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磊;吕厚山;陈坚
目的探讨尖牙窝下鼻道联合径路摘除上颌窦黏膜囊肿的疗效.方法在局部麻醉鼻内镜指引下,经尖牙窝下鼻道联合径路摘除上颌窦黏膜囊肿.结果 30例患者中,随访1年以上,无1例复发,治愈率100%,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尖牙窝下鼻道联合径路摘除上颌窦黏膜囊肿优于传统手术和单纯尖牙窝径路,操作简单,视野清晰,手术创伤小,治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庆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耳内窥镜下经耳道鼓膜成形术的手术方法和手术疗效.方法对48例患者在耳内窥镜下经外耳道行鼓膜成形术.结果 48例中显效45例(93.75%);有效2例(4.2%);无效1例(2%),总有效率为98%.结论在耳内窥镜下经耳道鼓膜成形术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易掌握、费用低等诸多优点,便于在各级医院开展.
作者:张英华;盛才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索慢性泪囊炎及鼻腔疾病引起的鼻泪管阻塞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及其他相应的手术治疗44例.结果对44例随访3个月以上,临床治愈38例,占86.37%;显效3例,占6.82%;有效1例,占2.27%;无效2例,占4.54%,总有效率95.46%.结论采用该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较,损伤小,出血少,术野清晰,易操作,面部不留疤痕,安全可靠且治愈率高.
作者:史海旭;毛贺娟;李靖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脓肿引流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该中心应用腹腔镜施行肝脓肿引流术的病例资料.结果全组46例,腹腔镜手术均获得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55 min,(60±35)min,术后平均住院日为12 d,(14±6)d,35例获得3~30个月的随访,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1倒胆漏,2例引流不畅,经调整引流管位置、腹腔灌洗等保守治疗后治愈,1例术后1个月复发,经再次腹腔镜下引流术痊愈.结论腹腔镜下肝脓肿引流术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腹腔污染轻,患者恢复快,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阳德;李坚;李年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LC)死亡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方法回顾分析1991年3月在国内先开展LC以来,共施行LC手术125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2560例中死亡12例,手术病死率为0.09%.其中死于出血性休克2例,感染性休克5例,右心功能不全合并呼吸衰竭2例,肾功能衰竭1例,肝癌合并肝衰1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1例.结论严格掌握和控制手术适应证,注意手术操作规范程度,提高围手术期处理水平,将有利于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手术病死率.
作者:高瑞岗;保红平;方登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的方法.方法鼻内窥镜下对148例变应性鼻炎微波热凝鼻丘及下鼻甲前端治疗.结果 148例随访半年,总有效率87.1%,16例半年后失访,132例随访1年,总有效率82.5%.结论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视野清晰,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及严重并发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爱民;李靖;吴志燕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改良上颌窦根治术治疗非侵袭性上颌窦真菌病的疗效.方法采用4mmStorz 30°鼻内窥镜经唇龈沟小切口入路清除上颌窦内病灶,再经鼻腔切除同侧钩突,扩大上颌窦自然口,术中、术后分别用5%聚维酮碘溶液(PVP-I)冲洗窦腔,全身和局部均不用抗真菌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3,6个月经鼻内窥镜检查,上颌窦窦腔内黏膜光滑,无异常分泌物,自然窦口引流好.随访6个月~5年,患者症状均消失,鼻腔无分泌物,鼻窦cT复查无复发.结论采用鼻内窥镜辅助下小切口改良上颌窦根治术治疗非侵袭性上颌窦真菌病,清除病灶彻底,不损伤鼻腔、鼻窦正常生理功能,保证上颌窦正常的引流功能,复发率低,疗效好.
作者:周明光;汤建国;范正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治疗脑积水的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 ETV)中,应用多普勒微血管探头作超声扫描检查的意义.方法单纯神经内镜下完成梗阻性脑积水ETV34例,其中21例应用多普勒微血管探头经内镜通道抵达三脑室底部进行超声探测,监测基底动脉的走向、血流速度,进行术中实时定位,造瘘前后记录血管的多普勒超声图像.结果21例造瘘术前后BA的管径、血流速度无变化,无血管损伤并发症.术后21例(61.76%)影像学证实扩大的脑室术后有回缩;半年后症状缓解29例(85.29%),5例无效(14.71%),2例做脑室腹腔分流术.无手术死亡或残疾.结论多普勒微血管探头在ETV中加以应用,可减少血管损伤类并发症的发生,使得内镜插入定位精确,安全.
作者:石键;赵洪洋;袁永生;朱贤立;赵沃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软性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软性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3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对3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软性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结果软性输尿管镜直视下一次操作成功33例,成功率91.7%,2~6周内结石全部排净.发生输尿管穿孔1例(2.8%),放置双J管引流后愈合.合并输尿管炎性息肉7例,均于术中用钬激光切除.结论经软性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病人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为输尿管结石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易于临床应用.
作者:李贤新;陈泽波;周卫阳;刘运初;倪梁朝;杨尚琪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踝关节关节镜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1990~2001年使用4 mm30°关节镜常规经前外和前内入口,偶经后外入口对79例(83踝)踝关节炎患者进行检查.男37例,女42例;年龄17~68岁,平均(42.5±13.3)岁.诊断包括滑膜炎39例(41踝)、骨关节炎34例、滑膜软骨瘤病4例和大骨节病2例(4踝).在手工牵引下对43例患者行滑膜切除术(39例滑膜炎、4例滑膜软骨瘤病)、47例行软骨修整术(34例骨关节炎、11例滑膜炎、2例大骨节病)、20例行胫骨骨赘切除术(18例骨关节炎、2例大骨节病)、14例行游离体取出术(10例骨关节炎、4例滑膜软骨瘤病).结果 7例出现手术并发症,包括关节血肿3例、浅表感染2例和麻木2例.68例获得1~12年随访,平均(4.8±3.5)年.症状改善s6例、无变化7例、不满意5例(4例再次关节镜手术).结论在该组病例中,通过关节镜诊治,使82.4%的踝关节炎患者关节肿痛症状得到改善,但对踝关节炎的功能改善还不够理想.有8.4%的病例出现手术并发症.
作者:倪磊;吕厚山;陈坚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无气腹穿刺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与临床意义.方法麻醉后在腹肌充分松弛的情况下,在脐周作1 cm左右的皮肤切口,主刀和助手提脐部两侧腹壁皮肤,用穿刺锥直接穿刺,根据手感,当穿刺锥进入腹腔后,手掌离开穿刺锥,将trocar向内推进3~5 cm,取出穿刺锥,接上气腹管建立气腹.结果 112例病人直接裸穿(无保护鞘),无胃肠道和大血管损伤.结论穿刺锥比较钝,只要操作技术熟练,不容易导致胃肠道和大血管损伤.放入第一支trocar时,不一定必须事先建立气腹.缺乏经验和操作粗暴是穿刺性损伤的主要原因.初学者不能盲目选择.
作者:吴本华;舒晔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在顽固性鼻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经鼻内窥镜寻找出血点并予止血.结果在鼻内窥镜直视下对发现的出血点予双极电凝止血治疗,6例患者同时行局部小范围区域性填塞.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止血效果,无不良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下诊治顽固性鼻出血方法简单、有效、患者痛苦小,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士礼;陈学明;张浩;吴继昌;何刚迅;胡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使用内窥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CT定位、锁孔入路、硬质内窥镜辅助对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血肿清除术.残余血肿术中置管,术后24h后血肿腔注射尿激酶1万u和自体血浆1ml.治疗完成后,按GOS愈后评分标准进行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评分以判定疗效.结果该组74例与小骨窗血肿引流手术22例作对照,两组术前临床资料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0.001,P>0.05).但疗效评价小骨窗引流组近期优良率为45%,病死率24%,而该组优良率为79%,病死率为2.7%.结论内窥镜辅助行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患者术后恢复快,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朱新洪;罗宗晚;胡继实;郭灿;杨焕松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急性重症段、叶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急性重症肺炎感染患者在全身用药的基础上,对病灶的段、叶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每隔5~7d 1次,一般1,2次,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病程.结果 10例患者灌洗1次在1周内体温降至正常,1周治愈率66.7%,4例患者在第2周进行第2次灌洗后体温降至正常,2周治愈率为93.3%,无效1例6.7%.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急性重症肺炎,疗效可靠,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唐国梁;付强;王雪玲;吴梅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介绍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方法.方法应用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腹腔镜脾切除术3例.腹腔镜下靠近脾门解剖二级脾蒂.从下极向上极方向逐支分离脾叶动静脉,边分离边用血管夹夹闭离断.结果 3例顺利完成,术后5~7d出院.结论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腹腔镜脾切手术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应福明;冯雪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孤立性蝶窦病变便捷的手术进路.方法鼻内镜下孤立性蝶窦病变手术21例,其中囊肿5例,霉菌7例,炎症6例,息肉3例.结果 19例一次性治愈,蝶窦霉菌1例,息肉1例术后1年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鼻内镜下孤立性蝶窦病变手术应首选直接到达蝶窦前壁或蝶窦开口进入蝶窦的手术进路.
作者:叶晓英;谭国林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我科于2001年10月~2002年2月应用国产EBH-Ⅲ型微波仪于鼻内镜下热凝筛前神经、鼻丘、下鼻甲治疗变应性鼻炎48例,近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牟基伟;姚雅芬;范宗宪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对32例腺样体肥大的患者采取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结果 32例患者中,30例一次治愈,2例经二次治疗痊愈,随访1年均无复发,无任何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腺样体肥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于飞;高文燕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BS)对肺内小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胸片显示<1 cm非典型病灶,常规进行FBS检查,组织活检、刷检、涂片、灌洗液TB-PCR检查,痰常规细胞学、细菌学等联合检查.结果FBS确诊阳性率69.8%.阴性结果30.2%.FBS活检阳性率(43.2%)高于刷检(26.O%)和痰检(18.9%),低于灌洗液TB-PCR(67.8%)和痰TB-PCRCR7.9%).结论胸片诊断支气管炎、肺内感染等其他炎性病灶,纤维支气管镜检不做为临床诊断首选方法.对胸片可疑诊断非典型结核的小病灶结合免疫生化、细菌学等实验相关检查,结合FBS检查,对非典型支气管内膜结核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磊;粟俊;钟力平;卜志松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控制下单鼻孔经蝶手术入路切除垂体瘤的适应证、手术方法、手术技巧及其优点.方法经内镜控制下单鼻孔经蝶手术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9例.结果肿瘤全切7例,次全切2例.手术效果良好.并发症2例: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1例,尿崩、高热、意识障碍1例.无死亡.结论神经内镜控制下单鼻孔经蝶手术入路切除垂体瘤较传统手术方法具有微创、照明良好、视野开阔、并发症较少等优点,是垂体瘤手术治疗的发展方向.
作者:孟辉;冯华;王宪荣;高伯元;朱刚;林江凯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