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任淑敏

关键词:
摘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r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是一种新发传染病,具有医院、家庭聚集现象,并可在飞机、汽车和火车等交通工具内形成传染和远距离传播,还存在超强传播的个案等.
世界感染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肿瘤》杂志、《肿瘤学杂志》联合征订启事

    作者:中国肿瘤杂志、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应重新审视SARS院内感染控制措施

    SARS风暴过后,回顾疫情的流行病学,我们会发现一些重要的特点,其中医院内感染是一个较为突出的现象,本文就相关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作者:翁心华;卢洪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微创治疗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症31例

    目的:总结微创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年龄70a以上并伴有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病变的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症患者31例,采用经尿道电汽化术(TVP)加经尿道电切术(TURP)治疗.结果:手术时间20.~60(平均30)min.术中出血为30~130(平均70)ml,均未输血.31例患者术后随访8~26(平均16.2)mo,排尿梗阻症状均明显改善,排尿通畅.结论:微创治疗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症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达到解除尿路梗阻、提高高危重度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志华;徐若文;李云;吴冬梅;仲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拉米夫定治疗期间及停药后慢乙肝病情变化32例

    1997年10月至2002年4月,我们在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过程中,发现部分病例在治疗期间或停药后出现病情变化,现对资料较完整的32例,作简要总结分析,以利于临床医生的参考.

    作者:周胜生;严桐;顾惠芳;刘美娟;袁继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综合评估体系应增加防范生物恐怖的指标

    未来一旦发生生物恐怖,如果医院缺乏应对的准备,致病力强的生物战剂就会通过感染者向工作人员、社会人群广泛传播,其传播性、病死率及危害性远超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与影响.

    作者:王兴泰;黎红斌;李晓明;胡延春;张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医护人员职业性暴露与HBV感染

    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关注血源性疾病在病人中的传播,而对医护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危险的关注却很少.

    作者:方益荣;郝加虎;叶冬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在SARS病人收治中做好病区消毒隔离的管理和体会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Syndrome,SARS)系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新的传染病.

    作者:张建华;肖静芳;巫善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抗-HBc阳性供者活体肝移植后乙肝病毒再感染的预防策略

    作者:吴秀华;潘伯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雷贝拉唑联合低剂量呋喃唑酮、四环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目的:通过与奥美拉唑(Omeprazole)三联疗法比较,观察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Rabeprazole)联合低剂量呋喃唑酮(Furazolidone)、四环素(Tetracycline)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疗效.方法:115例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FT组57例,予雷贝拉唑10mg每日2次+呋喃唑酮100mg,每日2次+四环素500 mg每日3次;OFT组58例,予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呋喃唑酮100mg,每日2次+四环素500mg,每日3次.疗程均为7d.消化性溃疡患者继服雷贝拉唑10mg,或奥美拉唑20 mg,每日1次.抗Hp治疗后1mo行13C呼气试验,复查胃镜.结果:108例患者完成治疗,7例失访.Hp根除率两组分别为96 3%和94.4%,P>0 05.活动性溃疡愈合率两组分别为96.8%和94.3%,P>0.05.糜烂性胃炎胃窦愈合率两组分别82.6%和74.2%,P>0.05.两组的胃肠道症状都得到明显改善.不良反应两组发生率分别为7.4%、5.6%,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无因不良反应退出.结论: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联合低剂量呋喃唑酮、四环素不失为一种新的有效根除Hp的治疗方案,能否作为二线治疗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作者:宣蓓;褚惠民;胡燕萍;阮琼;余亚光;马力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氧化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0例

    目的:探索氧化苦参素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过程中加入氧化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症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透明质酸(HA)和血清胆红素(SB)的变化.结果:氧化苦参素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ALT、HA和SB.结论:氧化苦参素有保护肝细胞、减轻肝细胞坏死、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李涛;骆成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为了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我院对1990年1月至2002年12月入院治疗的90例重型肝炎以综合治疗和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PHGF进行分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荣;李金霞;王有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欢迎订阅2004年《疾病控制杂志》

    作者:疾病控制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结膜炎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和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274例患者进行了分析,其中急性卡他性结膜炎1568例,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706例.采用SPSS-10.0软件分析疾病的时间序列、年龄分布和性别分布特点.结果:在时间序列上,8~9月份为高发峰值期,10月份为谷值期.中老年组高于青少年组,女性高于男性.结论: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和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应注重流行病学和诊断治疗的研究.

    作者:王富彬;曹婷怡;陆蕙芳;徐琼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和菌株相关性研究

    目的:调查内科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现状,并通过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表型的聚类分析,探讨住院患者分离株的相关性.方法:肺炎克雷伯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细菌的耐药性分析用WHONET5软件,聚类分析使用SPSS10.0统计学分析软件.结果:①2001年301医院共收集每一个患者首次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110株菌药敏试验监测数据,59株分离自内科住院患者分离,32株分离自门诊患者,分别占53.6%和29.1%.内科住院患者分离的菌株46株来自痰标本,占78.0%.②内科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分离的菌株对头孢噻肟耐药率分别为22.4%和12.5%,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和氨曲南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5.5%、9.9%和17.6%,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株.内科和门诊患者分别检出13株、3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分离率为22.0%和9.4%.③聚类分析将内科病房的57株肺炎克雷伯菌分成头孢噻肟敏感株类和头孢噻肟耐药或中介株类.类以下又可分成各具耐药特点的群或亚群.根据欧氏距离的平方确定菌株间的相关性,菌株446033和446923、284675和450752为分离自相同时间段的多重耐药株,疑为院内感染的同源性菌株.结论: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是治疗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有效药物;根据药物敏感试验数据的聚类分析对于确定肺炎克雷伯菌株间的相关性、监控感染的传播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李景云;张军民;罗燕平;马越;胡昌勤;金少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r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是一种新发传染病,具有医院、家庭聚集现象,并可在飞机、汽车和火车等交通工具内形成传染和远距离传播,还存在超强传播的个案等.

    作者:任淑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戊型肝炎重叠乙型肝炎34例临床分析

    我们对34例戊型肝炎重叠乙型肝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高建庆;潘钰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HBsAg临界值质控血清制备及临床应用

    ELISA实验质量控制,在实际工作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防止结果出现偏差,建立自己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系统非常重要,仅靠商品试剂盒配备的阳性和阴性对照,达不到控制各种因素造成的误差,需建立一个内部对照系统(室内质量控制).

    作者:乜华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欢迎订阅2004年《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杂志

    作者: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维生素C抢救重度芬氟拉明中毒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17a.2003年3月下旬,因与家人吵架怄气后空腹服芬氟拉明130片(2600mg),2h后急送张江医院抢救.体检:血压140/90mmHg,体温39℃,呼吸36次/min,呈昏迷状,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7mm,对光反应消失,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牙关紧闭,双上肢呈屈曲状强直性抽搐,心率140 次/min,心律齐,心音微弱,双肺底可闻及少许细湿性罗音,血糖4mmol/L,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

    作者:陈晓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儿细菌性痢疾146例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细菌性痢疾耐药性变化,探索佳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儿科1994至2002年间146例大便培养阳性细菌性痢疾患儿的菌群分布、药敏及治疗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痢疾杆菌菌群以福氏菌感染为主,占82.2%,其次为宋氏菌,占17.%.痢疾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三嗪敏感性高,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妥布霉素较敏感,对头孢唑啉、氟喹诺酮类敏感性下降明显,对氨苄青霉素、SMZCO耐药性>90%.>6a患儿首选丁胺卡那加氟哌酸,<6a患儿首选头孢噻肟.结论: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痢疾杆菌的耐药性不断产生,临床上应合理、交替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蔡利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世界感染杂志

世界感染杂志

主管:

主办: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