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早期误服药物对胎儿有影响吗

姚晓英

关键词:
摘要:临床上,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要求流产或引产的妇女,原因是怀孕后吃过一些药物,害怕药物对胎儿有影响.怀孕后用药真的会影响胎儿吗?其实,药物是否会引起胎儿畸形,要具体分析.致畸:偶用一次药物问题不大孕早期误服多种药物的事情经常发生,对此,很多人很纠结.事实上,药物致畸仅占总致畸原因的1%.关键时期,往往是胚胎早期,即停经5~14周,孕妇长期使用某种有致畸潜能的药物,才会导致畸形发生,并非偶用一次药物就会导致胎儿畸形.也就是说,药物必须在较大剂量和较长时间应用下才可能出现有害作用,导致胎儿畸形.
大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酒能养生亦能伤身

    此案中的郭老伯每日适量饮用白酒,确能发挥通风散寒、舒经活血之效,但其之所以长寿还得益于平素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家庭和睦,饮食营养也较丰富等.此仅属个例,不可推而广之,人人均饮白酒求长寿.关于我国酒的历史,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当时的先民就已经学会并开始酿酒.自人类开始饮酒起,酒便潜移默化地给人们的健康、生活、精神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作者:祝峻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服骨化三醇不可过量补钙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的多因素复杂疾病.骨质疏松症与钙有直接关系,骨骼缺钙就会出现骨质疏松症.目前,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用药之一是骨化三醇.骨化三醇具有强大的促进钙吸收的药理作用,临床疗效佳.遗憾的是,一些患者对骨化三醇的使用存在认识误区,常见的是认为“在服用骨化三醇期间多补充点钙,可能对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更好”.其实,服骨化三醇期间,补钙并非多多益善.过量补钙:致高尿钙、高血钙人体对钙的需求和利用是有限的,钙元素的缺乏固然会影响骨骼健康,但过多钙的补充和吸收也会增加人体其他器官的负担.机体具有一系列调节机制来维持体内钙的平衡,血钙是钙平衡过程中重要的,也是后一道防线.人体会通过各种途径将血钙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当摄取、吸收的钙超过人体需求量时,机体会通过肾脏加速钙的排泄,同时减少肠道对钙的吸收来维持血钙水平,避免高血钙的发生.

    作者:杜艳萍;程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对号入座”,针对性练习八段锦

    八段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著名的动功功法,距今800多年.其名称早见于宋人洪迈所编的《夷坚志》中.该书载,北宋政和七年,有人“效方士熊经鸟伸之术,尝以夜半坐起,行所谓八段锦者”.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马王堆导引图》,为西汉早期作品,是现存早的导引图谱.该图分上下4层,绘有44个各种人物的导引图式,其中有4幅图势与八段锦的动作相似,如“调理脾胃须单举”、“双手攀足固肾腰”、“左右开弓似射雕“、“背后七颠百病消”.练习八段锦无需器械、随时随地、场地不拘,各个年龄、不同层次的人都可练习.

    作者:代金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临终关怀,温暖生命后的旅程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临终关怀的理念和措施开始在世界各地以舒缓医学、姑息医疗、宁养疗护、安宁缓和等多种模式铺开,并不断得到完善与加强.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临终关怀事业从天津、汕头、上海、北京、沈阳等地创建并陆续发展起来,至今全国已有600多所收治和照顾临终患者的医疗场所.临终关怀是对没有治愈希望的患者所进行的积极而全面性的医学人文照顾,控制疼痛及其他症状,解决心理-精神等问题,以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达到好的生存状态.概括起来,临终关怀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医疗护理内容.临床“治”痛资料表明,终末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病率高达65%~85%,重度疼痛患者占40%以上.患者终日处在“痛不欲生”和生不如死的极端恐惧与痛苦之中,可以说是度日如年.此时,医生会采取科学、规范和强有力的止痛治疗,以尽快减轻患者疼痛带来的心身痛苦,这是临终关怀首先要完成的基础性医疗工作.

    作者:孙建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全民参与构筑药物性肝损伤“保护伞”

    大众医学:在我国,人们普遍对乙肝等病毒性肝病比较关注,对药物性肝损伤了解不多,我国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病例多吗,严重吗?茅益民: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为重要的药源性疾病之一,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是不明原因肝损伤的常见原因之一,严重时可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欧美国家的研究数据表明,在急性肝炎住院患者中,至少有10%的患者因药物引起,而在因黄疸住院的患者中,也至少有5%是由药物引起的.在美国的肝移植中心,药物性肝损伤已超过其他肝病成为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约占50%以上.近年来,我国因药物使用不当而导致的严重肝脏损伤或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例也日渐增多.

    作者:黄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技术革新,抗癌“新武器”带来新希望

    多年来,人们“谈癌色变”.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和人们对肿瘤发生及发展的理解,近年来,各种抗癌“新武器”层出不穷,给肿瘤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化疗 20世纪70年代,顺铂和阿霉素应用于临床,使化疗从姑息性向根治性目标迈进;20世纪90年代,紫杉类和喜树碱类药物应用于临床,对肿瘤细胞免疫和抑癌基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由于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和对患者免疫系统的抑制,使患者生存质量降低.随着造血生长因子、5-羟色胺酸3(5-HT3)受体拮抗剂等防治化疗副作用的药物的成功应用,化疗变得更安全,且更容易被患者接受.20世纪八九十年代,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疗法的普及,显著提高了部分常规剂量化疗复发患者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化疗药物作用机制等方面原因,传统化疗药物的疗效达到“平台”,很难再有新的突破.

    作者:石远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安神益智「不忘散」

    古方方名:不忘散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健忘)组成:远志(去心)、一两七钱半、人参(去芦)一两二钱半、茯苓(去皮)一两二钱半、茯神(去木)一两二钱半、石菖蒲一两二钱半.制法:研为细末.功效:开窍醒脑,益智,宁心安神.主治:心神不安,失眠,健忘.服法:每服一钱,食后,用温酒调下.改良做法本方研末吞服,如觉不便,亦可改为膏方服用.人参昂贵,可改用党参,取100克,研末备用.也可用生晒参30克,或西洋参30克,同样研末备用.另四味均取50克,加水煎,取2~3次药汁,混合后再煎.药汁沸后慢慢加入参粉,搅匀后熄火收膏.亦可加适量蜂蜜收膏.服法:每服1匙,温水冲服.每日1~2次,于临睡前1小时服.

    作者:达美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夏秋应对心脑血管病

    三大纪律1 预防心脏疾病 心脏通过冠状动脉获取营养,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会引发冠心病,临床表现为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n-3不饱和脂肪酸能阻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降低心脏病死亡率.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经常食用n-3不饱和脂肪酸的女性因冠心病和心脏功能衰竭所导致的死亡风险减少46%,心源性猝死风险降低68%.原产于南美秘鲁的美藤果中n-3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43.8%,是理想的植物膳食营养补充来源.

    作者:戴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东补西补一箩筐常喝羊奶保健康

    羊奶,被忽视的高级营养品《本草纲目》中曾提到:“羊乳甘温无毒、润心肺、补肺肾气.”中医一直把羊奶看作对肺和气管特别有益的食物.国际营养学界认为,羊奶的脂肪颗粒体积为牛奶的三分之一,更利于人体吸收,且长期饮用羊奶不会发胖.羊奶中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明显高于牛奶,一些欧美国家都把羊奶视为营养佳品,欧洲鲜羊奶的售价是牛奶的7倍.与牛奶相比,喝羊奶的人较少,很多人闻不惯它的味道,对它的营养价值也不够了解.高科技生物制药、食品加工以及脱膻技术的应用给羊奶产业带来腾飞发展.中国羊奶产业发展论坛上指出,要进一步促进羊奶产业发展,普及羊奶知识,澄清消费误区,引导广大以奶粉为营养品的消费者科学饮奶、安全饮奶,吃得更营养、食用更好吸收、身体更加健康,使中国人的奶粉消费观念与国际潮流接轨.

    作者:龙奈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乙肝”长期抗病毒需警惕“低磷软骨病”

    医生手记 32岁的王先生患慢性乙肝10余年,从2007年开始服用阿德福韦酯,2012年出现耐药,加服拉米夫定联合治疗,2013年7月开始出现足跟痛、髋关节痛,继而背痛、胸骨肋骨痛,2014年1月疼痛加剧,全身多处关节疼痛,双髋受累,行走困难、跛行.影像学检查发现,王先生的骶髂、髋等关节有炎性改变,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炎等,但治疗均未见效.后来,王先生来到我的门诊,进行肝、肾功能与尿常规等检查发现:ALT(丙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正常,AKP(碱性磷酸酶)、血肌酐升高,血尿酸、血磷、血钙降低,血钾、血钠、血糖正常,尿蛋白+,尿糖+++,同位素骨扫描提示为重度骨质疏松症.综合患者的情况,我给他诊断为低磷性软骨病,嘱停用阿德福韦酯,改用恩替卡韦,同时服用钙尔奇D、骨化三醇.治疗1个月后,王先生的骨痛症状好转,继续治疗1个月后疼痛完全消失,行走正常.

    作者:尹有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教师节献礼护嗓润喉重现好声音

    陈皮枸杞润喉茶做法:将陈皮、枸杞放入清水中浸泡1分钟,洗净后捞出,放入壶中或杯中,倒入沸水,静待5分钟后即可饮用.可以适当加入蜂蜜或冰糖调味.功效:陈皮辛温,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适用于胸脘胀满、咳嗽痰多等症.辛能发散,则辛散肺气;苦泄肺气,能治痰多咳喘,如李时珍所说:”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枸杞滋补肝肾、明目、润肺,可养肺润燥生津.可加入山楂10克,有消食化积、活血散瘀之功效,可用于治疗体内瘀血肿块.现代研究证实,山楂含有大量维生素C,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繁茂薄荷清凉养生

    实际上,猫薄荷是薄荷的异名,两者同属一品种.假如所种“猫薄荷”的种子是从苏州或太仓那里弄来的,可能是该地主产的龙脑薄荷,被民间不识薄荷的人误传为“猫薄荷”了.至于地栽薄荷会不会蔓延、“挤死”附近其他植物,一般来说应该不会.原则上,薄荷应避免与其他植物混种;即便是同一种薄荷,也得考虑株间距离宽疏,为繁殖力强的薄荷留有生长空间.当然,如果栽种时没有考虑到薄荷的茂盛长势,没有给它留下“发展空间”,那后果可能不太乐观.

    作者:葛德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防微杜渐——话斑块

    斑块形成因素医学专家提醒人们,呵护血管健康,要从青年开始.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聚集都是形成动脉粥样斑块的条件.血液中含有过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的颗粒细小,很容易透过血管内膜沉积在动脉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存在高危因素者要警惕,例如高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高尿酸、绝经妇女、少运动、吸烟、体质指数超标、感染、血小板聚集等.

    作者:林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别让幼儿分享变了味

    读者困惑王女士:我儿子今年5岁,上幼儿园中班.自从入园后,老师就让孩子们每天带一个玩具到幼儿园去与其他孩子分享.我觉得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时间长了,这种分享的范围就越来越广泛了,让我心生纠结和担忧.不少孩子经常带一些巧克力、糖果、玩具、手工材料等,给全班每个孩子都发一份,每逢节日、生日,这种“分享”就更多了.儿子放学后经常会带回其他孩子分享的东西(其中经常有我平常不让儿子吃的糖果或膨化食品),并说是某某同学发的,到家就要吃.有时候,儿子也会要求我去买几十份巧克力或者贴纸之类的带去幼儿园分发.我想,这是不是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分享”,是不是助长了孩子互相攀比的习气?面对其他孩子分享的“垃圾食品”,怎样才能巧妙地阻止他吃下去?

    作者:董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胖墩”易变“小糖人”

    生活实例因父母常年在外经商,小强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小强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对孙子更是宠爱有加,几乎有求必应.小强的胃口好得出奇,不仅食量大,还特别爱吃肉,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大鱼大肉,吃饱了奶奶还要再给他塞上几口.小强从小贪玩,但不喜欢户外运动,放学一回家就泡在电视或电脑前,吃着零食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如今,10岁的小强身高不到1.4米,体重已超过50千克,活动笨拙,体育课上老是被同学甩在后面,同学们都喊他“小胖墩儿”.但在爷爷奶奶眼中,这是营养良好、身体健康的表现.近一段时期,小强尽管饭量没减,但好像明显变瘦了,精神也大不如前,老是觉得浑身没劲.爷爷奶奶放心不下,带他到医院一查,结果竟然是“2型糖尿病”.面对着医生的诊断,老人家伤心不已,同时满腹狐疑:“小强不过是个10来岁的孩子,怎么会得上中老年人才得的糖尿病呢?”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调理五脏美容养颜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分别与五脏通过经络相联系.而五脏的盛衰直接关系到人的体貌之美,生理病理状态可以直接通过面容和形体表现出来.若五脏功能正常,则面容色美质佳,反之亦然.养脾补心:使面色红润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即心气推动血液在血脉中运行,而面部血脉丰富,所以面部色泽能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心气旺盛,心血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反之,则面部苍白或萎黄无华.而心血源自脾胃.[养心食疗方:枣豆黑米粥]配方:红枣25克、红豆50克、黑米100克、红糖适量.制法:把红枣、红豆、黑米洗净后加水,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慢煮,至米豆粒烂透,后加入红糖即可.

    作者:魏睦新;郭亚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能50+“心”的配方,新的突破

    蛋白质和钙——长寿的物质基础老年人基础代谢率降低,活动量少,能量需要也相应减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能量的需要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为:40~49岁减少5%,50~59岁减少10%,60~69岁减少20%,70岁以上减少30%.51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比他们在22~50岁时每日分别减少300和200千卡能量.然而,老年人虽然能量需求降低,但对必需营养素,如蛋白质与钙的需求量却不亚于中青年人,甚至对蛋白质和钙等几种营养素的要求更高.因此,蛋白质和钙是满足老年人健康长寿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作者:濮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穿倒跟鞋能治好吗

    读者来信:我是一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病好几年,病情一直未能缓解.近,一位病友告诉我,她认识的一个人患腰椎病多年,后来通过穿倒跟鞋、倒走等锻炼方式,竟治好了疾病.病友说她也准备试一试,并劝我也做一做这种练习.我听后半信半疑,因为我就诊时医生只嘱咐我多卧床休息,没有提这种方法.请教专家,倒走或穿倒跟鞋真能治好腰推病吗?有没有好的锻炼方法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呢?效果因人而异我们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前后弯腰活动度检查时,发现有的患者下肢痛可因腰部前弯而加重,有的患者则相反.分析原因,这可能与髓核的前后移动度,以及受累神经根是否与突出物有紧密粘连有关.向前弯腰时,髓核中心向前移动,可以减轻椎间盘后缘对神经根的压力.穿倒跟鞋(前高后低)行走时,相当于人走在上坡路,腰部必然要向前弯曲,有可能减轻某些患者的症状.但是,如果突出的椎间盘与神经根已有严重粘连时,前弯的姿势将会加重对神经根的牵拉,反而会加重下肢症状.

    作者:董天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孕早期误服药物对胎儿有影响吗

    临床上,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要求流产或引产的妇女,原因是怀孕后吃过一些药物,害怕药物对胎儿有影响.怀孕后用药真的会影响胎儿吗?其实,药物是否会引起胎儿畸形,要具体分析.致畸:偶用一次药物问题不大孕早期误服多种药物的事情经常发生,对此,很多人很纠结.事实上,药物致畸仅占总致畸原因的1%.关键时期,往往是胚胎早期,即停经5~14周,孕妇长期使用某种有致畸潜能的药物,才会导致畸形发生,并非偶用一次药物就会导致胎儿畸形.也就是说,药物必须在较大剂量和较长时间应用下才可能出现有害作用,导致胎儿畸形.

    作者:姚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孩子上大学帮他提高抗压能力

    新生小凯的压力小凯今年顺利考上了某知名大学.本来以为上大学是件轻松的事,但是一看课程表,并不轻松.他这学期共有24学分的课程,每天大概有8小时在上课或小组讨论、写作业.而且,这个专业学习的内容与他想象的有不小的差距,他感觉到学习内容格外枯燥.另外,老师对怎么学、学什么等说得也很少,有时让他无所适从.考虑到还有四年的学习任务,将来还要找到好的工作,小凯觉得大学生活让他有些感到沉重.他不敢轻易放松自己,生怕学不好,影响将来毕业、考研、就业.他现在每天睡觉时间也有点不够,感觉压力很大.近,小凯在家长陪同下,来做心理咨询.

    作者:赖佑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众医学杂志

大众医学杂志

主管: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