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椎弓根螺钉治疗单节段非稳定性胸腰段骨折

王祥华;李伟栩;陈其昕;严世贵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 系统治疗, 单节段, 非稳定性, 胸腰段脊柱骨折, 椎体楔形变, 马尾神经损伤, 现报道如下, 高处坠落伤, 压缩骨折, 损伤程度, 受伤原因, 临床资料, 疗效满意, 骨折脱位, 骨折患者, 神经根, 中单, 应用, 随访
摘要:我院自1996年2月~1999年2月应用Atlas Fixation系统治疗单节段非稳定性胸腰段脊柱骨折39例,并随访5月~1.5年,平均10月,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院自1996年2月~1999年2年期间,共收治非稳定性胸腰段骨折患者39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7例,年龄20~68岁,平均(32.2±12.4)岁。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4例,车祸16例,重物压伤及其他原因引起9例。损伤节段为T11~L3,其中T113例,T1215例,L117例,L23例,L31例;损伤程度:按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7例,C级10例,D级9例,E级8例。伴有脊髓或神经根马尾神经损伤32例,占82%,其中单纯椎体楔形变超过1/3者5例,椎体粉碎压缩骨折、后凸cobb氏角>20度20例,椎体骨折脱位14例。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二例

    例1 患者女,75岁。因反复心悸、胸闷、胸痛5年,加重5h于1999年4月3日入院。查体:神志清,心率82次/min,律绝对不齐,无杂音,两肺底可闻及湿音,余无殊。查血肌酸磷酸激酸酶73u/L。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入院后第6天出现脐周剧痛,伴腹泻、血便,即行血管造影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并予对症处理。入院后第9天腹痛缓解,大便正常,好转出院。后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例2 患者女,68岁。因反复心悸、胸闷4年,再发伴脐周疼痛、腹泻2d,于1999年4月6日入院。查体:神志尚清,心率70次/min,律绝对不齐,无杂音,余无殊。查血肌酸磷酸激酸酶612u/L。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频发室早,ST-T改变。次日出现腹胀、呕吐、意识模糊,查腹部平片示肠梗阻,行急诊手术,术中见全空、回肠、结肠及大网膜坏死,后死亡。后诊断:肠系膜上、下动脉栓塞。

    作者:厉永伟;张玲晓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体感诱发电位对大面积脑梗死纳洛酮疗效的动态研究

    目的 将脑梗死纳络酮即刻效应与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功能评价法相结合,以探讨脑梗死的神经功能变化和纳洛酮对其的影响。方法 结合临床和影像资料,动态分析纳洛酮治疗脑梗死前后的SEP表现。结果 皮层电位N20未引出的责任病灶,一是丘脑梗死,二是放射冠和顶叶梗死;N20再现与纳洛酮药效相一致;纳洛酮对脑梗死的影响,与改善神经传导功能相比,主要是提高大脑神经元兴奋性。结论 SEP既是评价脑梗死纳洛酮即刻疗效的客观、敏感方法,又可用于探讨纳洛酮作用机制。

    作者:童绥君;蔡小芳;黄琼华;林青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艾滋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二例

    艾滋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国内文献报道较少。现将我院1998年收治2例报道如下。  例1,患者男性,49岁,因反复发热,咳嗽半年,加剧伴气促10d。于1998年3月8日急诊入院。患者半年前开始经常发热,咳嗽,多次在外院诊断为支气管炎。经抗炎治疗无效。入院前10d症状加重伴气促,多汗,因诊断不明入院。患者9年前曾到泰国旅游,有不洁性生活史。查体:呼吸急促,口唇甲床紫绀,左腋窝淋巴结肿大,咽后壁、舌体覆盖白苔。双中下肺闻及湿性罗音,心率106次/min。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血沉110mm/h,血PH7.451,PaO247.6mm Hg(1mm Hg=0.133kPa),PaCO231.7mm Hg,口腔分泌物涂片检出霉菌。胸片:双肺纹理增多、模糊、夹杂小斑点、小结节状、云雾状、心影模糊。

    作者:李瑞慧;陈愉生;林明;林章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临时心脏起搏器抢救乌头碱致严重心律失常一例

    一、病例摘要  本例男性,56岁,服用药酒25ml,1h后出现胸闷、口角发麻、视物模糊、全身无力、头晕。由当地医院急转我院入院时已发病3h,在剧烈头痛,烦燥,频繁呕吐,胃内容物及咖啡样物,量不多。查体:急性病容,血压为0,瞳孔略缩小,急查心电图示:陈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右束支传导阻滞,HR 186次/min,立即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无改善,心律失常未得到控制,并反复出现呼吸、心跳暂停,给于心肺复苏抢救同时立即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安装进行半h后手术完毕,即改善有效循环,恢复正常心率和节律,血压上升,并转ICU病区观察2天,心律和血压稳定,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正常,取出临时起搏器痊愈出院。

    作者:阿尔孜古力吐尔逊;茹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护理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由急性病在短时间内多个脏器序贯性的发生功能障碍,后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直至死亡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由于其病因多、机制复杂、治疗困难,所以病死率高达80%以上。急性病一旦发展到MODS阶段,在处理上主要是监护和保护器官功能为措施。本文仅就MODS在ICU的监护护理作以简单介绍。一、原发病的护理  许多急性疾病可以引起MODS,如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多发伤、感染、休克、烧伤等。对这些疾病仔细的观察及时发现情况,尽早对症处理,就可以避免MODS的发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仔细观察其呼吸频率的变化,如发现呼吸频率加快,血氧饱和度下降,应警惕有并发ARDS的可能性;又如多发伤,对其骨折的固定是否适当,伤口清创是否彻底,有无遗漏的隐匿的空腔内脏损伤,避免感染由伤口进入体内和清除隐匿病灶均非常有必要。

    作者:刘颖青;李春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腹部外科疾病并发MODS的临床救治研究

    目的 MODS是腹部外科疾病患者死亡的直接、重要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探索有效合理的综合临床救治方法。方法 ①短程大剂量山莨菪碱和地塞米松联用的综合治疗方法;②“分阶段代谢营养支持”治疗;③采用自制的“解毒固本冲剂”配合治疗;④针对“炎性介质、细菌、内外毒素”等8个方面,提出了多环节兼顾和并治的12条综合治疗具体措施;⑤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治疗等;⑥手术治疗等。结果 按KnausW.A教授MODS的诊断标准,118例中共死亡59例,病死率为50.00%。其中应用传统常规疗法的87例,死亡49例,病死率为56.32%。采用综合救治新策略的31例中,共死亡10例,病死率为32.25%。结论 MODS病因复杂,治疗困难,死亡率高,采用综合救治新策略疗法能降低MODS的死亡率。

    作者:岳茂兴;李学彪;李成林;杨鹤鸣;李新元;赵尔增;李建忠;张诗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心肌钙蛋白T定性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上的应用

    目的 评价心肌钙蛋白T(cTnT)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入急诊ICU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分为:AMI组和UAP组,抽取肘部静脉血1ml立即注入肝素抗凝试管中,混匀。用德国宝灵曼中国有限公司提供的肌钙蛋白T灵敏检测试纸条进行定性检查。同时用放免分析方法测定血清CK、CK-MB及AST。结果 AMI组cTnT阳性率为70.6%,UAP组阳性率16.7%,两组阳性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性(P<0.01)。结论 cTnT是反映心肌细胞损伤的灵敏性、特异性均较好的生化指标,cTnT定性检测可用于ACS早期鉴别诊断,其临床意义优于血清CK、CK-MB及AST。

    作者:黄建群;吴伟;冷汝溥;张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高渗盐溶液治疗失血性休克(附30例报告)

    我科自1994年2月~2000年5月,使用高渗盐溶液7.5%氯化钠(HSL)作为休克的早期处理,治疗失血性休克3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0~50岁,平均34岁。外伤性肝破裂5例,脾破裂10例,肾破裂3例,十二指肠破裂1例,宫外孕破裂2例,颅脑损伤3例,周围大血管损伤3例,多发伤3例。2.材料和方法:将10%氯化钠配成7.5%的高渗氯化钠溶液300ml,对失血性休克病例早期一次性输注300ml。输液途径为中心静脉或外周静脉,滴注时间为15min,随后用等渗盐水或低分子右旋糖酐维持。红细胞压积不超过35%,可不输血。

    作者:周世勇;刘秀玲;韩丽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欢迎订阅《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代表国内急诊医学水平的专业刊物。原《急诊医学》杂志于1990年创刊,2001年第1期更名为《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现已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与港、澳、台及国际急诊医学界进行交流。《中华急诊医学杂志》设有专论、论著、临床研究、综述、讲座、经验交流、院前急救、急诊护理、病例报告等栏目,及时报道我国急诊医学新进展及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相关信息,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充分体现急诊医学的特点。《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为双月刊,每期定价4.50元,全年27.00元,全国各邮局订购,邮发代号32-41。编辑部常年办理邮购,经邮局汇款至本刊编辑部,款到即寄杂志。务请写清楚订阅者姓名、详细通讯地址、订阅期号及份数。编辑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88号,《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辑部;邮编:310009,电话:0571-7783951,电子信箱:jzyx@mail.hz.zj.cn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横纹肌溶解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创伤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死亡率较高,特别是创伤引起横纹肌溶解致ARF的抢救成功率更低。本文对其4例致ARF进行总结,并复习文献,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抢救成功率。一、临床资料  我院收治ARF共105例,病死率为45%。其中4例为横纹肌溶解致ARF,2例治愈,2例死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血液透析及内科综合治疗。例1为严重鞭打伤,其余均为挤压伤综合征,例2~4均行肌肉筋膜切开减张术后出现肌肉坏死,例2行截肢术,例1、2治愈。例3、4由于患者或其家属不同意行截肢术,抢救无效而死亡,见表1。

    作者:丁尧海;梁俊林;张爱平;王艳霞;涂小文;付文静;郭云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COPD急性加重期肾小管间质损害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严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我们用特异性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53例COPD急性加重期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含量变化情况,研究其对肾小管间质损害监测的意义,现报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对照组35例,平均年龄(70±10.32)岁,其中男25例,女10例,身体健康,均无明确慢性疾病。COPD组53例,平均(73.30±9.41)岁,其中男39例,女14例,符合1979年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修订的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标准,及1997年全国肺心病诊断标准。53例COPD患者均为急性加重期患者,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分为4组:COPD急性加重期组(COPD组);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组(肺心组);肺心病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组(呼衰组);肺心病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和肺心脑病组(肺脑组)。

    作者:钟沛霖;盛慧球;王慧;孙向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垂体后叶素对老年急性咯血患者的影响及对策

    垂体后叶素是临床上治疗急性咯血的首选药物。为了观察垂体后叶素对老年患者心脏供血和血压的影响,本院急诊科从1996年~1999年,在对48例急诊时心电图和血压均正常的老年急性咯血患者,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时,进行了心电图和血压的观察,并在治疗上作了一些探索。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  1.病例选择:选择1996年~1999年,60岁以上,急诊时心电图和血压均正常的急性咯血病人共4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常规治疗组25例,其中男21例,女4例,年龄60~74岁,平均(65.8±3.6)岁。病因:支气管扩张17例,肺结核4例,支气管肺癌3例,肺囊肿1例。咯血至就诊时间0.5~1.5h。咯血量30~100毫升。

    作者:钱向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妇产科危重病并ARDS三例

    妇产科危重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常见有严重感染、羊水栓塞、休克、姓高症、DIC和子宫切除术后等救治过程中,继发的急性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尤其PEEP治疗极为关键。现将我科3例并ARDS报告如下。一、典型病例  患者28岁,G2P238W,全身浮肿2个月,腹痛2h为主诉于1999年4月23日住院。24日凌晨1时顺娩一女婴,评10分,胎盘胎膜完整,阴道出血100ml,产后20min产妇突然出现呼吸急促,R:34次/min,BP:20/13kPa,双肺底闻及少许湿性罗音,HR:102次/min,律齐,无杂音,宫缩好,全身浮肿(+++)。血常规示:WBC:24.1×109/L,N:86%,Hb:70g/L,尿常规:PRO(++)。

    作者:刘梅芳;杨荔凡;杨尔隆;倪法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高海拔地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ICU监护中的预测(附94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ARDS监测指标和诊断标准。方法 对1989-1998 10年间死于ARDS/MOF的9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海拔区严重创伤/感染病人,AIS-ISS院内评分>20分,呼吸率≥28次/min,PaO2/FiO2≤150mmHg,吸氧条件下(FiO2≥0.4)A-aDO2≥150mmHg,SaO2≤85%是诊断ARDS的重要依据。结论 高海拔地区ARDS诊断标准与平原地区相比有明显差异。

    作者:刘惠萍;蒋建芳;刘传兰;吕国祯;徐克劲;张世范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贺《急诊医学》杂志更名《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在21世纪钟声敲响之际,《急诊医学》杂志更名《中华急诊医学》杂志,这是全国从事急诊医学专业医护人员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从1987年中华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之日起,急诊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我国已有10余年历史。在这10余年历程中,通过老一辈急诊医务工作者的努力开拓,我国急诊医学事业逐渐发展壮大。到目前为止,我国地市级医院大多均设立急诊科,急诊医学从业人员也逐渐增加。这从历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交流大会参会人员之多可以证明。为什么急诊医学在短短10余年发展这样快,人员这么多呢?除学科具有生命力和政府卫生部门重视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急诊医学》杂志对急诊医学的普及与传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樊寻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颈部脊髓电刺激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

    应用颈部脊髓电刺激(cervical spind cord stimulation,cSCS)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在日本开展较多,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其临床适应证和使用方法及治疗作用机制需进一步探讨[1]。我中心自1997年7月~1999年6月应用cSCS治疗6例PVS病人,分析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1例,年龄27~63岁,平均(42.7±12.0)岁。病程60~497天,平均264.5天。重型颅脑外伤3例,缺血缺氧性脑病2例,脑血管畸形出血1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脑复苏专业组于1996年4月制定的PVS诊断标准[2]。

    作者:王培东;杨德功;张国瑾;郝孔志;杨志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血浆置换在非肾脏疾病中的护理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通过膜式方法或离心方法把患者体内含有致病因子的血浆分离后去除,然后把新的血浆或血浆代用品回输入患者体内的一种血液净化技术[1]。我院自1997年至今共行PE术16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15~60岁,均为本院住院患者。病因:急性肝功能衰竭6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合并脑病1例,蛇咬伤3例,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共行PE术28例次,大多数患者伴有严重(心、脑、肾)的并发症。

    作者:吕春燕;金烈;吴华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复位贴补法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36例

    我科近年来采用放大镜或手术显微镜下将鼓膜穿孔边缘复位后再贴补3%硼酸酒精鸭蛋膜片治疗36例,同期行干燥疗法[1]30例,并进行了对比观察。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复位贴补组(A组):36例,穿孔<3mm 8例,3~5mm 21例,>5mm 7例,其中4例穿孔约7mm,穿孔边缘已接近鼓环,锤骨柄完全暴露,鼓室内有少量积血,以上病例均为间接暴力所致。  干燥疗法组(B组):30例,穿孔<3mm 12例,3~5mm 16例,>5mm 2例,其中1例系竹棒刺伤,其余均为间接暴力所致。  纯音测听:气导下降15~40 dB不等。

    作者:王桂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治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ADA)为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复杂,极易造成误诊误治,死亡率高。本文通过6例ADA患者的诊治,并结合文献复习,对ADA的误诊误治原因、早期诊断、影像学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做了初步探讨。一、观察对象和资料1.一般资料:患者男5例,女1例,共6例。年龄25~85岁,平均年龄(55.6±30.8)岁。ADA DeBaKeyⅠ型2例,ADA DeBaKeyⅡ1例,ADA DeBaKeyⅢ型3例。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者5例,冠心病史者2例,妊娠高血压症者1例。

    作者:马建忠;项美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城市医院急诊科应制订一个五年计划

    2000年10月,我国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深受鼓舞,并由此得到启发。再者,近一位未来学学者提出,第21世纪的前10年,高科技的发展,将超过整个第20世纪所取得的进展,而形势迫人。  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城市医院急诊科的工作,从总体来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是可喜的一面。而下一步该怎么办,笔者认为,各地急诊科应该根据原有的基础,因地制宜地制订一个五年计划,送交医院领导,希望通过讨论、审核同意,然后就可根据这一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向前迈进。兹提出制订计划的几点原则意见,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王一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主管:急诊医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