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肠镜诊断鞭虫病94例分析

刘国东;邓明明;徐玲

关键词:结肠镜, 鞭虫病,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镜诊断鞭虫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85年12月~2001年5月经结肠镜诊断的鞭虫病进行分析.结果:9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盲肠粘膜损害,并伴有多种胃肠道症状,腹泻38例(40%),腹痛37例(39.4%),黑便15例(16%),腹胀13例(13.8%),便秘10例(10.6%),纳差2例(2.1%),腹泻与便秘交替6例(6.4%).结论:结肠镜检查对鞭虫病具有确诊意义.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椎管镜器械的消毒与保养

    我院引进美国枢法膜@丹历公司生产的氙灯光源主机及配套的MED器械,其价格昂贵,器械配件多,结构精巧娇贵,易损坏,因此要求管理者须具备相关知识,了解其性能,对器械进行准确的消毒和保养.

    作者:闫秀芝;吕玲;滕淑贞;张颖颖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对肺癌切除及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手术适应证并介绍手术操作方法.方法:1997年9月~2001年11月,我院经胸腔镜行肺癌根治术67例,1期36例、Ⅱ期25例、Ⅲa期6例.行右上肺叶切除17例,右中肺叶切除5例,右下肺叶切除10例,左上肺叶切除16例,左下肺叶切除8例,右中上肺叶切除3例,右中下肺叶切除4例,左全肺切除4例.术后Ⅱ~Ⅲa期肺癌辅以化疗或放疗等综合治疗.结果:术中除2例因胸膜与肺广泛致密粘连转传统开胸手术外,其余病例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清扫淋巴结757个,平均11.3个/例,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者31例.手术平均时间186min,平均拔胸腔引流管时间53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5d.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均治愈.术后随访50个月,其1,3年总的生存率分别为100%和70.1%.结论:电视胸腔镜对肺癌根治术,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利用胸壁小切口操作技术,该技术是安全的,对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也是可行的,能达到与传统开胸肺癌根治同等治疗目的.

    作者:伍硕允;叶敏;陈志锦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胆道镜治疗残余胆总管末段嵌顿结石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联合胆道镜治疗残余胆总管末段嵌顿结石的方法和效果.方法:14例残余胆总管末段嵌顿结石在经T管痿道不能取出结石时联合EST,在乳头括约肌切开后,再用胆道镜技术将嵌顿结石推入十二指肠以清除结石.结果:全组病例行EST联合胆道镜技术均获成功,胆总管末段嵌顿结石完全清除,仅3例合并中量消化道出血,无严重并发症.结论:EST联合胆道镜治疗术后残余胆总管末段嵌顿结石安全有效,表明了内镜能解决临床的疑难问题.

    作者:张光全;程泰煦;廖忠;郑永强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经尿道联合应用汽化与切割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治疗BPH43例.结果:术中均未输血,术后随访2~14个月,效果满意,均排尿通畅,并发症少.结论:本方法操作简易,出血少,能扩大手术适应症.

    作者:吴忠标;林国兵;陈柏君;陈振乾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纤维胆道镜在胆管结石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推广纤维胆道镜的应用,提高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在胆管结石手术的围手术期使用纤维胆道镜,取出困难部位结石,术后经T管痿道取出残余结石.结果:45例术中取石发生残石1例,残石率仅2 2%;术后经T管瘘道取石12例,全部取净,1例行3次取石取净.结论: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围手术期应用能提高疗效.

    作者:安东均;王新民;马富平;王西玲;王超峰;杨兴武;王宏孝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经尿道汽化联合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探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TUVP)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BPH 196例.结果:平均手术操作时间65min、失血量86mI、切割前列腺组织重32g.无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3月176例随访:按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剩余尿均比术前有显著性改善(P<0 01).结论:TUVP加TURP联合治疗BPH可以兼容二者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新手术方法.

    作者:王健;姚正有;路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内镜特征

    目的:寻找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内镜特征.方法:对我院2000年3月~2001年3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159例(A组)、乙型肝炎肝硬化(非门静脉高压症)病人114例(B组)、慢性胃炎病人97例(C组)分别进行内镜调查,比较这3组病人的内镜下表现.结果:B组和C组胃粘膜内镜下的各种表现出现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马赛克征,樱桃红点(斑),瘀点(斑),胃粘膜糜烂在A组中出现的机率分为63.52%、19.50%、45.28%、49.69%,均高于前两组(P<0.05).樱桃红点(斑)出现时全部伴有马赛克征,68.35%的胃粘膜糜烂和68.06%的瘀点(斑)均伴有马赛克征.结论:马赛克征、樱桃红点(斑)、瘀点(斑)、胃粘膜糜烂是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常见的和具特征性的内镜表现,多位于胃的近端.马赛克征是基本的内镜表现,马赛克征、瘀点(斑)和胃粘膜糜烂的组合较常见,胃粘膜糜烂和樱桃红点(斑)这一组合预示胃粘膜病变较重.

    作者:潘卫东;许瑞云;刘波;汪壮流;陈幼明;李建忠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药物性急性消化道粘膜损害

    目的:了解非甾体消炎药及某些抗生素引起消化道粘膜损害的情况.方法:跟踪观察11例服克林霉素、3例服泰诺、4例服感康后的消化道症状、内镜下消化道粘膜的改变及病理改变.结果:药物性急性消化道粘膜损害主要表现为食管、胃、末端回肠粘膜糜烂、溃疡及出血.药物性消化道损害大多与个体对药物反应有关,也不排除与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酸碱度及抗原性有关.结论:对药物引起的消化道粘膜损害,要尽早发现,立即停药,并注意预防.

    作者:霍继荣;吴小平;刘德良;凌奇荷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关节镜下膝关节盘状软骨成形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盘状软骨成形术的远近期疗效.方法:对54例盘状软骨在关节镜下改形,同时对并发症进行治疗.结果:经过5个月~5年随访,并与盘状软骨全切除病例比较,关节镜下盘状软骨成形术的总有效率96.4%.术后并发症少,骨性关节炎发生率低.结论:关节镜下盘状软骨成形术是治疗盘状软骨损伤的首选方法.16岁以前患者,术后可使原来的平台发育不良明显改善.对关节后期稳定有利,效果尤好.

    作者:张之智;刘建设;刘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卵巢创面出血的处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卵巢创面止血的方法.方法:30例卵巢囊肿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其中28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采用套圈结扎止血法处理卵巢创面.结果:30例卵巢囊肿直径在3~10cm之间,采用套圈结扎止血28例.平均手术时间30min,术中出血数毫升.其中有7例套扎时卵巢皮质留有死腔,术后随诊无卵巢血肿形成.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创面应用套圈的方法止血节省时间,止血效果确切;手术安全,并发症少;可保护卵巢功能.

    作者:王扬;卞美璐;梁静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幽门螺杆菌根除与否与胃粘膜病理改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部疾病的病理变化.方法:76例HP感染的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别随机给予抗HP或非抗HP治疗,1年后复查,胃镜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年后复查,治疗组较未治疗组慢性炎症程度减轻(P<0 05),其中萎缩和肠化生以及活动性炎症程度也较前减轻(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HP感染与胃粘膜炎症及萎缩、肠化生程度较为密切.HP根除有利于胃粘膜病理的好转.

    作者:高孝忠;车金玲;王晓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LC)的原因.方法:对收集多家医院共11 392例手术中产生并发症的169例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69例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医师的操作技术、经验方法及助理的操作配合密切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措施不当也可加重并发症的后遗症.结论: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关键是要选用经验丰富的医师,在手术时仔细操作,很多并发症是能预防的.

    作者:王俊;吴金术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45例报告

    目的:总结45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经验体会.方法:关节镜下移植中1/3骨-髌韧带-骨组织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用于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关节不稳定.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5个月.Lysl1olm评分由术前57分提高到93分.所有患膝术前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阳性,术后2例前抽屉试验阳性,3例Lachman试验弱阳性.所有患者主观评价膝关节功能明显增进,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在关节镜直视下,能准确定位前交叉韧带解剖止点,钻制骨隧道,植入移植组织.采用界面挤压螺钉固定移植物,不需外固定.该技术具有不切开关节囊,损伤小,关节粘连率低的优点.

    作者:刘宝荣;王家让;滕学仁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经尿道汽化加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2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利用经尿道汽化加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240例结果:均获成功,无重大并发症.术后1个月随访,11例合并尿道外口狭窄,经扩张后排尿通畅.术后3个月随访,均排尿通畅,剩余尿量<40ml;IPSS评分3~15分,平均8分;生活质量评分0~3分,平均2.3分.结论:经尿道汽化加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新的腔内治疗方法,疗效好,安全性高,能拓宽手术适应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宇杰;何秀玲;郝凯;吕国强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2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我院共行CISH 217例.手术指征: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卵巢巧克力囊肿,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结果:腹腔镜手术失败中转剖腹2例(0.9%).平均手术时间(91.2±34.0)min,术中出血为(88.3±50.2)ml.术后病率为16.6%,术后住院时间为(7.3±1.9d).并发症发生率为6.5%.结论:CISH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适合宫颈无明显病变的良性子宫疾病,掌握手术适应症可以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程忠平;胡莉萍;帅桂珍;季芳;陈晓残;沈根娣;瞿晓燕;康乐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后尿道狭窄及闭锁的腔内手术治疗体会(附19例报告)

    目的:探讨腔内冷刀切开及瘢痕电切治疗后尿道狭窄及闭锁,提高后尿道狭窄及闭锁的腔内手术成功率.方法:总结19例尿道内切开、经尿道瘢痕电切除术治疗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经验.结果:19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成功率100%.结论:腔内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后尿道狭窄及闭锁的手术治疗方式.

    作者:祖雄兵;齐琳;唐正严;齐范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三孔法腹腔镜附带阑尾切除29例报告

    1998年5月~2000年12月,我们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附带切除阑尾共29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林雨冬;王明元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30例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疗效,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宫腔电切镜切除子宫粘膜下肌瘤30例.其中子宫粘膜下肌瘤Ⅰ型20例,Ⅱ型8例,Ⅲ型2例.结果:治疗后随访2~24个月,治愈率96.7%,有效率100%.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是一种新的有效的微创方法,并发症少,恢复快.

    作者:刘能辉;张怡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PCF-P240AI型硬度可变式肠镜操作体会

    目的:比较硬度可变式PCF-P240AI型结肠镜和中等硬度CF-200L型结肠镜在操作中的优劣点.方法:对我院使用PCF-P240AI型结肠镜53例和CF-200L型结肠镜60例的插入时间以及受检者情况、助手按压腹部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普通体重组、有手术史组的插入时间PCF-P24040AI比CF-200L明显减少(P<0.05、P<0.01),PCF-P240AI按压腹部次数比CF-200L明显减少(P<0.05).结论:硬度可变式PCF-P240AI型结肠镜操作时轻巧、随意,省时、省力,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张伟刚;晨智敏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323例肺癌临床特点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进一步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肺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993年1月~1999年12月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下活检或刷检并经病理或细胞学诊断为肺癌的323例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及结果分析.结果:管内增生型占45.8%,管壁浸润型占25.7%,增生伴浸润型占2.2%,管外压迫型占1.5%,正常型占24.8%;经病理检查证实,管内增生型及管壁浸润型均以鳞癌多见,分别占79.1%及56.6%,而正常型以腺癌稍多,占45.0%,其次为鳞癌,占30.0%.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85.5%(218/25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其检查方法简单,创伤性小,是正确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理治疗方法的一种较好的辅助检查技术.

    作者:葛莲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