约治疗效果的关键.专业的胃石切割碎石器更具优势.

    作者:兰永臻;王朔;鄢凤梅;周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内镜辅助隆鼻术

    目的 探讨内镜在隆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内镜辅助下行飞鸟切口制备假体隧道,明确植入层次,去除纤维束带阻挡,植入聚四氟乙烯鼻模.共完成26例,均为先天性鞍鼻求术者,女性23例.男性3例,年龄18~30岁.结果 所有制备隧道均无错层分离或形成假道,隧道内阻挡性束带可被内镜发现和及时解除.无1例鼻模假体偏斜.结论 内镜辅助制备隆鼻植入隧道可有效防止隆鼻术假体偏斜.

    作者:沈剑;陈小平;林洁;杨甄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治疗53例回顾分析

    目的 分析鼻内镜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53例.其中,Ⅰ级15例、Ⅱ级31例、Ⅲ级7例.结果 53例病人均手术顺利、病灶完整切除,未见明显并发症,在随访过程中仅出现1例复发病例.结论 鼻内镜下术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尤其对Ⅰ~Ⅱ级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骆云珍;钱林荣;杨雪明;李海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视可尼喉镜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应激反应

    目的 比较应用视可尼喉镜与macintosh喉镜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的心血管效果.方法 选择40例60~70岁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视可尼喉镜组(A组)和macincosh喉镜组(B组).诱导前静脉注射艾司洛尔1.0 mg/kg,静脉诱导后分别采用视可尼喉镜或macintosh喉镜经口气管插管,观察麻醉诱导前后、气管插管时和插管后5 min内的血压、心率和心率与血压乘积(RPP)的变化.结果 A组插管时至插管后5 min内血压、心率和RPP均较诱导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B组插管时至插管后3 min内血压和RPP则均增高(P<0.05).心率轻度增高(P>0.05).两组插管时和插管后1、3 min血压和RPP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视可尼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可明显减轻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应激反应,且不会引起插管后血压下降和心肌收缩力降低,对高血压等潜在性心肌缺血患者尤为有利.

    作者:刘建明;高水清;张义华;康顺芝;张学华;杜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8例Ⅰ a~Ⅱa宫颈癌患者分别行腹腔镜(20例)和开腹(28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盆腔引流管时间、保留尿管时间、镇痛药物应用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于术后3个月、6个月、1年采用癌症治疗功能总体评价量表(FACT-G)对患者进行生存质量随访调查.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与开腹相比腹腔镜术后患者排气时间早、下床活动早、疼痛轻(P<0.05).两组拔盆腔引流管、保留尿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3次,腹腔镜组FACT-G平均得分均高于开腹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可作为提高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途径之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边爱平;赵倩;张君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复杂病例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目的 探讨降低LC中转开腹及医源性损伤和提高LC质量的关键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作者从2001年~2007年的LC资料,本组共524例,复杂LC共127例,将开展LC前3年复杂病例数、中转开腹率、胆管损伤率与后4年的数据对比,并分析复杂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及处理措施.结果 在开展LC早期3年,中转开腹率8.7%,胆管损伤率1.61%;开展LC后4年,中转开腹率下降为1.5%,无胆管损伤.结论 通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复杂病例的原因分析,总结出有效的处理措施是减少LC中转开腹率及医源性损伤和提高LC质量的关键因素.

    作者:王新喜;李纪忠;蔡瑞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