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联合应用汽化与切割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吴忠标;林国兵;陈柏君;陈振乾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前列腺增生症
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治疗BPH43例.结果:术中均未输血,术后随访2~14个月,效果满意,均排尿通畅,并发症少.结论:本方法操作简易,出血少,能扩大手术适应症.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胆道镜取出胰管结石1例报告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5岁,教师,因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术中见胆囊内有直径0.4~0.5cm胆固醇结石10余枚,胆总管内取出直径0.4~0.5cm结石2枚,结石性质同胆囊内,考虑为胆囊结石排入胆总管所致.术后两周T管造影疑胆总管末端残余结石,夹闭T管后病人无黄疸、腹胀等表现.

    作者:余昌中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PCF-P240AI型硬度可变式肠镜操作体会

    目的:比较硬度可变式PCF-P240AI型结肠镜和中等硬度CF-200L型结肠镜在操作中的优劣点.方法:对我院使用PCF-P240AI型结肠镜53例和CF-200L型结肠镜60例的插入时间以及受检者情况、助手按压腹部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普通体重组、有手术史组的插入时间PCF-P24040AI比CF-200L明显减少(P<0.05、P<0.01),PCF-P240AI按压腹部次数比CF-200L明显减少(P<0.05).结论:硬度可变式PCF-P240AI型结肠镜操作时轻巧、随意,省时、省力,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张伟刚;晨智敏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分析(附166例报告)

    目的:论证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51例,膀胱结石11例,前尿道结石4例,碎石后酌情留置F4~6输尿管导管或双J管治疗.一次原位碎石成功1 55例,成功率为93 9%,碎石时间为5min~26min.结石排出时间为术后1~3d,术中膀胱穿孔2例,输尿管穿孔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具有微创,安全,高效,容易操作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刘思平;卢思毅;罗淑芳;张婷芳;古艳芬;房红秀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LC)的原因.方法:对收集多家医院共11 392例手术中产生并发症的169例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69例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医师的操作技术、经验方法及助理的操作配合密切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措施不当也可加重并发症的后遗症.结论: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关键是要选用经验丰富的医师,在手术时仔细操作,很多并发症是能预防的.

    作者:王俊;吴金术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内镜特征

    目的:寻找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内镜特征.方法:对我院2000年3月~2001年3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159例(A组)、乙型肝炎肝硬化(非门静脉高压症)病人114例(B组)、慢性胃炎病人97例(C组)分别进行内镜调查,比较这3组病人的内镜下表现.结果:B组和C组胃粘膜内镜下的各种表现出现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马赛克征,樱桃红点(斑),瘀点(斑),胃粘膜糜烂在A组中出现的机率分为63.52%、19.50%、45.28%、49.69%,均高于前两组(P<0.05).樱桃红点(斑)出现时全部伴有马赛克征,68.35%的胃粘膜糜烂和68.06%的瘀点(斑)均伴有马赛克征.结论:马赛克征、樱桃红点(斑)、瘀点(斑)、胃粘膜糜烂是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常见的和具特征性的内镜表现,多位于胃的近端.马赛克征是基本的内镜表现,马赛克征、瘀点(斑)和胃粘膜糜烂的组合较常见,胃粘膜糜烂和樱桃红点(斑)这一组合预示胃粘膜病变较重.

    作者:潘卫东;许瑞云;刘波;汪壮流;陈幼明;李建忠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三孔法腹腔镜附带阑尾切除29例报告

    1998年5月~2000年12月,我们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附带切除阑尾共29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林雨冬;王明元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采用软式输尿管扩张器治疗尿道狭窄(附37例报道)

    从1993年1月~2001年10月采用美国Van-Ten公司生产的输尿管软式系列扩张器治疗常规尿扩治疗失效后尿道狭窄患者37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姚干;赵晓昆;刘任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结肠镜诊断鞭虫病94例分析

    目的:探讨结肠镜诊断鞭虫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85年12月~2001年5月经结肠镜诊断的鞭虫病进行分析.结果:9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盲肠粘膜损害,并伴有多种胃肠道症状,腹泻38例(40%),腹痛37例(39.4%),黑便15例(16%),腹胀13例(13.8%),便秘10例(10.6%),纳差2例(2.1%),腹泻与便秘交替6例(6.4%).结论:结肠镜检查对鞭虫病具有确诊意义.

    作者:刘国东;邓明明;徐玲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幽门螺杆菌根除与否与胃粘膜病理改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部疾病的病理变化.方法:76例HP感染的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别随机给予抗HP或非抗HP治疗,1年后复查,胃镜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年后复查,治疗组较未治疗组慢性炎症程度减轻(P<0 05),其中萎缩和肠化生以及活动性炎症程度也较前减轻(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HP感染与胃粘膜炎症及萎缩、肠化生程度较为密切.HP根除有利于胃粘膜病理的好转.

    作者:高孝忠;车金玲;王晓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关节镜下膝关节盘状软骨成形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盘状软骨成形术的远近期疗效.方法:对54例盘状软骨在关节镜下改形,同时对并发症进行治疗.结果:经过5个月~5年随访,并与盘状软骨全切除病例比较,关节镜下盘状软骨成形术的总有效率96.4%.术后并发症少,骨性关节炎发生率低.结论:关节镜下盘状软骨成形术是治疗盘状软骨损伤的首选方法.16岁以前患者,术后可使原来的平台发育不良明显改善.对关节后期稳定有利,效果尤好.

    作者:张之智;刘建设;刘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胆道镜治疗残余胆总管末段嵌顿结石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联合胆道镜治疗残余胆总管末段嵌顿结石的方法和效果.方法:14例残余胆总管末段嵌顿结石在经T管痿道不能取出结石时联合EST,在乳头括约肌切开后,再用胆道镜技术将嵌顿结石推入十二指肠以清除结石.结果:全组病例行EST联合胆道镜技术均获成功,胆总管末段嵌顿结石完全清除,仅3例合并中量消化道出血,无严重并发症.结论:EST联合胆道镜治疗术后残余胆总管末段嵌顿结石安全有效,表明了内镜能解决临床的疑难问题.

    作者:张光全;程泰煦;廖忠;郑永强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的关节镜下分型及意义

    目的:探讨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的关节镜下分型及其与滑膜皱襞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75例(75膝)关节镜下发现有髌内侧滑膜皱襞的病人,详细记录皱襞的特点,并加以分型.结果:髌内侧滑膜皱襞的位置、形态、质地的变化呈现多样性,因此其致病特点亦不相同.结论:将髌内侧滑膜皱襞的镜下表现分为七型,Ⅳ、Ⅴ、Ⅵ、Ⅶ型因其肥厚、纤维化,并与关节产生不相适应的摩擦、挤压而导致滑膜皱襞综合征.

    作者:易智;凌鸣;罗振群;徐洪海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食道静脉破裂出血内镜治疗中的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食道静脉破裂出血内镜治疗中的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变化的机理.方法:自1999年4月以来,在47例肝硬化食道静脉破裂出血患者中,随机选择27例应用硬化剂治疗,20例使用套扎治疗.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7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CG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结果:硬化剂组血浆CGRP水平治疗前CGRP(87±23)ng/L,显著高于治疗后(55±28)ng/L,P<0.05;套扎器组治疗前CGRP(103±27)显著高于治疗后CGRP(79±20),P<0.01;硬化与套扎二组比较,患者的血浆CGRP水平无显著性相关.结论:在食道静脉破裂出血的内镜治疗中,应用硬化剂与套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其机制与影响CGRP基因表达、血流动力学紊乱有关.

    作者:李楠;周建飞;朱超慧;阮志义;顾凯华;池春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卵巢创面出血的处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卵巢创面止血的方法.方法:30例卵巢囊肿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其中28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采用套圈结扎止血法处理卵巢创面.结果:30例卵巢囊肿直径在3~10cm之间,采用套圈结扎止血28例.平均手术时间30min,术中出血数毫升.其中有7例套扎时卵巢皮质留有死腔,术后随诊无卵巢血肿形成.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创面应用套圈的方法止血节省时间,止血效果确切;手术安全,并发症少;可保护卵巢功能.

    作者:王扬;卞美璐;梁静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膝关节镜下自体髌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探讨

    目的:报告关节镜下采用中1/3骨-髌韧带-骨(BPTB)等长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10例,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讨论.方法:经临床及关节镜检查确诊的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10例,平均年龄22.3岁(17~26岁),取自体BPTB中1/3,关节镜下重建其ACL.术后随访时间16个月(12~20个月),参照敖英芳临床判断标准及lysholm评分评价疗效.结果:临床效果优者3例,良5例,中1例,差1例.Lysholm评分术前(23.8±8.53)分,术后(88±7.48)分(P<0.01).术后3例合并膝前疼痛,其中2例接受再次关节镜手术,再次镜检证实为脂肪垫挤压综合征,均于手术后恢复.结论:膝关节镜下自体髌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近期疗效肯定,术后恢复快,但膝前疼痛并发症的防治值得探讨.

    作者:陈游;孙材江;王万春;张薇;李菊元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45例报告

    目的:总结45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经验体会.方法:关节镜下移植中1/3骨-髌韧带-骨组织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用于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关节不稳定.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5个月.Lysl1olm评分由术前57分提高到93分.所有患膝术前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阳性,术后2例前抽屉试验阳性,3例Lachman试验弱阳性.所有患者主观评价膝关节功能明显增进,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在关节镜直视下,能准确定位前交叉韧带解剖止点,钻制骨隧道,植入移植组织.采用界面挤压螺钉固定移植物,不需外固定.该技术具有不切开关节囊,损伤小,关节粘连率低的优点.

    作者:刘宝荣;王家让;滕学仁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椎管镜器械的消毒与保养

    我院引进美国枢法膜@丹历公司生产的氙灯光源主机及配套的MED器械,其价格昂贵,器械配件多,结构精巧娇贵,易损坏,因此要求管理者须具备相关知识,了解其性能,对器械进行准确的消毒和保养.

    作者:闫秀芝;吕玲;滕淑贞;张颖颖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血清总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两种方法对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丙氨酸转氨酶(ALT)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以比较两种方法对机体肝脏功能和创面组织损伤的程度.方法:选择LC患者38例及行OC患者3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d及术后3d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TBA,ALT及CRP,含量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LC组及OC组的TBA,ALT及CRP均在术后1d明显升高(均P<0.01),OC组CRP升高较LC组更加显著(P<0.01).LC组在术后3d TBA,ALT及CRP均下降恢复至正常水平;OC组在术后3d TBA,ALT虽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仍明显高于术前,该组CRP恢复较慢,术后3d仍较术前为高.(P<0.05,P<0.01).结论:LC较OC时机体的刺激、损伤轻,LC产生较轻的炎症反应和较少的肝脏功能损害,术后恢复快,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微创手术.

    作者:苏兴桂;黄小兵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显微内窥镜治疗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镜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5月~2001年5月采用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病人36例.结果:平均随访7.5个月,治疗效果优良.结论: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具有组织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术后病人卧床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刘洪涛;徐强;于丽;李黎明;孙洪亮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输尿管镜在开放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开放手术中输尿管镜的辅助应用.方法:在开放手术中插双J管遇到困难的11例,均在输尿管镜的协助下插留双J管成功;另在开放手术中行输尿管下段气压弹道碎石8例.结果:结石均获击碎,双J管均顺利留置,无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在开放手术中结合应用输尿管镜可方便于输尿管下段结石、狭窄、扭曲等问题的处理,此方法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作者:巫嘉文;陈坚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