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小平;阮景德;龚连生;李年丰;何剪太
目的:比较关节腔穿刺灌洗引流术和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治疗时间和疗效.方法:1994年1月~2001年4月,对52例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患者分别进行关节腔穿刺灌洗引流术(A组)和关节镜下清理术结合镜下置管冲洗引流术(B组)两种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B组的治疗时间短于A组,而疗效优于A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损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是治疗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贵清;徐立录;蔡显义;朱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总结电视腔镜术治疗高龄肺癌患者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高龄肺癌患者(年龄≥70岁)的临床资料.结果:肺叶部分切除4例,肺叶切除14例,全肺切除1例,术中转开胸1例,剖胸探查2例.出血50~800ml,平均305ml,手术时间40~245min.术后4例并发肺不张;4例出现多源性房性早搏;1例因痰稠、咳嗽无力行纤支镜下吸痰;4例胸腔积液,需作胸穿;3例病人需要输血(占13.6%),分别为400ml,400ml和800ml;胸管停留时间3~5d;1例于术后第11天死于呼吸衰竭.随访患者14例,随访率为63.6%,随访时间1~5年.1年内生存率78.5%(11/14),3年生存率42.8%(6/14),5年28.5%(4/14).结论:VATS,切口小,损伤小,出血少,不输血或少输血、伤口愈合快,并发症少,病人痛苦少,对肺功能影响小.以其优点应用到高龄肺癌患者疗效满意.为提高高龄肺癌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中尽量保留余肺;尽量避免作全肺切除.
作者:李标;王正;林少林;邱平;杨超;乔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从1998年8月~2001年8月,3年间急症胃镜共发现Mallory-Weiss综合征16例,17人次,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忠平;孙殿贞;曹明英;张少云;陈成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操作者利用食管支架置入辅助架行有效食管扩张及支架放置的准确性、安全性.方法:吞咽困难Ⅳ级者,先用微波凝固灼扩,至胃镜能通过.采用辅助架对87例食管、贲门良恶性狭窄行萨氏探条扩张,其中57例行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治疗.结果:87例扩张无1例因辅助架造成导丝滑脱、移位及其它并发症,支架均1次顺利置放成功.未发生置入器引导头拖动支架移位的情况.结论:此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作者:马兴;蔡莉;王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提高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的操作技巧.方法:经尿道输尿管镜直视下采用气压弹道机碎石治疗315例325侧上尿路结石.结果:碎石取石成功303侧.2例并发输尿管穿孔,2例因结石合并严重的炎性息肉术中出血致视野不清碎石困难改开放手术取石,输尿管严重扭曲折叠3例进镜困难而放弃碎石,4例因输尿管开口偏向头侧不能入镜至输尿管腔内,11例输尿管上段结石上移至肾盂内行ESWL治疗.结论: 输尿管镜腔内碎石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充分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病例,术中仔细操作、配合体位调节,充分运用安全导丝、输尿管导管和套石蓝等是提高输尿管镜腔内碎石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邓若平;夏琰;秦钢;桂彬;罗飓元;王建琼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检查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0月~2000年10月间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186例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肝外胆管结石92例,结石取净率100%;肝内胆管结石22例,术中取净19例,残留结石率7.6%;取活检23例,确诊胆管癌8例,炎性病变6例,阴性探查10例.结论:纤维胆道镜在术中应用可降低残留石率,协助胆道疾病的确诊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志伟;鲁广恩;胡安国;胡三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随着胆石病发病率的增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出现,术后胆道残留或复发性结石已屡见不鲜,我们近7年采用经内镜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简称EST)治疗胆总管结石49例,47例结石完全排出,疗效满意.
作者:王建营;张建淮;周寒松;王新南;王桂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胸腔镜双侧肺减容术对重度肺气肿的手术适应症和临床疗效.总结胸腔镜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6例重度肺气肿患者,用胸腔镜采用带牛心包的直线切割缝合器切除过度膨胀而破坏的无功能的肺组织.每侧肺切除其容量的20%~30%.结果:术后呼吸困难明显减轻或消失;92%患者呼吸困难指数从4~5级转为1~2级.肺功能1秒时间肺活量(FEV1)增加40.1%.残气量(RV)和肺总量(TLC)分别下降27.3%和22.8%.动脉血氧分压平均上升13.2mmHg.上述指标术后与术前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结论:胸腔双侧肺减容术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新技术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靶区明确的泡性肺气肿是胸腔镜肺减容术的佳适应证.
作者:黄淼龙;姜月平;龙荣尊;陈狲;万仁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预置鼻胆管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设计和研究,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切口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胆道结石患者3例,术前行内镜鼻胆管引流,术中行胆道镜检查和胆总管一期缝合.结果:本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无胆漏发生,鼻胆管造影未见结石残留.结论:预置鼻胆管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道结石可以达到经典胆总管探查手术的效果,同时具有T管引流有效防止术后胆漏发生的优点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便捷、痛苦少、对患者生理机能干扰小的特点.
作者:关春保;苏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胰胆管疾病的经验.方法:先行ERCP,确定病变部位和性质后再行各种治疗.结果:在214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中,99例行EST,其中96例成功取石、取虫或放置胆液引流管,成功率97.0%.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胰胆管疾病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等优点,可代替部分常规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陈亮;陈拥军;龙晓奇;包勇;谭小兰;余小燕;邓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外伤性后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PCL+MCL)断裂的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关节镜技术用同侧髂胫束转位修复外伤性PCL+MCL断裂5例.结果: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效果优良.结论:用髂胫束修复PCL+MCL,有良好的韧带转化功能,且有取材方便、功能组织损伤较小、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作者:李晓声;周江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胆囊胆总管结石经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行Oddi括约肌切开(EST)、网篮取石和气囊排石,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结果:本组成功率81.8%(20/22),结石取净率100%,无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5~19d.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可靠.
作者:邱振明;叶丽萍;叶晓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生理性DGR发生的规律及正常参数值,对DGR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方法:18例无任何临床症状的健康自愿者,1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用Bilitec 2000行胃内24h胆汁监测.结果:生理性DGR胆红素光吸收值>0.14的总时间百分比,均值为10.4±9.88,95%参考值正常上限值为35.6%.慢性浅表性胃炎组与健康对照组胆汁反流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常健康人群在直立、仰卧、餐时、餐后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十二指肠胃反流,睡眠时反流较其他阶段明显增多(P<0.05),且个体差异较大.正常健康对照组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炎是否与胆汁相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欧大联;霍继荣;吴小平;凌奇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一种简易电击碎石处理胆道残余结石的实施方法.方法:采用简易电击碎石经纤维胆道镜处理16例胆道残余结石.结果:16例病人的胆道残余结石均碎石成功,无任何并发症.结论:经纤维胆道镜电击碎石是治疗胆道残余结石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作者:王群伟;黄生福;范文涛;李清龙;苗雄鹰;李永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CO2)气腹对大鼠肝功能及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Wistar大鼠,建立不同压力、持续时间不同的CO2气腹,于术前、术后检测肝功能,应用TUNEL法动态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气腹压力越高,持续时间越长,ALT、AST越高,除低气压组外其余各组术后显著高于术前及假气腹组(P<0.05);HE染色观察显示气腹压力越高,持续时间越长,肝组织损害越重;气腹压力越高,持续时间越长,肝细胞凋亡指数(AI)越高;凋亡指数(AI)与肝功能AST和ALT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883、0.892、0.894、0.896、0.901和0.884、0.886、0.889、0.884、0.891,P<0.01).结论:CO2气腹引起肝缺血再灌注促肝实质细胞凋亡可能是气腹导致肝功能损害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进胜;王卫星;张训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引流在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对我科1994年以来经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1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45例,放置腹腔引流63例,胆漏1例,大网膜损伤出血1例,胆囊动脉出血2例,肝下积脓1例.结论: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放置腹腔引流是必要的,但有一定指征.
作者:梅京松;何德林;吴丰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良性肿瘤摘除术的方法和价值.方法:2001年1月~2002年4月,对5例患者行VATS肺良性肿瘤摘除术.男1例,女4例,平均年龄37.2岁.术前均诊断为良性结节:周围型3例,左下叶肺动脉旁1例,左上叶舌段近肺门1例.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按常规位置做3个套管切口.镜下切开结节表面脏层胸膜,沿肿瘤包膜钝性剥离.靠近肺门血管旁的2例病例,采用缝线牵引法协助剥离.摘除之肿瘤立即送快速病理除外恶性病变.将手术结果与同期进行的胸腔镜肺良性肿瘤楔形切除术组进行比较.结果: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胸;术后胸腔引流1~8d,平均2.8d;术后住院2~9d,平均5d;5例仅用Endo GIA钉夹1枚;病理:硬化性血管瘤3例,错构瘤1例,神经鞘瘤1例.并发症1例,为长期漏气(8d),无死亡.与肺楔形切除术组相比,在闭式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上无显著差异;平均住院费用较少,但无统计学差异.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胸腔镜摘除术是治疗肺良性肿瘤的一种简便、安全、可靠的微创新术式.
作者:李剑锋;王俊;冯华清;刘军;李运;张国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介绍中后路椎间盘镜(MED)+靴形刮刀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方法:采用MED+靴形刮刀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2例.结果:随访2~8个月,按Nakal标准,优良率达95%.结论:MED+靴形刮刀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安全,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梁显球;黄绍贤;陈志军;谢广文;余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术中纤维胆道镜诊治后胆道残余结石的原因分析,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此项技术的成功率.方法:对具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病例均行术中纤维胆道镜诊治,术后经T管造影或术后纤维胆道镜证实有无胆道残余结石.结果:本组248例中发现胆总管结石102例,肝内胆管结石85例,胆管壁急、慢性炎性改变35例,其它26例.经胆道镜取石术后残余结石41例,其中术中已知残余结石19例,术后经T管造影或术后胆道镜证实结石残余22例.结论: 胆道镜检查时除了要耐心细致,按顺序逐支逐段地检视,还要注意胆道变异及有无肝内或胆总管下端狭窄存在,对胆道采用连续的窥视方法.同时T管造影是必不可少的,可与胆道镜检查取长补短.
作者:周勇;涂从银;汪宏;朱丹木;曾永庆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后路脊柱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miation,LDH)手术的原则.方法:回顾总结3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MED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3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按照Macnnab标准评定,优269例,良38例,可29例,优良率91.25%.结论:MED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必须遵守MED手术原则,即:正确的手术适应证、熟练的操作技术、术中突发情况的认知与处理.
作者:张朝跃;沈民仁;彭耀庆;吴松;苗惊雷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