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淑牖
作者将120例胫骨干骨折病人分成钢板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固定两组,每组病人按软组织损伤程度分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在软组织感染率和软组织损伤上有显著性差异,钢板内固定组高于外固定支架组。以不同的标准来判断两组骨折的稳定性结果 不同,关节功能与固定方法 无明显关系。作者认为在开放性胫骨骨折中应以外固定支架作为首选。
作者:曹燕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外科医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这一方面是由于外科本身就比其他专科有着更大的风险性;另一方面是医学社会模式的改变,来自病人、家属及社会的价值要求、意愿与医学原则的矛盾等,给外科医生在处理适应证的选择、疑难重病例的治疗勇气以及对出现的并发症和非理想后果的解决等,提出了新的问题,甚至会令外科医师感到十分棘手和困惑。
作者:郎景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1994年1月~2000年12月在39例次复杂肾结石开放手术中使用肾盂、肾实质双管引流,术后持续肾盂冲洗,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夏小雄;王琼;蒋胜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肠R-Y吻合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我院1988年1月至1999年10月收治的20例胆肠R-Y吻合术后再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再手术原因有:肝内胆管狭窄伴结石4例;肝门胆管狭窄伴结石6例;吻合口狭窄伴结石4例;单纯吻合口狭窄3例;反流性胆管炎2例;胆管末端漏斗综合征1例。再手术方式:吻合口切开整形并左肝外叶切除2例;肝门胆管切开整形,取尽结石后行高位胆管空肠再吻合7例;原吻合口扩大整形,取石8例;吻合口切开整形,桥袢延长并人工空肠套叠1例;经空肠盲袢取石,吻合口扩大成形1例;吻合口切除,胆肠端侧吻合,胆总管盲端关闭1例。全组病人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胆肠R-Y吻合术及以后的再手术均应以取尽结石,纠正狭窄,去除病灶,通畅引流为原则,方可提高疗效,减少再手术率。
作者:王成;黄强;朱英淮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56例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的患儿采用神经卡压松解、神经外膜内注射醋酸确炎舒松-A,神经束膜松解,坐骨神经周围放置醋酸确炎舒松-A,术中对坐骨神经直接电刺激等。结果 术后随访2年,神经损伤症状完全恢复18例,部分恢复27例,无明显恢复11例,有效率80.4%。结论 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一旦有损伤的症状体征,应立即手术,及早神经外膜松解、生理盐水冲洗及术中对坐骨神经直接电刺激有助于坐骨神经损伤的恢复。醋酸确炎舒松-A的应用能减轻粘连并有效地防止坐骨神经术后的再次疤痕卡压。
作者:王思群;姜建元;陈劲松;张志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作者在1992~1998年间选择普通宽纱布绷带取代传统的软木塞,共施内痔环切手术120例,随访6~12个月,无肛管狭窄并发症发生。介绍手术方法 如下:
作者:贺大桥;莫伟明;阮勇;王文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现已证实脾脏是具有重要功能的免疫器官,胰体尾病变或损伤常附带切除正常的脾脏有悖于未来外科发展的方向。某些情况下,尤其对于胰体尾的良性病变,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在理论上和技术上均合理、可行。本文简要介绍了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术式选择原则、手术步骤和术后处理等问题,以期临床工作中推广该术式。
作者:乔海泉;姜洪池;代文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采用肌替代术治疗股四头肌瘫痪的效果。方法 60例因脊髓灰质炎后遗股四头肌瘫痪患者,采用不同术式的肌肉替代转移重建股四头肌功能。结果 经追踪随访,有效者56例(占93%),无效者4例(占7%)。结论 股二头肌-半腱肌代股四头肌术效果好。对下肢广泛而严重肌瘫痪的病例,在无肌肉可替代的情况下,人工碳纤维替代术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
作者:李正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避免常规吸引器头易吸附腹内器官组织造成阻塞,作者设计制造了一种新型腹腔冲洗吸引器头(专利号:ZL 96 224163.6),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吴勇;何天时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严重下肢创伤后复合组织缺损修复与重建的有效方法 。方法 本组164例,根据不同组织缺损或损伤情况,设计了5种修复与重建方法 。结果 无1例截肢,随访5~10年,其优良率为96.3%。结论 本研究的5种方法 ,基本能满足严重创伤后各种损伤组织的修复与重建,能保存肢体。
作者:周祥吉;范启申;王成琪;张成进;周建国;张树明;田青业;王剑利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四肢长骨骨折首次手术失败的原因,探讨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33例四肢长骨骨折手术失败的常见原因,如适应证选择、内置物选择、操作失当等致内固定失败,及进行第二次修正手术后疗效。结果 本组33例,经术后6个月至5年的随访,除1例合并骨髓炎未愈外,其余愈合良好,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率超过90%。结论 提高医护业务素质,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严格掌握内固定手术适应证,是减少手术失败及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作者:范颂鸣;陈鸿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995年以来对56例包皮环切术改进缝合方法 ,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 本组56例,过去并发感染13例、包皮嵌顿3例,激光治疗失败3例。术后无1例发生阴茎皮肤水肿、伤口出血、渗血及感染,切口均一期愈合。经5年随访观察,效果良好。
作者:卢善昌;王光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前尿道憩室并结石临床上少见,我院1988~1999年共收治5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例均为男性,年龄4~65岁。临床表现为排尿期阴茎腹侧出现包块及尿后滴沥,2例局部有红肿热痛和尿痛等表现,1例并有高热。体查于阴茎腹侧可扪及包块及结石感,其中1例位于冠状沟,2例位于阴茎体部,2例位于阴茎阴囊交界处;1例有阴茎阴囊交界处漏尿。
作者:滕伊漓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异体骨板与钢板联合固定治疗萎缩性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新鲜冷冻异体长骨段,术中制备与钢板类似的长骨板,置于钢板对侧皮质骨表面联合固定骨折端。结果 治疗9例股骨和4例肱骨骨不连,获得良好的骨愈合。其中骨不连一次手术者8例,二次手术者5例。结论 通过异体骨板的骨强度,可提高螺钉对萎缩骨的骨把持力,同时利用异体骨的骨诱导作用,获得机械固定和生物学固定的双重效果,提高骨愈合率。
作者:赵云鹤;张季铠;张瑾;高雷;赵栓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大网膜扭转较为少见,本院收治1例,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 患者:男,42岁,医生,因反复右下腹疼痛半年,加剧1 d,于1999年5月2日入院。查体:T:38.2℃,P:88次/min,R:20次/min,Bp:140/80 mmHg。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未见曲张,腹肌无明显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尤以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未触及包块,结肠充气试验(+),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正常,肠鸣音约2次/min,双肾区叩击痛(-)。
作者:缪发禄;王秀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42例椎管内髓外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对椎管内肿瘤的部位、类型、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手术方法 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16个月(6个月~3年),无1例复发,手术优良率为97%。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MRI结合病理检查能够确诊,早期外科治疗是佳的方法 。
作者:黄士中;王东来;陈广祥;邹天明;蔡小强;须同禄;邵云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每一位胆道外科医生都应严防医源性胆管损伤(IBI)的发生,而每一位高年胆道外科医生都需要熟知发生IBI时的处理原则。首次的正确处理可以避免再(多)次手术。首次术中未发现IBI者术后可能有两类表现:黄疸或胆汁渗漏。需要相应地采取两种不同的处理方针。对无胆汁渗漏者应尽早手术修复;对有胆汁渗漏者需分期手术。首先必需解剖出近端胆管,使用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很容易把肝实质从肝门前面推开,直至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对于超高位的IBI有时需要切除Ⅳb肝段或者劈开肝正中裂才能找到近端胆管,为建立一个足够大的吻合口提供解剖上的基础。
作者:彭淑牖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和总结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植骨治疗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大粗隆病损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骼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股骨颈骨囊肿、股骨大粗隆骨巨细胞瘤共27例。术中先解剖出旋髂深血管,于股骨颈前外侧开凿骨槽/清除肿瘤病变组织,取与骨槽/瘤位相应口径的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块,嵌入骨槽/瘤床内,空隙部位用髂骨碎条块充填。结果 平均随访3年8个月(11个月~7年),疗效满意。X线复查见股骨颈骨折愈合良好,肿瘤刮除后的骨缺损均获修复。结论 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植骨治疗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大粗隆病损是一种可选择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
作者:许文杰;廖良书;廖瑞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DHS系统具有自动加压、固定牢固、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采用DHS固定效果满意。
作者:何爱詠;傅荫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治疗早期SAP的手术方法 。方法 以腹穿为血性腹水作为急诊剖腹手术的指征,对39例SAP患者按术中不对胰腺或胰腺周围组织作任何处理,尽可能保持胰腺被膜完整性的原则行早期手术治疗。在完成手术后,分别于胰腺前缘放置双套引流管一根、盆腔内放置橡皮管一根,手术后经双套管用高渗液体行胰腺局部冲洗引流,橡皮管被动引流腹腔内残余积液。结果 全部患者存活,无一例行第二次手术,盆腔引流管在手术后第3~4 d拔除;双套引流管的引流液在术后第3~4 d逐渐清亮,第6~7 d拔除,胰腺局部冲洗的平均时间为5.67±1.44 d。患者的血、尿淀粉酶在术后第2~3 d逐渐正常。手术后第7~8 d,开始从空肠行肠内营养治疗,第10~12 d开始进食半流质饮食。手术后第18~24 d出院。平均住院时间21.72±2.99 d。结论 不干扰胰腺手术治疗早期SAP的原则是提高SAP存活率的良好方法 。
作者:汪训实;曹庭加;蔡逊;高友兵;张兆林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