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胎妊娠出生体重的超声预测效果研究

范文涛;宇雪豹;柯和平;宋晓艳;严攀

关键词:双胎妊娠, 出生体重, 超声预测, 常规预测, 胎儿
摘要:目的:采用声检测获得双胎妊娠胎儿多项生物学指标预测胎儿体重,并与常规预测新生儿体重方法比较,评估超声预测双胎妊娠出生体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分娩的双胎妊娠孕妇9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超声预测组和常规预测组,超声预测组应用超声检测胎儿的头围、股骨长度、腹围等指标,并使用Hadlock公式计算分别测量双胎中较大、较小胎儿的体重,常规预测组收集孕妇的宫高、腹围、先露高低、胎盘大大位置等综合信息,使用基础公式分别计算双胎中较大、较小胎儿体重,并将两组预测的结果与实际新生儿体重比较,分析超声预测双胎妊娠出生体重的准确性.结果:超声预测组预测较大胎儿体重为3150±458g,较大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为3210±385g,两组差异不有统计学意义;常规预测组预测较大胎儿体重为3650±112g,较大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为3220±342g,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预测组预测较小胎儿体重为2350±233g,较小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为2430±256g,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预测组预测较小胎儿体重为1970±183g,较小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为2280±267g,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预测组较大胎儿预测体重符合率为80.9%,常规预测组较大胎儿预测体重符合率为5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预测组较小胎儿预测体重符合率为74.5%,常规预测组较小胎儿预测体重符合率为5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预测在双胎妊娠出生体重的预测中准确率较常规预测方法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患者幕上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幕上出血的疗效及预后状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诊的120例高血压幕上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进行血肿清除,研究组则采用神经内镜手术对血肿进行清除.治疗后,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ICU入住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肿量,并对治疗前后的GOS、GSS及ADL评分进行分析.术后,调查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ICU入住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OS评分均显著降低,GSS及ADL评分均显著升高.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预后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幕上出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杭军;李晓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胎盘早剥高危因素识别及治疗结局探讨

    目的:研究胎盘早剥的诱因、产前诊断、并发症及子宫B-Lynch缝合在预防胎盘早剥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我院2006年1月~2016年1月共收治的97例胎盘早剥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发病原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1.不同致病病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血管病变、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外伤)引起的胎盘早剥,其临床表现典型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不典型胎盘早剥组产前确诊率低于典型胎盘早剥组.3.两组胎盘早剥患者进行B-lynch缝合后,发生的产后出血率均低于未行该缝合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视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降低产妇并发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对于不典型胎盘早剥,密切动态观察,及早诊断和治疗.采用子宫B-Lynch缝合联合宫缩剂是治疗胎盘早剥的有效方式,

    作者:柒铭铭;谢恺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以67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为SBP组,42例单纯肝硬化为肝硬化非SBP组,56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PCT、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情况,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PCT、CRP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分析SBP组研究对象治疗过程中PCT、CRP的变化情况,研究PCT、CRP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预后评估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肝硬化非SBP组PCT血清平均浓度及异常率均无统计学差异,SBP组PCT血清平均浓度及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及肝硬化非SBP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CRP在对照组、肝硬化非SBP组及SBP组血清水平及异常率依次升高,任意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CT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切点分别为0.487ng/ml、灵敏度为90.24%,特异度为93.00%,曲线下面积0.835均优于CRP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参数;不同转归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治疗中PCT、CRP下降率比较,治愈好转组PCT、CRP下降率均高于死亡组,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PCT对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价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娟;凌颖;袁聪;王俊;席春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GA、HbAlc、FBG的临床检测结果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糖化血清白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空腹血糖(FBG)在妊娠糖尿病中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医院诊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45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健康产检孕妇45例,设为观察组.采用液态酶法测定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采用高压液相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比较2组妊娠解决.结果:观察组孕妇糖化血清白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空腹血糖(FB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率、早产率及晚期流产率;2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妊娠高血压、泌尿系感染及胎膜早破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GA、HbAlc和FBG在妊娠糖尿病能动态了解产妇血糖动态,加强血糖控制能改善妊娠结局,降低母婴并发症.

    作者:王新格;张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人骨肉瘤血清标志物的应用研究

    目的:比较骨肉瘤患者与正常人血清的差异蛋白质,为对骨肉瘤的诊断、治疗、预后的判断等提供依据.方法:应用cleanup试剂盒分别对骨肉瘤患者血清及正常人血清进行浓缩,然后去高丰度蛋白质,2D clean-up kit试剂对蛋白质纯化后进行双向凝胶电泳,银染扫描后用ImageMaster 2DE软件分析寻找差异蛋白,切除差异蛋白质点酶解后进MALDI TOF/TOF(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质谱鉴定,获取肽指纹图谱并查询Swiss-Prot数据库寻找匹配蛋白质.结果:获得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银染图谱.蛋白质点经质谱分析并检索Swiss-Prot数据库后,发现11个差异蛋白质,其中5个上调,6个下调.结论:骨肉瘤患者血清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质组存在明显差异,角蛋白、生长激素、内质网蛋白29等差异蛋白质有望成为诊断治疗骨肉瘤的分子标记物或者治疗靶点,为进一步对骨肉瘤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彭磊;宾捷;卢吉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改良式外固定法治疗多发跖趾骨头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改良式外固定法对多发跖趾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至我院进行多发性跖趾骨头骨折患者84例进行临床研究.根据来诊时间排序.序列号为单号患者作为观察组,序列号为双号患者作为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克氏针内固定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式外固定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足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且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愈合平均(7.92±1.33)周,明显短于对照组(8.76±1.09)周,且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并发症发生3例,占7.14%,明显低于对照组11例,26.19%,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式外固定法对多发跖趾骨头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足部功能的预后,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并且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好,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和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永峰;张宁;李少连;李新海;步婉莹;刘增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信必可都保配合思力华治疗我院81例严重支气管哮喘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信必可都保联合思力华治疗支气管哮喘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入院治疗的162例支气管哮喘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与信必可都保,观察组采用信必可都保和思力华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两组患者ACT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急性发作以及加重情况比较,并比较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FEV1%预计值、FEV1增加量和PEF差值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ACT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ACT评分基本无差异;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急性加重发作次数明显少于治疗前,急性加重发作时间间隔明显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两项指标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可达93.8%,明显高于对照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信必可都保联合思力华治疗支气管哮喘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更明显,可以降低急性发作次数,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栗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EPB4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红细胞膜蛋白带4.9(EPB4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6年8月我院随访满5年的结直肠癌石蜡样本与25例新鲜组织样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所有样本EPB49表达情况,检测EPB49过表达与干扰后Rac GTP酶激活蛋白1(Rac1-GTP)表达水平,验证EPB49与T淋巴细胞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的相互作用,分析EPB49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转移及Rac 1-GTP、Tiar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IHC技术及westernblot实验显示正常结直肠癌组织EPB49表达水平高于相配对的肿瘤组织;随分化程度、Dukes分期增加,EPB49表达水平下降;EPB49低表达组的转移率68.0%高于高表达组38.0%,而其3年生存率74.0%、5年生存率60.0%低于高表达组90.0%、80.0%;相关分析显示EPB49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Rac 1-GTP、Tiam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结论:EPB4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低表达状态,且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分期、转移及Rac1-GTP、Tiam 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性.

    作者:吴琦玮;张莉;俞力;沈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导乐分娩镇痛在足月妊娠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镇痛在足月妊娠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170例足月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8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观察组给予导乐分娩镇痛,对比分析两组第一产程疼痛程度、产后2h出血量、产程时长、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情况及分娩方式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二产程时间以及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率、剖宫产率相比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足月妊娠分娩中应用导乐镇痛分娩的效果较为显著,可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感,降低产后出血量,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发生率,且此方法不会对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海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甲硝唑联合氢氧化钙糊剂对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近期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甲硝唑联合氢氧化钙糊剂对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近期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6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患者41例(41颗牙),采用甲硝唑—氢氧化钙糊剂治疗,对照组患者45例(45颗牙),给予甲醛甲酚进行封药处理.结果:86例患者中共分离病原菌8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5株(52.33%),主要以血液链球菌为主(27.91%),革兰阴性菌41株(47.67%),主要以牙髓卟啉单胞菌为主(26.67%);治疗7天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2.68%vs 51.11%);观察组患者治疗中自觉疼痛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9.51% vs 44.44%);经过半年随访观察,观察组患者治疗失败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4% vs 24.44%).结论:甲硝唑联合氢氧化钙糊剂对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近期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缓解患者的自觉疼痛感,降低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根管治疗的失败率.

    作者:冯洋;夏书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PCI术后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脏左室功能临床价值探究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尿肽(rhBNP)对左室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4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冠心病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rhBNP治疗,于术后1h开始.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术后48h和术后72h cTNI及NT-proBNP水平;对比术前、出院前以及出院后1个月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患者出院前根据Killip分级判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术后48h和术后72h,实验组患者cTNI和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后1个月,实验组患者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1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3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12.5%和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早期应用rhBNP可改善患者心脏左室功能、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季俭;王敏燕;卢英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术前超声鉴别子宫肌瘤可靠性的研究

    目的:根据子宫肌瘤的数量,位置和大小,子宫直径和体积,将术前超声检查与术中及解剖病理结果相比较.方法:对于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将126名进行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分为两组:A组进行子宫切除术,B组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手术前1天进行超声检查,并且将超声检查的肌瘤数目与术中和解剖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应用Wilcoxon测试来比较每种技术数据.结果:两组术中所见和超声检查的肌瘤数量没有显著差异,且无统计学意义;而术中所见和病理结果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肌瘤数目小于等于6,两组肌瘤数量与病理学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肌瘤数量超过6,两组肌瘤数量与解剖病理学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在确定子宫肌瘤的确切数量方面有局限性,少数患者由于肌瘤数目较多或肌瘤位置不确定而出现症状需要手术,且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需要精准的检查.在数目超过6个肌瘤的患者中,需要借助磁共振进行检查.

    作者:耿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220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采用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0例采用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与采用传统固定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22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3.6+5.4)分,对照组为(79.5+6.1)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舒适度、咀嚼功能、固位功能的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3%和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生术后疼痛和种植体脱落的比例均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和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患者满意度高,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张强;翁蓓军;陈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桥本氏甲状腺炎及其合并结节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桥本氏甲状腺炎(HT)及合并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46例未合并结节的患者为HT组,39例合并结节(单发)患者为HT合并结节组.入组病例术前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及弹性成像检查,术后病理检查确诊.观察对照组、HT组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评分结果.以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别统计并比较常规超声、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弹性应变率比值三种诊断方法对HT合并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结果.结果:HT组超声弹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弥漫性型组HT患者超声弹性评分明显高于局限型组.在HT合并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方面,常规超声联合弹性评分法、弹性应变率比值法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方法,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超声联合弹性评分法与弹性应变率比值法各观察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技术对桥本氏甲状腺炎及其合并结节方面的诊断意义显著,大大提高了诊断率.

    作者:黄莺;蒋睿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烟雾模拟雾霾环境对大鼠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用燃烧法模拟雾霾颗粒物环境对大鼠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取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雾霾吸入2天组;雾霾吸入4天组;雾霾吸入6天组;雾霾吸入8天组,每组10只.采用小动物呼吸机与肺组织切片HE染色,以检测各组SD雄性大鼠呼吸道反应性和肺部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结果:随着雾霾吸入时间的加长,呼吸道粘液分泌量增加,气道炎症加重,SD雄性大鼠的气道高反应性愈发明显.结论:吸入雾霾颗粒物能引发并加重SD雄性大鼠的气道高反应性.

    作者:郭博文;刘瑶;孙梦军;李拓颖;钱业;张坚松;李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小剂量阿奇霉素对慢阻肺患者TNF-α、IL-8和CRP影响及对黏液高分泌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奇霉素对慢阻肺(COPD)患者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8(白介素-8)和CRP(C反应蛋白)影响及对黏液高分泌抑制作用.方法:选取156例处于稳定期的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8例),两组患者均实施COPD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小剂量阿奇霉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TNF-α、IL-8、CRP、MUC5ac蛋白、TLR4蛋白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FEV1、FEV1%、FEV1/FVC%分别为(1.62±0.36)L、(47.43±3.76)%、(44.65±3.8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的TNF-α、CRP、IL-8分别为(10.61±5.63) pg/ml、(4.03±1.56)mg/L、(28.32±3.58)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的MUC5ac、TLR4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30±0.08、2.03±0.1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应用小剂量阿奇霉素能够有效减轻气道炎症反应,抑制肺组织中的黏液高分泌,改善肺功能,预防病情反复.

    作者:范惠明;罗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SOM及慢性鼻-鼻窦炎患儿咽鼓管咽口及其周围形态的改变的意义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SOM)及慢性鼻-鼻窦炎患儿咽鼓管咽口及其周围形态的改变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0例85耳,慢性鼻窦炎患者42例74耳,无SOM及慢性鼻窦炎儿童20例40耳做为对照,比较三组研究对象咽鼓管咽口形态构成,咽鼓管咽口周围病理构成和纯音听力异常率的差异.结果:三组研究对象咽鼓管咽口形态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研究对象的咽鼓管咽口周围病理变化为粘脓性分泌物覆盖咽口的分别有34耳(40.0%)、27耳(36.48%)、0耳(0%),为腺样体肥大压迫咽口的分别有31耳(36.47%)、29耳(39.18%)、0耳(0%),SOM组和慢性鼻窦炎组的粘脓性分泌物覆盖咽口和腺样体肥大压迫咽口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OM组听力异常率(36耳,42.35%)和慢性鼻窦炎组听力异常率(33耳,44.59%)明显高于对照组(3耳,7.5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泌性中耳炎及慢性鼻窦炎患者咽鼓管咽口周围病理异常率以及纯音听力异常率均高于正常.

    作者:王琦;岳忠彬;杨春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2月~2017年1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老龄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按照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所有患者都给予髋关节置换术,由同一组医生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基于罗哌卡因的腰硬联合麻醉.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2h、术后4h与术后24h的呼吸频率、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组间与组内对比都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2h、4h与24h的镇静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24h的呼吸抑制、寒战、恶心呕吐、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对照组为36.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2.1%和68.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也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能减少术后不良的反应,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改善,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兴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小金片对前列腺增生老年患者TNF-α及性激素影响

    目的:探讨小金片对前列腺增生老年患者TNF-α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经我院伦理研究会监督,签订治疗知情同意书,将2013年4月~2016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前列腺增生老年(≥60岁)患者78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2组,分别39例,对照组采用非那雄胺片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采用小金片治疗,每次2~3片,每天2次,持续治疗4周.对所有患者的前列腺体积、IPSS评分、残余尿量及大尿流率进行比较,采取肘部静脉血5mL,测定血清TNF-α、IL-1β及性激素(T、E2、PRL)值,同时对两组间治疗效果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4周后前列腺体积、IPSS评分、残余尿量降低,Qmax升高,TNF-α、IL-1β值降低,T、PRL值升高,E2值降低;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治疗4周后前列腺体积、IPSS评分、残余尿量较低,Qmax较高,TNF-α、IL-1β值较低,T、PRL值较高,E2值较低;对照组改善率74.36%低于研究组改善率92.31%,有差异.结论:小金片有利于改善前列腺增生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炎症因子,恢复性激素平衡,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峰;孙少鹏;陈冬;孔广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胃镜下热活检钳电灼治疗胃微小息肉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胃镜下热活检钳电灼治疗胃微小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265例胃微小息肉患者均接受胃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A组(内镜下热活检钳电灼)与B组(内镜下电切息肉),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复发情况,并评价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0%,术后随访6个月息肉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70%显著低于B组的1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A组术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结论:胃镜下热活检钳电灼治疗胃微小息肉可获得与内镜下电切术类似效果,但前者术后并发症少,对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更明显,可见胃镜下热活检钳电灼有利于患者身心恢复.

    作者:李哲;张鑫;张军;于继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