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冉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从脐带血中收集得到的干细胞可塑造出新的心脏瓣膜,用于治疗心脏瓣膜有出生缺陷的孩子.德国的研究者表示,这些组织工程学瓣膜还有一个优点,它可能会随着孩子长大而长大.
作者:苏子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行为的持续异常,其典型的症状是多动、冲动及注意力不集中,通常被诊断出是在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其实在更早年龄的时候,已开始出现了一些症状.这些典型的症状,往往会影响孩子在社会或学习中的正常活动.早在1994年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的有关精神健康的诊断及统计手册中,就写出了儿童多动症的诊断标准.
作者:王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一、问题的提出20世纪70年代末期,人们开始认识到胆固醇水平越高,出现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可能性也越高.20世纪80年代初期,临床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胆固醇都是不好的:只有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才是坏的,LDL胆固醇聚集在动脉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斑块,导致动脉狭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实际上是好的,HDL胆固醇实际上可以清理和疏通动脉,且越高越好,有资料显示,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每升高0.4mmolL,冠心病的发病危险性可下隆2%-3%.
作者:汤泰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美国的研究者比较分析了1998-2007年间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18240名患者.结果显示,如果器官捐助者和患者的性别匹配的话,患者手术后的短期和长期预后会比较好.
作者:沈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每年打流感疫苗,除了能帮助预防流感之后,可能还有意外收获: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在美国心脏协会年度科学论坛上发表的一个研究显示,这样的好处在52岁以下的人身上尤为明显.
作者:袁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美国胸科医生学院的年会上公布一个研究显示,女性患者肺动脉高压的风险是男性的4倍.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可能致死的慢性进展性疾病.这种疾病是肺部动脉血压升高引起的.由于输送到肺部的血液减少,因而在肺部进行氧合的血液也减少,从而供应给全身的含氧量高的血液也相应减少.临床症状有疲倦,头晕和气促等.
作者:孙艺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有学者分析了33个关于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研究的数据,发现这类药物对非心脏手术的患者没有好处.事实上,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非心脏手术前用β-受体阻滞剂只会帮倒忙,增加患者中风的风险.进行这项汇总分析的学者,建议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院负责撰写临床指南的委员会修改相关的建议,减少β-受体阻滞剂在非心脏手术前的应用.
作者:颜立卫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近,来自美国和爱尔兰研究小组的关于维生素B12缺乏,可增加婴儿出生大脑或脊髓缺陷的报道,发表在09年3月份美国<儿科>杂志上.维生素B12是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及产生红血细胞所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因维生素B12存在于肉类及动物食品中较为常见;对素食主义女性来说,其机体的维生素B12的水平低,就不足为奇.
作者:侯亚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英国的研究者指出,如果收集心脏跳动的能量,可能可以转变为起搏器或除颤器提供电源.这样,这些装置或许可以持续更长时间,或者承担更多的功能.研究者将在美国心脏协会年度学科论坛上公布他们的研究发现.
作者:麦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谁都知道吸烟对健康非常有害.但在不久前,美国疾控预防中心表示,美国将不能按计划完成2010年的健康目标,即不能使全民吸烟率降低到12%以下.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很多年内,持续升高的吸烟率,将带来更多的相关疾病、死亡和生产力下降,阻碍国家的发展.
作者:叶子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血压以及各种血脂的检查帮助我们找到隐匿的心脏病,但也有很多将来会发生心脏病或者中风的人成为漏网之鱼.有证据显示,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大部分心脏病发作及中风的根源所在)不可分隔的一部分.这推广了一种反映炎症水平的检查--C反应蛋白(CRP).发生感染、组织损伤或者炎症的时候,肝脏就会合成这种蛋白.
作者:姚惠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2008年11月,在美国心脏协会的年会上一项称为朱必特(JUPITER)的临床研究引起医学界很大的轰动.表面上,这个研究的结果只是支持扩大他汀的适应范围:目前来说,一般受检者如果血液胆固醇正常,那就没有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使胆固醇降低,但是,根据朱必特的试验结果,提示即使胆固醇水平正常的人也可以或者更确切地说他们也需要服用他汀;其次,这个研究结果也显示,应该在更大范围的人群内进行C-反应蛋白筛查.
作者:蓝亦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现今的孩子真够人小鬼大的,甚至在血管方面是这样.近在一个大型学术会议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一些肥胖青少年的血管,跟老他们30岁的中年人差不多.
作者:柳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来自德国的研究者认为溶栓剂替奈普酶(一种溶解血栓的药物,Tenecteplase TKNase)可以提高心脏骤停的患者的生存率.不幸的是,它在临床研究中的效果并不如预期,但研究者还没有放弃这个想法.
作者:高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李先生来信说他有颇发室性早搏,听别人说心律平治疗早搏效果特好,就到药店买了一并吃起来.吃了10多天早博基本消失,但总觉得胸部发闷,去了医院检查心电图,心电图结果是:窦性心动过缓,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作者:冯海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一项丹麦的研究显示,高甘油三酯使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增加.其中一位研究者更表示,新的甘油三酯测量方法,可能会改变目前的一项基本的医疗操作.这项研究观察持续了31年,研究者观察了14000名丹麦的男女性患者.结果显示,高甘油三酯的患者,缺血性中风的风险也升高.缺血性中风,是指有血栓引起大脑动脉堵塞,导致大脑组织部分缺血死亡.这项研究的报告发表于近期的<美国医学会>杂志.
作者:谢峻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医学院的一个研究显示,给患者书面和口头的指导教导患者,包括如何定期检测防止出血的指标,如INR指标等,可明显降低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发生胃肠道出血和脑出血的风险.研究也发现,只看同一个医生、只在同一个药房购买药物的患者发生严重出血事件的几率也比较低.
作者:林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大部分人都会关注自己吃了什么,却很少关注自己喝了什么,这样是不全面的.在美国,人们一天摄入热量的1/5来自饮料.选择什么样的饮料,能够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抑制食欲、减少热量,终起到减肥的作用呢?
作者:刘家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在心脑血管疾病日益肆虑的今天,世界各国的专家和学者都在不断地努力寻找解决的有效方法.从对症药物的研究到外科手术的探索,已有不少的推进.但由于现代人的高脂饮食和生活环境、精神压力等方面的影响,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国已患高血压及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已逾2亿人,这确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
作者:方君;李为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