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伟;黄生福;范文涛;李清龙;苗雄鹰;李永国
目的:探讨胃底贲门癌的临床内镜病理特征.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61例胃底贲门癌患者的首发症状、内镜表现,病理类型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进行研究及分析.结果:隆起溃疡型(52.46%)、溃疡型(22.95%)、隆起型(18.03%)、糜烂型(4.91%)、黏膜集中型(1.64%)的发生率依次降低;直径>2cm病灶的发生率(73.77%)显著高于直径<2cm病灶的发生率(26.23%),Hp(-)的发生率(80.33%)显著高于Hp(+)的发生率(19.67%). 结论:胃底贲门癌患者中隆起溃疡型发生率高,直径>2cm病灶多见,且较少受到Hp的感染.
作者:任刚;蔡嵘;程普选;丁文熙;许幼如;陈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预置鼻胆管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设计和研究,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切口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胆道结石患者3例,术前行内镜鼻胆管引流,术中行胆道镜检查和胆总管一期缝合.结果:本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无胆漏发生,鼻胆管造影未见结石残留.结论:预置鼻胆管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道结石可以达到经典胆总管探查手术的效果,同时具有T管引流有效防止术后胆漏发生的优点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便捷、痛苦少、对患者生理机能干扰小的特点.
作者:关春保;苏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 病例资料患者 44岁,因阴道不规则出血50d,尿HCG(+),于当地医院行吸宫术,术中出现恶心、呕吐及休克(血压不详),给予吸氧、输同型血700ml后好转,之后完成吸宫术,检查吸出组织,可见如孕40d大小绒毛.当日下午出现呼吸困难,腹部胀痛且逐渐加重,次日到我院就诊,查体:T:37.2℃ P:82次/min R18次/min BP14/9kPa,发育良好,面色口唇苍白,腹部稍隆起,腹胀,下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
作者:王金娟;张玉娟;苏晓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白术治疗慢性胃病的机理.方法:用白术提取液与胃粘膜细胞共同培养;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观察胃粘膜细胞增殖状况;改良李氏法测定胃蛋白酶含量,pH仪测定胃酸分泌量.结果:0.5%和1%白术浓度组cpm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25%浓度组(P<0.05~0.01),但0.5和1%浓度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0.5%和1%白术浓度组胃蛋白酶分泌量与对照组和0.25%浓度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实验组中各组pH值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术能促进胃粘膜细胞的增殖,刺激胃蛋白酶的分泌.
作者:祝金泉;张焜和;黄德强;陈江;谢勇;王崇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999年1月~2001年6月,我科应用电子喉镜在影像监视下对小儿喉部病变进行检查和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伟;顾东胜;江德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肺活检术对肺弥漫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肺弥漫性疾病经电视胸腔镜肺活检取得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与其他肺活检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0例肺弥漫性疾病均获确诊,诊断率100%,病种主要有特发性肺纤维化、继发性肺纤维化、肺结核、肺癌、弥漫性肺泡细胞癌、弥漫性间皮瘤、肺转移癌、肺转移肉瘤、肺实质炎症、肺支气管扩张症和肺化学感受器瘤.结论:电视胸腔镜肺活检术对确诊肺弥漫性疾病具有佳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椿;林培裘;林若柏;康明强;郑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关节腔穿刺灌洗引流术和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治疗时间和疗效.方法:1994年1月~2001年4月,对52例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患者分别进行关节腔穿刺灌洗引流术(A组)和关节镜下清理术结合镜下置管冲洗引流术(B组)两种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B组的治疗时间短于A组,而疗效优于A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损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是治疗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贵清;徐立录;蔡显义;朱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胸腔镜双侧肺减容术对重度肺气肿的手术适应症和临床疗效.总结胸腔镜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6例重度肺气肿患者,用胸腔镜采用带牛心包的直线切割缝合器切除过度膨胀而破坏的无功能的肺组织.每侧肺切除其容量的20%~30%.结果:术后呼吸困难明显减轻或消失;92%患者呼吸困难指数从4~5级转为1~2级.肺功能1秒时间肺活量(FEV1)增加40.1%.残气量(RV)和肺总量(TLC)分别下降27.3%和22.8%.动脉血氧分压平均上升13.2mmHg.上述指标术后与术前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结论:胸腔双侧肺减容术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新技术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靶区明确的泡性肺气肿是胸腔镜肺减容术的佳适应证.
作者:黄淼龙;姜月平;龙荣尊;陈狲;万仁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介绍中后路椎间盘镜(MED)+靴形刮刀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方法:采用MED+靴形刮刀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2例.结果:随访2~8个月,按Nakal标准,优良率达95%.结论:MED+靴形刮刀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安全,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梁显球;黄绍贤;陈志军;谢广文;余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汁返流性胃炎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胆囊切除术后胆汁返流性胃炎的患病率(29.6%)明显高于普通人群(9.4%)(P<0.01).结论:胆囊切除术后胆汁返流性胃炎患病率增加,治疗方法是促胃肠蠕动和保护胃黏膜.
作者:侯玲;时吉庆;菅留建;夏明银;罗伟;秦红军;熊荣碧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外伤性后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PCL+MCL)断裂的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关节镜技术用同侧髂胫束转位修复外伤性PCL+MCL断裂5例.结果: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效果优良.结论:用髂胫束修复PCL+MCL,有良好的韧带转化功能,且有取材方便、功能组织损伤较小、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作者:李晓声;周江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应用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尿管镜诊治46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进镜成功率为94.2%,其中输尿管上、中、下段取石成功率分别是66.6%,88.5%,96.1%.结论:输尿管镜可用于治疗输尿管结石、息肉、狭窄等多种疾病,尤其适用于中下段的结石.
作者:吴志坚;李晓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根据十二指肠乳头与憩室的解剖关系,胆总管末端的开口与憩室的解剖关系,判断胆总管末端走向,另外术中还利用胆总管内注水法,球囊或切开刀退拉法进一步确定EST的切口方向和大小,对82例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的患者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碎石器机械碎石取石术.结果:80例患者术后结石取净,结石取净率97.56%,2例分别因结石直径大于3cm及胆总管结石充满,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术后6年结石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1例死亡.结论: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碎石器机械碎石取石术对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脂肠憩室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邢国璋;张建生;张月寒;焦洋;张增海;王鼎鑫;尹淑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后路脊柱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miation,LDH)手术的原则.方法:回顾总结3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MED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3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按照Macnnab标准评定,优269例,良38例,可29例,优良率91.25%.结论:MED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必须遵守MED手术原则,即:正确的手术适应证、熟练的操作技术、术中突发情况的认知与处理.
作者:张朝跃;沈民仁;彭耀庆;吴松;苗惊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对胆囊切除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SOD)胆道型的治疗价值.方法:参考SOD国际诊断标准(罗马Ⅱ),拟定关于胆道型SOD的标准选择72例SOD患者,经ERCP确诊后,及时进行EST治疗,采用Pull式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刀进行切开,切口长度约1~1.5cm,其中12例狭窄型患者应用针型切开刀开窗后,再行ERCP成功.术后观察疗效,以显效、有效和无效来评价,并观察分析并发症情况.结果:72例患者经EST治疗后,显效58例(80.6%),有效9例(12.5%),总有效率为93.1%:无效5例(6.9%).EST术中及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12.5%),其中出血4例,急性胰腺炎3例,胆系感染2例.结论:EST对SOD患者具有非常确切的疗效,且患者痛苦小,住院时间短.
作者:黄永辉;常玉英;车筑萍;孙诚谊;王于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ERCP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疑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梗阻性黄疸病例行ERCP检查及治疗.结果:全部病例胆管均成功显影,影像学表现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特征性改变,4例并见胰管显影,胰管未见明显异常.结论:ERCP具有安全易行,并发症少,胆管显影清楚等优点,是诊断该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卢海武;薛平;彭和平;梁建中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插管扩张治疗输卵管阻塞的有效方法和疗效. 方法:在宫腔镜直视下显示输卵管开口,以外径1.4cm的医用塑料导管,经宫腔镜插入输卵管间质部0.5~0.8cm,再将硬外管经医用导管插入远端输卵管内,一般可插入1~6cm.经硬外管推注疏通药进行扩张治疗.结果:本组64条阻塞不通的输卵管经第一次扩张治疗后,有效率达57.8%(37/64),经两次扩张治疗后总的有效率达62%(40/64),其中完全通畅率43.7%(28/64).结论:该法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肯定,是目前治疗输卵管阻塞的较好方法,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作者:霍金平;汪美莲;冯雪萍;魏永华;陈平娟;李文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74岁,因反复胸闷、气促伴腹胀、烧心、嗳气10余天入院.有甲亢、高血压和冠心病史.查体:血压120/80mmHg,心界向左扩大,心律不齐,上腹有压痛.胸片示心影增大,提示高心病,粪隐血试验阴性.
作者:何建华;朱锐冰;朱胜英;丁惠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疗效.方法:应用电视宫腔镜电切宫颈管良性赘生物及宫颈炎性增生组织,切除组织送病检,治疗75例,随访68例,随访1~12个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min,术中出血5~20ml,6.6%脱痂出血超过月经量,经对症治疗止血.一次性治疗有效率达100%,94%宫颈恢复正常,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治疗宫颈良性病变首选宫腔镜电切术,它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美一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一种简易电击碎石处理胆道残余结石的实施方法.方法:采用简易电击碎石经纤维胆道镜处理16例胆道残余结石.结果:16例病人的胆道残余结石均碎石成功,无任何并发症.结论:经纤维胆道镜电击碎石是治疗胆道残余结石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作者:王群伟;黄生福;范文涛;李清龙;苗雄鹰;李永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