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干扰胰腺手术治疗早期重症胰腺炎

汪训实;曹庭加;蔡逊;高友兵;张兆林

关键词:胰腺炎, 引流, 外科, 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早期SAP的手术方法 。方法 以腹穿为血性腹水作为急诊剖腹手术的指征,对39例SAP患者按术中不对胰腺或胰腺周围组织作任何处理,尽可能保持胰腺被膜完整性的原则行早期手术治疗。在完成手术后,分别于胰腺前缘放置双套引流管一根、盆腔内放置橡皮管一根,手术后经双套管用高渗液体行胰腺局部冲洗引流,橡皮管被动引流腹腔内残余积液。结果 全部患者存活,无一例行第二次手术,盆腔引流管在手术后第3~4 d拔除;双套引流管的引流液在术后第3~4 d逐渐清亮,第6~7 d拔除,胰腺局部冲洗的平均时间为5.67±1.44 d。患者的血、尿淀粉酶在术后第2~3 d逐渐正常。手术后第7~8 d,开始从空肠行肠内营养治疗,第10~12 d开始进食半流质饮食。手术后第18~24 d出院。平均住院时间21.72±2.99 d。结论 不干扰胰腺手术治疗早期SAP的原则是提高SAP存活率的良好方法 。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科医生的哲学理念和人文修养

    外科医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这一方面是由于外科本身就比其他专科有着更大的风险性;另一方面是医学社会模式的改变,来自病人、家属及社会的价值要求、意愿与医学原则的矛盾等,给外科医生在处理适应证的选择、疑难重病例的治疗勇气以及对出现的并发症和非理想后果的解决等,提出了新的问题,甚至会令外科医师感到十分棘手和困惑。

    作者:郎景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第四期重点内容:肿瘤外科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妇产科手术的难点、特点和新进展

    积40年妇产科临床经验和手术的实践,总结出妇产科手术的难点和特点:手术野深在给手术操作带来相当大的困难,与邻近器官密切,容易损伤;妇产科手术时,保留功能格外重要;妇产科紧急抢救的手术多,要求医生机敏、果断,具有边抗休克边手术的基本功。妇产科医生必须紧随整个医学科学的发展,掌握内窥镜、显微外科及微创技术从而拓展各种整形保留功能的手术;掌握介入疗法等新型治疗手段和新型手术材料的使用,从而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减少术后的并发症。

    作者:林秋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脊柱前路手术入路

    脊柱外科的手术治疗可经不同的入路来完成,而对手术入路的选择常取决于脊柱外科医师的手术技能。脊柱前路手术已作为许多脊柱疾患的常规治疗方法 而逐渐普及,本文就脊柱前路手术的人路及术中、术后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介绍。

    作者:戴力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不干扰胰腺手术治疗早期重症胰腺炎

    目的 探讨治疗早期SAP的手术方法 。方法 以腹穿为血性腹水作为急诊剖腹手术的指征,对39例SAP患者按术中不对胰腺或胰腺周围组织作任何处理,尽可能保持胰腺被膜完整性的原则行早期手术治疗。在完成手术后,分别于胰腺前缘放置双套引流管一根、盆腔内放置橡皮管一根,手术后经双套管用高渗液体行胰腺局部冲洗引流,橡皮管被动引流腹腔内残余积液。结果 全部患者存活,无一例行第二次手术,盆腔引流管在手术后第3~4 d拔除;双套引流管的引流液在术后第3~4 d逐渐清亮,第6~7 d拔除,胰腺局部冲洗的平均时间为5.67±1.44 d。患者的血、尿淀粉酶在术后第2~3 d逐渐正常。手术后第7~8 d,开始从空肠行肠内营养治疗,第10~12 d开始进食半流质饮食。手术后第18~24 d出院。平均住院时间21.72±2.99 d。结论 不干扰胰腺手术治疗早期SAP的原则是提高SAP存活率的良好方法 。

    作者:汪训实;曹庭加;蔡逊;高友兵;张兆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124例肾脏闭合性损伤诊治体会

    分析我院近十年来收治的124例肾脏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肾挫伤80例、肾裂伤25例、肾碎裂伤14例、肾蒂伤4例和严重碎裂伤合并肾蒂伤1例。病理性肾损伤6例。作者分析了肾闭合性损伤的原因、临床表现、防治方法 及诊治体会。

    作者:周树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利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附102例报告)

    自1999年6月~2000年12月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02例,一次性结石粉碎率为76.5%(78/102),并发症发生率7.8%(8/102),主要原因是输尿管穿孔及感染。此碎石方法 安全,效果确切,损伤小。

    作者:蒋宏毅;赵晓昆;张选志;杨罗艳;刘任;黄循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后盆腔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合并宫颈癌1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40岁。因大便带血1年并肛周疼痛4个月于1999年10月21日入院。查体:肛诊胸膝位进指5 cm可触及环周质硬肿物,触痛、活动度小、仅能通过指尖,未扪及上极,指套染血迹。肛诊涂片查到腺癌细胞。双合诊:阴道后壁与肿物关系密切,阴道粘膜光滑,宫颈触痛。

    作者:马东兴;毕绪斌;管建民;高佃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肾折叠成形术在重度肾积水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恢复积水肾的解剖和功能。方法 对32例重度肾积水病人,在去除梗阻病因的同时,实施肾折叠成形术。结果 随访3月~3年,肾积水消失或显著减轻。患肾均出现不同程度显影。结论 对估价尚有功能的积水肾,行肾折叠分层内翻,缩小肾内腔,形成肾盂肾盏雏形,可提高尿液排空能力,促进肾解剖和功能恢复。

    作者:黄明;邹晓峰;肖运政;袁源湖;肖日海;李旺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T管架桥内引流加区域化疗治疗晚期胰头癌

    为提高晚期胰头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期,对28例不能实行手术切除的胰头癌患者施行T管胆管十二指肠架桥内引流减黄并同时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放置化疗泵行术后化疗。所有患者均在1至2周内黄疸逐渐消退,追踪随访结果 显示患者平均生存9.2±3.6个月,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时间。T管架桥内引流加区域化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

    作者:王炜;秦兆寅;张一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去带盲结肠可控性膀胱术18例报告

    目的 介绍去带盲结肠可控性膀胱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18例膀胱癌患者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后,施行了去带可控性盲结肠膀胱术。结果 获访17例,平均随访16(6~28)个月。16例能完全控制排尿,1例夜间轻微溢尿。插管均容易。术后12月膀胱容量平均415ml。充盈压力平均22 cmH2O。无输尿管狭窄及反流。肾功能、血生化、尿液化验正常。结论 去带盲结肠可控性膀胱本具有手术简便、容量大、内压低、无反流、可控排尿、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周荣祥;迟玉友;刘忠国;尹洪山;薄学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介绍一种简便内痔环行切除方法

    作者在1992~1998年间选择普通宽纱布绷带取代传统的软木塞,共施内痔环切手术120例,随访6~12个月,无肛管狭窄并发症发生。介绍手术方法 如下:

    作者:贺大桥;莫伟明;阮勇;王文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严重下肢创伤后复合组织缺损急诊修复与重建经验总结

    目的 探讨严重下肢创伤后复合组织缺损修复与重建的有效方法 。方法 本组164例,根据不同组织缺损或损伤情况,设计了5种修复与重建方法 。结果 无1例截肢,随访5~10年,其优良率为96.3%。结论 本研究的5种方法 ,基本能满足严重创伤后各种损伤组织的修复与重建,能保存肢体。

    作者:周祥吉;范启申;王成琪;张成进;周建国;张树明;田青业;王剑利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再手术原因及对策

    目的 探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肠R-Y吻合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我院1988年1月至1999年10月收治的20例胆肠R-Y吻合术后再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再手术原因有:肝内胆管狭窄伴结石4例;肝门胆管狭窄伴结石6例;吻合口狭窄伴结石4例;单纯吻合口狭窄3例;反流性胆管炎2例;胆管末端漏斗综合征1例。再手术方式:吻合口切开整形并左肝外叶切除2例;肝门胆管切开整形,取尽结石后行高位胆管空肠再吻合7例;原吻合口扩大整形,取石8例;吻合口切开整形,桥袢延长并人工空肠套叠1例;经空肠盲袢取石,吻合口扩大成形1例;吻合口切除,胆肠端侧吻合,胆总管盲端关闭1例。全组病人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胆肠R-Y吻合术及以后的再手术均应以取尽结石,纠正狭窄,去除病灶,通畅引流为原则,方可提高疗效,减少再手术率。

    作者:王成;黄强;朱英淮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胰胃吻合术

    本文的目的 在于复习保留幽门式胰十二指肠切除( pylorus-preserving pancreatodenectomy, PPPD)袖胰胃吻合( pancreaticogastrostomy, PG )应用以来在胰腺外科的作用。1 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1 历史发展[1] 1935年,Wipple等报道第1例二期胰十二指肠切除根治术获得成功。在第一期手术,作胃空肠吻合、胆总管远端结扎和胆囊胃吻合术减黄;第二期则切除了十二指肠第二部、Vater壶腹和邻近的胰头及胆总管远端,残端胰腺予以缝闭。由于使幽门和胃窦形成盲端,胃空肠吻合重建了胃肠道的通路。

    作者:陈道瑾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肾盂、肾实质双管引流在复杂肾结石开放手术中的应用

    我院1994年1月~2000年12月在39例次复杂肾结石开放手术中使用肾盂、肾实质双管引流,术后持续肾盂冲洗,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夏小雄;王琼;蒋胜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腹部手术后肠外瘘27例分析

    总结近十年来收治腹部手术后肠外瘘患者27例,经治疗后16例瘘口自愈,2例手术后治愈。全组死亡5例,死亡率为18.52%。认为提高肠外瘘治疗效果,应去除原发病灶,控制感染源。强调早期进行有效的引流,重视对器官功能的监测与维护,对各种并发症的处理以及营养支持治疗(包括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对于瘘口不能自愈者,应手术治疗。

    作者:张贻戡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对肾门前唇短型行肾盂腹侧切开取石术的报告

    探讨经肾盂腹侧切开取石术妁可能性,通过CT片观测1 224个肾门,为41例病人行肾盂腹侧切开取石术。41例病人平均手术时间105 min,失血97ml,除2例残留结石外,无其它并发症。认为对肾门前唇短型病人可选肾盂腹侧切开取石术。

    作者:吴志坚;李晓刚;曹阳;郭跃飞;关吉云;黄乃矿;李凯;曹国灿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后外侧小切口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1996年6月~1998年6月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2例。全组均于4周内获得临床骨愈合。半年后失访2例,30例得到1年以上随访,20例得到2年以上随访。患侧肘关节伸直平均为-10度,屈曲平均为130°。肘内翻1例,无Volkmann挛缩和继发性神经损伤病例。后外侧小切口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不需外固定,并发症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高雁卿;刘斌;邱淳烈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改良Thiersch法正位尿道口尿道成形术

    目的 评价改良Thiersch手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 对18例已矫正阴茎下曲的尿道下裂病人,采用偏离中线的阴茎腹侧皮瓣,避免缝合线重叠;并利用包皮作皮瓣莛伸,通过阴茎头内隧道,使尿道口达生理位。结果 修复尿道长度3~15 cm。发生尿瘘3例,尿道口狭窄2例。一次手术成功率达83.3%。结论 改良Thiersch手术具有术式简单、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阴茎外形美观等特点。

    作者:徐耀庭;丁明堂;马鹏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