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针对性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吴薇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 哮喘, 肺功能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哮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7月~2016年7月。按照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患者。对A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B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肺功能情况,采用数据来进行统计后再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方案的差异。结果:与B组患者相比,A 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明显更优,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帮助哮喘患者改善肺功能,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更好的控制,快速缓解患者的病痛困扰,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中风患者的影响。方法:24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中风病人的影响。结果:康复组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率61.6%,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中风的恢复有重要积极的意义。

    作者:魏生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心理护理在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和治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高血压病人存在的情绪障碍,应加强和重视病人的心理治疗,通过有效的行为干预,可改善心理状况,有助于降低血压,提高生活质,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方法:下面通过对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内科收治的40例高血压病人的研究来探讨心理护理对高血压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小者31岁,年龄大者82岁,平均年龄为51.5岁。诊断标准为选择符合WHO/ISH及我国新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40例病人均符合诊断标准。将4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给予观察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护理。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与SDS(抑郁自评量表)测评两组病人的心理情况。对比分析症状减轻天数、住院时间、病情好转等方面情况。

    作者:尹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生理盐水与牙龈炎冲洗剂口腔护理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生理盐水和牙龈炎冲洗剂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58例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我科室收治的合并昏迷症状的患者,将入选的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包含29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应用牙龈炎冲洗剂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患者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口臭发生率和口腔炎症发生率较之对照组均显著较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合并昏迷症状的患者,应用牙龈炎冲洗剂对其实施口腔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其口臭及口腔炎症的发生概率,具有非常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作者:张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析营养师对老年群体营养的干预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国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这些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已经成为了全国关注的重点。本文以此为写作对象,首先介绍了老年人营养不良的状况,然后介绍了影响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因素,后浅显的介绍了营养师对老年群体营养的建议。

    作者:张志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的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6月来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昏迷患者100例,对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对策。结果症状及病历确诊耗时明显短于辅助检查确诊耗时,治愈率明显高于辅助检查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患者中54例(54.00%)脑出血、36例(36.00%)梗塞面积加重、10例(10.00%)糖尿病者,其中以脑出血发病率较高,与其他疾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计划,能为抢救患者争取有利时间,同时配合优质护理能有效降低恶化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杨永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胸外科术后监护期患者家属焦虑状况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胸外科术后监护期患者家属的焦虑特点,总结焦虑患者家属的护理对策。方法使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135例胸外科术后监护期患者家属的焦虑状况进行分析,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对比性别、不同年龄、学历水平、与患者关系家属的焦虑程度。结果患者SAS评分,22.5~81.2,平均SAS评分(58.4±6.3),与中国常模水平(29.78±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例(70.4%)家属SAS评分高于50分,轻度焦虑53例(55.8%),中度焦虑25例(26.3%),中度焦虑17例(17.9%)。患者技术的性别、年龄、学历水平与焦虑程度关系密切,女性患者、年龄少年及中老年、低学历水平家属的SAS评分更高。家属与患者的是否为配偶关系与焦虑程度无明显关系。结论胸外科术后患者家属存在普遍存在焦虑情绪,焦虑水平有其性别、年龄及教育水平有关;应做好心理护理、针对性护理、药物护理等措预防和减轻焦虑。

    作者:王传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当中抽取13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之后分别予以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5例,采用预见性护理。对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韩明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手术室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骨科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1d VAS评分(3.24±0.73)、术后3d VAS评分(2.89±0.82)低于对照组(6.25±1.14,5.63±1.2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53%)低于对照组(36.84%)(P<0.05);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94.52±3.23)高于对照组(81.45±4.24)(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5.52±2.48d)少于对照组(20.45±2.35d),住院费用(19535.42±385.53元)低于对照组(24256.22±425.32元)(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4.74%)高于对照组(78.95%)(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有利于促进术后康复,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边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体检科采血室垃圾分类车的研制与应用

    医院体检科采血人次多、时间相对集中,故开放的采血窗口较多。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要求,采血窗口须配备静脉采血操作相应的垃圾分类装置桶,但由于体检科采血室面积小,使用传统的医疗垃圾分类装置桶存在很多不足,体检科采血室垃圾分类车的研制与应用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作者:张志英;朱萍英;于小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讨产后出血治疗中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生产的孕妇中出现产后出血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78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采取子宫内纱布填塞法。对2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4.10%,明显低于试验组患者的92.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并且相对比较安全,在临床上可以广泛使用。

    作者:忻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为研究时段,在此时间段内选取40例胆结石患者进行研究,以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应用常规开腹行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而后比较各小组患者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各项指标方面,观察组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患者各项指标显示状态较好,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病案管理的信息化特征与风险防范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医院的病案管理也开始采用信息化了,医院的病案管理从手工变成了电子病案。病案管理的信息化使病案管理变得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但是也会存在的一定的风险,本文就病案的信息化特征和风险防范进行论述。

    作者:王艳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心脏外科收治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划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防范组自2015年1月实施防范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调查显示,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危险中锐器损伤所占比重高于其他损伤,差异显著;防范组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投诉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具有多样性,经防范性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避免了不良事件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唐钟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议临床用药观察工作的重要性

    目的:重视用药护理,使病人及时配合用药治疗,早日康复。护士在临床第一线,细致的观察可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使问题的严重性降到低。这就要提高护士具有较高的的责任心。方法:加强护士药品相关知识学习及药物不良的观察,强化对病人的心理护理,针对不同病人采用不同的对策。结论:重视用药的临床护理,可以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这是一项细致、长期的工作,应坚持不懈。

    作者:张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谈基层护士长如何做好临床管理

    我是一名基层医院的病房护士长,通过十余年的管理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只靠一股向前冲的勇气和努力,提高各项考核成绩,是很难真正把一个护理队伍管理到位,迅速提高护理质量的。必须要有一套科学而实用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技巧,现就护士长的管理策略与大家分享。

    作者:何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98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并发症及处理分析

    目的:对以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接受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处理方式。结果: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9.4%,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随访,患者视力情况明显好转,甚至与正常无异。结论:以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患者恢复视力,在术中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给予相应的处理,可使并发症发生情况大幅减少。

    作者:许志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关于新形势背景下医院医保工作面临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医改的不断深化,医保的管理制度得到深化和发展,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出台,医院的医保工作也在不断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为此,医院应当不断创新医保管理工作,积极应对医保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出台相应的对策,强化医保管理模式,完善医务人员的职能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作者:李俊梅;王昭富;张萍;梁成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ICU清醒患者机械通气期不良心理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调查分析ICU清醒患者机械通气期的不良心理反应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我院ICU行机械通气期的清醒患者86例,分析影响患者不良心理的因素,并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三个月后,对比患者护理前后SCL-90的评分情况。结果:ICU清醒患者机械通气期多存在焦虑、抑郁、恐惧、不安全等不良心理,主要原因为插管、环境、年龄、认知等;经过护理后,患者在焦虑、抑郁、敌对、恐惧、躯体化方面的评分明显有所降低,前后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清醒患者机械通气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心理波动较大,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彭艳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应用人性化理念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理念应用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接诊的160例小儿内科病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家属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理念。观察记录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家属对护理满意率研究组也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理念不仅可以改善临床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借鉴。

    作者:龚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前瞻性护理在肺癌术后患者预防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在肺癌术后患者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前瞻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情况和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是6.45%,;对照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是22.58%,组间护理效果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3.55%,对照组为77.4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癌术后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还可以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树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