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印斗;江素芳;颜宝云;栗鸿民;张方顺
目的:研究莫西沙星序贯疗法对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山西省某三甲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78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研究组给予盐酸莫西沙星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序贯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邓天麟;韩俊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肺内小结节良恶性的C T检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60例肺癌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分析其C T检测结果.结果:肺癌患者60例利用C T检测到结节100个,其中良性结节有40个(40.00%),恶性结节有60个(60.00%).同一肺叶内诊断为恶性结节的几率较大,以转移性恶性结节多见.结论:通过CT检测,能够确定结节性状、分布位置以及边缘情况,这对于肺癌患者肺内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聂成刚;谢华辉;柯红;王正林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开腹手术治疗,给予实验组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进行时间等手术指标,并查看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的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均要短.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产生概率较低.结论: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概率低的优点,值得推广运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曲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枫糖尿病又称支链酮酸尿症,是一种遗传性支链氨基酸代谢障碍的单基因缺陷疾病.枫糖尿病出生后即可发病,患者以尿、耵聍中有枫糖臭味,婴儿期喂食困难、中枢神经受损、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症状表现,新生儿发生率约为1/15万~20万.枫糖尿病危害极大,因发生率较低,容易被忽视.枫糖尿病的预后较差,及早诊断非常必要,有必要总结诊治经验.
作者:孙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在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分析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正畸治疗,分析组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分析组磨牙位置、上中切牙倾角情况、上中切牙凸距差等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分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1%(4/47)明显低于对照组27.66%(13/47) (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中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刘银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检查诊断及鉴别的特点,为甲状腺疾病的早期筛查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手术经前期影像检查及手术病理学确诊的甲状腺疾病的超声及CT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病理学检查显示100例甲状腺疾病中,84例为良性肿瘤疾病,16例为恶性肿瘤疾病.前期超声检查正确诊断出95例,诊断准确率为95.00%,误诊5例,主要为将2例结节性甲状腺瘤肿与1例甲状腺癌分别误诊为腺瘤,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为甲状腺癌.C T正确诊断出90例,诊断准确率为90.00%,误诊10例,主要是将3例腺癌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为腺瘤,3例腺瘤误诊为甲状腺癌.结论:临床中应用超声与CT诊断鉴别甲状腺疾病有重要价值,且超声检查要比CT检查更为敏感,因此将其作为前期诊断及鉴别甲状腺疾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温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高频彩超在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接受甲状腺微小结节检查的36例患者,所有患者接受高频彩超检查评定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然后经病理检查法评定作为参照依据,判定高频彩超鉴别诊断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价值.结果:病理诊断1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当中高频彩超诊断为18例,诊断吻合率94.74%;9例病理诊断甲状腺腺瘤当中高频彩超为8例,诊断吻合率88.89%;6例病理诊断甲状腺腺癌当中高频彩超为5例,诊断吻合率83.33%;2例病理诊断局限性桥本氏病当中高频彩超为2例,诊断吻合率100%;高频彩超诊断微小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是83.33%,特异度计算是96.67%,准确率为94.44%.结论:高频彩超诊断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健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 T血管成像(C T A)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9月期间临床怀疑主动脉夹层的患者34例,所有病例均选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大密度投影(MIP)等技术进行分析.结果:CTA可以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类型、累及范围、破口位置、受累血管等,为临床提供详细、准确的数据;本组34例病例中,Stanford A型3例,Stanford B型21例,阴性10例.结论: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于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治疗计划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印斗;江素芳;颜宝云;栗鸿民;张方顺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中选取60例,将其归为观察组,另外再选取同时期60例非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肺部炎症、发热、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哮鸣音、肺部啰音以及肺部炎症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天内,观察组患儿好转率为30%,对照组为6.33%,两组对比,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12.28±5.28)天,比对照组的(6.02±2.28)天长,P<0.05.结论:相对于普通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发热、咳嗽正常十分常见,对支气管扩张剂不具备敏感性,在大环类酯类抗生素基础上联合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白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伤寒甲型副伤寒结合疫苗在在动物身上产生的抗体抵挡伤寒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攻击情况.方法:用分别含2.5μ g伤寒V i多糖和甲型副伤寒O多糖、伤寒甲型副伤寒结合疫苗免疫小鼠,免疫结束后9~11天分别用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进行攻击,观察小鼠存活情况,同时跟同剂量伤寒Vi多糖和甲型副伤寒O多糖组进行比较.结果:伤寒甲型副伤寒结合疫苗在抵挡毒菌攻击方面比单纯的伤寒Vi多糖/甲型副伤寒O多糖组表现了更好的保护力.结论:我公司研制的伤寒甲型副伤寒结合疫苗在小鼠身上产生的抗体在抵挡毒菌攻击方面表现了很好的保护力.
作者:任晓莉;周富昌;张蕾;金坚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析超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改变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纳为参研的样本,将其作为试验组;同期选取50例本院常规体检健康志愿者作为参照组,两组均采取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的结果.结果:两组检查各项指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能够将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胰岛素抵抗等情况检出,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黄格会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检查对阴茎鳞状细胞癌个体化手术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7例确诊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行18F-FDG PET-CT检查,均无远处脏器转移,但发现区域淋巴结转移;7例患者共计14侧区域淋巴结,均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其中1例因18F-FDG PET-CT检查提示单侧腹股沟淋巴结阳性数目5枚,伴盆腔淋巴结转移,故同期行单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术前18F-FDG PET-CT检查与术后淋巴结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比:敏感性87.5%,特异性100%.结论:18F-FDG PET-CT检查对诊断阴茎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阴茎鳞状细胞癌个体化手术治疗有指导价值,尤其是术前预判淋巴结转移数目及盆腔淋巴结转移,从而确定区域淋巴结清扫范围方面价值重大.
作者:杨勇;李高峰;谢燃;杨李波;何沛瀮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为了对比X线与CT影像在糖尿病足手术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完善院内糖尿病足病理诊断方法.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所收治的132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对全部病患均进行X线诊断和CT诊断,设对照组A为X线诊断结果,设对照组B为CT诊断结果,对比种诊断方法的差异和各自特点.结果:对照组B对足底、足背血管狭窄>50%、小腿动脉狭窄>50%、股动脉狭窄>50%的病灶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A,其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对足底、足背、小腿、大腿处骨质改变的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A,其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与C T是临床常用的两种糖尿病足的诊断方法,对糖尿病足的确诊、手术病理诊断、病情确定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意义,但CT诊断在影像清晰度上要优于X线诊断,尤其是在对足部、腿部血管、骨质、软组织病变和改变的诊断上要优于X线,临床应视情况选择诊断方法.
作者:李国恒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LDCT)管电流30mA扫描在肺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14年1月—2017年5月4245个高危人群进行L D C T肺部扫描,筛查肺部结节影,分析受检者受到的辐射剂量,评价每位受检者的检测图像质量.结果:胸部螺旋CT自动扫描受检者辐射剂量为582.63mGy,LDCT扫描受检者辐射剂量为56.56mGy,后者并不影响图像质量和影像诊断,而受检者受辐射剂量却只有前者的十分之一.结论:LDCT相比常规自动剂量扫描肺部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作者:段美玲;张福洲;曹金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讨论在健康体检中甲状腺常规超声检查结果的体会.方法:通过常规超声检查方式,对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归纳总结分类.结果:甲状腺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分两大类:一、正常甲状腺;二、不正常甲状腺,后者又分三小类:弥漫性病变、局限性病变、弥漫性病变基础上局限性病变.结论:在健康体检中甲状腺超声检查因便捷、无创可重复性而被广泛推介开展,但也存在一些困惑.
作者:汤文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金匮要略》中历节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等方面与现代医学中的类风湿关节炎之间密切相关,并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有一点指导参考意义.
作者:徐薇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进行手术治疗的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近年来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高龄妇科肿瘤患者140例,查阅病历资料、手术资料、病理资料,对患者肿瘤类型、手术方式和范围以及术后处理情况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140例高龄妇科肿瘤患者中恶性肿瘤患者53例,主要采用的手术方式为次广泛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腹腔淋巴清扫、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等,采用的主要麻醉方式为全身加硬膜外麻醉.140例高龄妇科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患者87例,主要采用的手术方式为双侧附件切除术或患侧附件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等,采用的主要麻醉方式为全身加硬膜外麻醉.术后,均对140例高龄妇科肿瘤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结论:良性肿瘤患者在高龄妇科肿瘤患者中占有很大比例.为了确保高龄妇科肿瘤患者可以对手术治疗加以耐受,围术期做好相应的准备、监测和护理颇为重要.
作者:关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PET-CT在淋巴瘤患者放化疗后判断疗效的应用效果.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30例淋巴瘤患者,撷取时间是自2012年4月—2017年4月,分组原则以抽签法为主,分研究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在治疗后予以PET-CT显像,研究组在治疗前后均予以PET-CT显像.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显像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疗效(46.7%)比较,研究组的(86.7%)较高,优势突出,P<0.05;研究组治疗前的S U V m a x平均值远比治疗后的高,差异突出,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SUVmax平均值远比对照组治疗后的高,差异突出,P<0.05.结论:淋巴瘤患者在化疗期间予以PET-CT检查,可有效提高化疗效果,判断残余的病灶是否复发,为临床医师诊断患者疾病提供一定的可靠依据,进一步保证化疗、放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借鉴.
作者:高志宏;郭明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肺癌影像引导放疗图像配准标记点.方法:利用影像引导技术对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疗,放疗前利用锥形束C T进行扫描,并将其与计划C T图像以其分别匹配图像,标记点选取的是胸椎、肿块和隆突,治疗床以配准为依据进行科学调整,在此基础上将各个方向上的平移矢量分别记录下来,并对摆位失误进行客观分析.结果:在X轴、Y轴和Z轴上不同标记点摆位误差小的胸椎、其次为隆突,大的为肿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于肺癌影像引导放疗图像配准的标记点,可以选择胸椎与隆突,肿块不建议使用.
作者:马国栋;刘炎芳;李惠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我科并行微创手术治疗的43例脑出血患者护理经验.结果:43例脑出血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住院15~26天,平均(20.4±6.3)天,预后为良好恢复31例(72.09%),中度致残5例(11.63%),重度致残4例(9.3%).死亡病例3例(7%).结论:术前术后及时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病情观察及术后早期相应的康复训练,如语言训练、肢体主被动训练等,对于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病人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史兰花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