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红
目的:研究早期腰椎间盘退变的M R表现及分型.方法:对90例下腰部疼痛患者的腰椎M R进行分析,观察腰椎间盘信号的改变.结果:终板退变Ⅰ型30例、Ⅱ型40例、Ⅲ型20例.髓核退变一级40例、二级30例、三级20例.其中有50例终板、髓核均出现退变表现.结论:从腰椎间盘的M R表现上早期发现椎间盘退变,并进行合理、准确的分型,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
作者:王国红;高艳;赵雅军;王梅;王存锁;高锦秀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急性和亚急性下肢DVT(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超声鉴别诊断情况.方法:将我院2007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200例急性和亚急性下肢DVT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100例急性患者和100例亚急性患者,分别对其实施超声诊断,并实施鉴别分析.结果:亚急性下肢DVT患者的血栓出现时间(18.24±0.34)天;急性下肢DVT患者的血栓出现时间为(3.26±0.25)天;两组比较急性组患者发病明显较快,(满足P<0.05),两组存在显著差异.急性患者的发病多为周围型,而亚急性患者的发病则多为混合型.结论:急性和亚急性下肢DVT的发病时间不同,且超声病灶部位和回声存在差异,因此临床可用于鉴别区分.
作者:李荣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颈椎病综合影像的诊断资料与研究方法,并在使用中的诊断效果进行观察.以及预测未来诊断各项设备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方法:利用综合影像方法对颈椎病进行临床治疗.并且选取本市某家医院2013年6月—2014年4月之间接收的130例颈椎病患者,开展临床诊断结果研究,以及诊断资料的具体分析.同时,翻阅有关颈椎病的病情症状、综合影像诊断的临床研究资料等相关文献信息进行资料整合.针对近期有关的相关文件14篇开展统一对比.其中对于诊断方法的选用,慎重比较了几种研究方法的优势和基础资料,存在的弊端进行论述.结果:通过对上述资料的选用,以及选取病例进行对比,研究的结果发现,对于普通颈椎病的检查主要是采用X线平面的方法,但是也只能是适用于普通颈椎病,通常是用来检测患者的大概病发的部位.而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磁共振、多普勒超生效应等方法能够更加精确的确诊病情的发病情况.并且能够针对颈椎会走我的血液流通速度,以及其他部位的血液流速参数情况.结论:不同的综合影像诊断方法各有千秋,需要在实际使用中去综合参考其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共同作用,提升诊断水平.
作者:王生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纵观医学影像学发展历史,现代影像学沿着X线学——放射学——现代医学影像学的路线发展.通过查阅资料,笔者发现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设备制造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该行业的迅速发展也要归结于新的设备、技术产生以及应用.特别是近几年,现代医学影像学开始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医学影像学已经成为医疗诊断和临床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此外,作为一种科研手段,现代医学影像还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中来.因此,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现代医学影像的发展和应用依赖于科学技术和仪器设备,新的技术、设备的发掘推动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
作者:祝蕾;朱坤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CT和MRI影像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资料分析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30例AIP患者,设为实验组,均行CT与MRI检查;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者3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实验组病变形态,并比对两组胰外病变影像特点.结果:实验组组内与CT扫描比较,MRI扫描发现胰腺炎征象例数假包膜21例、胆管狭窄23例、主胰管狭窄14例均显著更多(P<0.05);比对对照组,实验组动脉期CT值(70.52±13.25)HU更低,且延迟期(93.25±10.41)H U、门脉期(88.63±9.24)HU更高(P<0.05).结论:CT与MRI均可辨别出胰腺肿大,但后者于胰胆管变化方面辨别能力更佳,更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小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移位的内侧半月板桶柄状撕裂MRI表现特点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参与对象50例移位的内侧半月板桶柄状撕裂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50例患者均实施MRI检查,对患者病情特点以及影像学情况进行分析和记录.结果:MRI检查显示患者合并膝关节病变,其中有8例患者合并胫骨平台以及腓骨头骨折,有8例患者合并股骨踝骨挫伤,有9例患者合并髌软骨、股骨踝胫骨平台骨软骨损伤,有6例患者合并外侧半月板受损,有9例患者合并前交叉韧带受损,有6例患者合并后交叉韧带受损,有6例患者合并外侧副韧带受损,有5例患者合并内侧副韧带受损,有4例患者合并髌韧带受损,有2例患者合并髌外侧支持带受损,有12例患者合并关节腔积液,有9例患者合并髌周滑囊积液,有2例患者合并关节腱鞘囊肿,有2例患者合并小腿浅静脉曲张.结论:移位的内侧半月板桶柄状撕裂患者MRI表现典型,可作为内侧半月板桶柄状撕裂的临床诊断以及检查方法.
作者:张书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CT与核磁共振(MR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将我院从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CT扫描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CT诊断结果为检出16例患者为股骨头坏死,检出率为80%,MRI诊断结果为19例患者股骨头坏死,检出率为9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MRI诊断准确率更高,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成像更具优势,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数据指导,值得在临床中积极应用.
作者:王和平;孙吉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探讨分析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胸部X线和CT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40例在2016年住院治疗经血清学检测证实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岁,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支原体肺炎的儿童中,病变表现肺实质浸润为主32例(80.0%),间质浸润为主8例(20.0%),出现肺不张3例(7.5%),伴有胸腔积液6例(15.0%),肺门淋巴结肿大5例(12.5%).病变分布以两下肺多见,常累及多个叶段.结论:正确认识小儿支原体肺炎影像表现多样化的特点,能为临床对疾病的诊治和随访提供帮助.
作者:祁增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对比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36例,给予参照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而观察采用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8.33%)率低于参照组(27.28%),P<0.05,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治疗不但可以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军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孕期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早孕期超声检查孕妇1120例,追踪其妊娠结局,并详细记录三尖瓣血流频谱、静脉导管血流频谱、鼻骨长度、颈项透明带厚度(NT);并观察胎儿胃泡、四肢、头颅、心脏等结构.依照父母意愿是否终止妊娠异常胎儿,对其余孕妇均进行超声检查中孕期,并追踪其妊娠结局.结果:(1)继续妊娠情况:经早孕期超声筛查后,本组1120例孕妇中46例因严重畸形胎儿选择终止妊娠;本组50例双胎孕妇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胎儿;(2)孕中期超声检查结果分析:本组1120例孕妇中,继续妊娠孕妇1074例,经孕中期超声检查显示60例(5.59%)出现胎儿异常,其中包括:心脏畸形15例,泌尿系统异常12例,面部异常9例,中枢神经异常8例,肢体异常7例,其余异常9例;(3)本组1120例孕妇接受孕早期超声检查显示:异常胎儿80例,检出率7.14%;经孕中期超声检查1074例孕妇显示,异常胎儿60例,检出率5.59%.孕中期超声检出率5.59%与孕早期检出率7.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1,P>0.05).结论:临床中对严重性、早发性异常胎儿早孕期进行超声检查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但早期超声诊断结果并不能取代中孕期超声诊断.
作者:李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4月—2017年5月时间阶段,择取我院接诊收治的12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次序随机将其均等划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61例,针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针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指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中接受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支持和确保患者获取到较好临床结果,相关研究经验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吴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诊断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我方医院收治均经病灶检查确诊的63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对63例患者给予灰阶超声、实时超声弹性成像两种方式分别检查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度、特异度.结果: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准确度、特异度明显优于灰阶超声(P<0.05).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突出,相比于灰阶超声检查准确度、特异度更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有利于甲状腺良性病灶与恶性病灶的区分,更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进行超声诊断检查,对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和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超声诊断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收治60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其中ARF者26例,CRF者34例.肾脏长度>100mm者29例,80~100m m者5例,<80m m者26例.超声声像图会随病情发展阶段不同而不同.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检测肾脏的血流及变化情况,可对肾脏疾病及功能的临床判断有一定的优越性,准确、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依瑶;倪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X线在新生儿消化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新生儿消化道畸形应用X线诊断的临床资料,对平片及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X线诊断出81例新生儿消化道急性,其中诊断食管闭锁1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5例、先天性膈疝10例、环状胰腺2例、先天性巨结肠42例、先天性肛门闭锁2例.结论:针对新生儿消化道畸形,应用X线检查能够迅速、准确获得诊断结果.
作者:贾志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本次实验将分析讨论口腔颌面部原发性恶性肿瘤CT扫描的临床诊疗意义.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2例口腔颌面部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需进行CT扫描,此外,有4例患者进行加强扫描.结果:所有患者中,有2例硬腭癌、3例口底癌、2例舌癌、2例扁桃体癌、2例口咽癌和1例腮腺癌.结论:对口腔颌面部原发性恶性肿瘤进行CT扫描,能够更好的判断、对比肿瘤的位置、大小、性质,以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等,是手术检查、X刀照射前的常规检查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魏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设备及技术逐渐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相对而言效果显著且优势明显,医学影像技术也是医学影像诊断的重要基础,医学影像诊断能够为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信息和指导方向.本文主要就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情况,研究详情见下文.
作者:闫红华;牟云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随着CT技术的快速发展,CT扫描设备也在不断更新.CT心脏成像是心脏及冠脉疾病诊断的一种理想手段.本文详细探讨CT心脏成像技术的空间及时间分辨率、低剂量辐射、心电门控等技术方面,概述其冠脉病变诊断及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灌注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作者:孙加会;尹韦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压注射器进行CT血管造影时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138例CTA检查的病人给予探讨,平均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实验组选择整体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临床成效.结果: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备临床对比意义.结论:对于CTA病人选择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检查结果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缓解其不良情绪.
作者:王立荣;李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新干预疗法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医院进行阑尾切除术的1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把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新干预疗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治疗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运用SPSS(20.0)软件综合分析两组,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阑尾炎患者治疗中积极引入新干预疗法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疗效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借鉴推广.
作者:杨栋;马梓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的X线片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54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给予X线检查,对X线片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全部54例患者中,12例患者为原发性肺结核,14例患者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2例患者为继发性肺结核,9例患者为结核性胸膜炎,7例患者为其他肺外结核.肺结核表现为多样性,病变范围比较广,主要表现为干酪样坏死、增值、渗出;影像学特征主要为团块阴影、实变、渗出、纤维条索状阴影、结节状阴影、胸膜增厚、肺门淋巴结肿大、钙化病灶.结论:肺结核患者存在较多的临床合并症,在对肺结核进行诊断时X线片检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对肺结核进行诊断的首选方法,然而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应注意鉴别诊断.
作者:李春雨;李秀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