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刚;蔡嵘;程普选;丁文熙;许幼如;陈强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8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病人行关节镜下滑膜切削,病灶清除术并随访.结果:按膝关节肿痛程度及活动能力评定疗效:所有病例的优良率66.7%,而13例局限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病人术后的优良率达92.1%,5例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病人均在镜下手术后8~12个月切开关节行病灶清除术.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局限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镜下可准确取病灶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应即早切开关节手术为宜.
作者:金先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将我们腹腔镜胆道手术的教训给广大的腹腔镜手术者借鉴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0年来(1992年7月~2002年2月)腹腔镜胆道手术3*!000例病历中16例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胆总管损伤6例(0.2%),胆漏5例(0.17%),十二指肠损伤2例(0.07%),右肝管部分损伤1例(0.03%),术后出血1例(0.03%),内脏损伤1例(0.03%).结论:作者认为腹腔镜胆道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一旦发生,其后果相当严重,有的可导致病人多次手术、甚至死亡,因此一定要相当重视.
作者:万小平;阮景德;龚连生;李年丰;何剪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根据十二指肠乳头与憩室的解剖关系,胆总管末端的开口与憩室的解剖关系,判断胆总管末端走向,另外术中还利用胆总管内注水法,球囊或切开刀退拉法进一步确定EST的切口方向和大小,对82例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憩室的患者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碎石器机械碎石取石术.结果:80例患者术后结石取净,结石取净率97.56%,2例分别因结石直径大于3cm及胆总管结石充满,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术后6年结石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1例死亡.结论: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碎石器机械碎石取石术对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脂肠憩室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邢国璋;张建生;张月寒;焦洋;张增海;王鼎鑫;尹淑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生理性DGR发生的规律及正常参数值,对DGR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方法:18例无任何临床症状的健康自愿者,1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用Bilitec 2000行胃内24h胆汁监测.结果:生理性DGR胆红素光吸收值>0.14的总时间百分比,均值为10.4±9.88,95%参考值正常上限值为35.6%.慢性浅表性胃炎组与健康对照组胆汁反流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常健康人群在直立、仰卧、餐时、餐后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十二指肠胃反流,睡眠时反流较其他阶段明显增多(P<0.05),且个体差异较大.正常健康对照组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炎是否与胆汁相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欧大联;霍继荣;吴小平;凌奇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三种经尿道手术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和经尿道KTP/YAG激光前列腺切除术共223例.结果:从手术时间看,TUVP、KTP/YAG的手术时间短,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也明显少于TURP组.大尿流率及IPSS也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KTP/YAG组改善的效果较TURPTUVP差.术后并发症中TURP组术后近期的再出血例数高于其他两组.KTP/YAG的尿道狭窄发生率低.三组患者均没有出现电切综合症、尿外渗和死亡.结论:三种方法均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各有其优缺点,临床上应根据其适应症选择合适的方法,联合应用可获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王栋;李湖;张永海;苏泽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特殊疾病的内镜治疗效果.方法:使用仿双腔镜检查治疗156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胃石症、胃内复杂异物、黏膜下平滑肌瘤患者.结果:2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仿双腔镜诊断明确,急症止血成功率95%(29/30);胃石症132例经上述治疗一次碎石成功率99%(130/132);胃内复杂异物1例一次取净;黏膜下平滑肌瘤3例一次治疗彻底.结论:仿双腔镜简单实用,适合治疗上消化道特殊疾病.
作者:唐井钢;高飞;尹敬芬;候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疗效.方法:应用电视宫腔镜电切宫颈管良性赘生物及宫颈炎性增生组织,切除组织送病检,治疗75例,随访68例,随访1~12个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min,术中出血5~20ml,6.6%脱痂出血超过月经量,经对症治疗止血.一次性治疗有效率达100%,94%宫颈恢复正常,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治疗宫颈良性病变首选宫腔镜电切术,它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美一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色素内镜对早期食管癌及非典型增生的诊断价值,我们行美蓝-卢戈液染色.方法:对内镜检查中发现的食管可疑病灶34例,经内镜喷洒美蓝-卢戈液,观察染色情况并活检.结果:34例中发现食管癌5例,不典型增生10例.结论:此法对早期食管癌与不典型增生的发现很有价值.
作者:郭秀兰;闫茂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比较格拉司琼和氟哌啶预防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5例ASA Ⅰ~Ⅱ级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将病人分为三组,麻醉诱导前5min静注格拉司琼(G组,n=31)3mg、氟哌啶(D组,n=28例)、生理盐水(N组,n=26例).结果:术后24h后恶心、呕吐发生率G组为16.2%,D组为25.0%,N组为65.4%;镇静评分G组、N组均≤1分,D组多为1~2分,有2例达3分.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前5min静注格拉司琼3mg能有效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疗效优于氟哌啶,且无镇静作用,对循环呼吸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覃宝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操作者利用食管支架置入辅助架行有效食管扩张及支架放置的准确性、安全性.方法:吞咽困难Ⅳ级者,先用微波凝固灼扩,至胃镜能通过.采用辅助架对87例食管、贲门良恶性狭窄行萨氏探条扩张,其中57例行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治疗.结果:87例扩张无1例因辅助架造成导丝滑脱、移位及其它并发症,支架均1次顺利置放成功.未发生置入器引导头拖动支架移位的情况.结论:此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作者:马兴;蔡莉;王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胆囊胆总管结石经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行Oddi括约肌切开(EST)、网篮取石和气囊排石,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结果:本组成功率81.8%(20/22),结石取净率100%,无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5~19d.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可靠.
作者:邱振明;叶丽萍;叶晓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骨水泥髋或混合髋翻修病人15例19髋,男8例,女7例.年龄41~76岁,平均62.5岁.翻修原因:假体松动后疼痛18髋,假体柄断裂1髋.11髋为关节镜组,8髋为对照组.结果:关节镜组较对照组术中髓腔清理时间明显缩短,平均输血量减少,术后X片显示骨水泥显影均匀度明显增高,术后平均随访2.3年,Harris评分提高10分.结论:采用关节镜下髓腔清理优于常规清理术.
作者:张学水;贾维民;武兆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应用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尿管镜诊治46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进镜成功率为94.2%,其中输尿管上、中、下段取石成功率分别是66.6%,88.5%,96.1%.结论:输尿管镜可用于治疗输尿管结石、息肉、狭窄等多种疾病,尤其适用于中下段的结石.
作者:吴志坚;李晓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成功率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对2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急诊内镜(72h内)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或鼻胆管引流(ENBD)等治疗.结果:26例治疗成功24例(92.3%),经内镜治疗后原有发热的患者2~5d体温恢复正常;并发腹膜炎的患者3~8d腹部体征好转;血常规、淀粉酶及血生化1~2周内基本恢复.除2例形成胰腺假性囊肿中转外科手术外,其它患者于术后5~20d好转出院.内镜治疗过程中除3例出现切口出血,经局部喷洒凝血酶止血外,再未出现其它并发症.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ERCP及内镜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杨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999年1月~2001年6月,我科应用电子喉镜在影像监视下对小儿喉部病变进行检查和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伟;顾东胜;江德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胸腔镜双侧肺减容术对重度肺气肿的手术适应症和临床疗效.总结胸腔镜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6例重度肺气肿患者,用胸腔镜采用带牛心包的直线切割缝合器切除过度膨胀而破坏的无功能的肺组织.每侧肺切除其容量的20%~30%.结果:术后呼吸困难明显减轻或消失;92%患者呼吸困难指数从4~5级转为1~2级.肺功能1秒时间肺活量(FEV1)增加40.1%.残气量(RV)和肺总量(TLC)分别下降27.3%和22.8%.动脉血氧分压平均上升13.2mmHg.上述指标术后与术前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结论:胸腔双侧肺减容术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新技术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靶区明确的泡性肺气肿是胸腔镜肺减容术的佳适应证.
作者:黄淼龙;姜月平;龙荣尊;陈狲;万仁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总结电视腔镜术治疗高龄肺癌患者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高龄肺癌患者(年龄≥70岁)的临床资料.结果:肺叶部分切除4例,肺叶切除14例,全肺切除1例,术中转开胸1例,剖胸探查2例.出血50~800ml,平均305ml,手术时间40~245min.术后4例并发肺不张;4例出现多源性房性早搏;1例因痰稠、咳嗽无力行纤支镜下吸痰;4例胸腔积液,需作胸穿;3例病人需要输血(占13.6%),分别为400ml,400ml和800ml;胸管停留时间3~5d;1例于术后第11天死于呼吸衰竭.随访患者14例,随访率为63.6%,随访时间1~5年.1年内生存率78.5%(11/14),3年生存率42.8%(6/14),5年28.5%(4/14).结论:VATS,切口小,损伤小,出血少,不输血或少输血、伤口愈合快,并发症少,病人痛苦少,对肺功能影响小.以其优点应用到高龄肺癌患者疗效满意.为提高高龄肺癌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中尽量保留余肺;尽量避免作全肺切除.
作者:李标;王正;林少林;邱平;杨超;乔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膝关节军事训练伤早期关节镜检查和镜下治疗的价值.方法:对35例急性膝关节军事训练伤患者进行早期关节镜检查,均在镜下行手术治疗或关节清扫.结果:35例患者除证实的X线诊断外,另发现损伤21例,共29例在镜下治疗,优良率80.7%.结论:早期关节镜检查可全面评估损伤程度,提高诊断水平,镜下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以及疗效好等优点.
作者:李永江;袁本祥;王五洲;刘军;李新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良性肿瘤摘除术的方法和价值.方法:2001年1月~2002年4月,对5例患者行VATS肺良性肿瘤摘除术.男1例,女4例,平均年龄37.2岁.术前均诊断为良性结节:周围型3例,左下叶肺动脉旁1例,左上叶舌段近肺门1例.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按常规位置做3个套管切口.镜下切开结节表面脏层胸膜,沿肿瘤包膜钝性剥离.靠近肺门血管旁的2例病例,采用缝线牵引法协助剥离.摘除之肿瘤立即送快速病理除外恶性病变.将手术结果与同期进行的胸腔镜肺良性肿瘤楔形切除术组进行比较.结果: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胸;术后胸腔引流1~8d,平均2.8d;术后住院2~9d,平均5d;5例仅用Endo GIA钉夹1枚;病理:硬化性血管瘤3例,错构瘤1例,神经鞘瘤1例.并发症1例,为长期漏气(8d),无死亡.与肺楔形切除术组相比,在闭式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上无显著差异;平均住院费用较少,但无统计学差异.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胸腔镜摘除术是治疗肺良性肿瘤的一种简便、安全、可靠的微创新术式.
作者:李剑锋;王俊;冯华清;刘军;李运;张国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ERCP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疑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梗阻性黄疸病例行ERCP检查及治疗.结果:全部病例胆管均成功显影,影像学表现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特征性改变,4例并见胰管显影,胰管未见明显异常.结论:ERCP具有安全易行,并发症少,胆管显影清楚等优点,是诊断该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卢海武;薛平;彭和平;梁建中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