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波治疗内痔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肖益民

关键词:微波治疗, 痔出血
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治疗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999~2000年158例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痔病人分为两组:采用传统保守方法加微波治疗者80例为治疗组,单纯采用传统保守方法治疗者7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80例获随访75例,随访24个月,有13例分别在治疗后6~24个月复发出血,复发率17.3%.对照组78例获随访70例,随访24个月,47例分别在治疗后3~24个月复发出血,复发率67.1%.结论从治疗结果可以证明;在出血痔传统保守治疗基础上加入微波治疗者,其再出血发生时间较单纯保守治疗晚,2年出血复发率明显降低.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功能性食管病

    功能性食管病指无病理性胃食管返流,病理基础的食管动力异常或食管结构,代谢异常情况下,出现烧心吞咽困难,胸痛等慢性食管症状.本病的诊断以症状为基础,采用排除法,首先要排除局部机械性障碍,如食管肿瘤、食管蹼、Schatzki环、食管狭窄,基次要排除病理除性返流和病理基础的食管动力异常.

    作者:赵荣莱;沈慧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老年危重症病人的不典型临床表现分析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病人也越来越多.老年人各种脏器功能减退,社会心理上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因此,老年病人在临床表现上与年轻人存在较大差别.在急诊工作中经常遇到老年病人的诸多不典型之处,尤其是危重症病人来诊时,其临床表现往往并不显现危急,甚至家属也未引起重视,按常规就诊程序按部就般检查,容易延误抢救时间,值得引起急诊医生的高度重视.

    作者:李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腹腔引流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腹腔引流在困难腹腔胆囊切除术(简称LC)中的作用.方法对1999~2003年间进行的困难LC的306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流组182例无死亡病例,并发症2例(1.09%),再手术1例(0.55%).未引流组124例,死亡1例(0.81%),并发症10例(8.06%),再手术4例(3.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困难LC应常规放置腹腔引流.

    作者:刘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AFP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判断

    一般认为非癌症性肝病时AFP含量大多在500μg/ml以下,且为一过性.在一般病毒性肝炎病人,AFP升高者约13%,在慢性活动性肝炎(CAH)病人可有20%~40%的人AFP升高.从暴发性肝炎恢复的病人AFP升高者可达85%,并提示急性肝炎之后AFP升高的范围可能有预后意义.为寻找鉴别癌性和非癌性AFP的相关因素以及判断重型肝炎的预后,临床观察慢性重型肝炎117例,动态检测AFP.同时检测TB、Che、TBA、ALT、GGT、肝脏MRI.

    作者:盛海涛;吴培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老年人Richter氏疝并发肠梗阻的治疗体会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症,临床上疝引起的肠梗阻并不少见,但由Richter氏疝引起的肠梗阻则因病变隐蔽,易引起误诊误治,常导致严重后果.我们1997~2003年共收治4例老年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新忠;冯立成;杨建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急腹症伴发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对外科急腹症伴有糖尿病者的诊治不当,可导致糖尿病病情恶化,影响术后恢复,甚至造成死亡.1988年以来,我们收治并存糖尿病的急腹症病人92例,现就其围手术期处理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张明;周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药物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为探讨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理想方案,我们应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三联;对照组应用法莫替丁、克拉霉素、甲硝唑,枸橼酸铋钾四联治疗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同时对疗程2周的Hp根除率和疗程4周的溃疡愈合率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宗坚;田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阑尾穿孔1例

    1 病例介绍病人28岁,因孕1产0,妊娠40周,左枕前位于2003-10入院,入院前日因胎儿宫内窘迫,相对性头盆不称,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25h排气,随即进食并下床活动,术后第4d自觉胃痛、纳差,对症治疗无效,T 39℃,腹膜刺激征不明显,次日全腹痛,压痛点在肋弓下3cm处,并有反跳痛及肌紧张,T 39.8℃,WBC 16.7×109/L,腹腔抽出脓液约5ml,当天下午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脓液约400ml,肠管子宫及附件区表面附有脓苔,阑尾位于肝区下方,与周围组织粘连形成鸡蛋大包块,阑尾游离端穿孔,分离粘连后切除阑尾,以灭滴灵250ml冲洗腹腔,手术经过顺利.

    作者:董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肾穿刺活检术观察及护理

    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简称肾活检)能直接观察肾脏病的肾脏病理形态的改变,是肾脏病研究和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明确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指导临床治疗,判断疾病愈后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1996-03/2004-05进行287例肾穿刺活检术,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凌;王秋莉;魏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59例既往无肝病史及近期服用损肝药物的急性胰腺炎病人,通过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实验室指标,对肝损害发生率、肝损害程度、病程进行分析.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较轻症急性胰腺炎(MAP)肝损害发生率高(P<0.025).32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中,SAP与MAP相比肝损害指标无差异性(P> 0.05).胆源性诱因与肝损害程度无关(P>0.05).SAP肝损害者比MAP肝损害者住院天数明显延长(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发生率与胰腺炎的程度成正相关,肝损害延长了胰腺炎的病程.

    作者:赵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与利-布混合液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的比较

    利多卡因与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混合液(利-布混合液)在硬膜外麻醉过程中,后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是否比前者延长,理论上应该如此,但实际上少有人进行此项观察比较,我们对40例择期手术病例应用两麻醉液的临床起效时间进行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常洪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院前心肺复苏模式的探讨

    目前国内心肺复苏特别是院前急救,缺少适合我国国情的操作模式(指南),这也导致了我国急救复苏成功率远远低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结合我们工作经验,参阅国内外文献,就心肺复苏中人员、设备、观念、伦理道德、复苏顺序、药物使用、循证原则、终止标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供急救业内同行参考.

    作者:陈铭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剂量替加色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剂量替加色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马来酸替加色罗3mg,2次/d;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5mg,3次/d,餐前0.5h口服.两组均4周为1疗程.在用药前及每周随访1次记录症状,以治疗前与治疗后第4周的症状变化判断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均能显著缓解,但组上腹不适、餐后饱胀的改善分别达到89.13%和94.6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替加色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既取得良效,又避免了以常规剂量治疗可能引起的腹泻副作用,效果确切,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其远期疗效也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叶翠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铲式担架在搬运严重创伤病人时应用体会

    2003年我院引进德国奔驰C214型医用救护车,车上配备比较先进的医疗急救设备,铲式担架是其中救治设施之一,是医疗专业运输工具,它大大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搬运工作,是医护对严重创伤病人实用、安全搬运工具,通过1年来利用铲式担架对1277例创伤病人的搬运救治,特别是在脊柱创伤病人的运输救治中,效果满意,现将铲式担架使用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潮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内科程序化治疗与护理

    我们2000-03/2003-12对内科住院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65例病人实行程序化内科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红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肠溶片加替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98例分析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肠溶片加替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方法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d加替硝唑500mg,2次/d,治疗消化性溃疡98例作为治疗组,并以使用雷尼替丁150mg,每2次/d,阿莫灵500mg,2次/d,治疗消化性溃疡8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奥美拉唑肠溶片具有高效、速效、长效等特点,配合替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

    作者:宋维敬;宋宝辰;周培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肝动脉插管栓塞加化疗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体会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病人在被确诊时已到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肝癌对放疗及全身化疗并不敏感,而肝动脉插管栓塞加化疗术疗效可靠,能显著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因此,大多数中晚期肝癌病人需接受肝动脉插管栓塞加化疗术进行介入治疗.我们2000-10/2004-10共有112例病人接受此种介入手术,计452次.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梁翠玲;李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斜疝227例

    我们1994~2003年采用下腹小横切口手术治疗10岁以下小儿斜疝22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志明;曾庆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闭合性腹外伤迟发性脾破裂临床分析

    闭合性腹外伤延迟性脾破裂系指腹部外伤48h以后才表现出左上腹疼痛等脾破裂症状者,约占全部脾损伤的15%.病情急,变化快,容易误诊,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于一般的脾破裂10倍,是急诊临床工作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我们1998~2004年收治迟发性脾破裂20例,现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其临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边士鑫;边雯雯;冯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TRAIL联合5-氟脲嘧啶对胰腺癌细胞株Canpan-2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以及联合应用亚毒性剂量的5-氟脲嘧啶(5-FU)对胰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TRAIL及联合亚毒性剂量的5-FU)处理胰腺癌细胞株Canpan-2,MTT法检测细胞毒性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结果 TRAIL100ng/ml作用胰腺癌细胞24h后,细胞杀伤率为29.5±1.2%,且其作用存在浓度依赖性;联合应用亚毒性剂量的5-FU能够大大提高TRAIL的细胞毒活性,杀伤率为43.7±1.4%,联合用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TRAIL与化疗药物5-FU有协同杀伤胰腺癌细胞的作用.

    作者:公伟;曾庆东;梁飞;王磊;吕斌;周勇;李占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主办:中国医促会胃病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