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理中论人性化护理的运用价值

许勋凤

关键词:手术室, 护理, 人性化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论人性化护理的运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名,两组患者的手术类型、年龄和性别差异不大,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为人性化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并遵医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改善预后,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有十分显著的临床运用价值。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红霉素软膏用于治疗前庭大腺脓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红霉素软膏治疗前庭大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为前庭大腺脓肿且接受治疗的20例前庭大腺脓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观察组使用红霉素软膏纱条换药治疗,对照组使用凡士林油纱条换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切口愈合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在10天以内的有8例,占到了80.0%,平均愈合时间为(8.61?1.72)d;对照组患者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0.32?2.35)d,明显长于观察组。随访一年后观察组无1例复发,对照组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10.0%,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霉素软膏用于治疗前庭大腺脓肿具有良好的疗效,能促进脓腔的愈合,患者痛苦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何英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护理干预

    总结了10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临床护理经验,包括体位及呼吸道护理、病情观察、用氧护理、能量供给护理及康复干预等。认为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儿的预后,提高治愈率。

    作者:吴玉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为研究时段,在此时间段内选取40例胆结石患者进行研究,以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应用常规开腹行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而后比较各小组患者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各项指标方面,观察组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患者各项指标显示状态较好,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评估

    目的:探析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行骨科手术且伴有围手术期并发症患者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骨科手术且无围术期并发症患者为对照组。对影响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在合并疾病、年龄、心功能分级、心率、白细胞计数、ASA 分级、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经多因素分析,术前合并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心功能Ⅱ级以上、心率增快、白细胞>10×109/L、ASA分级≥3级、手术时间≥3h均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需要在术前调查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控制手术时间,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以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成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骨科创伤手术中切口感染的控制措施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手术中切口感染的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骨科行创伤手术患者208例,将其依据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为10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清创消毒等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切口感染控制措施,即术前预防及术中控制等,就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切口感染发生率(0.96%)相比于对照组(7.695),低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手术操作中实施有效切口感染控制措施,可实现切口感染发生率的显著降低,还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红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41例眼科住院患者合并全身急危重症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眼科住院患者合并全身性急危重症的特点,为临床工作提供预防。方法对2013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1925例眼科疾患患者中发生全身性急危重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25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全身性急危重症41例(2.1%)。其中高血压危象13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脑梗死5例,脑出血3例,呛咳窒息1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急性尿潴留4例,药物过敏休克1例,均经及时诊断及治疗,病情好转或眼科病情稳定后转科继续治疗,追踪未有死亡病例。结论眼科住院患者中高龄比例增加,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等全身性急危重症,应重视全面评估病情,提前预防,保障治疗顺利。

    作者:肖华;田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糖尿病肾功能检测中血清胱抑素C检测的意义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功能检测中血清胱抑素C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群5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采用终点散射比浊法对两组检测人员的血清胱抑素C进行检测,随后选择常规方法对两组检测人员的血、尿肌酐和尿素水平予以检测。结果:观察组经检测后,血清胱抑素C、血尿肌酐以及尿素氮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数据间经比对统计学意义形成;而检测后的血清胱抑素C阳性检测率显著提升。结论:糖尿病肾功能检测中血清胱抑素C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根据。

    作者:邓江;蔡兴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对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对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在本科室收治的64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2例。对照组脑血管病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循证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昏迷量表(GC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脑血管病患者的GCS评分、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脑血管病的护理效果可观,值得推广。

    作者:彭继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品管圈在降低中医院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降低中医院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价值,改善血透室护理工作效果。方法:对我院血透室护理干预工作进行分析,进行为期半年的督促整改,对比整改前后血透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总结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提出有效应对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为5%,明显低于品管圈实施前的10%。经统计学分析,实验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透室护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干预服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泉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情绪的调查分析及心理护理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因素,探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92例腰椎压缩性骨折伴发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和对照组(心理护理)各46例,评价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疼痛程度及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疼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39.55±4.95)分<(47.65±5.86)分]、SDS评分[(40.63±5.02)分<(3.25±1.47)分]以及疼痛VAS评分[(1.76±0.95)分<(49.41±6.52)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则高于对照组(93.5%>82.6%),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强化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其治疗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应用于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镇静效果的评价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应用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均采用2%利多卡因麻醉,观察组同时咪达唑仑+芬太尼,对比两组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检查中收缩压(121.53±8.43 mmHg)、平均动脉压(73.53±5.32 mmHg)低于对照组(138.62±9.76 mmHg,93.34±6.43 mmHg)(P<0.05);观察组检查中心率(77.52±7.73次/min)、呼吸频率(18.04±6.52次/min)低于对照组(109.82±9.56次/min,22.63±7.83次/min),血氧饱和度(93.22±1.74%)高于对照组(87.53±1.8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及中断检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应用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麻醉能改善镇静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杨艳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措施。方法:对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3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后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采用整体护理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活功能)及治疗满意度均高于采用常规方法护理的对照组,全部比较差异值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干预不仅改善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还能提高生活质量,使病情得到控制和延缓,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冯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评价

    目的:对不同采血方法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84例,并根据采血方法的不同将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92例,对分别应用末梢血采集和静脉血采集的临床价值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静脉血采集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显著优于末梢血采集,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唐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骨科老年卧床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骨科老年卧床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护理措施。方法:从我院选择42例因长期卧床老年骨折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统计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接受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实验组未有一例患者因为长期卧床而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发生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1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老年卧床患者,开展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并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唐培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焦虑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患有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针对护理干预后对其焦虑程度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2例患有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成A、B两组,平均每组36例,采用常规方法对两组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A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心理焦虑进行针对性护理。讨论 B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AS、SDS、HAMA评分的改善明显大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结果对患有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作者:韩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C-反应蛋白测定在儿童肺炎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对院内肺炎儿童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进行分析,探讨C反应蛋白在儿童肺炎中的快速诊断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选择儿童肺炎患者60例,其中细菌性肺炎患者2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20例,病毒感染肺炎患者20例,另外选择2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比浊法检测患者的血清CRP,比较各组血清CRP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对比,肺炎组阳性率和CRP水平明显更高;与病毒感染组对比,支原体感染肺炎组和细菌性感染肺炎组阳性率和CRP水平明显更高;与细菌性感染肺炎组对比,支原体感染肺炎组阳性率和CRP水平明显更低。上述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能够准确地反应儿童肺炎病情的严重程度,为临床病情的监测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雪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预防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探讨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预防手术室消化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状况。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间接受消化道手术患者34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干预护理。对两组患者切口恢复情况及感染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恢复17例,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切口感染情况,恢复效果明显。对照组患者切口恢复13例,有4例患者出现较为明显的感染。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降低消化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提升患者的恢复效果,具有明显的治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讨妇女更年期焦虑与保健

    目的:对导致更年期妇女出现焦虑症状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更年期妇女保健的各项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这三年时间里,抽取9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更年期焦虑症的妇女患者病例(定义为A组);另取该病的男性患者病例90例(定义为B组)。采用SAS焦虑程度自评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测定,对两组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总结妇女更年期保健的各项措施。结果:总结结果表明,A组患者的测定分数明显高于B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妇女在处于更年期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随时注意对自身的不良心态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可以有效降低甚至避免更年期焦虑症的发病几率。结论:处于更年期的妇女,其心理焦虑程度要明显高出同样处于更年期的男性,因此时刻注意对更年期女性进行的心理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必要的心理干预,对降低该病患者的发病几率显得有为重要,可以从根本上达到关注女性健康的目的。

    作者:焦彩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全面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及生活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给予肺结核患者全面护理对其心理和生活的影响。方法:收治肺结核患者20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抑郁、焦虑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肺结核患者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婷;李倩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OSAHS患者护理要点讨论

    目的:探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护理对策,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相应期刊论文、专著及网络文献,分析、研究慢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病情分析、护理等信息。结果:分析、总结目前的主要研究成果。结论:结合目前的文献方法,在慢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护理方面,可通过心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及术前术后等护理措施,获得较好效果。

    作者:唐小玲;曾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