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心脏病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心脏彩超应用 价值分析

南红敏;吕杰

关键词:心脏彩超, 左室肥厚, 高血压, 左心力衰竭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心脏病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7月我院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实行心脏彩超检查.对两组受检者心脏彩超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脏彩超检查能评估高血压心脏病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CT增强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本文就舒适护理在C T增强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科接受C T增强扫描的108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54例患者.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则予以舒适护理,较比两组患者的检查成功率、不良反应以及图像质量.结果:实验组的检查成功率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的图像质量优良率对比参照组更高,均P<0.05.结论:为C T增强扫描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对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检查成功率均有积极作用,还可提高图像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龚艳萍;褚安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后循环缺血研究现状

    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死亡三大原因之一,发病率逐年提高,对社会带来严重负担.后循环缺血包括短暂性缺血发作和脑梗死,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应用,后循环缺血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下面主要综述后循环缺血研究现状.

    作者:滕佳岐;王娟;郭龙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异位妊娠诊断中采用阴道B超与腹部B超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诊断中采用阴道B超、腹部B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2例异位妊娠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经阴道B超诊断、腹部B超诊断,对比两组的诊断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查准确率数据对比为:94.12%、78.4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诊断准确率高,且安全、可靠.

    作者:李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正念冥想训练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正念冥想训练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6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正念冥想训练.6周后,采用抑郁评价量表(S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价量表(PSQI)评价两组患者抑郁状态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实际完成研究均为40例.观察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 S Q I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正念冥想训练有助于缓解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改善睡眠质量,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

    作者:徐晓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探讨腹部闭合性内脏损伤的超声及CT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内脏损伤的超声及C 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腹部闭合性内脏损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及C T诊断,并与临床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诊断准确率.结果:诊断结果以手术结果为诊断依据,40例患者经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5%(30/40);经C T诊断,准确率为95%(37/40),两种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超声诊断下,实质性损伤内脏体积增大,出现不均匀回声,且出血脏器局部隆起,无回声或回声较低;完全内脏损伤表现为脏器形态改变,出现不均匀回声,且周围出现无回声区.CT诊断下,实质性损伤内脏体积增大,密度影不均匀,增强扫描后,出血脏器局部隆起,呈现新月状;完全内脏损伤表现为脏器形态改变,密度影稍低.结论:在腹部闭合性内脏损伤患者的临床检查中,C 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诊断准确率,可作为诊断腹部闭合性内脏损伤常用方法.

    作者:陈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胎盘植入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对胎盘植入进行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52例胎盘植入孕妇,对其开展经腹部超声诊断和经阴道超声诊断.结果:(1)胎盘植入主要存在以下3种超声表现:胎盘和子宫肌层缺乏明显界限、胎盘增厚、胎盘实质内腔隙性血流,患者表现多的是胎盘和子宫肌层缺乏明显界限.(2)相对于非前壁胎盘,产科超声的前壁胎盘的检出率更高(P<0.05).相对于未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前超声的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检出率更高(P<0.05).(3)相对于未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和行子宫全切术率更高(P<0.05).结论:胎盘植入表现出多样的超声特征,临床中需进一步提升诊断水平;超声能够更好的诊断前壁与中央型前置胎盘,可依据通过超声检查确定的前置胎盘类型预测患者预后情况.

    作者:赵小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35例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对比分析,依据方法不同分为CT组(60例)与MRI组(75例),对比两组检查清晰度及检出率.结果:MRI检查对塌陷程度图像清晰度为(1.34±0.30)分,显著高于CT检查;M R I组对隐匿性骨折检出率96.00%高于C T组(P<0.05).结论:将M R I检查应用于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可显著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及检出率.

    作者:郭振浩;王殿琪;王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超声检查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实施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对照组患者实施病理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性.结果:对照组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子宫内膜增生分别为8例、6例、5例以及7例,诊断率为86.67%;观察组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子宫内膜增生分别为10例、7例、5例以及8例,诊断率为100.00%.观察组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绝经阴道出血诊断中采取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OCT与传统检查方法应用于狼疮性肾炎所致干眼症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与传统检查方法应用于狼疮性肾炎所致干眼症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54例狼疮性肾炎所致干眼症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54例健康体检者,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均108眼,分别予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泪河高度(TMH)及面积(TMA)、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以及干眼症症状询问.结果:研究组TM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TMH、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B U T以及干眼症主观症状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O C T应用于狼疮性肾炎所致干眼症诊断中的效果优于传统检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高效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医疗机构放射卫生工作规范化管理分析

    目的:研究医疗机构放射卫生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及对医疗机构放射卫生工作实际调查.结果:规范化医疗机构放射卫生工作,可采取构建管理网络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落实严格执行有关制度依法执业、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规范化管理、加强放射性场所规范化管理、加强对受检者及陪检者规范化管理、加强对放射性医疗废物的管理的措施实现.结论: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漏洞和弊端,可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作者:窦玉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胆囊部分切除术在胆囊炎并发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6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所采取的手术方式进行分组.行胆囊全切除术的43例为A组,行胆囊部分切除术的43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A组更短,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较A组更少,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较A组更短,B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2.33%,发生率明显较A组的13.95%低,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差异显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手术操作便捷快速,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术后恢复效果好,临床实践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小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彩超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脐动脉及联合胎心监护在 预测胎儿宫内缺氧中的价值

    目的:调研彩超检验胎儿脑部中动脉、脐动脉协同胎心监护运用到测算胎儿宫内缺氧内的成效.方法:抽选2014年3月—2017年7月来本院医治的孕产妇312例,试验组156例即缺氧胎儿,对照组156例孕产妇即正常分娩者,借助彩超检验两组脑部中动脉与脐动脉受阻指数状况与胎心监护成果.结果:试验组MCA内搏动指标、受阻指标、收缩期峰值速率与舒张末期血流速率的比重少于对照组,胎心监护的异常率大于对照组同时P<0.05.结论:彩超检验胎儿自身的MCA、UA协同胎心监护对测算胎儿宫内缺氧无可或缺,值得全方位推行及应用.

    作者:廖明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胸腔镜辅助下肺癌根治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胸腔镜辅助下肺癌根治术(video-assistedmini-thoracotomy,VAMT)与常规开胸手术疗效及护理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NSCLC患者82例,均分两组.采用VAMT设为腔镜组,常规开胸为常规组.将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并分析护理.结果: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常规组为9.76%,两组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NSCLC患者两种手术方式疗效相同,VAMT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疼痛VAS评分,配合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严中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数字X线胸片影像诊断研究

    目的:研究数字X线胸片影像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均接受数字X线胸片影像诊断,分析结果.结果:20例患儿中病变导致单肺受累的有18例,双肺受累2例;病变局限在1个肺野的有10例,导致2个肺野受累的有9例,导致3个肺野受累的有1例.结论:数字X线胸片影像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准确率较高,能够获得明显的影像学特征.

    作者:李守宪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三维CT下侧入路半月神经节穿刺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

    目的:探讨三维C T下侧入路半月神经节穿刺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择32例原发性2、3支三叉神经痛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侧入路穿刺进入卵圆孔,对半月神经节进行温控射频热凝治疗,观察疗效及感觉减退情况.结果:患者疗效满意且无复发.结论:对于三叉神经痛患者在CT引导下进行侧入路半月神经节穿刺射频治疗能够收到显著的效果,是一种疗效确切、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的穿刺途径.

    作者:刘垒;张强;崔晓鲁;刘方铭;李军;刘维菊;吴文庆;尹聪;王哲;于慧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特点及MRI与CT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对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对M R I与C T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方法:由2016年1月—2017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胫骨平台骨折诊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3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CT、MRI检查,将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CT、MRI在骨折部位、骨缺损、骨折移位、骨折粉碎显示效果差异不明显(P>0.05).两种检查方式不同骨折分型检出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骨折检出率差异不明显(P>0.05),分型符合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M R I与C T诊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MRI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超声检查技术在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分析超声检查技术在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在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间接诊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作为A组,另外选取8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B组,两组均进行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将A组患者分为A1和A2两个组,每组各40例,A1组患者按照常规方式治疗并监测,A2组患者根据超声监测结果进行指导性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分析,A组患者的左右两侧卵巢体积及卵泡个数均明显高于B组,而A组患者的卵泡直径均明显小于B组.A1、A2两组患者经过根据超声监测结果进行指导性治疗,A1组患者的周期妊娠例数为3例,周期妊娠率为7.50%;排卵正常例数为17例,排卵正常率为42.5%.A2组患者的周期妊娠例数为13例,周期妊娠率为32.5%;排卵正常例数为21例,排卵正常率为52.5%;A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A1组.在治疗诱发排卵过程中A1组患者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11例,发生率为27.5%;明显高于A2组的3例(7.50%).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能够清楚提示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卵巢体积、卵泡个数及卵泡直径,为准确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在治疗过程中采用超声技术对治疗效果进行监测,可以根据监测结果对治疗进行指导,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任晓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CT与MRI影像诊断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诊断中应用C T与M R I影像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本院直肠癌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先后接受CT与MRI影像诊断,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CT与MRI影像诊断的准确性.结果:CT诊断不同分期的符合率为85.71%、96.43%、95%,MRI符合率为92.86%、96.30%、90.48%.结论: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诊断中应用CT与MRI影像均有较高准确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柏额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对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并对其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2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30例,将其作为A组,随后选取同期入院的体检人员30例,将其作为B组,所有受检人员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后对其结果进行总结.结果:A组患者内膜正常率较比B组更低,比对颈动脉斑块检出比例,A组高于B组,组间差异证实后差异呈P<0.05.比对A组和B组受检人员的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组间差异证实后差异呈P<0.05.A组患者的斑块以软斑和混合型斑块为主,B组受检人员的斑块以稳定性斑块为主.结论:颈动脉斑块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时可以为临床疾病的治疗和防治奠定基础.

    作者:孙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浅表高频超声及经直肠腔内超声在肛周脓肿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在肛周脓肿诊断中浅表高频超声及经直肠腔内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其临床资料与超声检查结果,以手术结果为准,探讨肛周脓肿诊断中浅表高频超声及经直肠腔内超声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浅表高频超声的确诊率低于浅表高频联合经直肠腔内超声,而漏诊率多于浅表高频联合经直肠腔内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浅表高频超声、浅表高频联合经直肠腔内超声两种临床诊断方式对不同类型肛周脓肿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单一应用浅表高频超声,浅表高频联合经直肠腔内超声对肛周脓肿的诊断准确率更高,诊断价值更优.

    作者:孙桂明;赵舒南;孙心悦;郝磊;王维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