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脏病发作后仍需要做的5件事情

刘益洋

关键词:
摘要:心脏病发作后的恢复并不随着离开医院而终止.从长期来看,为了保护心脏,请遵循以下步骤.心脏病发作实际上是要改变生活的一桩事件.很可能出院后的几天或几周里,你会发现身边充斥着心脏健康和医疗服务的新信息.另外,你是需要学习自己如何看待你本身是一位心脏病发作幸存者的身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相关文献
  • 研究关注:MitraClip可修复瓣膜而无需外科手术

    直到现在,修复心脏有缺陷的二尖瓣仍需进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该瓣膜控制心脏左心房(上腔室)流至左心室(下腔室)的含氧血流量.损坏或老化可导致瓣膜在心脏跳动过程中不能紧密闭合,使血液返流,称为二尖瓣返流.它增加心脏的工作量,导致疲劳、呼吸急促及心力衰竭加重.

    作者:洪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心脏病发作后仍需要做的5件事情

    心脏病发作后的恢复并不随着离开医院而终止.从长期来看,为了保护心脏,请遵循以下步骤.心脏病发作实际上是要改变生活的一桩事件.很可能出院后的几天或几周里,你会发现身边充斥着心脏健康和医疗服务的新信息.另外,你是需要学习自己如何看待你本身是一位心脏病发作幸存者的身份.

    作者:刘益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FDA认为反式脂肪不安全

    人造反式脂肪是对心脏不利的脂肪,这些阻塞动脉的脂肪可能弥留在食物供应中,可能很快就会退出我们的食物供应.去年11月,美国FDA提出将反式脂肪从“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添加剂名录中删除.如果规定终定稿,食物公司不可以再将反式脂肪添加到产品中.

    作者:凌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了解心血管疾病的疼痛

    疼痛位置和严重程度将反映健康状况.如果你担心心脏,胸部急剧的刺痛可能让你大吃一惊.如果是稍纵即逝,大概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但究竟是胃灼热引起胸骨下方不适疼痛,还是心脏病发作?这通常难以下结论.了解这两种疾病的根本原因、症状、持续时间,以及导致身体其他地方有类似感觉的其他疾病,有助于镇定安全地处理疼痛.

    作者:蓝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研究关注:减重可减轻心房颤动

    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道,对于超重的房颤患者,减轻体重可以缓解伴随该疾病(即心房颤动)常常发生的心跳加速、晕眩和呼吸困难.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引起心脏上腔室(心房)快速且不规则跳动.作者称,在美国,房颤的发生率在增加,部分原因是超重和肥胖卒增加所致.

    作者:邵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漫谈长寿(十)

    (续上期)怎样才能健康长寿上文已提到,长寿的人不一定都是健康的.而健康的人又不一定都是长寿的个案,时有耳闻.平时“非常健康”的人之所以未必长寿的原因,可能和本人平时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医以及意外事件、烈性传染病的袭击等原因以外,也许遗传基因起到关键作用.平时疾病缠身却能相对长寿的原因,除了自我保健意识相对较强以及环境和个人生活方式合乎卫生等因素以外,也可能和遗传基因有关.在健康与长寿之间健康是第一位的.有生活质量的长寿才是理想的长寿,没有生活质量的长寿是无意义的长寿.

    作者:徐南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胃灼热应进行治疗

    偶尔胃灼热是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但慢性胃灼热可能导致称为巴雷特食管的癌前病变.“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巴雷特食管患者.目前尚不清楚是患者确实增加了,还是人们的意识提高了.”研究巴雷特食管的专家,哈佛医学院的副教授Norman Nishioka博士说.

    作者:凌青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血压者如何才能长寿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的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约占中老年人的1/3以上.高血压一经确诊,大多须终生(用药)治疗.许多中老年人被确诊高血压病后,精神十分紧张,顾虑重重,终日生活在愁云凄雨之中,甚至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几年后闹个脑溢血或心肌梗塞而寿终正寝.

    作者:陆基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酒后好侧身睡剧烈运动更危险

    刚过不久的新春佳节期间是很多人难得的放松假期,走亲访友少不了喝上几杯.值得提醒的是在节日期间饮酒要适度,如果醉酒更要小心.有些人酒醉后甚至会出现意外猝死.“发生猝死有众多原因,包括压力大,长期劳累,本身有心梗、心脏病等慢性疾病,但近年来大量饮酒也是猝死的一个高发原因,因为大量饮酒后容易出现心脏骤停、心肌梗塞等意外.”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急诊科主任张伟说,不管是否大量饮酒,喝酒后睡觉好保持侧身,避免入睡过程中呕吐发生窒息.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睾酮疗法与心脏问题相关

    在过去的十年,广告宣传称激素处方的睾酮疗法可以治疗男性低能量和性欲萎靡不振并刺激快速勃起.短期研究认为睾酮疗法可以增加骨骼的质量、强度以及性功能,并提高心脏疾病风险的一些指标.但是对睾酮治疗(多见于凝胶、贴剂或注射剂)的长期使用安全性的担忧却挥之不去,特别是在2010年后进行的睾酮水平减弱的研究,睾酮使用者中老年男性较早停用是因为心血管问题.

    作者:卢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是否需要进行一次听力测试?

    如果你听身边周围的人讲话都是含糊不清的,那么可能是时候进行听力检查了.1/3的老年人存在听力障碍的问题,而且通常是由于衰老引起的.但是大部分人都倾向于忽略听力不及以往的征象.哈佛附属马萨诸塞州眼耳医院的耳鼻喉科专家史提芬·朗奇博士称,“症状是逐渐的进展,对于其他人而言,往往比自己感觉的情况更严重.”

    作者:熊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讲两种语言可保护思维能力

    研究证明,使用大脑可以在老年期保持思维能力健康.一项在线发表于2013年11月6日《神经学》的研究显示,与只说一种语言的人相比,学习第二种语言可能会延迟四年半以上数种类型老年痴呆的发展.研究的作者推测早期学习超过一种以上的语言,可致大脑主管执行功能和目标注意力的区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戴荣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单纯降压 难防卒中

    高血压是全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据卫生部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高血压病患者已超过1.3亿,3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在13%以上,55岁以上者的患病率高达25%~35%,每年因高血压直接死亡的患者人数超过20万.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血压长期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还会引发其他更为严重的疾病,其中主要的疾病就是脑卒中(中风).脑卒中已经列为全世界公认的导致现代人死亡的头号杀手.

    作者:陈文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坚果可以保持健康和长寿

    每天吃一些杏仁、核桃、开心果当零食,这样或许可以让人更健康并且寿命更长.一项发表于2013年11月2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发现,吃坚果的人在超过30年的时间内死亡风险降低20%,而且与不吃坚果的人相比,并不易被以下情况如癌症和心脏疾病所压垮.研究人员调查了超过76,000名女性和接近43,000名男性,以了解他们对坚果的消耗情况,并在过去三十年内每两至四年随访一次.

    作者:杨紫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对抗腹式肥胖

    编辑部医生:我发现我的腹部在近五年左右变得越来越大,我会每天走半里的路而且每周举重两次,我已经减少吃太餐,但是还是没有消除腹部的肥胖,该怎么办呢?读者:孙先生孙先生:您好.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不幸的是,这没有任何神奇的方法来减少腹部的肥胖.你已经做了很多正确的事情,比如吃少一点、燃烧脂肪以及构建肌肉质量.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心脏病者伴有关节炎疼痛时如何进行运动

    约有60%的心脏疾病患者也需要处理由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关节损伤,同时处理好了也能参加一些运动,这两种疾病合起来面临一些特殊的挑战,特别是在运动和服药方面.通常是推荐运动,且运动对两种疾病都非常重要,两种疾病兼有的患者比只有一种疾病的患者更不容易进行运动.

    作者:兰如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搭桥手术或支架置入术后进行心肺复苏术

    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或在适合的位置进行支架置入术后进行心肺复苏术是否安全呢?当人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的时候,心肺复苏术(CPR)可以挽救生命.在搭桥手术后的初几周时间内,胸腔按压会损伤切口正在恢复的胸骨.然而,如果在非紧急的情况下,那么该做的还是要做的.一旦切口完全康复,事先进行搭桥手术的人进行心肺复苏术的风险与别人没有什么不同.进行动脉开口支架置入术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术不容易引起任何问题.

    作者:柯小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运动有助于延缓髋关节进行置换术

    保持一定的运动可以构建肌肉的强度和增加柔韧性和可动性.近一项发表于2013年11月《风湿病学年鉴》的研究发现,运动治疗甚至可能会帮助患者避免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挪威的研究人员通过一项运动治疗计划测试一组包含109名患有髋关节炎的参与者.参与者随机分配到运动治疗联合组以及单一健康教育组.两组均进行为期12周的髋关节炎健康教育.

    作者:万子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适量吃食盐保健康

    很多朋友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咸了菜饭香!”可是,有关食盐的摄入量问题你考虑过吗?有关专家称,食盐摄入过量有损我们的健康,吃盐还需适量.我们的食物,不是来源于动物就属于植物.唯一的例外是食盐,它不来自生物体,是矿物质,学名氯化钠.氯和钠都是人体必需的无机盐.

    作者:钟竹意;陈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他汀类药物的新指南适合你吗?

    有不少人都想知道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和动脉疾病危险的他汀类药物的新指南对自己是否有影响.在2013年11月,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院就哪些人应该服用这种药物发布了有争议的新指南.和既往的指南一样,他们建议医生可对患有心脏疾病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常高的患者(190毫克/分升或以上),以及患有2型糖尿病的中年人开具他汀类药物.

    作者:钟爱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