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复发性转移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苟兰琼

关键词:卵巢癌, 依立替康, 奥沙利铂, 复发
摘要:目的:探讨依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复发性转移性卵巢癌的疗效.方法:60例复发性转移性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依立替康280 mg/d,1次/d;奥沙利铂200 mg/d,1次/d.对照组给予紫杉醇175 mg/m2,卡铂300 mg/m2.静脉滴注,21 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治疗2个周期以上.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位生存期16.2个月,对照组11.8个月,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余反应均可耐受,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复发性转移性卵巢癌具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作为一线化疗方案.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常规给予镇静、化痰、止咳、退热、抗感染等治疗.50例患儿经一段时间治疗,全部康复出院,治愈率达100%.结论:对于小儿肺炎患者应尽早明确病原体,及时给予正确的药物及综合治疗.

    作者:周立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参芎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芎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6例给抗生素、吸氧、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滴参芎注射液治疗,连续用药10~15 d.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液流变学、血气及凝血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高于对照组(73.9%).全血低切黏度、高切黏度下降、PaO2上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FIB下降、APTT延长、PaCO2下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症状、体征、血气、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在治疗过程中能起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彭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关于抗生素在我院106例患者中的使用情况及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1月-11月部分出院患者病例106份.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涉及6大类34个品种抗菌药物,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仍然存在给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不当的问题,需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刘玉;敖曼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奇正青鹏膏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奇正青鹏膏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机理.方法:选取肱骨外上髁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给予青鹏膏,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两组均治疗14 d,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17.5%,总有效率为90.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奇正青鹏膏具有良好的消炎止痛效果,且能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作者:王江;李娜;张汉庆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奇正青鹏膏剂外敷配合按摩治疗网球肘56例报告

    本文通过对网球肘采用奇正青鹏膏剂外敷配合按摩和关节止痛膏二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而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的观察,揭示了网球肘的产生机理,对网球肘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郑福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双氯芬酸钠栓加阿托品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拴在人工流产术中对减轻痛疼及减少手术副反应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6~9 w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共3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90例.观察组术前30 min肌肉注射阿托品针0.5 mg并直肠用双氯芬酸钠拴50 mg,对照组不用.结果:观察组在人流术中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宫口也易于松弛,人流综合症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术中出血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人流术中采用双氯芬酸钠拴直肠用药,方法简单、有效、安全,手术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素萍;忽艳丽;尹青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急救和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正确的抢救护理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抢救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总结分析自2004年1月-200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患者,积极有效的各项抢救措施及细致周到的护理,可明显的提高抢救的成功率.结果:迅速阻断毒物的再吸收,快速补液以利毒物排出,及早达到阿托品化,预防肺水肿、脑水肿、做好病情观察及护理,可降低病死率.结论:早期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及护理是救治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关键.

    作者:孙凤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难免性压疮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难免性压疮发生的易患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选择伴有低蛋白血症的恶性肿瘤患者68例,通过细致的专科护理和对其中的24例压疮患者的统一换药处理.结果:难免性压疮好转率(痊愈、好转)20.8%.结论:界定在难免性压疮范围内的患者压疮有痊愈可能;难免性压疮可以预防.

    作者:徐静;吕云;白涛;线鸽;李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产程潜伏期延长识别与处理

    目的:探讨产程中潜伏期延长的处理方法及及时处理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中出现潜伏期延长者89例,并与同期105例无潜伏期延长者对照分析.结果:发现耻骨联合高度6cm是潜伏期延长的主要原因.胎儿体重3500 g,头盆评分7分等也是造成潜伏期延长的因素.结论:重视产程中潜伏期延长,并给予及时正确处理有利于减少难产发生率,并有利于剖宫产率.

    作者:谭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依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复发性转移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依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复发性转移性卵巢癌的疗效.方法:60例复发性转移性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依立替康280 mg/d,1次/d;奥沙利铂200 mg/d,1次/d.对照组给予紫杉醇175 mg/m2,卡铂300 mg/m2.静脉滴注,21 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治疗2个周期以上.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位生存期16.2个月,对照组11.8个月,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余反应均可耐受,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复发性转移性卵巢癌具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作为一线化疗方案.

    作者:苟兰琼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69例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及手术相关问题.方法:总结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69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结果:治疗优良率达93.6%.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罗琦;陈忠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重大突发事件中药学部门的应对方法

    目的:回顾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药品应急保障的执行情况,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总结重大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对药品需求的差异,讨论不同情况下医疗机构药品应急保障的内容.结果:提供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机构药品应急保障的工作思路.结论:为建立重大突发事件药品应急保障预案提供借鉴.

    作者:郭喜红;于鲁海;蒋玉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青壮年高血压病病人的影响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使青壮年高血压病病人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遵医服药,达到有效的控制血压.方法:将86例青壮年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46例,对照组40例.结果:接受健康教育的46例病人,血压控制良好,无一并发症.对照组40例患者血压没有控制到理想水平,个别病人出现并发症.结论:健康教育使病人及家属更了解增进高血压病的知识,使病人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高林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总结肺硬化性血管瘤(SHL)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提高对SHL的认识.方法:结合23例SH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该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和鉴别诊断,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病的病因不清,临床症状较少且轻微,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单发性、周围性结节影肿瘤境界清楚;病理表现主要有4种组织类型:乳头型、血管瘤样型、实体型和硬化型.结论:SHL临床少见,术前诊断困难,预后良好,建议随诊观察.

    作者:周淑敏;刘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巴柳氮钠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探讨巴柳氮钠对UC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为其临床运用提供进一步的依据.方法:给小鼠饮用5%DSS代水复制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观察动物一般情况,组织病理学变化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所有造模小鼠在服用5%DSS3天后出现稀便、血便,巴柳氮组在用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组织病理学显示模型组结肠黏膜缺损,杯状细胞丢失,部分上皮脱落坏死,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有大量炎细胞浸润,问质水肿明显,腺体结构破坏;巴柳氮组结肠上皮基本完整,腺体排列较规则,黏膜下无明显充血,少量炎细胞浸润:流式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巴柳氮钠组能明显降低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柳氮钠可以调节UC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这是其发挥治疗效果的又一机制.

    作者:黄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拉西地平治疗甲减合并高血压病21例临床观察

    我科自2008年以来,应用拉西地平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合并高血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在我院院门诊治疗甲减合并高血压患者32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23例,年龄在42~67岁,平均年龄(54±13.54)岁,并随机分为两组,一为拉西地平组,一为氨氯地平组.

    作者:李舒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在上尿路结石梗阻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评价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在处理上尿路结石梗阻中的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双J管内引流处理61例上尿路结石急性梗阻.结果:59例碎石成功,2例结石滑入肾盂,59例治愈.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在上尿路结石梗阻治疗中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的特点,且能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大黄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大黄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将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9例,两组均予奥曲肽(诺华制药)0.2 mg q8 h皮下注射,维持治疗7 d,治疗组联合应用中药生大黄煎剂(含生大黄50 g)100 mL,50 mL/次,3次/d,胃管内注入后闭管2 h,观察肠鸣音恢复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CRP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89.66%vs75.86%,P<0.05),治疗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CRP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奥曲肽联合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夏炳涛;图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乳腺癌患者HER2和TOP2A基因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中HER2基因和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2A)基因表达,探究HER2和TOP2A基因的相关性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4月-2008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93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30例,另选择体检健康女性30例.应用Real-time PCR技术对乳腺癌组织HER2和TOP2A基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HER2和TOP2A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者,且乳腺癌患者中HER2和TOP2A基因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乳腺癌患者中HER2和TOP2A基因的共同扩增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HER2和TOP2A基因对于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玉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与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80例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均分为两组,Ⅰ组40例单纯硬膜外麻醉(EA)组,Ⅱ组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两组皆控制麻醉平面达T7,水平,监测并记录BP、SpO2、ECG、HR,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效果,脊神经阻滞上界平面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1-D),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和脊神经阻滞上界平面时间比EA组少(P<0.01),CSEA组I-D短于EA组(P<0.01),CSEA组麻醉阻滞效果优于EA组,两组新生儿评分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EA结合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具有起效迅速、阻滞完善、对循环呼吸影响少、母婴安全的优点,是一种适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方法.

    作者:肖忠;陈慧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