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睡前口渴并非因为缺水

<南京日报>报社

关键词:
摘要:不少人睡前会感到口渴,这是怎么回事?加拿大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一种防止身体在睡眠后期缺水的机制,而非因为身体缺水.研究人员用老鼠做实验发现,老鼠睡前2小时摄入的水量增加,这时老鼠身体并不缺水,而如果限制老鼠睡前饮水,它们在睡眠快结束时会明显缺水.他们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说,睡前想饮水可能是一种防止身体在睡眠后期缺水的机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相关文献
  • 徒步对健康的益处

    秋季是户外游玩的好季节,不像夏季般湿热,而且臭虫也飞走了.在当地的林间山径或其他大自然环境中徒步对心脏有益,其中一些益处是无法通过街区散步获得.徒步的优点在于它是循序渐进的,先是在平坦的林荫道较缓和地步行,然后往山上爬.无论何种年龄或运动能力,几乎每个人可找到合适自己的徒步.专家们称,徒步甚至可带来一些独特的身心益处.

    作者:罗琴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要忽略年长时定期做全面的眼科检查

    一项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眼科学》的研究认为,年龄在40岁或以上的美国成年人中视力障碍和失明的情况会在未来的35年内翻倍,大部分是因为老年化人口所致的.研究人员回顾了关于成年人视力障碍和失明的6个大型研究,然后使用户口普查资料数据以及人口计划以评估未来会有多少人出现视力问题.

    作者:于子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疾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之分.原发性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的80%,其确切原因尚不清楚.而继发性高血压比较少见,大约占高血压的10 ~ 20%,系指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只要治愈了原发疾病,高血压也就会随之消失.因此,血压增高的病人首先要确定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那么,哪些情况易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呢?

    作者:陈文贵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了解无症状性心脏病发作

    有些人可能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心脏病发作.究竟这类型的心脏病发作是如何被发现的?确实是在全部的心脏病发作中有一半的情况是被称为无症状性心脏病发作,这意味着它们没有任何关联的症状.事实上,患者可能会有出现过一些不显著的症状,如胸部不适和头晕.但是这些症状可能是轻微及短暂性的,所以才未被发现或忽略.

    作者:周心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生活小妙招

    清洗桃子桃子那么多毛,不容易清洗.将桃子用水淋湿,抓一小撮细盐涂在桃子表面,轻轻搓洗几下,放进水里浸泡片刻,再用清水清洗,桃毛就消失不见了.妙炒虾仁将虾仁放在碗内,加入适量精盐、食用碱粉,用手抓搓一会儿后,用清水浸泡,然后用清水洗净,这样炒出的虾仁透明晶亮、爽嫩可口.

    作者:<大众卫生报>报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我们是否会永远地失去记忆?

    当我们失去一些记忆的时候,是不是会永远失去?但有人说它们可能还在脑海中,是怎么回事?我们的记忆保存在大脑的神经细胞中,通常是数个细胞相互联系.每个神经细胞都有点像一棵树,有躯干、树枝和基本的小细枝(通常称为棘状突起).一个细胞的棘状突起与其他的细胞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相互联系.

    作者:王玉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水果保鲜招术多

    香蕉挂在阴凉处建议买香蕉时,挑选稍生一点的.如果香蕉买来就成熟了,可吊起来放在阴凉处,可以多放几天.梨用软纸包把每个梨用软纸包好,装入纸盒,放入到冰箱内的蔬菜箱中,一星期后取出来拆掉包装纸,装入塑料袋中,不扎口,再放入冰箱冷藏室上层.温度调到0℃左右,一般可存放两个月.

    作者:<大众卫生报>报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对皮肤癌的评估并不一定可靠

    如果使用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监测致死性皮肤癌黑素瘤可疑的痣,那么需要小心了.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这些应用程序的表现并不一定可靠.在线发表于2013年1月16日的《美国医学学会期刊—皮肤学》的研究发现,3/4的应用程序错误分类30%或更多的黑素瘤正如其不相关一样.

    作者:涂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我国血脂异常患者约4.3亿人新修订防治指南发布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毛伟豪)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4日在京发布《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从生活方式干预、控制危险因素和规范诊疗入手,指导医护人员和公众提高对血脂异常防治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水平.据测算,2012年我国血脂异常患者约4.3亿人,冠心病死亡率以每十年30%的增幅上升.

    作者:毛伟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秋吃南瓜养心益肺

    “秋天到,南瓜俏”,南瓜是秋季的应季蔬菜.东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园艺学会南瓜分会副会长崔崇士指出,南瓜含有丰富维生素A和维生素E,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改善秋燥症状大有裨益.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哈佛研究建议多吃全谷类以保持健康

    是否根据美国膳食指南推荐的剂量,每天摄入三份的全谷类食物?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孙奇博士称,大部分美国人每天只摄入一份全谷类食品.但是增加全谷类的摄入,如全麦粉或燕麦可能会降低早期死亡的风险,这是根据孙博士及其同事进行的研究得出结果,并发表于2016年6月13日《循环》杂志中.

    作者:李绍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研究称生气时做剧烈运动会增加心脏病发风险

    许多人在情绪控制上各有一套发泄方式,有些人通过购物解压,有人通过大吃大喝转移,有的人则通过运动来发泄情绪.但据台湾“中时电子报”10月11日报道,一项国际研究表明,当人生气时以剧烈运动作为发泄方式,不但会增加心脏压力,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心脏病发的风险也增2倍.

    作者:环球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人生第一次心跳早过你想象

    人生第一次心跳是什么时候?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比先前认为的更早,女性受精16天时,胚胎出现第一次心跳.研究人员给小鼠胚胎中的钙分子添加荧光标记物,以便观察心脏肌肉的活动,结果发现,小鼠胚胎在心脏发育早期阶段——形成新月形生心区时,心脏肌肉开始收缩,意味着心脏开始跳动.小鼠第一次心跳是在受精7.5天时,相当于人类受精16天.

    作者:新华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打哈欠时间越久的人越聪明

    研究者们发现打哈欠的时间长度能够指示大脑的容量以及神经元的数量,这进一步能够解释为什么人类打哈欠的时间会长于其它哺乳动物.这一发现是基于像大猩猩、河马以及大象等动物虽然体型大过人类,但大脑的体积却十分小,而且它们打哈欠的持续时间也相对较短这一事实.这一现象指示了大脑的体积(并非头或身体的大小)与打哈欠的持久度有关.

    作者:生物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骑自行车的5大益处

    人们常说,一旦你学会骑自行车,将终生不会忘记.也许是时候骑上两轮或三轮车,享受骑车带来的健康益处.骑自行车可以与人社交,可以让你外出和运动,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骑自行车还有益心脏和肌肉,可能改善步行、平衡和爬楼梯.

    作者:李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养生有方的苏东坡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1037-1101),即苏轼,乃赫赫有名的一代文豪,后人推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创作之诗,或自然流利,或气势雄浑;其题写之词,或豪放杰出,或气象恢宏.其实,苏东坡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古代著名文人,且对医道、养生、烹饪和食疗等也颇有研究.

    作者:许家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每日阿司匹林预防疾病:何时益处大干风险?

    阿司匹林片剂是近百年来家庭药箱及急救箱的主要产品.在这很久之前,人们咀嚼含有类似阿司匹林化合物,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当使用标准剂量,阿司匹林是极佳的止痛药和退烧药;当每日服用低剂量(81mg)时,阿司匹林可大大降低第二次心脏病发作和某些卒中风险.研究也显示阿司匹林可能有助于限制结直肠癌的生长,也可能抑制其他癌症,但需要更多这方面的研究.

    作者:张佳豫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睡前口渴并非因为缺水

    不少人睡前会感到口渴,这是怎么回事?加拿大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一种防止身体在睡眠后期缺水的机制,而非因为身体缺水.研究人员用老鼠做实验发现,老鼠睡前2小时摄入的水量增加,这时老鼠身体并不缺水,而如果限制老鼠睡前饮水,它们在睡眠快结束时会明显缺水.他们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说,睡前想饮水可能是一种防止身体在睡眠后期缺水的机制.

    作者:<南京日报>报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聪明人其实更“懒”

    “懒癌”患者或许可以多一些心理慰藉,因为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聪明人更懒.研究人员对一群大学生进行“认知需要”评估.认知需要指人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是否愿意投入周密的思考以及能否从深入思考中获得享受,反映的是人们的认知动机.

    作者:《新文化报》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芥花籽油与前列腺健康

    有位女读者咨询称,她平时在烹煮中较多使用芥花籽油,因为她了解这种油是对心脏健康的.但她的丈夫患有前列腺癌症,听说芥花籽油会使其状况恶化.这是真的吗?那是否要停用呢?

    作者:林筱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