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聪明人其实更“懒”

《新文化报》编辑部

关键词:
摘要:“懒癌”患者或许可以多一些心理慰藉,因为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聪明人更懒.研究人员对一群大学生进行“认知需要”评估.认知需要指人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是否愿意投入周密的思考以及能否从深入思考中获得享受,反映的是人们的认知动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不要害怕没有收获:吃更多的全谷类

    现在的人们吃习惯了精白米、精面等,需要更多的动力才能将白米换成糙米和吃全麦面包代替白面包?根据一项新的发现称,每天吃四份全谷类的人们比只吃少量或不吃全谷类的人们较少的可能死于心脏疾病.

    作者:白云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天然良“药”有哪些?

    在众多果蔬中,有许多具有保健和祛病疗疾的功效,被誉为天然良“药”.冬瓜——天然减肥“药” 冬瓜能利尿、帮助消化、消水肿,不含脂肪,有“瘦身瓜”的美誉.尤其对水肿型肥胖减肥效果更明显.柠檬——天然感冒“药” 柠檬中富含维C.新鲜柠檬切薄片,放盐,冲一杯热咸的柠檬水,可以减轻各种感冒症状,尤其在感冒初期,可以不药而愈.

    作者:<大众卫生报>报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吃钙片要小心过量补钙也会损伤心脏

    来自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一项研究中分析了2700多名病人十年来的检测结果,他们发现额外补钙会增加动脉斑块堆积和心脏损伤的风险,但高钙饮食却是安全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上.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他们的工作只说明补钙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相关性联系,并非因果关系.

    作者:生物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骑自行车的5大益处

    人们常说,一旦你学会骑自行车,将终生不会忘记.也许是时候骑上两轮或三轮车,享受骑车带来的健康益处.骑自行车可以与人社交,可以让你外出和运动,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骑自行车还有益心脏和肌肉,可能改善步行、平衡和爬楼梯.

    作者:李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人生第一次心跳早过你想象

    人生第一次心跳是什么时候?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比先前认为的更早,女性受精16天时,胚胎出现第一次心跳.研究人员给小鼠胚胎中的钙分子添加荧光标记物,以便观察心脏肌肉的活动,结果发现,小鼠胚胎在心脏发育早期阶段——形成新月形生心区时,心脏肌肉开始收缩,意味着心脏开始跳动.小鼠第一次心跳是在受精7.5天时,相当于人类受精16天.

    作者:新华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生活小妙招

    清洗桃子桃子那么多毛,不容易清洗.将桃子用水淋湿,抓一小撮细盐涂在桃子表面,轻轻搓洗几下,放进水里浸泡片刻,再用清水清洗,桃毛就消失不见了.妙炒虾仁将虾仁放在碗内,加入适量精盐、食用碱粉,用手抓搓一会儿后,用清水浸泡,然后用清水洗净,这样炒出的虾仁透明晶亮、爽嫩可口.

    作者:<大众卫生报>报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你是否需要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

    关于髋部骨折,我们看过太多的不幸.它是年纪较大女性残疾、入疗养院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是,形势有所好转:自1996年以来,髋部骨折发生率下降.虽然营养更好、体力活动增加及防跌倒教育起一定作用,但是这与双膦酸盐类的广泛应用紧密相关,双膦酸盐类是于1995年获批用于增加骨密度的首类药物.

    作者:方力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这是噪音污染,还是你的听力有障碍?

    如果你在一个拥挤的餐厅听不清你进餐时同伴的话语,你可能会认为这是由于背景噪音太多的缘故.但你怎么知道,到底是噪杂的环境对你听觉造成的影响还是因为你的听力有损害的结果呢?一般情况下,即使有背景噪音,你应该能听到坐在你附近的人的讲话.如果在那个环境下你过去能够听到别人的讲话,而现在不能,那么你应该去看医生了.

    作者:钟芝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水果保鲜招术多

    香蕉挂在阴凉处建议买香蕉时,挑选稍生一点的.如果香蕉买来就成熟了,可吊起来放在阴凉处,可以多放几天.梨用软纸包把每个梨用软纸包好,装入纸盒,放入到冰箱内的蔬菜箱中,一星期后取出来拆掉包装纸,装入塑料袋中,不扎口,再放入冰箱冷藏室上层.温度调到0℃左右,一般可存放两个月.

    作者:<大众卫生报>报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聪明人其实更“懒”

    “懒癌”患者或许可以多一些心理慰藉,因为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聪明人更懒.研究人员对一群大学生进行“认知需要”评估.认知需要指人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是否愿意投入周密的思考以及能否从深入思考中获得享受,反映的是人们的认知动机.

    作者:《新文化报》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健康长寿秘诀(续十七)

    三十七、如何养生长寿保持健康养生十六法见于明代冷谦所撰的《修龄要旨》.这套养生法,动作轻缓,简便易学,不受条件的限制,若能坚持实施,定能强身健体、预防早衰、防病祛病、延年益寿.具体内容及操练方法如下:1、发宜常梳用梳子或将两手十指插入发间,从前发际梳至后发际,梳头100~300下,以头皮有温热感为宜.早晚各一次.用脑疲劳时,亦可随时运用此法,以解除脑疲劳.

    作者:徐南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团体健身课程的额外益处

    定期独自散步或骑自行车是否有点乏味?也许是时候尝试参加当地体育馆或社团中心的团体健身课程.在这类课程中,由经过训练的教练带领你与其他人一起锻炼,或能帮助你长期坚持日常运动,因为运动是保持心脏健康的关键.哈佛附属麻省总医院心血管功能项目心脏病专家说道:“我们知道,从广义来说,越健康,活得越久.”

    作者:吴宇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你是否应参加试验研究?

    假如附近一家学术型医疗中心的医生给你寄来一封信函,告知你他的机构正在进行一项研究.信上说你可能适合参加试验高血压新药的临床研究.或者,他的机构在进行一项调查65岁及更大年纪者运动习惯的研究.你怀着一颗好奇之心,于是查看邮件,点击有兴趣了解更多的按钮,并回了邮件.

    作者:西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要忽略年长时定期做全面的眼科检查

    一项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眼科学》的研究认为,年龄在40岁或以上的美国成年人中视力障碍和失明的情况会在未来的35年内翻倍,大部分是因为老年化人口所致的.研究人员回顾了关于成年人视力障碍和失明的6个大型研究,然后使用户口普查资料数据以及人口计划以评估未来会有多少人出现视力问题.

    作者:于子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年时期的健康状况对以后发生中风的影响

    根据在线发表于2016年6月9日《中风》的研究显示,在40岁的中后期身体健康,那么在65岁以后发生中风的可能性就越小.研究的数据来源于1999年至2009年期间接近20,000名年龄在45至50岁的参与者(主要是男性),他们的跑步机体能测试结果.

    作者:陶大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徒步对健康的益处

    秋季是户外游玩的好季节,不像夏季般湿热,而且臭虫也飞走了.在当地的林间山径或其他大自然环境中徒步对心脏有益,其中一些益处是无法通过街区散步获得.徒步的优点在于它是循序渐进的,先是在平坦的林荫道较缓和地步行,然后往山上爬.无论何种年龄或运动能力,几乎每个人可找到合适自己的徒步.专家们称,徒步甚至可带来一些独特的身心益处.

    作者:罗琴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做胆固醇水平测试之前要禁食吗?

    是否需要在做胆固醇水平检查前禁食?这样做是不是非必需的?数十年来,医生都会告诉人们在做胆固醇水平检查前的8~12个小时不要吃喝(除了水).这是基于禁食提供了一个针对血液中脂质(脂肪)更准确的评估信念,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一种携带脂肪的粒子).但是近的研究显示禁食与不禁食之间胆固醇水平的价值差别通常是微不足道的.

    作者:康子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解读有些被扔掉的防病宝物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东西常被扔掉,人们殊不知,这些东西不但不能扔掉,而且可作为防病治病之用,俗称防病宝物.以下就常用而被扔掉的防病宝物用中医加以解读.花生皮——补血有不少人吃炒花生的时候,习惯把那层“红帐子”,也就是把花生仁外面的红皮搓掉,只吃花生仁,其实,这样吃法很不好,要知道那层红皮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还是一味中药.

    作者:佘桂爵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对皮肤癌的评估并不一定可靠

    如果使用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监测致死性皮肤癌黑素瘤可疑的痣,那么需要小心了.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这些应用程序的表现并不一定可靠.在线发表于2013年1月16日的《美国医学学会期刊—皮肤学》的研究发现,3/4的应用程序错误分类30%或更多的黑素瘤正如其不相关一样.

    作者:涂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喝水超量易致心跳骤停

    多喝水一直是养生保健提倡的,甚至有一些观点宣称,每日必须要喝够8大杯水.于是,有不少人坚持每天拿大杯(500毫升以上)喝8杯水,虽然已经出现了不想喝水的感觉,但仍旧逼迫自己继续喝.其实,多喝水是个好习惯,人体每日大约需要补充2000毫升水分,其中包括蔬果中的水分,以及喝汤、喝粥摄入的水分.但是,喝水过多也会对健康有害,甚至会致心跳骤停,这是近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成果.

    作者:<大众卫生报>报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