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恩;唐银;李宪;郭思建;晏群;张晋湘;谭德明;王兰鸽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促培养的肺内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培养的肺内小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观察外源性AngⅡ对PASMCs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结果:外源性AngⅡ显著促进培养的PASMCs的增殖,在10-10~10-5mol·L-1呈剂量依赖性.钙拮剂Verapamil,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和Na+-K+交换抑制剂amiloride能显著抑制AngⅡ促进PASMC增殖的作用,3H-Tdr掺入率和细胞记数分别下降44.3%,33.2%,36.5%和31.7%,25.5%,28.1%.结论:AngⅡ显著促进培养的PASMCs增殖;Ca2+,PKC和Na+-K+-ATPase的激活,可能是AngⅡ促PASMCs增殖的重要细胞内信号传导机制.
作者:刘惠君;曹莉;于天正;陈小平;马传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其对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活性、血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64例DPN患者,随机分成灯盏花素治疗组(灯盏花素50 mg·d-1)和甲钴胺对照组(甲钴胺500 μg·d-1),共治疗3周,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DPN症状、体征、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红细胞AR活性及血NO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DPN病人红细胞AR活性较正常人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下降(P均<0.01),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后红细胞AR活性显著下降,NO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用甲钴胺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灯盏花素缓解 DPN症状及体征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甲钴胺(85.29% vs 73.33%, 20.59% vs 10.00%, P<0.01),两组均能显著提高四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但灯盏花素组提高的幅度明显大于甲钴胺对照组(P<0.01).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能明显抑制红细胞AR活性,提高血NO水平,从而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及体征,使四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显著提高,且其疗效优于甲钴胺.
作者:吴静;钟慧菊;孙志湘;易红;雷闽湘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输尿管异位开口是一种较少见的输尿管先天性畸形,约80%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重复肾及重复输尿管畸形,且多数来自上位肾的输尿管[1].本研究报告近6年来,经直肠彩超诊断,静脉尿路造影(IVU)及部分经手术证实的9例重复输尿管畸形并异位开口;探讨经直肠彩超在重复输尿管畸形并异位开口中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9例重复输尿管畸形并异位开口患者,女7例,男2例,年龄1~40(平均18.6)岁;腰胀不适5例,尿失禁5例,反复泌尿系感染4例;右侧5例,左侧4例.所有病例均经IVU证实;经手术证实6例.1.2 方法采用Acuson 128 XP/10型彩超仪,直肠扇扫探头,频率7MHz,扫描角度115度,检查前患者清洁灌肠,适度充盈膀胱.患者取左侧卧位,将直肠探头表面涂上耦合剂并覆以一次性橡胶手套,轻放入患者直肠内行多方位扫查,观察输尿管数目、重复输尿管是否扩张及异位开口部位、开口周围是否有积液、异位开口于膀胱颈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CDFI)可否显示开口处喷尿现象.
作者:罗新华;周平;罗卓琼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Turner征的核型和自然身高情况,以供临床早期诊断.方法:1982~2000年以来,通过染色体G显带、C显带、N显带、高分辨等技术,确诊为Turner征者共125例,分析其初诊时的核型和身高.结果:本组核型主要为45,XO(33.6%);45,XO/46,X,i(Xq)(16%);45,XO/46,XX(10.4%);46,X,i(Xq)(8.8%);45,XO/46,XY(8.8%).身高落后在14岁时达到大,平均成年身高为(137.8±9.9) cm,比相应正常标准矮21.1 cm.45,XO个体比非45,XO个体矮.结论:生长受损可能主要发生在14岁以前,提示应提早诊断,及早治疗.
作者:陈朝晖;唐剑;汤参娥;李宁;叶义言;赖伏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是体内促进红系增殖、分化、成熟的主要细胞因子.内源性EPO水平与肿瘤患者贫血的关系,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未得到统一的认识,有资料表明肿瘤患者内源性EPO水平升高,EPO对贫血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尚正常,贫血的产生与红系生成障碍等有关[1];也有资料显示肿瘤患者的贫血与内源性EPO不足有关[2].作者用放射免疫竞争法检测了4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EPO水平,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正常对照19例,为本院学生健康体检者(无心、肝、肾等系统的疾病),男11例,女8例,年龄18~20岁(中位年龄19岁).急性白血病患者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14~65岁(中位年龄35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4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变期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EB)3例,白血肉瘤2例,经临床、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及病理细胞学确诊.43例患者均为初治或难治复发者,诊断及疗效标准见文献[3].1.2 标本采集取测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室温下放置2 h,3 000 r*min-1离心10 min,取上清液-20℃冻存.测定前取出标本于37℃水浴箱中融化待测.采血当日或前一日作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
作者:卢景琛;谢兆霞;谭达人;陈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为了探讨重型肝炎继发细菌感染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0例重型肝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感染的部位及感染率进行统计.结果:重型肝炎合并细菌感染33例,其感染率55%.感染部位多是腹腔24例(72. 7%), 其次是胆道17例(57.6%),呼吸道11例(33.3%),肠道7例(21%),尿道3例(9.1%),心包和皮肤感染各1例(3%).一个患者感染部位少的是1个,多的是5个.非感染组和感染组早、中、晚期好转率分别为88.23%,80%,25%和50%,50%, 16. 6%(P<0.05).结论:早期发现重型肝炎继发细菌感染,及时选用有效抗生素是抢救重症肝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万克青;汪清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窥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优势及操作方法.方法:采用MED-II型系统治疗多间隙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53例,根据突出部位及主要症状,分别在不同间隙开窗后行髓核摘除,并适当扩大神经根管.结果:经2月~2年随访,优良率达94.34%.结论:经椎板显微内窥镜治疗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比传统及常规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基本保持了脊柱后柱完整,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手术视野清晰,操作安全,疗效可靠,是治疗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佳方法.
作者:臧晓方;张朝跃;詹瑞森;周勇;江皓;雷翔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胰岛素瘤的诊治经验以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20例胰岛素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人均曾被误诊,平均误诊时间4.1年.手术治愈17例(85%).结论: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辅以葡萄糖耐量试验同时测定IRI/G比值是定性诊断的基本方法,术中扪诊联合术中B超是准确定位的关键,肿瘤摘除术仍为胰岛素瘤的主要术式.
作者:文宇;李永国;钟德玝;苗雄鹰;庄赞根;黄生福;李允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甲状腺核素显像常用游离锝(99mTcO-4)作显像剂,正常情况下甲状腺和胃摄取显像剂而显影,乳腺通常不显影,但妇女在哺乳期,乳腺增生扩大,乳腺的摄取和分泌功能明显增强,可从血液中摄取99mTcO-4而显影.1 临床资料患者,女,24岁,发现颈前肿大一月余,来我院检查.患者近期有感冒病史,现感咽喉疼痛,甲状腺有压痛.实验室检查FT3 8.305 pmol*L-1(正常值3.54~6.40 pmol*L-1),FT4 25.713 pmol*L-1(正常值11.48~23.22 pmol*L-1),TSH 2.17 mIU*ml-1(正常值0.35~5.5 mIU*ml-1).B超示右叶甲状腺结节.准备行甲状腺SPECT显像,因患者近日食用海带,检查推迟.一个月后,患者行甲状腺SPECT显像,发现甲状腺显影极淡,右叶为甚,甲状腺边缘模糊,腺内结构显影不清楚.结合病史考虑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在甲状腺核素显像过程中,患者的胸部出现2个基本对称的类圆形放射性浓聚灶(见附图),行侧位显像,发现浓聚灶在胸壁,形态类似乳房影像,遂改变乳房位置再次显像,证实2个放射性浓聚灶为乳房影像.患者正处于哺乳期,目前已断奶一月.左侧乳腺下方放射性浓聚灶为胃影.
作者:胡硕;梁昌华;邓豪余;李新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Wernicke's脑病是由于维生素B(Vit B)缺乏所致的以精神障碍、眼球运动麻痹和共济失调为特征的一种神经内科疾病.本病十分少见.妊娠剧吐引起VitB1缺乏致Wernicke's脑病更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病例患者刘某,女,23岁,因停经3+月,反复恶心,呕吐2+月,伴意识模糊,记忆力减退3 d,行走困难2 d,于2000年7月6日急诊入院(住院号:401232).患者于停经40 d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诊断为宫内妊娠,未治疗.症状持续至停经2月,呕吐加剧,进食则吐.查尿酮+++,外院给予补液,纠酸,补充电解质等治疗,呕吐稍好转,但进食较少,查尿酮一直+~++.入院前3 d出现意识模糊,话多,说胡话,近事遗忘,当地给予镇静治疗后一直精神萎糜,嗜睡.2 d前出现站立不稳,行走困难,须搀扶行走.既往体健.入院体查,一般情况差,发育正常,身高152 cm,消瘦,体重39 kg,神志模糊,应答错乱,能纠正.
作者:丁依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研究表明,过量表达的TGF-β1与高血压的并发症如左室肥厚、血管重构和肾损害有关.Li B[1]首次证明高血压病人血TGF-β1浓度与血压呈正相关,而Manikkam[2]提出血液中TGF-β1的浓度与种族有关,并认为与其他人种比较,黑人血TGF-β1的过度增高与高血压肾损害的关系更加密切.本课题旨在探讨中国高血压病人血TGF-β1的浓度及其与血压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高血压组(EH):31例,汉族,男19例,女12例,年龄35~73[平均(52.06±12.18)]岁.按第5版内科学诊断标准确立高血压[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诊断为1级和2级低、中度危险的高血压]病人入选,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和假性高血压.所有患者无长期饮酒嗜好,无肝、肾、肺等疾病,无冠心病、糖尿病和自身免疫疾病,女性无正在妊娠或口服避孕药史;肝、肾功能、血糖、透视、腹部B超(包括肝、胆、脾、胰、双肾及肾上腺、女性包括盆腔)等检查均正常;经病史、ECG和心脏彩色B超,部分病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冠心病,其它器质性心脏病(如病毒性心肌炎、风心病、心肌病等)和急、慢性病(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肺炎、肺纤维化等肺部疾病、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不入选;所有病例均为新发患者或未经降压治疗,仍在口服阿斯匹林药物者不入选.正常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3~73[平均(51.80±9.66)]岁,汉族,均为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两组的一般资料见附表.
作者:许辉;孙明;周宏研;陶立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腺淋巴瘤又名Warthin瘤,属于涎腺的良性肿瘤,几乎全部发生在腮腺,极少数见于颌下腺;其发生原因认为与吸烟、EB病毒感染有关[1,2].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发生于50~70岁之间,腮腺腺淋巴瘤好发于腮腺的后下段,直径很少超过3 cm.为了进一步探讨腮腺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本文对1980~2001年间我科收治经手术治疗的75例腮腺腺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5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均在术后经病理证实.其中男性60例,女性15例,男女比为4:1.年龄27~74 (平均年龄57)岁,其中60岁以上47例.1.2 肿瘤发生部位 68例发生在腮腺浅叶,7例发生在腮腺深叶;发生在腮腺后下极64例,占85.3%,发生于耳屏前4例,占5.3%;发生于腮腺内7例,占9.4%.8例为多发性,其中双侧发生3例,1例左右侧发病时间相隔8年;单侧发生5例, 均为2个肿瘤,其中4例位于浅叶,1例深浅各见一个肿瘤.
作者:李运良;刘金兵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特点.方法:给一例12岁男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患儿移植HLA配型基本相合的同胞脐血.预处理选用BU/CY方案(马利兰4 mg*kg-1×4 d,环磷酰胺60 mg*kg-1×2 d).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采用环孢霉素A(CsA).移植有核细胞数为2.0×107*kg-1.结果:移植后22 d(+22 d)微卫星位点分析显示移植物植入成功,+25 d骨髓显示造血开始重建,+42 d中性粒细胞>0.5×109*L-1,+91 d BCR/ABL融合基因表达转阴,且受者血型由O型转为供者血型B型.随访150 d,未发生急、慢性GVHD.结论: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小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根治性治疗作用,它具有GVHD发生率低、程度较轻、重建造血慢等特点.
作者:徐雅靖;陈方平;钟美佐;吴新华;蹇在伏;刘弋;王光平;陈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vWF,TFPI和表达TF的影响.方法:对传代培养的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4~8代)分别给予不同处理,取上清液测NO,vWF,TFPI;取细胞冻融液测定TF活性.结果:①凝血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表达TF,较对照组明显增高(12.86±2.43 vs 4.69±0.83,P<0.01),呈剂量依赖性(r=0.985,P<0.01,0~20 U·ml-1),并促进 vWF 的释放(18.43±3.20 vs 6.42 ± 2.84, P<0.01),补阳还五汤则抑制TF表达和vWF 的释放(P<0.01);②补阳还五汤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较对照组明显升高(5.93±0.94 vs 1.63±0.27, P<0.01);③凝血酶能抑制血管内皮释放TFPI (0.62±0.38 vs 2.64±0.93, P<0.01),补阳还五汤对凝血酶的这种抑制作用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补阳还五汤能抑制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TF和释放vWF,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表达NO.
作者:文志斌;尚改萍;何晓凡;熊石龙;汉建忠;刘发益;周春生;肖振军;李俊成;贺石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对女性骨密度(BMD)及骨质疏松症(OP)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骨峰值期女性1 012例和绝经后女性576例不同骨骼部位的骨密度,按BMI不同各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对照组)和肥胖组进行分析.结果: 除腰椎侧位外,骨峰值期和绝经后女性各部位BMD与BMI均呈正相关(r=0.130~0.449和r=0.189~0.423, P<0.05~0.001);骨峰值期女性低体重组腰椎正位和髋部各部位BMD均低于对照组(P<0.05~0.001),肥胖组腰椎正位和髋部各部位BMD均高于对照组(P<0.05~0.001);绝经后女性除腰椎侧位外, 低体重组各部位BMD均低于对照组(P<0.01~0.001),而肥胖组BMD均高于对照组和低体重组 (P<0.05~0.001);除腰椎侧位三组之间及桡骨远端1/3段肥胖组与对照组的OP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外,其它各部位OP的患病率为:肥胖组<对照组<低体重组.结论:女性骨峰值期,BMI大者通过负重作用刺激负重骨骼的BMD增加;绝经后,BMI大者通过负重和雌激素共同作用, 延缓负重和非负重骨骼的骨量丢失.
作者:黄干;廖二元;伍贤平;邓小戈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少见,仅占异位妊娠的2%左右[1],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腹行子宫角部切除或子宫切除术.近年来,电视腹腔镜治疗间质部妊娠已有少数报道[2~5],它除具有简便、安全、有效且失血少、恢复快的优点外,还可以保留子宫的完整性及输卵管的通畅性,使再次妊娠成为可能.笔者应用电视腹腔镜治疗间质部妊娠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凤英;方小玲;林秋华;刘凤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平阳霉素术前化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早期判断平阳霉素对口腔鳞癌的效果,为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对本院近3年来接受平阳霉素(总量为80 mg)化疗的43例口腔癌患者进行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观察化疗期间体温改变、发热持续时间、胃肠道反应时间及WBC改变与疗效的关系.结果:①接受平阳霉素化疗有效的患者多在第3~6天出现局部反应;②发热的程度及胃肠道反应与化疗效果密切相关(P<0.05).结论:化疗早期出现的发热、胃肠道症状及局部反应可以作为早期判断预期疗效的方法.
作者:欧新荣;翦新春;粟红兵;陈新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Nd:YAG激光联合光敏黏结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脉冲Nd:YAG激光脱敏后,再用光敏黏结剂封闭牙本质过敏区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86例263颗牙中即刻有效率为97.3%;3个月后复查有效率为97%;1年后复查有效率为90.5%;2年后复查有效率为84.4%,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激光脱敏组 (P<0.001).结论:Nd:YAG激光联合光敏黏结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疗效好.
作者:颜学德;陈良健;杨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兴奋性氨基酸在点燃癫痫模型中的改变及其作用.方法:采用印防己毒腹腔注射制作SD鼠慢性点燃模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癫痫发作组、癫痫发作间期组和苯巴比妥钠干预组.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颞区脑组织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浓度.结果:癫痫发作组、癫痫发作间期组和苯巴比妥钠干预组SD鼠颞区脑组织天门冬氨酸浓度[分别是(0.97±0.29)μmol·g-1,(1.10±0.54)μmol·g-1,(1.07±0.41)μmol·g-1]较对照组SD鼠颞区脑组织天门冬氨酸浓度[(0.65±0.17)μmol·±2.35)μmol·g-1,(8.93±1.89)μmol·g-1]较对照组SD鼠颞区脑组织谷氨酸浓度[(6.21±2.09)μmol·g-1]明显增高.结论:在该模型中,兴奋性氨基酸明显增高,可能参与癫痫的发生;用苯巴比妥钠可以阻止癫痫的发生,但不能阻断兴奋性氨基酸增高.
作者:田发发;谢光洁;杨期东;吕冰清;肖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全麻不同的潮气量正压机械通气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关系,为临床应用PetCO2估计PaCO2提供依据.方法:40例ASA Ⅰ~Ⅱ级的颅脑手术患者均取仰卧位,根据三因素四水平拉丁方设计将40例患者分为两个工作方,共8行4列,每行为1组,每组按不同的顺序先后使用4 ml·kg-1,6 ml·kg-1,8 ml·kg-1,10 ml·kg-1四种不同潮气量施行持续正压机械通气各30 min,呼吸频率固定为15次·min-1,监测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时循环、PetCO2及血气各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潮气量的增加,P(a-et)CO2(动脉血与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差)、VD(无效腔)均逐渐增加,各潮气量组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etCO2与PaCO2间相关非常显著(P<0.01),PetCO2随着PaCO2的变化而变化.P(a-et)CO2值变化较大[32.5%病例P(a-et)CO2<0mmHg].结论:①心肺功能正常病人全麻仰卧位机械通气时,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潮气量,可能导致通气血流比失调,无效腔增加,加大PetCO2与PaCO2的间距;②虽然PetCO2与PaCO2间相关非常显著,PetCO2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PaCO2的变化.
作者:焦赫娜;蔡宏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