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增强螺旋CT扫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曾敏;陈红;黄英

关键词:非增强螺旋CT扫描, 急性阑尾炎, 诊断价值, 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非增强螺旋C T扫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非增强螺旋CT扫描,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和扫描结果.结果:进行检查的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正确诊断患者为48例,非增强螺旋CT扫描诊断急性阑尾炎符合率为96.0%.结论:非增强螺旋C T扫描具有重要的急性阑尾炎诊断价值,可对特殊位置阑尾炎进行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治疗依据,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回顾性分析磁共振环形增强病变影响的特点

    目的:对磁共振环形增强病变影像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磁共振增强扫描,并表现出环形强化或者是开环状强化的临床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5例患者中,共检出病灶145个,其中转移瘤患者32例,胶质瘤12例,良性肿瘤7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4例,脑脓肿3例,结核瘤3例,脱髓鞘2例,寄生虫2例.转移瘤病灶会表现出完整环形强化,不均匀薄壁强化,并且大部分患者呈现内外壁毛糙;胶质瘤患者多呈现单发环形强化,病灶形态不规则,合并轻中度的水肿,边界不清晰;淋巴瘤病灶多会呈现出完整环形强化,并且大部分病灶表现为不均匀厚壁强化,内外壁毛糙;脑脓肿患者大部分呈现单发环形强化病灶,处在幕上,病灶多存在清晰边界,呈现类圆形,合并重度水肿.结论:颅内环形强化病变中,以胶质瘤、转移瘤等所占比例较高,影像学特征明显,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杨凡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64层螺旋C T应用于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予以探究.方法:对52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均实施64层螺旋CT诊断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并以后者为标准对前者的相关诊断结果予以分析.结果:64层螺旋CT对轻度、中度和重度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特异度、准确率和阴性预测值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对中度与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敏感度显著高于对轻度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敏感度(P<0.05);对重度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轻度和中度狭窄(P<0.05).结论:64层螺旋CT应用于不同程度冠状狭窄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均较高,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张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3.0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研究

    目的:对3.0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HRMRI与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进行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式基底动脉狭窄与大脑中动脉狭窄检出情况、HRMR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检出情况.结果:HRMRI基底动脉狭窄、大脑中动脉狭窄检出率显著高于MRA(P<0.05),使用HRMRI检查显示大脑中动脉斑块43例(71.67%),其中上壁斑块、后壁斑块、前壁斑块、下壁斑块分别有6例(13.95%)、7例(16.28%)、17例(39.53%)、13例(30.23%);HRMRI检出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为13例(21.67%),其中房颤、风湿性心脏病、梅毒血管炎、结核性血管炎、血管夹层分别7例、3例、1例、1例、1例.结论:HRMRI在基底动脉狭窄与大脑中动脉狭窄诊断中能够获取较高的检出率,并在动脉斑块分析诊断、非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病因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作用.

    作者:林汉斌;李元霄;郑振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对比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效果

    目的:讨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实验组使用超声弹性成像进行诊断,对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相对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CT心脏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随着CT技术的快速发展,CT扫描设备也在不断更新.CT心脏成像是心脏及冠脉疾病诊断的一种理想手段.本文详细探讨CT心脏成像技术的空间及时间分辨率、低剂量辐射、心电门控等技术方面,概述其冠脉病变诊断及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灌注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作者:孙加会;尹韦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心电图在急性肺动脉栓塞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鉴别诊断中价值

    目的:分析心电图在急性肺动脉栓塞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肺栓塞组,同时选择同期收治的8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心肌梗死组,全部患者均给予心电图检查,观察比较检查结果.结果:心肌梗死组的V1~V3导联ST段压低发生率以及V1~V3导联T波倒置发生率显著低于肺栓塞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栓塞组的V4~V6导联T波倒置伴ST段压低发生率、V4~V6导联T波倒置发生率显著低于心肌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电图检查能有效鉴别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玉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降低扫描管电压及对比剂用量在64排螺旋CT诊断老年人主动脉夹层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降低扫描管电压及对比剂用量在64排螺旋CT诊断老年人主动脉夹层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人主动脉夹层患者,按患者收集时间顺序分成A、B、C、D四组,各20人,给予每组不同的扫描管电压及对比剂用量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比较4组的图像结果及CT值.结果:A组的CT值与B组比较差异不显著,C组的CT值与D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四组之间电压降低后图像质量评价比较差异不显著,A组的辐射剂量与B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辐射剂量分别高于与C组和D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降低扫描管电压及对比剂用量所获得的图像质量能够满足64排螺旋CT对老年人主动脉夹层的诊断要求,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奚永强;王丽;刘成瑞;蔡庆斌;李宏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X线与CT对急性肺脓肿的临床诊断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研讨X线和CT对急性肺脓肿疾病的临床诊断效果,并对比.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肺脓肿疾病者中,抽取27例纳入到研讨内,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27例患者均接受X线和CT方式检查,把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讨.结果:采用CT进行检查,可将病灶准确、清晰的显示出,包括X线片无法显示出的重叠性病灶,在观察胸膜、纵膈、肺门等状况上比X线片更具有优势性;从两种检查方式的漏诊率上来看,C T方式7.41%比X线片22.22%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片在急性肺脓肿疾病检查中分辨率不高,容易发生漏诊,而CT方式诊断准确率则较高,较小肺脓肿也可被发现,在鉴别、定性、定位上诊断价值较高,临床诊断急性肺脓肿疾病可考虑采用CT方式.

    作者:葛振华;陈修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经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00例,根据双盲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参照组使用经腹部B超检测,观察组使用经阴道B超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误诊率、漏诊率及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假孕囊、心管搏动、胚芽、盆腔积液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漏诊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误诊率为2%、正确率为96%,参照组患者误诊率为14%、正确率为80%,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阴道B超相比于经腹部B超来说,对于异位妊娠诊断的准确度更高,应用价值也更高,可在临床实际检查中予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程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术中彩超引导与X线透视定位在金属异物取出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术中彩超引导与X线透视定位取出金属异物的比较,探讨术中彩超引导在金属异物取出中的优势.方法:对86例金属异物回顾分析,分为术中彩超引导取出组及X线透视定位组,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并发症进行对比,以统计学方法分析和评价两种方法.结果:术中彩超引导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各项指标明显优于X线透视定位组(P<0.05),两组在并发症上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彩超引导在金属异物取出中具有定位准确、微创、简单、快速,且避免术者及患者X线的辐射损害的特点.

    作者:康加祥;李洪瀚;柯顺忠;陈宗霖;王承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磁共振动态增强对鉴别诊断鼻腔鼻窦肿瘤性质(良、恶性)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磁共振动态增强对鉴别诊断鼻腔鼻窦肿瘤性质(良、恶性)的价值,总结经验.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40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均实施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测,同时对其诊断的良性、恶性鉴别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磁共振共计诊出20例良性肿瘤患者、20例恶性肿瘤患者,针对患者均实施磁共振动态增强诊断和分析,不同参数中Kep的诊断符合率85.0%高,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鼻腔鼻窦肿瘤性质鉴别采用磁共振动态增强诊断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故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张武;芳芳;胡万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COPD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价值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在老年COPD并发肺心病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兴化市人民医院呼吸科治疗的70例老年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分压值分别为45.87±3.89mmHg和85.31±6.87mmH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54.29%,观察组为88.57%,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明显改善老年COPD合并肺心病的气血指标,有效率高,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军;王敏彪;张长文;杨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效果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全身麻醉,观察组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机体各项指标情况均优、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均短,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接受硬膜外复合麻醉的效果显著,麻醉不会对患者的MAP、HR水平造成较大的影响,术后拔管时间短,并可在短时间内清醒、恢复自主呼吸.

    作者:董海云;王爱桃;铁木尔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观察分析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状动脉且需进行CTA检查患者58例进行对比实验,给予对照组常规扫描,实验组则采取双低扫描.对比两组CT值、SNR、CNR和辐射剂量.结果:实验组患者CT值与辐射剂量各项参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浓度对比剂可有效减少高碘注入量造成的肾脏代谢负荷,提高CTA检测安全性.

    作者:徐鹏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64排螺旋CT脑血管成像在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使用64排螺旋C T脑血管成像(CTA)对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2例烟雾病患者,分别对其实施常规CT平扫以及CTA检测,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和影像学特点.结果:影像学表现:6例患者出现双侧颈动脉终末段闭塞,2例患者出现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4例发生单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有10例患者在扫描后可发现不同部位出现出血病灶,其中脑室出血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基底节出血6例.结论:在对烟雾病患者实施临床诊断时,通过使用CTA可取得更佳的诊断效果,值得借鉴使用.

    作者:刘润所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对卵巢良性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对良性卵巢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经病理检查证实的73例良性卵巢囊性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均接受彩超、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两组检查方式的诊断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93.15%)高于彩超(8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卵巢巧克力囊肿、卵巢单纯性囊肿或伴出血、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卵巢卵泡膜黄素囊肿或伴出血、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多见.结论:多层螺旋CT可以较准确诊断出良性卵巢囊性肿瘤情况,有助于卵巢囊性肿瘤的临床诊断、鉴别,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宁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CT和MRI影像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CT和MRI影像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资料分析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30例AIP患者,设为实验组,均行CT与MRI检查;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者3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实验组病变形态,并比对两组胰外病变影像特点.结果:实验组组内与CT扫描比较,MRI扫描发现胰腺炎征象例数假包膜21例、胆管狭窄23例、主胰管狭窄14例均显著更多(P<0.05);比对对照组,实验组动脉期CT值(70.52±13.25)HU更低,且延迟期(93.25±10.41)H U、门脉期(88.63±9.24)HU更高(P<0.05).结论:CT与MRI均可辨别出胰腺肿大,但后者于胰胆管变化方面辨别能力更佳,更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小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经腹及经阴道彩超在诊断早期异位妊娠中的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经腹及经阴道彩超在诊断早期异位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08年1月—2016年1月,选取120例我院收治的疑似异位妊娠患者,所有患者先采用经腹彩超诊断,后采用经阴道彩超诊断,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符合率.结果:经腹壁诊断异位妊娠诊断符合率为84.1%.经阴道诊断异位妊娠诊断符合率为95.0%,两种诊断方式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腹壁诊断的影像学显示盆腔积液、原始心血管搏动、胚芽反射、附件区包块与经阴道诊断对比,对比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经阴道彩超诊断异位妊娠的符合率高于经腹彩超诊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孙利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钼靶X线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乳腺癌患者应用钼靶X线技术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和常规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乳腺癌患者实施常规超声检查、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和钼靶X线技术检查,同时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其阳性符合率.结果:手术病理检查出38个恶性肿瘤,19个良性肿块,联合诊断对于良性肿块和恶性肿瘤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4.74%、97.37%,联合诊断和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可通过钼靶X线技术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和常规超声检查得到准确的诊断,值得推广.

    作者:张梅;袁安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移位的内侧半月板桶柄状撕裂MRI表现特点分析

    目的:对移位的内侧半月板桶柄状撕裂MRI表现特点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参与对象50例移位的内侧半月板桶柄状撕裂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50例患者均实施MRI检查,对患者病情特点以及影像学情况进行分析和记录.结果:MRI检查显示患者合并膝关节病变,其中有8例患者合并胫骨平台以及腓骨头骨折,有8例患者合并股骨踝骨挫伤,有9例患者合并髌软骨、股骨踝胫骨平台骨软骨损伤,有6例患者合并外侧半月板受损,有9例患者合并前交叉韧带受损,有6例患者合并后交叉韧带受损,有6例患者合并外侧副韧带受损,有5例患者合并内侧副韧带受损,有4例患者合并髌韧带受损,有2例患者合并髌外侧支持带受损,有12例患者合并关节腔积液,有9例患者合并髌周滑囊积液,有2例患者合并关节腱鞘囊肿,有2例患者合并小腿浅静脉曲张.结论:移位的内侧半月板桶柄状撕裂患者MRI表现典型,可作为内侧半月板桶柄状撕裂的临床诊断以及检查方法.

    作者:张书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