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麻醉方法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应用效果的观察

蒋奕红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 联合麻醉,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摘要: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及电汽化术(TUVP)时,我们采用了单纯硬膜外麻醉(EA)及腰硬联合麻醉(CS EA)两种椎管内方法,并进行了效果比较,现报道如下.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巨大柿石内镜下治疗1例

    1病例报告女,69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3个月于2002年12月6日来我院就诊.发病前半个月曾空腹进食较多柿子,之后渐出现上腹部疼痛,腹胀,自己可触摸到一活动包块.

    作者:邓锦清;黄小让;周爱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内镜直视下食道狭窄的水囊扩张治疗

    目的探讨内镜直视下水囊扩张治疗食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应用电子胃镜及水囊导管扩张器在直视下治疗食道狭窄86例.结果该组扩张前口径0.6~1.0 cm者24例,0.3~0.5 cm者55例,<0.3 cm者7例,扩张后症状改善,口径>1.2 cm显效者49例,口径0.6~1.1 cm有效者34例,有效率96.4%,无效3例.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性好,病人痛苦小,疗效迅速、可靠.

    作者:张初民;韩盛玺;宋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食管白斑的活检资料分析

    1临床资料和方法从2001年5月~2002年11月,我院做胃镜检查共16 102人,发现有食管白斑(Leukoplakia of the Esophagus)31例(上段2例,中段10例,下段19例),占总检查人数的0.19%,其中有活检资料18例,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47~60岁,平均53.4岁,取出组织用10%甲醛固定,常规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组织结构,所有患者在第一次活检后如无癌变,则6个月后复查并再次取活检.

    作者:冯迎春;贺国斌;聂玲;李国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十二指肠镜在胆道胰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十二指肠镜治疗胆道,胰腺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10例胆道、胰腺疾病的病种分布、内镜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治疗结果.结果十二指肠镜治疗胆道胰腺的总成功率95.49%,成功病例的治疗效果均优良.结论十二指肠镜治疗胆道胰腺疾病是一种有效、并发症少的方法.

    作者:孙权;艾中立;刘志苏;郜朝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提高难治性、顽固性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效果的方法.方法利用鼻内窥镜下射频热凝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随访1年.结果80例病例中,显效64例(80.0%),有效6例(7.5%),总有效率为87.5%.结论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PAR疗效显著、视野清楚、操作方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乔晓峰;吕宏光;王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胃镜下胃息肉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了解胃镜下胃息肉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2年间胃镜下胃息肉进行重新分型并对息肉本身的急、慢性炎症、癌前改变、癌变以及不同类型息肉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胃镜下胃息肉的检出率为3.0%(250/8 319),男性1.6%(71/4 448),女性4.6%(179/3871);单发和多发息肉分别占66.8%和33.2%,平均(2.2±2.9)枚;236例进入病理分析,胃底腺、增生性、腺瘤及炎性纤维性息肉分别占28.0%,25.0%,0.8%和0.4%,有45.3%镜下息肉病理检查无息肉组织发现(组织学阴性息肉);胃底腺(3.8±4.8)较增生性(1.7±1.4)和组织学阴性息肉(1.4±1.0)多发;胃底腺、增生性和组织学阴性息肉本身中度以上慢性炎症分别占0,61.0%和54.2%,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分别为0%、40.7%和31.8%,萎缩分别占0,8.5%和12.1%,肠化生分别为1.5%,37.3%和17.8%,不典型增生分别占1.5%,8.5%和3.7%,胃窦粘膜H.pylori检出率分别为7.6%,20.3%和33.6%,未发现癌变改变;胃底腺息肉全部分布在底、体部,增生性息肉分布于全胃,组织学阴性息肉分布于全胃但以胃窦多见.结论胃息肉的检出率较低,女性多见,单发多见;以胃底腺、增生性和组织学阴性息肉多见,其它类型少见;胃底腺息肉分布于底、体部,增生性息肉分布于全胃,急性炎症、明显的慢性炎症、萎缩、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和H.pylori感染多见于增生性而极少见于胃底腺息肉.

    作者:何晋德;廖晓云;刘玉兰;倪鹏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抗生素相关性出血性肠炎的临床及内镜特点

    目的分析抗生素相关性出血性肠炎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和治疗预后.方法对6例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及其他青霉素衍生物治疗后发生的出血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特点、治疗疗效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前1周内口服阿莫西林及其他青霉素衍生物史;急性起病,血便伴腹绞痛或腹部不适;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67%);结肠镜检查,肠黏膜出血、糜烂,病变主要在右半结肠;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黏膜慢性炎症,间质出血;停用口服抗生素,静脉短程激素治疗及支持治疗;病情恢复快,无合并症发生.结论对于便血患者应仔细询问服药史,尤其是有无服用阿莫西林及青霉素衍生物.明确服药史,早期全结肠镜检查是明确诊断的关键.

    作者:王雪梅;刘玉兰;张国艳;肖文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鼻胆管引流预防治疗性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

    目的探讨内镜鼻胆管引流术预防治疗性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效果.方法140例治疗性ERCP术后有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可能的病人.54例高危病人术后置鼻胆管引流,与86例非引流病人对照,观察术后2 h24 h血清淀粉酶值、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2 h血清淀粉酶值分别为(170.68±116.45)和(275.84±333.11)(P<0.05),高淀粉酶血症分别为9.26%和26.74%(P<0.05),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0与6.98%(P<0.05),均具有显著差异;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值分别为(234.47±437.08)和(349.49±504.52)(P>0.05),胰管显影率分别为39%和34%(P>0.05),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内镜鼻胆管引流能有效预防治疗性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

    作者:孙克文;沈云志;茹佩瑛;赵建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经尿道电切联合汽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附64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TURP联合TUVP治疗BPH64例,平均年龄69.8岁,其中Ⅰ度增生8例,Ⅱ度37例,Ⅲ度以上19例.随访3~18个月.结果BPH术后排尿功能均恢复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切除前列腺腺体23.5 g,手术时间62 min.国际前列腺症状平分(I-PSS),术前27.8分,术后7.5分.生活质量评分(QOL)术前5.1分,术后1.8分.剩余尿量(RUV)术前140.5 ml,术后8 ml.大尿流率(Qmax)术前7.6 ml/s,术后15.1 ml/s.结论TURP联合TUVP治疗BPH兼有二者的优点:出血少,手术速度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疗效显著,恢复快.

    作者:方雪峰;黄朝荣;高永生;贾爱芳;周慧萍;谢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关节镜诊治骨关节炎型焦磷酸钙沉积病

    膝关节的焦磷酸钙沉积病(calcium pyrophos-phate dihydrate,CPPD),在症状发作时常常类似痛风,称为假性痛风,关节镜诊治假性痛风,国内外文献已有较多报道.而症状表现为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CPPD与国外相比在国内比较罕见.

    作者:倪磊;赵健;陈坚;吕厚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输尿管肾镜下钬激光治疗肾结石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适应症.方法采用输尿管肾盂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50例.其中结石位上盏9例,中盏4例,肾孟结石36例,铸形结石7例,合并输尿管结石5例.结果一次性碎石率78%(39/50).手术时间24~95 min,平均为51 min,术后住院1~10 d,平均3.2 d,并发脓肾1例,水中毒2例.结论输尿管硬镜下钬激光治疗肾结石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但须掌握其适应症,对复杂性肾结石宜采取分步骤、较为谨慎的方法.

    作者:彭波;施建昌;郑金良;余斌;黄文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GERD患者24h食管pH动态监测

    目的对30例患有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患者进行24 h食管动态pH值监测、探讨24 h pH值与胃食管反流(GER)之间的关系,从而对GERD的发生、发展、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30例患者采用Synectis Digitrapper MKⅢ动态pH监测仪及计算机分析用软件动态监测24 h pH值.采用Johson和DeMeester 6种参数指标对患者进行综合评分以反映病人的反流程度,通过症状指数的计算来比较有症状及无症状时食管反流pH检测资料.结果6种参数指标正常组分别为(1.34±1.10,1.60±1.24,1.10±1.60,30.0±11.5,0.75±0.20,6.2±5.90),病例组分别为(13.52±8.47,12.27±4.99,16.94±4.99,56.24±13.98,4.12±2.48),两组经方差检验,差异显著(P<0.01).病例组各参数诊断阳性率如下:其中pH<4的总时间阳性率为90%,24 h内pH<4超过5 min的反流次数阳性率为80%,症状指数≥50%的阳性率为80%,总分>14.72的阳性率为80%,立位pH<4的总时间%为57%,卧位pH<4的总时间%为87%.结论我们认为pH<4的总时间(%)、pH<4长于5 min反流次数这二个参数指标结合症状指数及综合评分是判断GERD的重要指标.

    作者:邹莉萍;罗和生;欧阳静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支撑喉镜下置镍钛合金支架治疗喉气管瘢痕性狭窄5例报告

    为了探索一种新的治疗喉气管狭窄的方法,我们应用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了5例声门下及气管上段瘢痕性狭窄的病人.

    作者:袁慧钧;肖立峰;刘江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膝完全型髌上滑膜皱襞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膝完全型髌上滑膜皱襞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130例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其中发现膝完全型髌上滑膜皱襞21例,对这21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该组21例.男13例,女9例;年龄15~66岁,平均39.3岁;左膝12例,右膝9例.单纯完全型滑膜皱襞6例,合并半月板损伤及软骨破损等其它病变15例.可以通过病史、体格检查、X线、B超及穿刺抽液协助诊断,关节镜直视下观察,对该病诊断明确.对该病采取保守治疗,可部分缓解症状,患者一般都有复发,全部21例后均在膝关节镜直视下手术,疗效满意,优良率达89.4%.结论膝关节镜对膝完全型髌上滑膜皱襞的诊断明确,应作为诊断治疗的重要和首选方法.

    作者:王玮;庄小强;白宇;莫洪耀;程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冰淇淋致急性食管溃疡1例

    1病历资料患者女性,23岁.2003年5月24日傍晚下班回家后,即从雪柜里取出冰淇淋,欲解口渴之急.由于进食过快,进食后突感上腹部隐痛及胸骨后灼热样疼痛,吃晚饭时,吞咽不适,胸前区有梗阻感;第2天进餐时胸骨后痛,以吞食物时尤甚,需冷开水送服方能咽下.当天,行X线钡剂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黄小让;王卓才;邓锦清;周爱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胆汁反流性胃炎与慢性胆囊炎相关性探讨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临床常见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本文探讨与慢性胆囊炎的关系,对于预防和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菊兰;朱戎;宋邦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内镜下射频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索内镜下射频治疗食管癌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采用射频治疗早期食管癌及晚期食管癌癌性狭窄12例.其中早期隆起型3例;晚期重度狭窄7例;食管癌支架术后再狭窄2例.结果3例早期隆起型食管癌均为1,2次灼除,7例晚期食管癌性重度狭窄1~2次射频烧灼后,食管管腔变宽.行食管记忆台金支撑架放置术,2例食管癌支架术后再狭窄者,经射频治疗1次后,梗阻消除,成功率为100%,无1例大出血及穿孔发生.结论内镜卞射频治疗食管癌简便、安全、有效、可靠,为消化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治疗早期食管癌及食管癌性狭窄的新手段,且设备价廉,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作者:吴克拉;杨天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ERCP在残余胆囊诊治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ERCP在残余胆囊诊治及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20例残余胆囊的临床资料,B超检查11例,ERCP检查9例.结果B超组确诊6例(54.54%),ERCP组确诊8例(88.88%).结论ERCP是诊断残余胆囊及并存病的佳检查方法.

    作者:郑明友;汪涛;黎光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结肠黑变病22例内镜分析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的相关致病因素.方法对经结肠镜检出的22例结肠黑变病的临床资料、镜下表现及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中14例便秘,13例有服用泻药史,病变累及全结肠者14例,并发结直肠息肉7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结论结肠黑变病主要与便秘、滥用泻药外,可能与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也有关.

    作者:赵曙光;黄裕新;闻勤生;赵保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原发性十二指肠球部癌内镜及临床特点

    目的了解原发性十二指肠球部癌内镜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地总结分析了原发性十二指肠球部癌的内镜及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十二指肠球部癌临床上少见,诊断上内镜为首选,内镜表现为结节或息肉型,溃疡型.结论早期诊断的关键是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对可疑患病者,应做内镜检查及病检,提高早期诊断率,方可提高疗效.

    作者:易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