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如何预防老年人跌倒——《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要点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关键词:
摘要: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5亿.按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将有4000多万老年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2006年全国疾病死因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跌倒死亡率男性为49.56/10万,女性为52.80/10万.据统计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为首位.老年人跌倒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急剧上升.跌倒还导致大量残疾,如跌倒后的恐惧心理可以降低老年人的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下降.
健康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老人头痛要细查病因

    老王在一家单位开电梯,平时身体很健康几个月前与同事聚餐时突感头痛,他以为是偏头痛犯了,不忍破坏气氛,就一直忍着没说两小时后,疼痛不仅没像平时那样好转,反而越发剧烈.幸好饭店在医院旁边,大家急忙把他送到医院.通过造影检查,老王患的足脑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如果再多耽误一会儿,就要危及生命.

    作者:宋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修养、调养、颐养——传统养生三要素

    中国传统养生学认为,养生是从心灵到身体的全面修养、调养和颐养,即道德修养、生活保健、文化陶冶三者密切配合,才能真正实现长寿健康的目的.在这方面,孔子就是一个典范.史书记载宋哀公问孔子:”有智者寿乎?”孔子曰:”然”.

    作者:王虎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验方验法鸭子捕食法治疗颈椎病

    我今年88岁,患颈椎病已15个年头.发作时头晕、出冷汗、复视、人旋地转、恶心呕吐,严重时几乎昏迷.但药物治疗、贴膏药、热敷均不管事.经过反复摸索,我采取像鸭子在水中捕食一样的动作活动颈部,并命名为”鸭子捕食法”动作如下.

    作者:吴希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吴孟超的健康长寿20字诀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医学家、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吴孟超教授,是国家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现虽90岁高龄,依然耳聪日明、步履沉稳,数十年如一日奋战在钟爱的手术台上.如今,他仍然担任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每天正常上下班,除了处理常规临床及科研工作外,每年还主刀完成200多台肝脏手术.

    作者:张揆一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晚霞犹红

    性生活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它包含了关系、亲密、爱情、关怀、接触和友谊.世界卫生组织对性健康所下的定义是性健康能对身体、感情、智慧和社会几方面起到综合的正面影响,并且能促进人格发展、增加沟通和加深爱情.当然老人也不例外.但在我国,一些人到了晚年,性生活随着退休同时消逝,说明在这一方面还需要正确的引导.

    作者:夏廉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看一看你的健康水平

    眼睛有神:所谓眼睛有神,是指目光明亮、视物清楚、转动灵活.眼睛有神,说明人体视觉器官与人脑皮质的生理功能良好.面色红润:面色是人体五脏气血的外观.气血旺盛,则面色红润;气血衰减,则色泽枯槁.如面呈青色,主风寒;而呈黄色,主湿;面呈白色,主虚等.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如何防治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急性期死亡率约为30%,国外有报道≥76岁的老年人住院死亡率为28%.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亡率居高不下,往往与其就诊和确诊较晚,因而延误了开始治疗的时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病情变化急骤,因此,认识和了解此病的危险性,及时加以防治极为重要.

    作者:管鸿儒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健康文萃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警惕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

    人脑表面覆盖着软脑膜,在软脑膜外依次有蛛网膜和硬脑膜,在软脑膜和蛛网膜之间为蛛网膜下腔,发生在这个部位的出血被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后者50%~75%为各种脑动脉破裂出血,其次为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

    作者:陈芷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健康指南》将相伴我俩一生

    退休后我先后订阅过近10种之多的卫生保健报刊,但大多一二年就停订了,唯有《健康指南》(中老年)自它创刊起我就逐年订阅至今,从未间断过,现已集刊几大摞.我们老俩口因住地几度迁移,为了方便查阅《健康指南》的内容,我就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维生素等七大类,把健康指南上的文件分类装订,这样对我系统学习研究及查阅都很方便.

    作者:羊绍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新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要点(四)(2010年版)

    3胰岛素的强化治疗如患者的血糖水平仍未达标或出现反复低血糖,可以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使用方法有:①餐时+基础胰岛素,每3~5天调整一次,直到血糖达标.②每日三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根据睡前和三餐前血糖水平进行胰岛素剂量调整,每3~5天调整一次,直到血糖达标.高血压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或伴发病之一.

    作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如何合理应用皮质激素

    皮质类固醇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及抗休克的作用,在控制病情、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寿命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不少患者对皮质激素认识不足,抱有恐惧心理,结果失去有效治疗良机.有的想用就用、想停就停,致使疾病加重或反跳因此有必要掌握合理应用皮质激素的知识.

    作者:胡绍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结直肠癌早诊早治效果佳

    一、大肠癌的病因有哪些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的摄入,食物中的粗纤维越来越少,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饮食中低钙和低维生素D,都是增加大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研究认为,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与减少大肠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烟熏、腌制、油炸食品与大肠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另外,食物中的农药污染、不合理的食品添加剂等也可引起大肠癌的发生.

    作者:陈书长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健康指南》帮我查出了顽疾

    我是一名航天系统退休的高级工程师,今年74岁,以我长期的病痛经历,我郑重地呼吁中老年人应该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与技能,提高健康素养.并向卫生管理部门提议,把甲状腺检查列入常规体检的内容之一.

    作者:陈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趣味健身操(上)

    趣味健身操足综合了体操、拳术、气功与民间养生等运动项目的内容,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编著而成.其目的在于适度运动全身关市与肌肉,引导神经、呼吸、血液循环等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处于正常的协调状态.以利争取健康、减少疾病、延缓衰老、病后康复与提高防摔倒能力等.

    作者:高伟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耳石症是怎么回事

    早上起床坐起来或者仰面躺下的时候,躺在床上翻身或者淋浴仰头洗澡的时候,突然发生剧烈的眩晕,天旋地转,恶心呕吐,改变头位后眩晕很快消失,这就是大家所称作的耳石症.耳石症学名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由内耳疾病引起的眩晕,以前发病率高的是梅尼埃病,现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已取代梅尼埃病成为发病率高的耳源性眩晕疾病.

    作者:李学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药食兼优属葡萄

    葡萄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水果.北京朝阳医院营养专家沈雁英教授说,葡萄的含糖量达8%~10%.葡萄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能很快被人体吸收.当人体出现低血糖时,若及时饮用葡萄汁,可很快使症状缓解;葡萄中含的类黄酮是一种强力抗氧化剂,可抗衰老,并可清除体内自由基;葡萄中还含有一种抗癌微量元素,可以防止健康细胞癌变,阻止癌细胞扩散.

    作者:马丽玫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西葫芦含水多热量低的蔬菜

    哥伦布与西葫芦西葫芦的野生种起源于墨西哥和危地马拉之间的边界附近,从那里传播到北美和南美.据说哥伦布是看到这种生长在西印度群岛瓜果的第一个白种人,时间在1492年.当时印第安人在玉米行间广泛种植西葫芦,并把收获的西葫芦切成条晒干来保存.

    作者:张德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摘要二)

    (一)高血压高血压的发病危险因素主要是血压偏高(即所谓的“高血压前期”),高盐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体重增长过快和过量饮酒.血压升高又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心衰、肾功能不全等严重致死致残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当3次非同日诊室测量血压的平均水平收缩压≥140mmHg及(或)舒张压≥90mmHg时,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作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风的发病先兆

    中风又名脑卒中、脑血管意外,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势凶险,后遗症严重,往往危及生命一、10种人要特别注意预防中风1.性格急躁.这类人易冲动,脑血管常处紧张状态,发生中风的危险性大.2.有家族史.中风有一定遗传倾向.3.高血压患者.80%中风患者有高血压病.4.糖尿病患者.1/3 中风患者有糖尿病史.5.脑动脉硬化、血脂增高的患者.6.心脏病患者,特别是冠心病患者.7.嗜烟酗酒者.8.血液黏稠度增高以及有血管病变者.尤其足平时饮水太少,容易诱发缺血性中风.有先天血管畸形之人,容易引发出血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风.

    作者:孙清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健康指南杂志

健康指南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