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文;金松杰;陈永光;方炎雄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手段.方法:对5例诊断明确的Dieulafoy病的临床起病、转归及治疗预后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首次诊断临床误诊率近75%,年轻内镜医生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确诊后经内镜治疗大多是有效的.结论:对反复发作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要考虑少见病存在的可能,并及时进行有经验的内镜医师进行胃镜检查,以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李楠;周建飞;朱超慧;解放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下称纤胆镜)在降低胆管残余结石发生率和治疗残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989~1999年纤胆镜治疗胆管结石96例,其中术中检查30例,术后经T管窦道应用66例.结果:手术探查认为结石取净,术中行纤胆道检查后仍有16.7%(5/30)残留结石.术后66例中9例T管造影正常,行纤胆镜检查后仍有结石;8例造影有结石,行纤胆镜检查未见结石.经T管窦道取石58例,成功率96.6%.结论:术中及术后应用纤胆镜检查可降低残余结石的发生率,经T管窦道取石是治疗术后残余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可避免再次手术.
作者:董剑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门脉高压性胃病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胃镜下有无门脉高压性胃病对62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门脉高压性胃病组与无门脉高压性胃病组比较,在肝功能分级、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静脉曲张的硬化剂治疗以及体内血浆蛋白水平有着显著的差异(P<0.01),而与病程、血清胆红素、血氨水平、凝血酶原时间无相关性(P>0.05).门脉高压性胃病组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肝功能分级、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硬化剂治疗及血浆蛋白水平与门脉高压性胃病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作者:杨文;胡梅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无食管症状霉菌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了解本病的发病率及有效的治疗药物.方法:检查3 279例病人,发现霉菌性食管炎16例,均因胃部不适、上消化道出血、黑便而接受胃镜检查,均无吞咽疼痛、吞咽困难、胸骨后烧灼感等食管症状.16例病人全部给予刷检及活检.对15例病人给予酮康唑或氟康唑进行了治疗.结果:经胃镜检查霉菌性食管炎的发病率为0.49%,轻度10例,中度4例,重度2例.16例患者刷检全部见霉菌丝及孢子,6例中重度及2例轻度患者粘膜活检(+),8例轻度患者活检(-).胃镜诊断慢性胃炎10例,消化性溃疡5例,胃癌1例.HP检查阳性7例,阴性9例.15例患者经酮康唑或氟康唑治疗7~10d,复查胃镜霉菌感染消失.结论:无食管症状的霉菌性食炎的发病率较低,以青壮年为主,无慢性疾病,霉菌感染与HP感染无直接关系,可能与环境、食品污染、食管动力异常或自身免疫缺陷等有关系,尚有待进一步考察验证.
作者:潘永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的新型气动式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器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利用自己开发研制的新型气动式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器对20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例实施了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同时与日本生产的气动式套扎器进行了比较.结果:自行研制的新型气动式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器的使用效果良好,部分性能优于进口产品.结论:此种新型气动式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器的使用简捷灵活,性能可靠,价格低廉,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刘明;王磊;卜令秀;张汝建;弭希峰;胡建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总结作者近2年神经内窥镜手术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将所有病例分内窥镜完成的手术和内窥镜辅助神经外科手术二类,分别分析治疗方法、治疗结果和并发症.结果:内窥镜完成的手术24例,内窥镜辅助的手术17例.痊愈29例,好转6例,无变化2例,需要处理的并发症7例(8次).均来自内窥镜完成组.结论:硬脑膜下积液、脑室内出血、感染是主要并发症,脑室内肿瘤切除可能有肿瘤脱落致寻找困难.
作者:陈建良;吴耀晨;向进;陈旭东;陈洪;陈锦伦;张清平;吕文;郭伟;杨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切除纵隔肿瘤的方法及其适应症.方法:总结1996~2001年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切除的22例纵隔肿瘤及囊肿病人资料.其中胸腺瘤4例,畸胎瘤8例,神经源肿瘤7例,支气管囊肿3例,食管及心包囊肿各1例.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有1例胸腺瘤病人术后1年复发,1例病人术后出血2次手术,其它病人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辅助小切口的VATS同样具备标准VATS的优点,在部分纵隔肿瘤及囊肿病人可完成与传统开胸入路同质量手术.
作者:陈锋夏;钟晓捷;汤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胃镜下胃巨大溃疡的良恶性表现,更好地鉴别良、恶性溃疡.方法:本文收集我院1982~1999年间内镜发现胃巨大溃疡80例,在内镜下依其大小、部位、外观、性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长期追踪观察.结果:80例胃巨大溃疡中,良性溃疡47例,恶性溃疡33例,从内镜特点分析,各具一定特点.结论:良、恶之间常有重叠,甚至混淆,需长期追踪观察并多次病理确诊,以提高内镜诊断率.
作者:颜金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本组共9例,男7例,女2例,男女比例为3.5∶1.年龄27~5岁,平均40.7岁.表现为呕血者8例,病程在4h内.单纯黑便者1例,有上腹隐痛不适史3例.呕血前有诱因者4例,有失血性休克表现者5例.
作者:欧阳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自1999年1月~2001年1月,共对49例重症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患者在急诊内镜下采用局部喷洒与局部注射联合进行止血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一鸣;许桦林;郑国荣;熊毅敏;杨然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呼吸功能减退患者使用芬太尼后,在支气管镜检查(FOB)中心率(HR)、血压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方法:A组35例为呼吸功能显著减退患者,B组(28例)为对照组,两组插镜前以芬太尼2μg/kg静脉注射,于用药前、插镜前、操作中和镜检结束记录收缩压(SP)、舒张压(DP)、平均动态压(MAP)、HR和SpO2.结果:与基础值相比,镜检中两组HR均有增快(P<0.01或0.05),但SP,DP,MAP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镜检中HR,SP,DP,MAP亦无显著性差异,A组SpO2的基础值低于B组,表明A组镜检前有低氧血症.镜检中A组SpO2下降(P>0.01),与基础肺功能显著减损有关.结论:在支气管镜检查中呼吸功能减退患者使用芬太尼(2μg/kg)是安全、有效的,能够起到较好的镇静效果和保持血压的稳定.
作者:曾锦荣;王昌明;莫碧文;蒋述科;唐艳君;王仪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近年来,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时选用带导丝的聪明切开刀,明显地提高了标准EST的安全性和成功率.然而始终有一小部分病人可因各种各样的因素仍无法完成标准的EST,而须改用前切开术或针形刀开窗术(needle-knife fistulotomy,NKF),这是目前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方法,其中又以NKF为流行[1~3].一旦采用这两种方法,EST的成功率会明显上升,但其难度和并发症也随之增加[1,4],为了解决好这一难题,本文参考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体会,重点对针形切刀的应用作一评述.
作者:李平;张啸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对老年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认识,从而能及时诊断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近十余年来收治的老年人气管、支气管异物16例.结果:16例中仅有2例入院时已确诊,12例误诊,分别误诊为慢支炎肺气肿并感染、肺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疑肺癌;2例漏诊.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其中反复咳嗽、咳痰伴发热9例,咯血4例.异物滞留气管、支气管时间1d~26个月.11例经纤支镜钳出或吸出异物,4例在纤支镜钳检后异物自行咳出,1例经硬管支气管镜取出.结论:老年人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原有慢性疾病所掩盖,且往往不能提供异物吸入史,故而容易造成临床误诊.纤支镜检查是确诊和治疗老年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溪林;钟维农;梁惠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同期妇科腹腔镜卵巢手术72例,输卵管手术59例与开腹卵巢手术92例、输卵管手术78例的对比分析,了解两者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抗生素应用、肛门排气、住院天数及费用等方面的差别.结果:妇科腹腔镜手术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肛门排气及住院天数,减少术中出血及抗生素应用,但费用较高.结论: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宝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自1996年1月~2000年2月对T1~T2期膀胱癌患者施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及黏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作者:余清平;解放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胃镜诊疗技术普及迅速,胃镜镜身趋向变细以减轻减少病人术中术后不适感和并发症.自2000年5月~2001年8月,我们用GIF-16V.X鼻胃镜经口应用诊查治疗上消化道疾病病人1 620例,报告如下.
作者:姜贵君;刘彩越;林朝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青浦地区大肠息肉的分布、大小和病理类型,以及与肠息肉恶变和血吸虫病的关系.方法:对大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内镜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肠息肉的检出率为11.8%.其中腺瘤性息肉占59%,息肉伴血吸虫卵沉着的占30%,大肠癌组织中血吸虫卵沉着的占42.2%.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炎性息肉以≤1cm为多,腺瘤性息肉以≥1cm为多.息肉分布以直肠、乙状结肠多见,年龄以41岁以上多见.腺瘤恶变率为12.6%.结论:腺瘤性息肉以绒毛状结构易癌变,大肠腺瘤性息肉常与大肠癌并存.血吸虫卵沉着可能是肠息肉和肠癌的诱发因素.早期发现息肉,早期摘除,可以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作者:刘铁梅;许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鼻气管插管及肺灌洗联用呼吸机抢救呼吸衰竭及肺性脑病的方法.方法: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诱导经鼻气管插管,并行小液量选择性支气管灌洗及联用呼吸机.结果:36例病人32例抢救成功,成功率89%.结论:该方法能纠正呼吸衰竭,改善缺氧,减轻脑水肿,为呼吸衰竭及肺性脑病的抢救提供了重要方法.
作者:彭勋;赵雅君;彭卫平;王凯;盛瑞君;王小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LC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的适应证,提出术前对LC难度评估的标准,对难度大的LC提出了术中处理对策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通过回顾分析280例手术,总结了对困难的LC手术的处理经验.结果:成功施行LC手术263例,中转开腹13例,严重并发症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根据病史及B超检查可以在术前判断LC的难易程度,只要掌握一定的LC技术,对一些难度大的病人行LC是安全的,果断地中转开腹是避免LC严重并发症的好方法.腹腔引流对严重炎症渗出及可疑损伤病例是必要的.
作者:陈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对消化道息肉的治疗价值.方法:内镜下对68例108颗,不同大小,有蒂或无蒂,单发或多发息肉,给予高频电切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未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腺瘤息肉癌变,电切后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内镜下高频切治疗消化道息肉,方法切实可行,安全可靠,经济,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郝卫东;鹿铁英;王永前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