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美拉唑四联短程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观察

任海英;赵细元;汪春莲

关键词:奥美拉唑, 法莫替丁,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幽门螺杆菌HP
摘要:目的:研究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安全性,比较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法莫替丁四联疗法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主要副作用发生率.方法:60例经胃镜证实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奥美拉唑组(A组)和法莫替丁组(B组),A组用药奥美拉唑20mg qd×2周,甲硝唑0.2Tid×1周,丽珠得乐110mg Tid×1周,羟氨苄青霉素0.5 Tid×1周.B组用药法莫替丁20mg Bid×2周,丽珠得乐 110mg Tid×1周,甲硝唑0.2 Tid×1周,羟氨苄青霉素0.5 Tid×1周.停药1月后复查胃镜及复测Hp,观察溃疡愈合,Hp根除及主要副作用.结果:溃疡愈合率A组、B组分别为100%、80%,Hp根除率为93.3%、73.3%,主要付作用发生率为23.3%、20%,A、B两组之间比较,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结果均有显著差异(P<0.05),主要副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四联疗法与法莫替丁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有显著性差异,主要付作用无显著差异.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十二指肠憩室出血的诊断与内科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人十二指肠憩室出血的诊断与内科治疗.方法:对12例老年人十二指肠憩室出血予内镜、或出血停止后予X线钡餐检查,并给制酸剂、口服凝血酶等治疗.结果:12例均明确诊断和治愈.结论:老年人十二指肠憩室出血的诊断,内镜检查当为首选,制酸剂和口服药止血效果良好.

    作者:曾靖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紧急内镜下局部喷洒与注射联合治疗重症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

    我院自1999年1月~2001年1月,共对49例重症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患者在急诊内镜下采用局部喷洒与局部注射联合进行止血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一鸣;许桦林;郑国荣;熊毅敏;杨然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自制新型气动式套扎器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的新型气动式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器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利用自己开发研制的新型气动式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器对20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例实施了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同时与日本生产的气动式套扎器进行了比较.结果:自行研制的新型气动式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器的使用效果良好,部分性能优于进口产品.结论:此种新型气动式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器的使用简捷灵活,性能可靠,价格低廉,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刘明;王磊;卜令秀;张汝建;弭希峰;胡建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中心跳骤停原因分析(附2例报告)

    1 病例介绍例1 女,40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8年以胆囊结石入院,既往体健.体检:P82次/min,BP12/9kPa,心率齐,各瓣膜区无病理性杂音.心电图检查为正常.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下行LC,辅助麻醉药品有安定10mg,芬太尼0.05mg,氟哌啶醇2.5mg,氯胺酮50mg.当建立CO2气腹约5min时,心率自90次/min降到20次/min,血压由15/9kPa降到3/0 kPa,立即解除CO2气腹并进行胸外按压、面罩加压给氧,静推阿托品1mg,2~3min后心率升到120次/min,血压恢复11/8kPa,继续手术,当手术结束时,再次出现心率由120次/min降到0~20次/min,并出现室颤,血压降至0,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气管内插管辅助呼吸,静推阿托品2mg,肾上腺素2mg,地塞米松10mg,静脉点滴10%GS500ml+多巴胺60mg+多巴酚丁胺60mg,心律又转为室速,心室率200次/min左右,静推心律平10mg,硫酸镁2.5g,约10min后心率降至120~130次/min,心律恢复窦性心律,血压升至11/8kPa,恢复自主呼吸,频率14~18次/min,潮气量为400ml左右.1h后病人出现频繁抽搐,按脑复苏综合治疗.2d后神志恢复.术后12d出院.

    作者:胡晋太;王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鼻胃镜临床应用价值与操作要点浅谈

    胃镜诊疗技术普及迅速,胃镜镜身趋向变细以减轻减少病人术中术后不适感和并发症.自2000年5月~2001年8月,我们用GIF-16V.X鼻胃镜经口应用诊查治疗上消化道疾病病人1 620例,报告如下.

    作者:姜贵君;刘彩越;林朝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68例体会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对消化道息肉的治疗价值.方法:内镜下对68例108颗,不同大小,有蒂或无蒂,单发或多发息肉,给予高频电切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未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腺瘤息肉癌变,电切后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内镜下高频切治疗消化道息肉,方法切实可行,安全可靠,经济,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郝卫东;鹿铁英;王永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纤维支气管镜诱导经鼻气管插管加肺灌洗及呼吸机联用抢救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探讨

    目的:探讨经鼻气管插管及肺灌洗联用呼吸机抢救呼吸衰竭及肺性脑病的方法.方法: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诱导经鼻气管插管,并行小液量选择性支气管灌洗及联用呼吸机.结果:36例病人32例抢救成功,成功率89%.结论:该方法能纠正呼吸衰竭,改善缺氧,减轻脑水肿,为呼吸衰竭及肺性脑病的抢救提供了重要方法.

    作者:彭勋;赵雅君;彭卫平;王凯;盛瑞君;王小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灌注抗痨药物凝胶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

    目的:探索支气管内膜结核治疗新途径.方法:经纤维支气管镜将抗痨药物凝胶灌注于病变支气管黏膜.结果:该方法可以促进炎症吸收;软化、稀释局部干酪坏死物质,使之易于排出,直至完全消失;缩小浸润增殖型病灶,乃至完全消失.结论:适时局部灌注抗痨药物凝胶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保护肺功能,使部分患者免于外科手术.该方法还可以使痰菌迅速转阴,减少传染源,对控制结核病流行起到直接作用.

    作者:高飞;闫卓;赵亚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在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在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自1996年1月~2001年6月33例胸腔镜肺楔形切除病人的资料.结果: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可明显缩短,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胸腔镜楔形切除术是简单可行的、安全快捷的,正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作者:李文军;杨劼;叶国麟;谭家驹;潘启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内镜下激光及高频电治疗小儿大肠息肉

    目的:探讨激光及高频电对小儿大肠息肉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经ND:YAG激光及高频电治疗6岁以下小儿大肠息肉26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激光及高频电均可一次性切除息肉,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激光及高频电均有效安全地切除小儿大肠息肉.

    作者:王成文;金松杰;陈永光;方炎雄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腹腔镜检查在腹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腹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为二组:实验组:诊断为腹部肿瘤,于剖腹术前行腹腔镜检查31例;对照组:经腹腔镜检查和活检术证实腹部肿瘤14例.结果:在实验组有4/31例(12.90%)、对照组有9/14例(64.28%)证实肿瘤在腹腔内广泛转移;全组腹腔镜检查诊断准确率100%,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13/45例(28.88%).结论:腹腔镜检查对腹部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高,有助于恶性肿瘤的准确分期,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剖腹探查,能迅速、安全地施行并且很少并发症,在临床上腹部肿瘤的诊断中,是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

    作者:黄时杰;陈志棠;薛福龙;谭国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内窥镜的使用与消毒现状

    目的:提高内窥镜的消毒技术水平,统一管理,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方法:通过对医院各种内窥镜的消毒效能检测和环境检测,发现在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果:在不同科室同一内窥镜重复购置,人员管理分散,致使一方面使用时内窥镜应用过频,给消毒灭菌带来一定困难,在消毒灭菌方法选择上多用消毒代替灭菌,另一方面某些科室内窥镜相对闲置造成资源浪费.结论: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建立内镜诊断治疗中心,统一调配内镜使用,正确选择内镜的清洗消毒灭菌方法等措施,保证消毒灭菌效果和安全使用.

    作者:龚瑞娥;吴安华;王曼平;冯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接触式激光治疗尿道狭窄28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尿道SLT接触式激光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通过经尿道途径应用SLT接触式激光系统和Stroz直角肾镜治疗28例尿道狭窄.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术后28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84个月,17例(60.7%)1次治愈,排尿通畅;11例(39.3%)术后1~5个月尿线变细行定期尿道扩张,其中8例治愈,其余3例改为不定期尿道扩张.结论:经尿道接触式激光治疗尿道狭窄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但有一定的复发率,复发病人可经尿道扩张缓解症状.

    作者:陈仕平;林震;朱绍兴;叶传忠;郑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局麻下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在局麻下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对2例自发性气胸病人改为在局麻下经电视胸腔镜手术.结果:手术更加简便安全、手术时间更短、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结论:局麻下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果;尹邦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80例胃巨大溃疡内镜与临床追踪观察

    目的:研究胃镜下胃巨大溃疡的良恶性表现,更好地鉴别良、恶性溃疡.方法:本文收集我院1982~1999年间内镜发现胃巨大溃疡80例,在内镜下依其大小、部位、外观、性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长期追踪观察.结果:80例胃巨大溃疡中,良性溃疡47例,恶性溃疡33例,从内镜特点分析,各具一定特点.结论:良、恶之间常有重叠,甚至混淆,需长期追踪观察并多次病理确诊,以提高内镜诊断率.

    作者:颜金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上海市青浦地区大肠息肉437例分析

    目的:探讨青浦地区大肠息肉的分布、大小和病理类型,以及与肠息肉恶变和血吸虫病的关系.方法:对大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内镜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肠息肉的检出率为11.8%.其中腺瘤性息肉占59%,息肉伴血吸虫卵沉着的占30%,大肠癌组织中血吸虫卵沉着的占42.2%.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炎性息肉以≤1cm为多,腺瘤性息肉以≥1cm为多.息肉分布以直肠、乙状结肠多见,年龄以41岁以上多见.腺瘤恶变率为12.6%.结论:腺瘤性息肉以绒毛状结构易癌变,大肠腺瘤性息肉常与大肠癌并存.血吸虫卵沉着可能是肠息肉和肠癌的诱发因素.早期发现息肉,早期摘除,可以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作者:刘铁梅;许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分破胆囊造成并发症的预防

    在传统胆囊切除术(OC)术中分破胆囊时,因术野开阔,操作方便,通常很少造成污染,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分破胆囊时,却常常造成胆石、胆汁及细菌的遗留而形成污染,就其引起的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在国内尚未引起重视.

    作者:顾勇;赵翰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术后纤维胆道镜联合治疗肝内胆管残留结石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残留结石的胆道镜处理方法和技巧,以提高肝内胆管残留结石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总结60例肝内胆管术后残留结石病例,均采用胆道镜处理,运用网篮套取、冲洗、钳咬、爪钳抓取等方法取出结石,其中22例在胆道镜下采用等离子体冲击波碎石术.结果:60例病人共行胆道镜189次,每例行胆道镜1~18次,中位胆道镜次数为2次,结石取净54例,取净率为90%.结论:胆道镜联合等离子体冲击波碎石术能有效治疗肝内胆管残留结石,降低残石发生率.

    作者:王立新;徐智;张能维;陆少美;周孝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

    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迟发性胆漏,又称继发性胆漏,是微创手术后的一种特异损伤,其发生率不高,由于其发生原因及特点不同,应引起外科医师的重视.

    作者:章义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腹腔镜肠穿孔修补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肠穿孔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8例十二指肠穿孔,8例小肠穿孔,3例乙状结肠穿孔,1例升结肠穿孔患者在腹腔镜下行修补术,全部在腹腔内缝合打结.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成功,无肠漏、腹腔脓肿等发生,平均住院日7d.结论:腹腔镜下肠穿孔修补具有疗效好、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斌;胡明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