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直肠癌早诊早治效果佳

陈书长

关键词:
摘要:一、大肠癌的病因有哪些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的摄入,食物中的粗纤维越来越少,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饮食中低钙和低维生素D,都是增加大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研究认为,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与减少大肠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烟熏、腌制、油炸食品与大肠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另外,食物中的农药污染、不合理的食品添加剂等也可引起大肠癌的发生.
健康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摘要二)

    (一)高血压高血压的发病危险因素主要是血压偏高(即所谓的“高血压前期”),高盐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体重增长过快和过量饮酒.血压升高又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心衰、肾功能不全等严重致死致残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当3次非同日诊室测量血压的平均水平收缩压≥140mmHg及(或)舒张压≥90mmHg时,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作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老年人腹痛应警惕非腹内疾患

    当人们出现腹痛时,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只有腹部脏器疾病才会引起腹痛,其实以腹痛作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性疾病并非罕见,若对此认识不足,常常容易造成误诊.1.急性心肌梗死:据统计,有约8%的心肌梗死病例,早期可主要表现为突然上腹剧痛,伴恶心呕吐、脘腹胀满,常易误诊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胆囊炎等.但本病既往多数人有冠心病、心绞痛等病史,典型病人心电图有病理性Q波、弓背向上的ST段抬高和T波变化.

    作者:罗学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如何防治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急性期死亡率约为30%,国外有报道≥76岁的老年人住院死亡率为28%.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亡率居高不下,往往与其就诊和确诊较晚,因而延误了开始治疗的时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病情变化急骤,因此,认识和了解此病的危险性,及时加以防治极为重要.

    作者:管鸿儒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如何预防老年人跌倒——《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要点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5亿.按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将有4000多万老年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2006年全国疾病死因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跌倒死亡率男性为49.56/10万,女性为52.80/10万.据统计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为首位.老年人跌倒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急剧上升.跌倒还导致大量残疾,如跌倒后的恐惧心理可以降低老年人的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下降.

    作者: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山楂药膳疗疾保健

    秋天山楂红了,是人们防治秋膘体胖、血脂升高的适宜保健食品.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入脾、肝经,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历代本草都认为山楂足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瘀的良药.由于山楂富含多种有机酸,即使在加热的情况下也不被破坏.山楂能舒张血管、增强心肌功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具有降低血清胆同醇和血压等功效.是防病保健之佳品.

    作者:朱本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保护大脑不受损害

    大脑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司令部,是抗病与抗衰老的指挥中心.进入中老年后,大脑的自然衰老加速,更容易受到伤害,有必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让大脑远离疾病和各种伤害.1.保护大脑不受到外伤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和肌肉灵敏度降低,容易发生外伤.

    作者:丹尼尔·G·阿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警惕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

    人脑表面覆盖着软脑膜,在软脑膜外依次有蛛网膜和硬脑膜,在软脑膜和蛛网膜之间为蛛网膜下腔,发生在这个部位的出血被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后者50%~75%为各种脑动脉破裂出血,其次为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

    作者:陈芷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果蔬营养膳食平衡五点提示

    当前我国大众饮食中存在油脂和肉类的消费量大,粮谷类食物的消费量明显下降,果蔬摄入量不足和品种偏少等问题.据统计,我国人均每天蔬菜消费量为286克,而水果消费量仅有45克,豆、奶类也严重不足,而肉类和脂类过高.膳食失衡已成为许多慢性病的诱因.一、足量果蔬预防慢病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葛可佑教授指出,蔬菜水果具有低能量、低脂肪、高膳食纤维、高维生素和矿物质、高钾低钠的特点,并富含有益植物化学物.

    作者: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老人头痛要细查病因

    老王在一家单位开电梯,平时身体很健康几个月前与同事聚餐时突感头痛,他以为是偏头痛犯了,不忍破坏气氛,就一直忍着没说两小时后,疼痛不仅没像平时那样好转,反而越发剧烈.幸好饭店在医院旁边,大家急忙把他送到医院.通过造影检查,老王患的足脑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如果再多耽误一会儿,就要危及生命.

    作者:宋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趣味健身操(上)

    趣味健身操足综合了体操、拳术、气功与民间养生等运动项目的内容,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编著而成.其目的在于适度运动全身关市与肌肉,引导神经、呼吸、血液循环等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处于正常的协调状态.以利争取健康、减少疾病、延缓衰老、病后康复与提高防摔倒能力等.

    作者:高伟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营养专家谈营养保健粗茶淡饭也养生

    我现已年过八旬,但行动自如,反应灵敏,脸上无老年斑,皱纹也很少,有不少人认为我只有60多岁,当知道我的真实年龄后都大吃一惊,忙问我是不是吃得很讲究,会保养我的回答很简单:“粗茶淡饭,多劳动.”晒晒我的菜单我的饮食基本上就是四个字:粗茶淡饭,即吃得食物不肥腻,不过分精细.

    作者:周韫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老慢支”用药讲究多

    秋冬气候干燥,天气开始转冷,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导致老慢支复发比较多.许多老慢支患者习惯合并用药,但很少注意药物的组成成分.因此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增加.刘老师60多岁,患老慢支5年,一天咳痰不止,找出家里存放的甘草片、时尔平服下.过了半日症状不见减轻,还喘了起来,又服下老伴到药店买来的氨茶碱.

    作者:王海亭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人体的呼吸系统

    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和维持体温所需的热量都来自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而氧化过程要消耗氧并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机体必须不断从外界摄取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确保机体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和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就足进行气体交换.

    作者:曾晖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西葫芦含水多热量低的蔬菜

    哥伦布与西葫芦西葫芦的野生种起源于墨西哥和危地马拉之间的边界附近,从那里传播到北美和南美.据说哥伦布是看到这种生长在西印度群岛瓜果的第一个白种人,时间在1492年.当时印第安人在玉米行间广泛种植西葫芦,并把收获的西葫芦切成条晒干来保存.

    作者:张德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百合入馔祛秋燥

    秋天阳气收敛,阴气滋生、气候凉爽干燥,燥为秋的主气.中医认为,秋天与人体肺脏相应,秋燥易伤肺,以致出现皮肤干裂、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病症.此时如适时调补,可以有效地减轻不适反应.

    作者:陈继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如何合理应用皮质激素

    皮质类固醇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及抗休克的作用,在控制病情、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寿命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不少患者对皮质激素认识不足,抱有恐惧心理,结果失去有效治疗良机.有的想用就用、想停就停,致使疾病加重或反跳因此有必要掌握合理应用皮质激素的知识.

    作者:胡绍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耳石症是怎么回事

    早上起床坐起来或者仰面躺下的时候,躺在床上翻身或者淋浴仰头洗澡的时候,突然发生剧烈的眩晕,天旋地转,恶心呕吐,改变头位后眩晕很快消失,这就是大家所称作的耳石症.耳石症学名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由内耳疾病引起的眩晕,以前发病率高的是梅尼埃病,现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已取代梅尼埃病成为发病率高的耳源性眩晕疾病.

    作者:李学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风的发病先兆

    中风又名脑卒中、脑血管意外,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势凶险,后遗症严重,往往危及生命一、10种人要特别注意预防中风1.性格急躁.这类人易冲动,脑血管常处紧张状态,发生中风的危险性大.2.有家族史.中风有一定遗传倾向.3.高血压患者.80%中风患者有高血压病.4.糖尿病患者.1/3 中风患者有糖尿病史.5.脑动脉硬化、血脂增高的患者.6.心脏病患者,特别是冠心病患者.7.嗜烟酗酒者.8.血液黏稠度增高以及有血管病变者.尤其足平时饮水太少,容易诱发缺血性中风.有先天血管畸形之人,容易引发出血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风.

    作者:孙清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脑卒中伴发抑郁症的防治

    脑卒中后可产生许多并发症,如偏瘫、失语、褥疮、肺部感染、癫痫等.近几年来,脑卒中伴发抑郁症已成为其重要并发症之一.研究显示,约三分之二的中风患者在发病后两年中伴发抑郁症状,而且伴发抑郁将使中风患者的死亡率增加3倍.

    作者:丁关庆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新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要点(四)(2010年版)

    3胰岛素的强化治疗如患者的血糖水平仍未达标或出现反复低血糖,可以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使用方法有:①餐时+基础胰岛素,每3~5天调整一次,直到血糖达标.②每日三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根据睡前和三餐前血糖水平进行胰岛素剂量调整,每3~5天调整一次,直到血糖达标.高血压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或伴发病之一.

    作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健康指南杂志

健康指南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