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椎管镜器械的消毒与保养

闫秀芝;吕玲;滕淑贞;张颖颖

关键词:椎管镜, 消毒, 保养
摘要:我院引进美国枢法膜@丹历公司生产的氙灯光源主机及配套的MED器械,其价格昂贵,器械配件多,结构精巧娇贵,易损坏,因此要求管理者须具备相关知识,了解其性能,对器械进行准确的消毒和保养.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联合应用汽化与切割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治疗BPH43例.结果:术中均未输血,术后随访2~14个月,效果满意,均排尿通畅,并发症少.结论:本方法操作简易,出血少,能扩大手术适应症.

    作者:吴忠标;林国兵;陈柏君;陈振乾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经尿道汽化联合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探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TUVP)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BPH 196例.结果:平均手术操作时间65min、失血量86mI、切割前列腺组织重32g.无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3月176例随访:按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剩余尿均比术前有显著性改善(P<0 01).结论:TUVP加TURP联合治疗BPH可以兼容二者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新手术方法.

    作者:王健;姚正有;路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经尿道汽化加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2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利用经尿道汽化加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240例结果:均获成功,无重大并发症.术后1个月随访,11例合并尿道外口狭窄,经扩张后排尿通畅.术后3个月随访,均排尿通畅,剩余尿量<40ml;IPSS评分3~15分,平均8分;生活质量评分0~3分,平均2.3分.结论:经尿道汽化加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新的腔内治疗方法,疗效好,安全性高,能拓宽手术适应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宇杰;何秀玲;郝凯;吕国强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鼻内窥镜下双鼻进路诊查隐匿鼻咽癌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大多数病人就诊时以颈部转移癌为主诉,且其中的大部分病人鼻咽部都能查到癌肿,但有少数病人鼻咽肿块不明显或为黏膜下型鼻咽癌,间接鼻咽镜下检查和活检困难,造成多次鼻咽活检阴性,既增加了病人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又延误了病人的治疗,降低了鼻咽癌的生存率.为了解决隐匿鼻咽癌的活检成功率低的问题,我们于1999年10月~2000年10月我们在鼻内窥镜直视下检查鼻咽,并进行鼻咽活检,明显提高了鼻咽癌的活检成功率.

    作者:陈杰;魏威;瞿吉保;周晓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42例分析

    目的:探讨在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1月~2000年6月42例手术患者,手术瘘口小于0.5cm,烧灼瘘口鼻腔填塞填充物;瘘口大于0.5cm,小于2.5cm以下其中15例用肌浆填塞瘘口,覆盖筋膜,再填塞鼻腔填充物;23例单纯用阔筋膜填充或覆盖瘘口,再填充鼻腔填充物;2例瘘口长超过2.5cm宽超过0.5cm软骨嵌顿于瘘口,覆盖阔筋膜,再填塞鼻腔填充物.结果:术后第14天逐步取出鼻腔填充物,35例一次成功,2例行2次手术成功,1例3次手术成功,1例术后鼻漏仅在用力时出现,休息3月自愈.3例失败.成功率92.8%.结论:鼻内镜下行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手术简便、损伤少和成功率高.是脑脊液修补术的一种可靠性手段.

    作者:黄南桂;李友忠;唐青来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323例肺癌临床特点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进一步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肺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993年1月~1999年12月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下活检或刷检并经病理或细胞学诊断为肺癌的323例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及结果分析.结果:管内增生型占45.8%,管壁浸润型占25.7%,增生伴浸润型占2.2%,管外压迫型占1.5%,正常型占24.8%;经病理检查证实,管内增生型及管壁浸润型均以鳞癌多见,分别占79.1%及56.6%,而正常型以腺癌稍多,占45.0%,其次为鳞癌,占30.0%.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85.5%(218/25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其检查方法简单,创伤性小,是正确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理治疗方法的一种较好的辅助检查技术.

    作者:葛莲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纤维胆道镜取出胰管结石1例报告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5岁,教师,因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术中见胆囊内有直径0.4~0.5cm胆固醇结石10余枚,胆总管内取出直径0.4~0.5cm结石2枚,结石性质同胆囊内,考虑为胆囊结石排入胆总管所致.术后两周T管造影疑胆总管末端残余结石,夹闭T管后病人无黄疸、腹胀等表现.

    作者:余昌中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食道静脉破裂出血内镜治疗中的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食道静脉破裂出血内镜治疗中的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变化的机理.方法:自1999年4月以来,在47例肝硬化食道静脉破裂出血患者中,随机选择27例应用硬化剂治疗,20例使用套扎治疗.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7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CG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结果:硬化剂组血浆CGRP水平治疗前CGRP(87±23)ng/L,显著高于治疗后(55±28)ng/L,P<0.05;套扎器组治疗前CGRP(103±27)显著高于治疗后CGRP(79±20),P<0.01;硬化与套扎二组比较,患者的血浆CGRP水平无显著性相关.结论:在食道静脉破裂出血的内镜治疗中,应用硬化剂与套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其机制与影响CGRP基因表达、血流动力学紊乱有关.

    作者:李楠;周建飞;朱超慧;阮志义;顾凯华;池春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结肠镜诊断鞭虫病94例分析

    目的:探讨结肠镜诊断鞭虫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85年12月~2001年5月经结肠镜诊断的鞭虫病进行分析.结果:9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盲肠粘膜损害,并伴有多种胃肠道症状,腹泻38例(40%),腹痛37例(39.4%),黑便15例(16%),腹胀13例(13.8%),便秘10例(10.6%),纳差2例(2.1%),腹泻与便秘交替6例(6.4%).结论:结肠镜检查对鞭虫病具有确诊意义.

    作者:刘国东;邓明明;徐玲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药物性急性消化道粘膜损害

    目的:了解非甾体消炎药及某些抗生素引起消化道粘膜损害的情况.方法:跟踪观察11例服克林霉素、3例服泰诺、4例服感康后的消化道症状、内镜下消化道粘膜的改变及病理改变.结果:药物性急性消化道粘膜损害主要表现为食管、胃、末端回肠粘膜糜烂、溃疡及出血.药物性消化道损害大多与个体对药物反应有关,也不排除与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酸碱度及抗原性有关.结论:对药物引起的消化道粘膜损害,要尽早发现,立即停药,并注意预防.

    作者:霍继荣;吴小平;刘德良;凌奇荷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复杂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术式探讨及近期疗效

    目的:探索用腹腔镜治疗复杂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技巧.方法:介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其疗效.结果:从1999年1月~2001年5月,使用腹腔镜完成33例复杂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包括陶氏腔完全消失的患者12例.手术平均时间(104.7±50.6)min,术中平均出血(55±23)ml.中转开腹率为0.术后复发2例.5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中,2例妊娠并分娩.结论:腹腔镜手术能够剥出直径大于8cn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双极电凝头可以安全地分离消失的陶氏腔.近期疗效良好.

    作者:左绪磊;罗丽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内镜下套扎及电切治疗消化道巨大息肉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内镜下单纯采用尼龙圈套扎治疗消化道巨大息肉的价值.方法:对48例直径大于3cm的消化道巨大息肉,28例通过内镜活检钳道插入尼龙圈套扎装置,套扎息肉基底使其坏死后自行脱落,20例行高频电凝切除.结果:套扎方法比切除组织损伤小,发生腹痛、出血、溃疡率均明显少于切除组(P<0.01).结论:内镜下单纯尼龙圈套扎治疗消化道巨大息肉,方法简单、安全、疗效较好.

    作者:周雁;范红;万萍;丁芸珍;王骊;龙毓灵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2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我院共行CISH 217例.手术指征: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卵巢巧克力囊肿,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结果:腹腔镜手术失败中转剖腹2例(0.9%).平均手术时间(91.2±34.0)min,术中出血为(88.3±50.2)ml.术后病率为16.6%,术后住院时间为(7.3±1.9d).并发症发生率为6.5%.结论:CISH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适合宫颈无明显病变的良性子宫疾病,掌握手术适应症可以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程忠平;胡莉萍;帅桂珍;季芳;陈晓残;沈根娣;瞿晓燕;康乐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椎管镜器械的消毒与保养

    我院引进美国枢法膜@丹历公司生产的氙灯光源主机及配套的MED器械,其价格昂贵,器械配件多,结构精巧娇贵,易损坏,因此要求管理者须具备相关知识,了解其性能,对器械进行准确的消毒和保养.

    作者:闫秀芝;吕玲;滕淑贞;张颖颖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胆道镜治疗残余胆总管末段嵌顿结石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联合胆道镜治疗残余胆总管末段嵌顿结石的方法和效果.方法:14例残余胆总管末段嵌顿结石在经T管痿道不能取出结石时联合EST,在乳头括约肌切开后,再用胆道镜技术将嵌顿结石推入十二指肠以清除结石.结果:全组病例行EST联合胆道镜技术均获成功,胆总管末段嵌顿结石完全清除,仅3例合并中量消化道出血,无严重并发症.结论:EST联合胆道镜治疗术后残余胆总管末段嵌顿结石安全有效,表明了内镜能解决临床的疑难问题.

    作者:张光全;程泰煦;廖忠;郑永强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内镜特征

    目的:寻找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内镜特征.方法:对我院2000年3月~2001年3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159例(A组)、乙型肝炎肝硬化(非门静脉高压症)病人114例(B组)、慢性胃炎病人97例(C组)分别进行内镜调查,比较这3组病人的内镜下表现.结果:B组和C组胃粘膜内镜下的各种表现出现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马赛克征,樱桃红点(斑),瘀点(斑),胃粘膜糜烂在A组中出现的机率分为63.52%、19.50%、45.28%、49.69%,均高于前两组(P<0.05).樱桃红点(斑)出现时全部伴有马赛克征,68.35%的胃粘膜糜烂和68.06%的瘀点(斑)均伴有马赛克征.结论:马赛克征、樱桃红点(斑)、瘀点(斑)、胃粘膜糜烂是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常见的和具特征性的内镜表现,多位于胃的近端.马赛克征是基本的内镜表现,马赛克征、瘀点(斑)和胃粘膜糜烂的组合较常见,胃粘膜糜烂和樱桃红点(斑)这一组合预示胃粘膜病变较重.

    作者:潘卫东;许瑞云;刘波;汪壮流;陈幼明;李建忠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采用软式输尿管扩张器治疗尿道狭窄(附37例报道)

    从1993年1月~2001年10月采用美国Van-Ten公司生产的输尿管软式系列扩张器治疗常规尿扩治疗失效后尿道狭窄患者37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姚干;赵晓昆;刘任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术中内镜诊断消化道出血的价值

    目的:为探讨术中内镜检查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时将内镜对胃肠整个管腔进行检查,从胃到小肠直到结肠直肠.结果:发现空肠、回肠息肉出血4例,回肠溃疡出血2例,回肠末端血管畸形出血1例,回肠末端血管瘤2例,胃小弯溃疡1例,胃体前壁皱壁溃疡1例,胃糜烂性出血1例,空肠上段憩室出血1例.结论:术中内镜检查对明确消化道出血灶具有重要意义,且方便可行.

    作者:张永刚;韩玉春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改良式微型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

    目的:介绍改良式微型腹腔镜下开展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的应用.方法:使用微型腹腔镜配合带有安全装置穿刺套管,一次性气腹针、一次性腹腔闭合器及自制带线钩针行荷包内环口周边腹膜缝扎治疗小儿斜疝58例.结果:本手术方法安全性高,具有手术时间短(15min),操作简单,术后无需缝线,无并发症,无复发,术后无疤痕,美容效果好.结论:本手术方法比传统的小儿斜疝手术方法有明显优点,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何荣佳;师天雄;缪建航;廖家莲;陈彩红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PCF-P240AI型硬度可变式肠镜操作体会

    目的:比较硬度可变式PCF-P240AI型结肠镜和中等硬度CF-200L型结肠镜在操作中的优劣点.方法:对我院使用PCF-P240AI型结肠镜53例和CF-200L型结肠镜60例的插入时间以及受检者情况、助手按压腹部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普通体重组、有手术史组的插入时间PCF-P24040AI比CF-200L明显减少(P<0.05、P<0.01),PCF-P240AI按压腹部次数比CF-200L明显减少(P<0.05).结论:硬度可变式PCF-P240AI型结肠镜操作时轻巧、随意,省时、省力,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张伟刚;晨智敏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