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流感疫苗可降低血栓形成

袁军

关键词:
摘要:每年打流感疫苗,除了能帮助预防流感之后,可能还有意外收获: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在美国心脏协会年度科学论坛上发表的一个研究显示,这样的好处在52岁以下的人身上尤为明显.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下)

    24小时动态监测血压的意义24小时动态监测血压用处较大,除了可以避免白大衣高血压的误诊,隐蔽性高血压的漏诊外,还可以具体了解高血压病人24小时中血压的变化特点,评价降压治疗效果、制定符合时间治疗学的治疗方案以及判断预后等.

    作者:徐南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13岁的孩子,40多岁的血管

    现今的孩子真够人小鬼大的,甚至在血管方面是这样.近在一个大型学术会议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一些肥胖青少年的血管,跟老他们30岁的中年人差不多.

    作者:柳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甘油三酯与缺血性中风

    一项丹麦的研究显示,高甘油三酯使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增加.其中一位研究者更表示,新的甘油三酯测量方法,可能会改变目前的一项基本的医疗操作.这项研究观察持续了31年,研究者观察了14000名丹麦的男女性患者.结果显示,高甘油三酯的患者,缺血性中风的风险也升高.缺血性中风,是指有血栓引起大脑动脉堵塞,导致大脑组织部分缺血死亡.这项研究的报告发表于近期的<美国医学会>杂志.

    作者:谢峻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冠脉搭桥术后,能行支架植入术吗?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他汀类药物能否降低血压吗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心脏的跳动或可成为起搏器的动力

    英国的研究者指出,如果收集心脏跳动的能量,可能可以转变为起搏器或除颤器提供电源.这样,这些装置或许可以持续更长时间,或者承担更多的功能.研究者将在美国心脏协会年度学科论坛上公布他们的研究发现.

    作者:麦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FDA批准首批消融导管用于治疗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在美国有超过200万的人患有心房颤动.心房颤动通常是用药物治疗,在某些重症患者,也可以用开放性心脏手术治疗.

    作者:朱小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溶栓剂不能提高心脏骤停的生存率

    来自德国的研究者认为溶栓剂替奈普酶(一种溶解血栓的药物,Tenecteplase TKNase)可以提高心脏骤停的患者的生存率.不幸的是,它在临床研究中的效果并不如预期,但研究者还没有放弃这个想法.

    作者:高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心律失常可由治疗的药物引起

    李先生来信说他有颇发室性早搏,听别人说心律平治疗早搏效果特好,就到药店买了一并吃起来.吃了10多天早博基本消失,但总觉得胸部发闷,去了医院检查心电图,心电图结果是:窦性心动过缓,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作者:冯海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临床研究结果支持手术前停用波立维

    一个新的研究显示,如果心脏病患者在接受搭桥手术前的5天内还在服用波立维,那么患者手术中出血的风险会较大,需要再次手术的几率也较高,术后住院的时间也会延长.这个研究的结果跟现行的指南是一致的.

    作者:郑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胰岛素,当用不用,贻患无穷

    提起糖尿病的危害,李梅感触良多,这还得从她的母亲谈起.老人家十多年前查出有2型糖尿病.打那以后就一直口服优降糖等药物治疗,头几年血糖控制得还不错,可是越到后来效果越差,每次查血糖都高.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饮料与体重

    大部分人都会关注自己吃了什么,却很少关注自己喝了什么,这样是不全面的.在美国,人们一天摄入热量的1/5来自饮料.选择什么样的饮料,能够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抑制食欲、减少热量,终起到减肥的作用呢?

    作者:刘家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再谈仿制药

    打开你的药盒子,很可能你至少可以找到一种仿制药.从经济角度来说是件好事,因为仿制药要比专利药便宜很多.但有人担心,这些知名度不高的仿制药效果和安全性或许不如知名品牌的专利产品.有分析对仿制药和专利药进行了对比,发现这种担心纯粹是多余的.

    作者:杨玉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朱必特试验——扩展他汀的适用范围

    2008年11月,在美国心脏协会的年会上一项称为朱必特(JUPITER)的临床研究引起医学界很大的轰动.表面上,这个研究的结果只是支持扩大他汀的适应范围:目前来说,一般受检者如果血液胆固醇正常,那就没有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使胆固醇降低,但是,根据朱必特的试验结果,提示即使胆固醇水平正常的人也可以或者更确切地说他们也需要服用他汀;其次,这个研究结果也显示,应该在更大范围的人群内进行C-反应蛋白筛查.

    作者:蓝亦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美国心脏病、中风近年死亡率下降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近公布的数据,美国心脏病和中风的死亡率有所下降,自1999年来下降了30%.专家指出,尽管美国人比以前更安逸更肥胖,但心脏病和中风的死亡率还是降低了.美国心脏协会的主席加德纳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因为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因素并没有跟死亡率同步下降,而且有些危险因素甚至呈上升态势.

    作者:康金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阿司匹林无助糖尿病者预防心脏病

    近日发布的两个大型研究的结果,对小剂量阿司匹林和维生素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提出质疑.日本的研究发现,小剂量阿司匹林不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而在另外一个研究中,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得出结论,认为维生素E和C并不能帮助低风险中年男性人群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施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史上第一例干细胞气管移植成功

    研究者用捐赠的器官以及患者自身的干细胞做出一段气管,然后将这段气管移植到患者体内,这是医学史上的第一例.接受移植的患者是一名30岁的女性,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位母亲名字叫卡斯XX,住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她接受气管移植后不需要服用抗排斥反应的药物.

    作者:洪德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冷冻了16年的老鼠细胞克隆出活老鼠

    日本的研究者成功地用冷冻了16年的老鼠细胞克隆出老鼠.研究者表示,应用这些技术克隆恐龙恐怕不太可能,可能是距今太久了,但用于拯救和保留目前濒临灭绝的物种则是可行的.也有专家表示,掌握干细胞技术是一个重要的资本,但把这些技术用于恐龙,还是用于人类,则是另外一个问题.干细胞技术有很大的优点.如果科学家掌握了操控干细胞的技术,对于目前的临床问题将有很大的好处.

    作者:罗芸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用脐血干细胞可望塑造出心脏瓣膜

    从脐带血中收集得到的干细胞可塑造出新的心脏瓣膜,用于治疗心脏瓣膜有出生缺陷的孩子.德国的研究者表示,这些组织工程学瓣膜还有一个优点,它可能会随着孩子长大而长大.

    作者:苏子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维生素B12缺乏,可使婴儿出生缺陷增加

    近,来自美国和爱尔兰研究小组的关于维生素B12缺乏,可增加婴儿出生大脑或脊髓缺陷的报道,发表在09年3月份美国<儿科>杂志上.维生素B12是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及产生红血细胞所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因维生素B12存在于肉类及动物食品中较为常见;对素食主义女性来说,其机体的维生素B12的水平低,就不足为奇.

    作者:侯亚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