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黄慧
心肺脑复苏是指对心脏骤停所采取的旨在恢复生命活动和智能的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的抢救措施[1].心脏骤停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症,为心脏急症中严重的情况.50%以上发生在院前,且多在症状发生后2 h内死亡.因此,院前心肺复苏的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陈立势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和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和灯盏花素注射液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 w.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心电图的ST-T改变情况,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后,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及心电图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为7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67.9%和59.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未见明显药物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改善心肌缺血,对心绞痛患者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宗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卫校学生的亚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亚健康状况评价量表>以及自拟调查问卷对卫校在校学生抽样调查.结果: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46.4%,其中生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12.6%、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36.7%,社会适应性亚健康检出率为26.6%.不同月生活费的学生亚健康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775, P=0.019).不同性别、年龄、专业、年级、学历、父母学历、家庭类型、家庭经济以及城乡、是否独生子女等学生亚健康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遭受歧视或冷遇、生活单调、睡眠不足、白天瞌睡、心理压力大、网络成瘾为卫校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体育锻炼、户外集体活动、正常消费水平是亚健康的保护因素.结论:卫校学生亚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作者:吴文贵;刘爱忠;姚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5岁.头面部外伤3 h于2008年3月21日11时10分入院.患者是骑摩托车撞在电线杆上,伤及头面部,伤时有原发性昏迷,时间不详,清醒后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3次,为血性胃内容物.查体:T37.0℃,P72次/分,R18次/分,BP190/90 mmHg.神志清,能正确回答简单问话,双瞳孔等大、等园,D=3.0 mm,对光反应灵敏,右眼睑肿胀,淤血,右面部肿胀,上唇粘膜裂伤5.0 cm,右颞部头皮裂伤4.0 cm,达颅骨,可及骨折线,余无明显异常.头颅CT示右额顶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额颞骨折,气颅右眶内外侧壁内骨折.中线结构无明显移位.行清创缝合后收入病房.12时50分患者病情加重.出现意识障碍,呼吸急促,左侧肢体活动差,右瞳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复查CT见右额颞叶脑内血肿破入脑室.右额颞顶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线结构明显左移.急诊手术行右侧扩大翼点入路,术中见有明显蛛网膜下腔出血,清除硬膜下血肿30 mL,脑内血肿40 mL,脑压下降后分离侧裂,在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见一颈宽约0.7 cm动脉瘤,瘤体指向前外侧,瘤壁菲薄,可见瘤内漩涡血流,分离瘤颈后顺利夹闭.术后行气管切开,5次行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术后10 d患者清醒.右侧动眼神经瘫痪,左侧肢体偏瘫,住院27 d出院,随诊半年,患者恢复良好.能独立行走,生活自理.
作者:张永惠;董亮;张春雨;程克利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脱离呼吸机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ARDS患者3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A组, n=19)和对照组(B组, n=19).A组每天给予盐酸氨溴索20 mg/kg加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B组每天给予单纯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连续应用7 d.比较2组患者在呼吸机参数、血气指标、肺损伤程度和血清超氧化物歧酶(SOD)活力等方面的变化以及患者撤离呼吸机时间上的差异.结果:用药后A组患者的氧合及呼吸力学指标、肺损伤评分、SOD值均明显改善,脱机时间明显较B组短,与B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1或0.05).结论:临床应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有利于ARDS患者早日脱离呼吸机治疗.
作者:张赤;罗华;张声;张卫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而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其发病机制与脂类代谢紊乱有密切关系.笔者主要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的变化及关系.
作者:牛志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对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适应症、撤机方法.方法:针对96例呼吸衰竭病人NIPPV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结果:72例好转脱机,占75%;6例放弃治疗,占6.25%;18例死亡,占18.75%;其中改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11例,占11.46%;明显减少了气管插管的比例,降低了院内病死率.结论:NIPPV是各种呼吸衰竭治疗的有效手段,需掌握应用指征,NIPPV的床旁调整及撤机指征,NIPPV的床旁调整及撤机指征.
作者:马政权;李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婴幼儿成长关键期辅食添加是婴幼儿生长发育营汲所需,缺乏、过量或者不合理的喂养有可能导致此段期间营养不良、营养过剩或营养失调等不适,以至对儿童健康产生现时或长远乃至终身的不良影响.本文从婴幼儿辅食添加内容、方式、重要性及相关影响入题,就婴幼儿辅食添加的合理性做以分析并予以阐述.
作者:郭利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预防小儿静脉留置针在夏季使用中外导管发生折管的措施.方法:将儿科住院输液治疗患儿226例分为对照组(115例)和观察组(111例).对照组使用未经处理的留置针及采用常用的穿刺进针角度、送管方法进行穿刺,观察组使用经密闭冷冻10分钟的留置针及采用改进的穿刺进针角度、送管方法进行穿刺.在两组留置针中各随机抽取25根对其外导管表面采样作细菌培养.结果:两组患儿的静脉留置针进针效果、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25例样本培养标本均无菌生长.结论:使用经密闭冷冻过的留置针及采用改进的穿刺进针角度、送管方法可有效预防小儿静脉留置针在夏季使用中折管现象的发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干燥密闭冷冻10分钟不会造成污染.
作者:余艳芳;杨敏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讨论早期测定血糖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预后的分析.方法:对118例经CT/MRI证实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其中血糖正常组70例,血糖受损组46例,入院后次晨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分别对治疗后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糖受损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 P<0.01),血糖升高组的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与血糖正常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1).结论:早期测定血糖水平可作为判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程度,估计预后情况及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
作者:陈超;许旭昀;候凯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与护理方法.方法:46例脊髓损伤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管理,间歇性导尿的应用.结果:在脊髓损伤的任何时期,预防泌尿系统的感染,管理和训练排尿功能都至关重要.结论:做好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与护理,防止尿路感染和改善膀胱功能对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彭铭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路脑肿瘤纷繁复杂但多有特征,如何对其定性,依据肿瘤所在的部位、发病年龄及CT表现(肿瘤的数目、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强化方式)等等,多能作出准确的诊断,下面就这儿方面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王若枫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与梗死相关动脉的对应关系.方法:102 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均在发病6 h内做18导心电图,2 w内做冠脉造影,并对比心电图ST段改变与冠脉造影资料.结果:心电图ST段抬高Ⅲ>Ⅱ,83.5%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RCA),ST段抬高Ⅲ≤Ⅱ,75.0%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回旋支(LCX),( P<0.01);心电图ST段压低AVL>Ⅰ,86.8%梗死相关动脉为RCA,反之ST段压低AVL≤Ⅰ,80%梗死相关动脉为LCX,( P<0.01);V3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1.2,87.5%梗死相关动脉为RCA,反之比值>1.2,79%梗死相关动脉为LCX( P<0.01);心电图AVL S/R>1/3伴ST段压低>1 mm,83.3%梗死相关动脉为RCA,如S/R≤1/3伴ST段压低≤1 mm,85.7%梗死相关动脉为LCX( P<0.01).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体表心电图与梗死相关动脉有明显相关性,且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李荣;郑义;肖艳平;何健彤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相关因素,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采用自1998年8月~2009年8月以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08例患者.根据Merle D'Aubigne和Salvati-Wilson两种髋关节功能评分法评定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记录患者下地负重行走的时间.结果:随访时间3~1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4(2.6±0.6)个月.下地负重行走时间l~4(2.6±0.9)个月.1例出现髋内翻,未出现骨折处感染、继发骨折、螺钉穿出股骨头和钢板断裂病例.按Merle D'Aubigne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6例,良86例,中6例,优良率94.4%;按Salvati-Wilson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5例,良88例,中5例,优良率95.4%.结论:内固定安置正确,注意对股骨小转子复位和内侧结构的重建,适当延迟下地时间,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邱维胜;于留钱;尤传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癌症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往往生长迅速,治疗困难,患者常常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于2008年6月~2009年6月应用顺铂、天地欣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18例,能延缓病人生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冰;海宝琴;侯凤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血栓心脉宁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服用血栓心脉宁片加拜阿司匹灵,对照组应用拜阿司匹灵,疗程28 d;同时2组静脉输注舒血宁20 mL.采用神经功缺损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2.3±10.5)分,治疗28 d后为(11.2±4.3)分;治疗后比治疗前减少(9.3±3.4)分( P<0.01);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22.7±10.1),治疗28 d后为(15.2±4.1)分;治疗后比治疗前减少(4.3±3.4)分( 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多改善(5.3±2.4)分( P<0.05).结论:血栓心脉宁片加拜阿司匹灵片优于单纯应用拜阿司匹灵片对缺血性脑卒中疗效.
作者:杨青兰;谷艳;周萍萍;刘峰;刘正然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与丁咯地尔对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突发性耳聋60例分成马来酸桂哌齐特组30例,丁咯地尔组30例.马来酸桂哌齐特组用320 mg,丁咯地尔组用丁咯地尔200 mg,均联合银杏叶提取物、能量合剂(三磷酸腺苷100 mg,辅酶A 100 U 及胞二磷胆碱0.5 g),以10 d为1个疗程.结果:马来酸桂哌齐特组、丁咯地尔组有效率分别为93.3%,83.3%,马来酸桂哌齐特组疗效优于丁咯地尔组.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较丁咯地尔好.
作者:石磊;麻建伟;邓巍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加强对护理工作的控制,使护理工作者规范化、科学化,同时加强患者的舒适护理.本文以个性化的舒适护理回顾性分析总结了我院2007年~2009年在我院就诊的589位患者,在护理中对其实施个性化护理,包括优化住院环境,语言沟通,温馨的生活护理和专业的技术护理等,以护理程序为基础对患者实行全面的护理服务.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整体形象和素质,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值得推广和学习.
作者:杨慧精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总结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体会.回顾单纯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10例,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20例.下胫腓联合分离因踝关节解剖及生理的特殊性应早期手术复位内固定,恢复踝骨的稳定避免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作者:郭玉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趋化因子(chemokines,CK)是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小分子生物活性肽,迄今发现的巳逾60个,可分为CC、CXC、C及CX3C 4个家族和诱导性及组成性两类.CXCL16是近年在人动脉粥样硬化损伤部位的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发现的一种趋化因子,同时也是一种膜结合蛋白,起到清道夫受体的作用[1].它属于CXC家族,同时具有CC家族和CX3C家族趋化因子的特征,它包含跨膜区和黏蛋白样结构.我们从CXCL16的基本特征、病理生理功能尤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牟鑫煜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