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
目的:调查分析ICU清醒患者机械通气期的不良心理反应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我院ICU行机械通气期的清醒患者86例,分析影响患者不良心理的因素,并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三个月后,对比患者护理前后SCL-90的评分情况。结果:ICU清醒患者机械通气期多存在焦虑、抑郁、恐惧、不安全等不良心理,主要原因为插管、环境、年龄、认知等;经过护理后,患者在焦虑、抑郁、敌对、恐惧、躯体化方面的评分明显有所降低,前后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清醒患者机械通气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心理波动较大,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彭艳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眼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32例眼科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11月32例眼科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眼科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接受品管圈护理。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患者出院时健康教育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疾病相关知识、危害性认识、饮食知识、用药知识、康复知识等5个方面的知晓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改进了眼科临床护理工作方法,提高了眼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吴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份-2016年6月份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40例为一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腰背肌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依从率均较对照组优异,可见,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
作者:罗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在骨科病房中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于我院2015年7月开始实施小组责任制管理,选取管理前收治的30例骨科住院患者及实施后收治的30例同类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小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后患者对骨折知识知晓率明显提升,术前等待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院内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达到100%。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满意度为86.67%,观察组达到100%。结论小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可提升每位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提升骨科护理质量。
作者:陈琼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手术室优质护理模式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确保手术的效果,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提升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存在的产妇6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研究对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传统的以产妇为中心的社区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实行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研究组产后护理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洪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5例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情况。通过全方位、系统、精心的护理及糖尿病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结果15例患者经过预防、治疗及护理,12例足溃疡表浅者全部愈合,深度溃疡治愈1例、好转1例,坏疽有所好转自动出院,无截肢致残病例。结论早期做好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可以消除足部隐患,预防糖尿病足的复发,降低截肢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萧茂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小儿疝气病例,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微创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观察组患儿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30.00%;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疝气治疗过程中,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可加快康复速度,减轻患儿痛苦,降低复发率,确保其健康成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乔雪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通过对我科一位患者多用药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介绍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从根本原因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一例多服用药物的不良事件。结果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找出差错原因并确定根本原因,制定了增加调班及机动班护士、多种形式进行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的考核、特殊药物的发放制度等整改措施,对整改效果进行确认。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为我科口服药发放提供一种系统的处理差错的科学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唐雪萍;李雪梅;杨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提高桡动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的方法,减轻护理工作量和病人的痛苦。方法:将60例病人入院第1次使用支撑垫行桡动脉穿刺,第2次不使用支撑垫穿刺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桡动脉穿刺一次性的成功率。结果:使用支撑垫能更好暴露穿刺部位,角度灵活,提高了桡动脉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从而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结论:使用支撑垫行桡动脉穿刺效果大大高于未使用支撑垫穿刺,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行。
作者:程景华;施玉兰;姚小梅;黄细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技巧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状况与感染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状况与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无感染,对照组感染率为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内固定系统相对传统固定方式而言,其固定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促进骨折患者的早期愈合与功能恢复,是当前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佳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全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本院1000张门诊部中药饮片处方,选取专业性和经验丰富的临床中医师对所有处方及饮片使用情况予以点评,分析中药处方规范性和饮片用药合理性。结果:检出不合理饮片处方率67.21%,其中以书写不合格率53.11%高,诊断不合理率7.21%,使用错误率6.91%;中药饮片不合理使用中以单张处方饮片数量10张以上占比46.72%高,其单味药使用量超出占比9.31%,含毒饮片量超出占比9.49%,有毒饮片使用占比25.29%。结论: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和处方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部分不规范及不合理处,因此临床需严格加强中药处方和饮片合理使用监督力度,促进中药使用质量提高。
作者:龙凤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备孕妇女因为生活习惯的改变,很容易出现各种口腔疾病,这些口腔疾病会的备孕妇女的健康以及怀孕后胎儿的发育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掌握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对于备孕妇女是相当重要的。文中就备孕妇女所需要指导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进行介绍。
作者:涂敏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血常规检验中出现的误差因素并分析其应对策略。方法:从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接收并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中随机性抽取350例,将抽取的350例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制作成标本后进行检测,并对血液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判断血常规检验中出现误差的因素,并针对存在说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结果:抽取的350例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测中出现检验误差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受检者采集血液标本的时间不合理、血液保存不当和血液送检时间超时,以及受检者自身因素与血压抗凝剂浓度不合格等因素。结论:要想提高血液常规检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就需要从根本入手,加强受检者对血常规检查的意识,让医护人员与患者都认识到血液常规检查的重要性,规范检验和采集操作,并强化血液常规检验意识,保证抗凝剂的浓度合格,确保血液送检时间等,从而提高血液常规检查的准确性。
作者:钟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以无水碳酸钠为催化剂制造罗红霉素的工艺,是当今推广度高的合成工艺。药理反应的适宜温度为4摄氏度到6摄氏度之间,然后进行搅拌的步骤,反应的时间设置为40分钟。其中活性炭的用量为百分之一。这样的制取工艺的优点在于方法较其他方法更加可靠,并且制取的步骤也很少,操作简单,适于大批量的生产。
作者:成佳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围术期护理对于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了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外,还要接受围术期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围术期护理有利于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黄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PICC置管也日益增多,它具有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安全性高等有点。那PICC到底适应于哪些人群?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该如何评估?
作者:刘艾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模式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急性期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择选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展开研究与对比。结果经本文研究结果得出,在2周的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者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00%,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急性期采取标准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疾病治愈率,降低病情恶化风险,对患者病情治疗和康复均有促进作用。
作者:李春琼;和茵;黄麟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是一种病因不明、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多器官的疾病。1968年Hardy和Anderson报道了3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并继发心脏损害的病例,首次提出HES,当前HES的诊断标准是在Chusid的基础上修改所得;(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1.5x109/L,骨髓嗜酸粒细胞增多,外周血原始细胞<0.02,或骨髓原始细胞<0.05,无异常T细胞群和克隆性髓系疾病表现;(2)排除寄生虫生长、过敏或其他常累及全身各器官组织,导致靶器官损害,如皮肤、心脏、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其他一些常见并发症包括肝大和(或等脾大,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凝血功能障碍等[1]。本文报道1例以心力衰竭为首发表现的嗜酸粒细胞增多患者,为临床医生诊治此病提供经验。
作者:李翔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分析生理盐水和牙龈炎冲洗剂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58例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我科室收治的合并昏迷症状的患者,将入选的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包含29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应用牙龈炎冲洗剂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患者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口臭发生率和口腔炎症发生率较之对照组均显著较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合并昏迷症状的患者,应用牙龈炎冲洗剂对其实施口腔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其口臭及口腔炎症的发生概率,具有非常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作者:张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