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浩;王殿琪;王冰
随着放射治疗设备、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放射治疗教学模式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放射治疗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顺应实验教学的改革,更生动直观的向学生传递放射治疗知识,提高教学效果,给学生搭建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本校利用放射治疗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进行食管癌三维适行放疗计划制作实验为例谈一谈本校的实验教学.
作者:谢力;李贤富;郭飞;皈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对手术体位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制定相关预防性护理措施,改善手术体位的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曾友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本文报告肺结核咯血治疗后出现脑梗心梗1例,并分析本患者和文献报道病例的影像学特征.此类患者应用CT、MRI以及心电图和心电监护仪等影像学手段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积极抗痨,同时尽可能早地促梗死血管再通,恢复正常血流灌注,可阻止梗死面积近一步扩大,并尽大限度挽救缺血组织.
作者:李艳春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对神经外科患者CT检查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探讨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C T检查的1147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 T检查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总结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组1147例患者中,出现14起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22%,主要是药物外渗、坠床、护理差错等;护士因素、医院因素及患者因素是护理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为确保神经外科患者CT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应强化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重视护理人员培训,健全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加强患者健康宣教.
作者:高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MSCT对腰椎滑脱行后路椎弓根螺钉植入术后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SCT对76例腰椎滑脱内固定术患者的术前术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6例患者共植入螺钉340枚,穿破骨皮质>2m m共36枚,占10.59%.术后完全复位占39.5%;部分复位52.6%;滑脱无变化占7.9%;总有效率92.1%.术前对应椎间孔平均高度12.6mm,术后平均17.7mm,P<0.05,两者有意义.结论:MSCT是评价腰椎滑脱后路椎弓根螺钉植入术后主要检查手段,对临床后续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黄发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行股动脉穿刺建立介入治疗入路的效果.方法:75例患者(男50例,女25例,平均年龄62.18±29.37岁)在超声引导下行股动脉穿刺和行介入治疗.其中20行为下肢动脉介入治疗,27例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28例行脑血管动脉瘤栓塞术.结果:技术成功率为100%,平均操作时间为3±1分钟(范围2~4分钟).1例患者术后出现腹股沟穿刺部位小血肿,无其他穿刺相关并发症如假性动脉瘤、穿刺动脉狭窄闭塞以及动静脉瘘的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行股动脉穿刺和建立介入治疗入路安全、有效,可以降低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常规应用于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
作者:杨俊文;梁刚柱;张杨;江瑞洲;郭昌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在早期胆管癌患者的诊断过程中采用MR增强扫描,评价诊断价值.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所收治的早期胆管癌患者中选取48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5年8月—2016年8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48例患者实行均分,两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4例患者.参照组:应用M R平扫,研究组:应用MR平扫+MR增强扫描,将两组患者实行不同诊断检查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统计学分析结果的相关性数值.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存在较低漏诊率,统计学意义存在、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早期胆管癌MR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孙敏;张磊;郭靖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为更好地解决盆底器官脱垂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就现阶段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方法:随着医学检查手段的进步发展,盆底器官脱垂(P O P)的发病机制受到更多关注.以超声等为主导的各种临床检查及辅助检查手段被广泛应用.结果:在多种盆底影像学技术中,盆底超声和盆底三维超声能快速、准确地提供盆底器官脱垂的影像信息.结论:盆底超声和盆底三维超声对获取POP的完善信息,在临床上帮助医师更准确、全面地了解POP病理机制和诊断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作者:王道婧;田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龙胆为清肝胆湿热,泻下焦郁火的常用中药.现代研究表明龙胆具有保肝、利胆、抗炎、抗氧化、镇痛、利尿、降血压等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保肝作用.本实验旨在基于液质联用技术,建立快速、准确、灵敏的龙胆提取物体外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作者:关皎;朱鹤云;续娇娇;冯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前,乳腺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而手术依然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措施,然而上臂淋巴水肿是乳腺癌腋窝处理后极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并发症.腋窝逆向淋巴显影(A R M)技术旨在行腋窝淋巴清扫(A L N D)或者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时通过对上臂回流的淋巴结进行显影和保护,其目的在于降低患者术后上臂淋巴水肿的发生.本文对旨在对ARM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作者:彭阳;刘胜春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对显微外科技术游离移植修复术应用于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80例,并将其分为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前者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游离移植修复的方法,后者实施常规的交腿带蒂皮瓣修复术,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140.5±20.6)m i n、(19.5±4.3)d,对照组的分别为(180.5±25.2)m i n、(30.6±6.4)d;治疗组的皮瓣存活率、感觉与两点辨别觉恢复率分别为97.50%、85.00%、90.00%,对照组的分别为82.50%、65.00%、70.00%,两组间的各指标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游离移植修复方案,患者恢复效果好,值得应用.
作者:张凤军;李迎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的临床价值,总结其影像学表现.方法:入选病例为我院骨科住院部自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确诊收治膝骨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共65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先后应用关节镜与核磁共振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关节镜诊断技术与核磁共振诊断技术对各类膝骨关节炎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本组65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共11例确诊为半月板裂痕性损伤,16例确诊为韧带拉伤,16例确诊为韧带断裂,22例确诊为骨挫伤.磁共振诊断技术对各类膝骨关节炎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关节镜诊断技术(P<0.05),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骨关节炎的准确率高,具有图像清晰、无创且迅速等优势,相较于关节镜技术更有利于提高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辉;张立新;刘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28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按照左室重量指数大小,将研究对象划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对各项诊断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经临床分析发现Cornell电压指数、Sokolow指数以及Cornell乘积指数等诊断指标的特异性均超过87%,C o r n e l l指数的特异性高,特异性存在显著性差异意义(P<0.05).三项指标的敏感性较低,均不足50%,敏感性无差异意义(P>0.05).结论:用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三项指标的特异性良好,尤其是Cornell电压指数,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白凤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婴幼儿的健康保健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婴儿水疗作为一种安全、简便的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儿童保健方法之一,越来越受到儿童家长欢迎.而对于婴儿抚触,目前许多国家已认为是对婴儿健康有益、自然的一种保健技术[1].为了使婴儿水疗及抚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进一步规范了婴儿水疗及抚触操作流程,强调了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使婴儿更健康、更安全.现将我院儿童保健科在2017年4—8月份开展的规范婴儿水疗及抚触操作流程工作中取得的良好效果及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白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对智能麻醉药品管理系统在麻醉科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我院麻醉科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在麻醉药物管理过程中应用了智能麻醉药品管理系统,对比智能麻醉药品管理系统应用前(2015年1月—2016年1月)后麻醉药品各项操作时间、麻醉处方不合格率以及补药差错率.结果:智能麻醉药品管理应用后,药品盘点时间、药品发放时间、药品申领时间均有所下降;麻醉处方不合格率以及补药差错率均有所下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麻醉科麻醉药物管理过程中,借助智能麻醉药品管理系统可有效提升相关工作质量及效率,有利于降低麻醉处方不合格率以及补药差错率,对于麻醉药物安全使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姚立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将耳环式引流的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与传统分期治疗肛周脓肿的方法进行对比,探究两种方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实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区组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两个研究组.其中一组采用传统分期手术,另一组采用一次性脓肿根治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后肛门功能正常比例为85%,远高于对照组的60%,功能失禁比例为15%,低于对照组的40%;患者术后恢复快、疼痛评分低、生活质量评分高,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和传统分期手术相比,耳环式引流的一次性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更佳,具有恢复快、创伤小、一次性疗效确切的优点,有利于改善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优先选用.
作者:牟洁霏;李思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过程中应用超声新技术,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需要诊断的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超声新技术,评定检测结果.结果:将超声新技术的检测结果与常规超声检测技术进行比较,即对成像的准确性,特异性以及敏感性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存在差异,且超声新技术的检测结果优于常规超声检测技术,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过程中应用超声新技术,显著提升了医院的诊断医疗水平,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丽群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在产科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于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行产前检查的中、晚期孕妇986例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检查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样常规超声检查方式,共486例,观察组采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方式,共500例,依据引产或分娩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两种产前超声检查方式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胎儿畸形占比3.00%,对照组胎儿畸形占比2.67%;观察组经胎儿系统超声检查检出率2.80%,准确率93.33%,漏诊率6.67%;对照组经常规超声检查,检出率1.65%,准确率61.54%,漏诊率38.46%;经比较,观察组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漏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胎儿畸形筛查中加强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可进一步提高畸形检出率,诊断价值较高,对改善人口素质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何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针对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提升用药合理性.方法:我院自2016年6月后对西药临床用药进行了合理用药的管理活动,分别收集管理前和管理后的178例药方和183例药方进行分析对比,探讨导致西药临床用药不合理的原因,并对比管理前后临床合理用药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有效管理后,西药不合理应用的现象得到有效改善,不合理应用占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提高西药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从而减少不合理用药的现象,降低用药不良事件的概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喜玫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与传统检查方法应用于狼疮性肾炎所致干眼症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54例狼疮性肾炎所致干眼症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54例健康体检者,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均108眼,分别予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泪河高度(TMH)及面积(TMA)、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以及干眼症症状询问.结果:研究组TM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TMH、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B U T以及干眼症主观症状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O C T应用于狼疮性肾炎所致干眼症诊断中的效果优于传统检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高效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